难以“复制”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曾一路“买”到了巴格达

2023-09-08 08:38:3112:46 3571
声音简介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20年,退休后的小布什正享受着悠哉的田园生活,还重拾了早前的油画爱好。这位德州富豪+名门更是家族兴旺,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而那边的萨达姆家族,却早就妻离子散。幸存下来的,基本都在隐姓埋名地生活,目前只剩下了一个大闺女拉加德,依旧在坚持给老爹申冤,心有不甘地要讨回公道。

被粉丝们簇拥着的拉加德依

还有曾经在联合国上拿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样本的前国务卿鲍威尔,至死都因为那个受到群嘲的“国际梗”——洗衣粉,而无法释怀。

2004年,当小布什政府确定连任后,鲍威尔很快就提出了辞呈。

卸任后的鲍威尔在采访中也曾多次承认.....“这是一个污点....”

鲍威尔夫妇,他的妻子曾经试图阻止鲍威尔从政,她说——这是一个肮脏的行当

2021年10月,鲍威尔因新冠并发症离世。

也不知道,他在“那边”,见到萨达姆后,是要道个歉呢,还是继续挑战?

要知道,萨达姆至死,可能最痛恨的3个美国人——一是小布什,二是拉姆斯菲尔德,第三个就是鲍威尔。

拉姆斯菲尔德同样是在2021年去世的。如今,萨达姆的“三大恨”,就剩下小布什了——似乎现在斗地主人数够了,打麻将还需要再等等小布什。

小布什政府的防长拉姆斯菲尔德

这个确实不夸张,正是上述的“三人组”,把萨达姆一步步送上了绞架。而且,除了正面战场上的较量,各种背地里的运作,他们更是没少下功夫。

对于2003年萨达姆的兵败如山倒,很多分析都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

比如,萨达姆军团和美国信息化部队之间明显的代差。

当年,在美军卫星系统的精准定位下,美军搞了“手术刀”式的定点“清除”,再加上各种形式的电子战压制和通讯系统的破坏,伊拉克精心部署的KARI防空系统很快就陷入了大规模瘫痪。之后,美军顺势轰炸了伊拉克境内的大小军用机场,大量萨达姆“压箱底”的米格和幻影们,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摧毁在了停机坪上。

两眼一抹黑的伊拉克防空炮火只得朝天乱打一气

丧失制空权后,萨达姆的“坦克海洋”还没来得及用,又很快就被打成了“坦克坟场”。

当然,这个确实属于主要因素——战场上,谁能先摧毁对手的军事卫星和作战数据链,就基本能稳赢。

试想,如果当年伊拉克有自己的卫星系统,美国可能根本就打不进去。

然而,残酷的现实中,没有如果。

但无论怎么着,2003年春天,萨达姆狼狈的惨败,也着实太过出乎人们的意料。

早在战前,包括咱们中国在内的很多专家,都曾认为,虽然最终结局难料,但伊拉克肯定能够抵挡一阵子美军,进而利用主场优势,军民一心,打成持久战。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领袖宣传画

毕竟,伊拉克算是个中东军事强国,拥有40万大军,在全球都能排得上号。

特别是伊拉克媒体一直在非常霸气的对外宣传,共和国卫队和萨达姆敢死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要以“巷战”的形式,来“埋葬”美国侵略者。

可事实却是相当尴尬和打脸的。这两支萨达姆军团中最精锐的编制,确实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中的很多,早就“准备好”向美国人投降了。

甚至可以说,开战前的萨达姆军政界中高层,早已经被美国的情报系统渗透成了筛子。

据后来公开的资料显示,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12年里,美国中情局已经把伊拉克团以上军官的情况了解得很透彻,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派系、家庭情况以及个人爱好都进行了详尽的归类和分析,并着手对这些人进行渗透瓦解,试图从各方面引诱他们为美国卖命。

除了拿着中东比较敏感的宗教派系和家族利益做切入点外,美国人还充分利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进行挑拨和教唆。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讲究帮派政治,经常搞“清洗”,这让整个伊拉克军队系统人人自危,派系间严重缺乏团结。

领袖面前,还得装足了样子

那时候,军队不但腐败,还按照跟萨达姆的亲近程度,分了三六九等。头等是共和国特别卫队,待遇好,地位高,装备精良;第二等是萨达姆敢死队,待遇等各方面稍逊前者;第三等是一般正规部队,待遇和地位低,他们的收入只有前面两支队伍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军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还不被萨达姆信任,整天担心遭到清洗,部队装备也差。

时间一长,待遇上和地位方面的明显差别,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做的不到位,让这些部队在某种程度上互相仇视,更别提什么协同作战了。

而共和国卫队、萨达姆敢死队这类待遇地位高人一等的伊拉克精锐部队,也是派系林立,各怀鬼胎。

这导致,不少看起来“死忠”的伊拉克军队,很多时候都是在配合老大“演戏”。

那些在镜头前宣誓效忠,要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萨达姆和伊拉克的忠君爱国的彪悍官兵们,实际上,私下里早就各怀鬼胎,不少人觉得,美军过来也就是“改朝换代”,犯不着为萨达姆家族的私人王朝往死里拼命。

更何况,美国中情局许诺下了诸多诱人的好处,而如果选择抵抗的话,不但孤军难成气候最,还要面临被冻结海外资产,押上法庭审判的结局。

就这样,美国花了12年,投入了至少30亿美元,总共贿赂了500多名伊拉克军队系统的高级领导,在战前与他们秘密签订了“不抵抗协议”。

据外媒报道,这个“不抵抗协议”中曾经许诺,每个伊军的师长只要在美军来时带队“投诚”,就能得到最高1000万美金的奖励。

而伊拉克的防长、共和国卫队司令、首都城防司令这些权力更大的高级将领,被承诺的金额甚至高达几千万。

比如,萨达姆最信赖的表兄弟、共和国特别卫队司令马希尔·提克里蒂,战前曾被委以重任——萨达姆让他做了巴格达总戍卫。

在总统大表哥面前,提克里蒂曾信誓旦旦地宣称,“将在巷战中埋葬美军”。

向萨达姆效忠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将领

然后,2003年4月,他带着同事阿卜杜勒·拉希德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塔希尔·哈巴什一起“组团”投降了美军,各自拿到了中情局的2000-2500万美元的“赏金”。

所以,他这一倒戈,丧失了共和国卫队防守的巴格达,城内只剩下了一些零星的民兵组织,被美军轻松攻克,本想看一场惨烈的“恶战”开开眼的全球吃瓜群众们,全都傻了眼。

就这样,大量亲信高官暗地里早就背叛了萨达姆,但萨达姆却一直蒙在鼓里。

左为萨达姆的二把手伊扎特·易卜拉欣,他是少数没有背叛的高层之一,又坚持跟美军打了12年游击战

更糟糕的是,萨达姆的战术也非常失败。

鉴于海湾战争伊军大规模集结而遭到重创的教训,考虑到美国将会实施的大规模电子压制和制空权方面的战争策略,萨达姆选择把指挥权力层层下放,命令部队可以连、排为单位,见机行事。

没成想,所谓的“见机行事”,被大多数的伊拉克军团给“诠释”成了直接“倒戈”和成建制的投降。

伊拉克最精锐的作战编制——共和国卫队中的六个师中,除了“麦地那师”外,五个在“表演性”地稍稍交锋后,都全部选择放下武器接受了美国的“招安”。

大规模的“投降潮”中,只有共和国卫队的“麦地那师”毫不犹豫继续坚持死战。

绝境下,麦地那师数次回绝了美国方面的“劝降”,在最后的交战中,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没。算是真实演绎出了当今时代,已经非常罕见的“阿拉伯式”的英勇。

美军在被摧毁的麦地那师总部“清场”

结果,在2003年的那个春天,伊拉克战争开打后不久后,全球人民都惊呆了——原本想坐看硬汉死怼美帝霸权的“持久战”,几乎都没来得及上演,就打完了。一个多月后,正面战场上的交火终止,以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顺利控制了伊拉克全境的城市地区。

甚至,美军在对萨达姆和其亲信的追捕过程,基本也是惊人的顺利——总有人为了高额赏金,选择出卖他们的行踪。

跟其他的独裁者类似,很多时候,萨达姆也是国事家事不分——将国事当成家事来管理,同时家事也如同国事一样重大。

参与决策的,往往都是他的兄弟、妻兄、连襟、亲家或者儿子女婿,甚至一个家庭的聚会就能决定伊拉克整个国家的走向。

然而悲剧的是,最终出卖他和儿孙们的,正是自己最信赖的亲戚。

比如,2003年7月,萨达姆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乌代、库赛和穆斯塔法辗转藏身到了摩苏尔的一所别墅中,房主是他们的表亲扎伊丹。

谁知,大表哥扎伊丹在假意安顿好了“太子”、“太孙”后,马上奔着那3000万美金去了——偷偷跑到美军基地,主动告了密。

洗完澡后正在大吃大喝的三人,突然察觉出,别墅里的亲戚和亲戚的侍从都不见了——全副武装的美军已经团团围住了别墅。

最开始,美军拿着大喇叭,用阿拉伯语喊话劝降。

“太子”和“太孙”们则直接用枪声做出了答复。

激战中,美军共发射了10枚“陶”式导弹,发起过三次冲锋,两位太子和保镖被打成了筛子,相继倒下。

这时,美军短暂停火,又试图劝降萨达姆的孙子,14岁的穆斯塔法。

儿童时期的穆斯塔法。他是萨达姆次子库塞的儿子

回应他们的,依然是枪声。

最终,穆斯塔法独自持枪孤军奋战作战,也坚持与美军对抗到了最后一刻,死在了血泊中。

当年的激战现场

同年底,萨达姆在自己老家的地窖里被美军拎了出来,全程狼狈不堪,令全球吃瓜群众隔着屏幕都替他尴尬。

出卖他的,依旧是身边的亲信,一位来自萨达姆提克里特老家的保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亲信将领们组团倒戈的时候,萨达姆政府“在岗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高级官员,既不是他亲戚也不是他老乡,竟然是——伊拉克新闻部长,穆罕默德·萨哈夫。

这个萨哈夫,直到美军攻入巴格达城区的当天,还在坚持“上班”。

就看下面这张照片。

此时,已经是巴格达战役的“终结”阶段了,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大摇大摆地开到了伊拉克总统府门前,炮火都打进了伊拉克国会。

凌晨时分,萨哈夫的“战场”,伊拉克新闻部也遭到了美军战斧导弹的精确打击,被炸成一片废墟,新闻发布的地点,不得不改为巴勒斯坦饭店楼下,露天举行。

但像往常一样,萨哈夫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穿着笔挺的制服,精神抖擞地按时来到现场,对着面前排山倒海的麦克风,激情回答着各国记者的提问,把布什、布莱尔骂得狗血喷头,谴责美军的入侵,坚定的宣称——巴格达固若金汤,伊拉克必胜,美军要么投降,要么在伊拉克人的炮火中烧死。

而萨哈夫的身后,早已是山崩地裂,浓烟滚滚,他甚至要使劲拉高嗓门,才能盖过越来越逼近的战火的轰鸣声。

当有记者询问耳边不时传来的枪炮声时,萨哈夫坚称——“我们是故意让美军进城的,因为这样才能更方便我们消灭他们,我们已经把他们的退路堵死了,巴格达将变为美军的坟墓”。

此时,美军的坦克就停在离新闻发布会300米的地方....

当时的现场

即便全世界都深知,萨哈夫的发言,就是在撒谎。

他也知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撒谎。

但正是这位满口“放嘴炮”的新闻部长,无意间,却感动了全球观众,以至于后来有人戏称——战争中的萨达姆政府,只有萨哈夫领导的伊拉克新闻部,真正抵抗到了最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伊拉克风云

本人普通话不过关,这本书不会烂尾,一定会更新完。古老的巴比伦文明,桀骜的巴别通天塔,神秘的空中花园,伊拉克你的历史如此光辉灿烂!但今天你却为何被战火笼罩?你的财...

by:九八KEI

伊拉克风云

斧头大大的巨型军事小说,伊拉克风云,超级精彩,喜欢国际军事政治的书友,不要错过

by:贾成成1982

伊拉克寻宝记

本书共有17章,是全套里的第一本,第一次更新2集,以后一个礼拜更新2集,本书内容很有意思,建议听听,会有爆更啊。试音

by:红尘贱仙

伊拉克寻宝记

跟着藏宝图,寻找珍贵的宝藏!《伊拉克寻宝记》简介。布卡在遍地古迹的伊拉克境内,寻找古代的宝物——魔法黄金砂钵!可是他们不知道,外表帅气内心险恶的峰博士已经设下陷...

by:煌麟斗罗

我眼中的伊拉克

播讲:李大猫后制:尚全伟|感谢收听,喜欢的话请点击左上方“订阅专辑”按钮,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节目动态。欢迎关注【wls英语实验室】更多精彩,与你分享!感...

by:录读学院

两伊战争-80年代伊拉克伊朗战争

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局部战争

by:云起伏牛山

反恐暗战 3—伊拉克核武危机

文斯·弗林,美国畅销小说之王。翻开本书,直面石油争端、恐怖袭击背后,世界政治斗争的现场与真相内容提要:总统召集米奇·拉普和其他反恐部队成员,派他们潜入萨达姆的核...

by:xm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