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和戊戌变法

2023-10-08 09:12:3411:40 861
所属专辑:战争与和平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特爱聊的老王,今天咱们聊聊康有为梁启超与戊戌变法。正本清源,澄清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很多人以为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甚至把「戊戌变法」称为「康梁变法」。这可是个天大的笑话。

首先康梁这两位,其实在「戊戌变法」时的地位非常低,也可以说基本就没什么地位。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就是个小小的「工部主事」,戊戌变法之后,才被调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也只是个章京,衔六品。

大清朝的「总理事务衙门」,虽然是个主理大清朝外交的最高机构,但其实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政府部门,而是军机处下设的一个附属机构和临时性机构。由一位亲王负责,下设几位大臣协办。各位大臣,都是由来自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员兼任。另外还有16位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文书,就是「章京」,一般是四五品的官员。所以康有为是一个六品官衔的章京,就是总理衙门的一个行政级别最低的普通干部,负责的大约是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工作。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本来是没有任何官职的一个体制外的知识分子。戊戌变法之后,被赏了一个因为变法才刚刚成立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衔六品顶戴。按今天的话说也就是个教育部门的处级干部。以康梁两位的政治地位,当时是既没有觐见皇上的资格,也没有向皇上呈递奏折的资格,当时康有为的奏折,都是以御史杨深秀的名义代呈的。

「戊戌变法」是慈禧参与的,光绪皇帝主导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的和反对的,都是朝廷中的重臣高官,王公贵胄,绝不是这么两个小人物可以策动和左右的。

其次,康有为只见过一次光绪皇帝,而且是在变法正式开始的5天之后。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觐见光绪皇帝。而且是和一大帮人一起排队等候皇帝接见,一共也就10来分钟。梁启超也是只见过光绪皇帝一次。是在变法开始将近一个月之后的7月3日。而且梁启超不会说普通话,一口广东官话,光绪皇帝根本就听不懂他说什么。梁启超也就是递了个奏折而已。也就是这次觐见,梁启超被委派办理译书局事务。梁启超获得任命后,就离开了北京赴任,没有继续参与新政改革。所以光绪皇帝是不可能与康有为和梁启超,商讨研究所谓变法方略的。

第三,康有为逃跑,梁启超避入日本使馆避难,戊戌六君子被捕,不是仅仅因为变法失败。这些人都是一些职位不高的下层官员,即使有些过激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建议,但是罪不至死。他们之所以被追责的真实原因,其实是「通敌卖国」之罪。只是迫于当时的外交形势,清政府对得罪英国和日本有所忌惮,所以对他们的罪名只是含混带过。

因为康有为和谭嗣同当时提议要把新疆卖给俄国,西藏卖给英国,把卖国的钱用来变法和支持新政之用。谭嗣同对未来新政的设想,是不仅卖新疆和西藏,蒙古、青海也可以卖,把新疆,西藏,蒙古,青海都卖了,然后请英国和俄国来保护中国十年。


康有为在他的《日本变政考》里,还特意举了日本的库页岛归了俄国,俄国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两个例子,来证明他们卖国搞变法新政的正当性。而且康有为在他的书里为了证明他的观点的正确性,还故意歪曲了历史事实。有人认为他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也有人认为,他是在刻意曲解,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管他们的主观动机是无知还是故意,康有为、谭嗣同所极力主张的“不惜卖国搞变法新政”的这个所谓「新政」,简而言之其实就是借助外国势力,推翻旧的权力体系,建立新的国家权力中心。

而且康有为谭嗣同,他们不仅仅是这么说的,事实上也这么做了。康有为秘密联络日本,并且与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结成了一个政治同盟。康有为提出成立一个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一个所谓「四国合邦」计划。并且提出聘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为顾问,由伊藤博文领导一个百人顾问团,负责全权处理大清的军事外交和财税。这等于是以「借才」的名义,完全推翻现有的权力架构,建立一个把国家治理权都完全出让的傀儡政权。这个想法出自李提摩太,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外交骗局,目的就是英美日三国联手瓜分中国,将中国置于三国附属国的地位。后来1910年,日本就是用的这种所谓的「合邦」方式吞并了朝鲜。日本利用顾问统监,控制了朝鲜的政治外交,最后把朝鲜变成了日本的附属国殖民地。这与康有为当年提出的「借才合邦」计划大同小异。所以当时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鋆(音jun)上奏说:康有为等,内则巧夺政权,外则私通敌国,其主持变法之说,皆欺人语也。

   其实如果仅以康有为的政治地位而言,毕竟人微言轻,并不会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和反响。但是经过支持变法新政的所谓一干「帝党」的鼓噪,就形成了一股来势汹汹的政治势力。而伊藤博文9月11日以所谓个人名义,私人身份访华,并与荣禄、袁世凯、张之洞等朝廷高官重臣会见,声称要为大清的变法新政献计献策,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就呼应了「变法派」与日本英国相勾结,里通外合的推测和判断,所以引起了所谓保守派的警觉和强烈反弹,纷纷上书请求慈禧出面,掌控时局。

慈禧事实上在整个变法期间,始终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在保持着所谓保守派和变法派之间的权力平衡。但是如果一旦日本和英国势力真的介入到大清的内政,与大清的一些实力派政客达成某种共识,或者利益同盟,并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局面就会脱离慈禧所能掌控的边界,变得无法控制。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伊藤博文的访华,使慈禧意识到了某种危险的存在,所以及时出手终止了变法,开始弹压新政派。

所以,总而言之,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前和之后,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吏。以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策动、推动甚至左右、掌控戊戌变法的。

康有为至多也就算个按今天的话说的「意见领袖」或者「公知大V」。但是康有为的信口开河,哗众取宠,言辞偏激夸张,阐述政见和攻击异己时,毫无底线的歪曲历史,捏造事实的表达方式,被所谓变法新政派政治势力看到了利用价值,所以将其解释为所谓「民意」而喝彩鼓噪,并推波助澜,用来攻击保守派。

而「保守派」的政治势力,也同样利用其口无遮拦,漏洞百出的夸夸其谈,来攻击「变法新政派」信口雌黄,居心叵测。所以在所谓“舆论场”,康有为就成了个看起来似乎是个很重要的存在,其实他只是个被利用的“口舌”而已。

而康有为本人,其实也巧妙地利用了那些政客对他的利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编造和演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背景和重要作用。

其实人们今天看到的,康梁在「戊戌变法」中的所谓“光辉形象”和“重要作用”,都是这二位流亡海外之后,自吹自擂,胡编乱造的。

比如著名的所谓「公车上书」,完全是康有为扑风捉影,自吹自擂的瞎说。根本就没有康有为自己说的一千多人参与。他只征集到了80名广东人的签名,而且也没有真正“上成书”,严格说根本就算不上“上书”,因为康有为根本就没送出去。所谓「公车上书」,事实上是一次中途流产的政治事件。真实的「公车上书」,其实是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音luan二声)等京城高官组织策动的上书,目的是为了阻挠《马关条约》。康有为移花接木地安在了自己的头上,所以他就成了「戊戌变法」标志性事件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所以他就成了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人。

所以历史有的时候就是个文本中的说法,没人反对,就成了事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康有为论学

康有为《长兴学记》

by:半閒堂

非常追杀:神秘刺客追杀康有为30年 戊戌变法 清史

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奉诏离京。……康氏得意门生田兰姑娘,不经意爱上了追捕康有为的清廷密探。……六君子血染菜市口。【专辑简介】《非常追杀》取材于1898年戊戌变法...

by:大吕说书

密诏1898丨揭秘康有为生死大逃亡

康有为是维新派领袖,中国近代史的传奇人物,失败后,以慈禧为首的后党和清廷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成了清廷追杀的重要目标。刘敬堂、余耀华所著的《密诏189...

by:半条鱼儿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权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康有为的名字,既象征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包孕着亟待发掘的丰富内涵。他忧患多思的情怀,使...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觉醒人物简史|康有为陈独秀孙中山陈毅|民国历史人物

【专辑简介】对近代中国自戊戌变法至建国以后涌现的一批思想先进人士,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人物,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细节,言行,...

by:大吕说文史

梁启超传

点击收听:梁启超传【上部】、梁启超传【下部】秦汉机密-刘邦、秦汉机密-项羽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

by:悦读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