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养宠物,也不要亲密关系的心理动力

2023-03-30 21:18:2112:21 54
所属专辑:心理治疗
声音简介
为什么宁愿养宠物,也不要亲密关系?
原创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曾
曾看到一个视频,一女孩夜班回家,通过视频呼唤自己的金毛去接她。视频里金毛听到主人的招呼后兴奋至极,干脆利落地叼着手电筒,开门,出门,关门……

一系列操作引得网友羡慕不已,“谈恋爱不如养狗”的话题一时间也冲上热搜:

它明明可以自己开门离开,却选择在那里等候主人。这么一只大狗在身边,妥妥的安全感。我看了看旁边的男友,不记得他上次接我是何年何月了。

这只狗的忠诚和机智,轻轻敲开了人们内心对归属和安全感的需求。而如今,也确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宁愿一人一狗,或一人一猫,自在独居,无婚俗之烦扰,无育儿之忧愁,终日与宠物为伴,对亲密关系敬而远之。除了现实的诸多外在因素之外,我们仅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解析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与宠物为伴,也不愿意走入亲密关系?





为了获取完全的掌控感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时时刻刻在面临着失控,我们有对工作无法推进的焦虑,对前途一片茫然的无措,对自己诸多不满的指责,当生活的诸多压力此起彼伏,我们犹如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漂泊而身不由己。

人的内心如果没有一个稳稳的根扎入大地,会时常激起一种不稳定的动荡,我生存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却没有属于我能掌控的领地。内心的稳定可控感是在婴儿时期形成,婴儿是需要无条件的,贪婪的使用妈妈来满足自己的,如果妈妈能恰到好处的的满足孩子,让孩子有一种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围着我转的掌控感,孩子心智便会从这个阶段开始往前发展,慢慢的会发现妈妈和我是两个人,妈妈也有满足不了我的时候,分化便开始,分化意味着孩子慢慢走向独立。而如果孩子的这种掌控感没有被满足过,就会让孩子总是觉得周围世界是充满恶意而且不可控的。

而宠物是完全可控的,我们可以像婴儿使用妈妈那样无情的使用宠物,我让它干什么,它就要干什么,而且当我们调皮的欺负宠物时,也不会担忧它会指责我们,忽略我们,甚至抛弃我们。

如果你在婴儿时期使用妈妈时被错位对待,但你在使用宠物时不会。对于你的宠物,无论你怎么对待它,它依然喜欢你,它不会离开你,它对你有着执着的依恋。

同时,我们也同样可以在宠物身上获得依恋的感觉。比如猫的恒温是39度,恰好比人的体温高一点,毛茸茸的抱在怀里,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亲密温情的需要,而不必担心被拒绝,更不会唤起因亲密需要而引发的羞耻感。

宠物的陪伴是一种无言的守候,它就在那里,不言不语,它不会在你伤心时给你讲道理,并不合时宜的来一句“我看你过的挺好的,有什么可伤心的?”,一句话拒人千里。

如果在一个人周围过多事情无法掌控,宠物就如同一个小小的砝码,让内心的天平获得一种平衡和稳定。

和人相比较而言,与宠物的交往是确定的,它就在那里,不温不火,不离不弃;而与人的交往是不确定的,与人交往就会有妥协,有放弃,他可能给你温暖,给的也可能是暴力,甚至那个你以为可以相伴而行的人却可以毫无留情的离去。


为了满足投射弱小的需要

养宠物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在对待宠物时,自己宛如一个圣母附体的妈妈,无底线地宠爱着自己的孩子。当我们把宠物当作孩子,不惜重金打理其日常,不吝时间陪伴其左右,即便是它闯了祸,打碎了心爱的水杯,拆掉了刚买的沙发,我们也只能是微怒中含带一丝懊恼,对着它们无辜懵懂的眼神,无可奈何的笑笑。此时的宠物是幸运的,幸运的在于它无需自律、无需讨好就可以获得主人的爱,那是一种因它本身的存在而被爱的感觉。

而对于孩子,又有几人因为其本身的存在而被爸爸妈妈喜欢。他们要上进,要懂事,要优秀才能换取一点来自父母稀薄的爱。

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即便肆意妄为也可以被爱的感觉,那种未被滋养过的空缺投射给了宠物,我们在无条件接纳宠物的过程中,也从某种程度上替代性的滋养了自己。我们爱着宠物,就如同爱着自己,你享受着我向往的生活,我在其中怡然自得。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把自己的悲喜都投射给宠物。一个养狗的朋友曾和我说:“我开心时看到我的狗都觉得它在冲我笑,不开心时感觉它的眼神里竟有一种忧伤,有一次我被领导批评了,回到家里这个狗居然瞪了我一眼。”

宠物还可以满足我们对它投射弱小,宠物短视频中流量最高的莫过于长着一副囧样的猫和狗了,看到它们满脸呆萌又愁眉苦脸的模样,我们忍不住大笑,连猫狗都这副模样,便会觉得生活似乎没有那么糟糕。

倘若生命中没有人可以理解我们的孤独与痛楚,但对于我们的宠物,我们至少可以投射性的与其同悲,与其同乐。而当我们把这些悲喜投射给亲密关系中的人时,要何其有幸,方可遇见一人可以懂我欢喜,知我忧愁。我们经常希望伴侣去共情到我们的脆弱与喜悦,得到的可能却是无情和冷漠。所以,亲密关系听起来更像是一场赌注,对于情感匮乏的人而言,寻找亲密关系往往是一个无意识的轮回,未曾得到过亲密的人会一直输。如此,不如养宠物。

满足生命原始驱力的释放

曾经看到一个博主的经历,她在德国因为失恋而抑郁,心理医生建议她养一个宠物,而她确实在养育一条狗的过程中,内心得到了极大的疗愈。抑郁从动力学上来说就是攻击性转向自己,抑郁者内心往往压抑着诸多复杂交错的爱恨情仇,他们无法言说爱,更无法表达恨。

当一个人把无法言说的爱与恨都转向自己时,是非常危险的。也就是他内心没有一个好客体可以投放和容纳自己的情感,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自杀就是攻击性转向自己的最高级形式,自己把自己玩到致死,实在是有点悲凉。

喜欢自己和自己玩的人,如果不主动寻求帮助,在短时间内不太容易找到攻击性向外的突破口,经验会告诉他新的人际关系是负担,是危险。那么养一只宠物,可以让他放下自己的防备,打开自己,在自己情感闭环上打开一个口子,与宠物建立连接。

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爱恨都投放到宠物身上,就避免了转向自己。至少不是一个人在玩,而是和一个宠物在玩,有了互动就会有释放,这也是人们喜欢宠物的一个原因,可以把我们压抑的攻击性和性驱力在宠物身上安全的释放,让自己的身心得以疗愈。

只要是人就可能带来伤害,而宠物一般不会。宠物可以唤醒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有时我们不愿意把这部分示人,直到我们被毫无防备之心,毫无违和之意的宠物在一个个瞬间将外壳打碎,蓦然发现,我们的弱小与无助,我们的失落与酸楚,我们对依恋的渴求与不足都在那里,一直在那里。

依托宠物,可以填补我们缺失的一部分,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人格成长的核心永远是和人的互动,去打开自己,在新的关系中吸收好的经验,去替代不合适的信念。

因此,我们爱着宠物的同时,也要学会去链接周围的人。因为,真正的爱只存在于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借由与宠物链接而形成的稳定的后援,去试着与不同的人交往,在稳定中去体验动荡,去学会承担风险。

你是宠物的全世界,而宠物只是你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与宠物为伴,但也切莫忘记与人为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宁愿

宁愿作词:王磊作曲:李宗霖演唱:李宗霖发行日期:2022-4-20发行:杭州回声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李宗霖个人介绍:海防一线战士,军营唱作歌手,毕业于解放军艺术...

by:华语音乐

宁愿

《宁愿》吴迪2019推出个人首张单曲专辑,由大雨/吴迪作词,大雨作曲,陈浩编曲,后期:贺祺音乐工作室,制作:张凤敏,发行:北京吉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by:华语音乐

养什么宠物呢

如何应对孩子天马行空的请求?《养什么宠物呢?》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故事从杰克提出要养一只宠物开始,向妈妈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如大象、狮子、北极熊、长颈鹿、恐...

by:竹石声韵

养只宠物是大佬

【内容简介】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重生复仇故事,可是,新交的朋友是黑客界大佬,就连养的宠物都会说话…【作者/主播简介】作者:四胖喵主播:黄埔之声【购买须知】1、本作...

by:黄埔之声

宠物

通过记录宠物的声音,解读宠物的内心世界。

by:飞鸿传书

宠物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在家里养些小动物增加家里气氛,同时也可以作为老人或孩子成长的陪伴。

by:伊舟悦

宠物语

宠物语,记录人宠之间的故事。本节目由播客先声出品,每周五22点更新宠物语第二季主题——“与宠物告别”,在这个主题下,我们想收集与聆听那些真实而感人的,与宠物告别...

by:播客先声

宠物店

《宠物店小老板》作者:江南红豆文案:初语车祸后得到了一项超能力——能跟动物对话。于是她开了一家宠物心理诊所,每天过着撸猫撸狗晒太阳的退休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家大...

by:青墨花染

宠物奇缘

作者很用心,故事中的每个精灵都很有个性,武术宗师猫,老戏骨德牧,歌喉堪比王菲的非洲灰鹦鹉,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现实世界,不是架空,不是言情,更实在的生活童话,比看...

by:颗粒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