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没有准备,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采取了大量措施,只是情况过于复杂

2023-09-06 13:36:5318:33 144
声音简介

1939年9月1日,德国正式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后,德国又相继开始了对北欧和西欧的入侵,欧洲大陆大部分陷入战火之中。此时,独善其身的苏联领导人也意识到了未来的危险性,但依旧认为,这种危险性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因为苏联幅员辽阔,国力强大,况且兵力兵器对比远胜于德国。无论如何,苏联领导人都绝对相信,一旦发生战争,在战争的初期未必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军事行动将按照以往战争的典型模式来进行。

然而,现实打碎了这种梦想。战争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对苏军来说是致命的。要清楚,战争初期的任务是将国家和武装力量从和平状态转入战争状态,进行战略展开并实施初期战役。这些任务空前紧迫,将决定今后数月战争进程的顺利与否。

众所周知,德国长期以来就在进行着进攻苏联的准备。根据统计,到1941年中,德军总兵力约有730万人,其中陆军约为520万人,包括214个师和7个独立旅,装备有坦克5639辆、火炮61000多门;海军有战列舰5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43艘、潜艇161艘等;空军有飞机10000多架。按照苏军的统计,德军及其同盟国调集了190个师,共出动550万人,装备坦克4300辆、火炮47200门、舰艇190余艘、飞机5000架,展开在北方、中路和南方三个战略方向,其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只保留了24个师。而德军最初的计划就是实施强大突然的袭击,在最短时间消灭在国境线与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之间苏军,以便为今后通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打开道路。

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苏军有一系列文件规定了其武装力量在战争爆发时的展开顺序。1940年,苏军总参谋部以德国为主要敌人,以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为可能帮凶,制定了一份未来战争中苏军集中和展开的作战计划。支持制定这一作战计划的是副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瓦杜丁、作战部副部长华西列夫斯基、供给部部长伊万诺夫、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马兰金等。同年10月5日,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和总参谋长梅列茨科夫共同将作战计划呈交斯大林批准。计划中预计未来的战争从开战的第一天起,就将是各军种在陆上、海上和空中进行极其紧张而复杂的战役。与其敌人在使用强大的坦克和步兵集团进攻的同时,其空军将对苏军部队和具有重大军事意义的后方目标进行空中突击。计划的出发点是苏军已经充分准备好抗击敌人的进攻,能够以各边境军区的兵力兵器在国境线附近击退敌人的进攻。尔后,规定苏军(包括从内地调来的部队)实施坚决的进攻。可惜这个武装力量战略展开计划一直未获得政府审批。

1940年12月,工农红军高级领导人会议讨论了德国对波兰的突然袭击。会上指出了进攻的突然性、航空兵和坦克兵在运动战和战争初期对对方实施强大反击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认为,以预先动员的兵力发动突然袭击,只能在对小国的战争中实施。如果敌军进攻苏联,则需要一定时间来动员、集中和展开主力。认为交战双方在战争初期只会动用部分兵力实施战斗行动,双方主力的展开则需要两周的时间。正如朱可夫回忆录中所述:“苏联军事科学的严重问题是,我们没有从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交战经验中得出实际结论。。。1941年春天修订作战计划时,对于现代战争初期的作战特点,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加以考虑。国防人民委员和总参谋部认为,像德国和苏联这样的大国之间的战争,应该还像以前那样开始:现在边境交战几天以后双方主力才进入交战。认为法西斯德国在集中和展开的时间方面将和我们一样”。并且认为,德军进攻苏联,也只能以50%兵力进攻,其余兵力必须驻守在西方被占领国。据此,苏联在西部边境各军区师均未满员,只占编制人数60-85%,计划在战争后的动员阶段再按编制补齐。

此外,1941年2月批准的动员计划《动员-41》和同年5月批准的《国境线战役掩护计划》仍旧在修订之中。但是,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已经制定的计划中存在着重大错误。第一,没有规定必要的措施来保证来确保展开计划的实施和预防敌人破坏;第二,对德军可能的行动判断错误,苏军主要集团部署在西南,而不是最重要的西方方向,因此在西部的兵力对比明显不利;第三,制定战役展开计划时丝毫没有考虑到军队的实际编成和战备状况,在许多情况下把一些刚刚组建的部队编入了第一梯队;最后,大部分筑垒地域离边境线太近。许多仓库和物资储备基地离边境也很近,因为苏军的如意算盘是不久即转入进攻。后果不言自明,这些物资最后都落入德军口袋。

比较典型的是:所有军队按照明确的动员计划,不是像以前规定的分三批动员,而是一批完成动员;而且许多新的部队包括机械化军,在计划组建时甚至没有考虑到装备供应情况。结果令人悲哀的是:许多部队不得不在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情况下投入战斗。

在各个军区的战争计划文书中只有掩护计划制定完毕,其他计划书均未完成,而战争初期战役计划根本没有着手拟定。毫不夸张地说,缺乏完备的战争计划,已经奠定了初期苏军惨败的基础。

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又加重了上述状况。他竭力推迟与德国不可避免的冲突,两次(1941年6月12日和20日)拒绝了国防人民委员部关于边境军区进入完全战备状态的建议。因此,直到灾难的1941年6月22日,边境军区各部队依然处于平时状态,唯一例外的是海军。

不过,公正的说,苏军并不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当年5月和6月初,先后征召了80万人的预备役,补足了100个步兵师和部分空军部队。5月14日,军校二年级学员提前毕业并派往边境军区。

1941年春季,哈尔科夫军区司令斯米尔诺夫、北高加索军区司令科涅夫、奥廖尔军区司令列梅佐夫、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格拉西缅科、阿尔汉格尔军区司令卡恰洛夫、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加里宁、乌拉尔军区司令叶尔沙科夫和副司令卢金接到总部命令,分别担任新组建的第18-21、28、24、22和第16集团军司令,其中叶尔沙科夫的第22集团军、列梅佐夫的第20集团军、格拉西缅科的第21集团军、科涅夫的第19集团军和卢金的第16集团军共28个师,立即秘密开往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西部边境集结。不久,斯米尔诺夫的第18集团军也奉命西调。

5月14日,原先在第二梯队的部分集团军开始调往西部和西南方向:其中乌拉尔军区的第22集团军调往维捷布斯克地区,奥廖尔军区第20集团军调往莫吉廖夫地区,伏尔加沿岸军区的第21集团军调往切尔尼戈夫、戈梅利和巴赫马奇地区,北高加索军区的第19集团军调往白采尔科维、切尔卡斯地区,后贝加尔军区第16集团军调往普罗斯库罗夫、赫梅利尼克地区,哈尔科夫军区步兵第25军调往米罗诺夫卡地区。从6月16日起,第二梯队与边境军区的部分预备队已经按顺序到达距离国境线20-80千米地区,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已经为时太晚,直到战争爆发也没有完成。因此,苏军真正的全面展开不得不是在战争爆发以后,而且面临着德军猛烈的进攻这种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

苏军的大规模向西调动和集结,并不仅仅是这新组建的8个集团军,当时几乎所有的内地军区也都参与了这项重大军事活动。时任乌拉尔军区步兵第188师师长的比留科夫回忆道:“新营区的地点甚至连我这个师长也未通知,只是在经过莫斯科时才得知,我们师要到西部的白俄罗斯森林集结”。时任敖德萨军区步兵第48军军长的马利诺夫斯基记述道:“早在6月7日,我们军就离开驻地向西运动,6月14日正在途中,调动是在大规模演习幌子下进行的”。

在6月13日之前,苏军西部各军区共有170个师,其中56个师已经进入边境阵地。在6月12日-6月15日,各军区接到命令,将所有本区内战斗师开向边境地带。不仅如此,总参谋长还命令第二梯队的69个师也同时向边境开进。从内地军区向西调遣的军队通过铁路进行运输,在运输中严守伪装规定并按平时的列车运行表运行。调动的军队应于6月1日到7月10日,在预定地域集中完毕。

6月22日,战争正式爆发,苏军将原先的边境各军区改为方面军。次日,宣布动员1905-1918年出生的适龄公民(23-36岁)应征入伍。截止到7月1日,一共动员了350万人参军,补充了96个兵团。同时,内地各军区开始组建按照动员计划规定的军团、兵团和部队,并派往作战军队。应该说,苏军的动员工作基本上还是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了。然而,在边境地区,动员实际上失败了,50多万被动员入伍的人还没有到达自己的部队就成为了德军的俘虏,从地方上征用的运送他们的车辆也没有到达部队。

战争初期的悲惨结局和苏军蒙受的巨大损失,使得苏军的员额无法达到动员计划所规定的水平,因此不得不修改动员计划的原则性规定。为了补充损失,苏军不得不再次实施动员,8月份征召了1890-1904年出生的公民和1923年以前出生的人,同时在志愿基础上组建民兵部队。结果,经过艰难的努力,到了1941年底,苏军总兵力达到了950万人,比动员计划所规定的多了60万人。

应该说,苏军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开始了战役展开。6月22日凌晨1时30分,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出了军队进入完全战备的1号训令,但该训令送达到各军区时已经晚了,此时离战争爆发仅有1.5-2小时,以至于一些集团军司令部刚完成训令译电时,战争已经打响。许多部队根本没有接到进入战备状态的命令,因为他们完全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掩护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很快显现出来。

首先,根据掩护计划,在长达2000千米战线上,第一道防线展开46个师,平均每个师防守50千米地域,个别达到100千米;从而使得德军在突击方向具备很大的兵力优势。

其次,给军队下达的任务与情况也不符。例如,按照苏军的计划,给第一梯队每个集团军指定了掩护地域,任务是“坚守边境,制止敌人入侵,可靠掩护主力动员、集中和展开,若有敌人突破,则坚决消灭之”。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大部分部队在接到战斗警报后经过准备前出到自己的防御方向需要3-10个小时,还不算占领防御和准备战斗的时间。因此,苏军大部分部队没来得及展开,其中许多是在行进中逐个投入战斗,为此遭受重大损失;而且部分部队在进入交战时没有携带野战火炮与高射炮,因为那些火炮已经调到军区靶场进行射击训练去了。

最后,更悲惨的事,军队的指挥系统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破坏。大部分的集团军司令、军长和师长及司令部与所属部队失去联系。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况,下达相互矛盾的和不可能完成的命令。在许多方向上,苏军显得惊慌失措,部队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展开了军事行动。

在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战争开始前苏军只有个别营团部队进入边境附近指定位置,其余大部分都是从行军状态展开和加入与优势德军的作战。最为严重的是西部特别军区,战争开始时,大部分军队还在军营。而在基辅特别军区,先头部队开始向国境线前出时已经是早晨4-6时,此时德军早就越过边境线,在许多地段深深楔入苏联领土。相对好一点的是敖德萨军区,军区参谋长M.B.扎哈罗夫在司令员不到位的情况下,在尚未接到国防人民委员的训令之前,自主下达了发出战斗警报唤起部队、各掩护部队占领防御地域、航空兵疏散到各个野战机场的命令。因此,德军在该地区进攻的最初企图没有得逞。

苏军空军在战争第一天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共有66个机场遭到空袭。到6月22日中午,已有大约1200架飞机被击毁,其中800架被毁于地面。这些损失一多半发生在西部特别军区,苏军共损失738架飞机-主要是新型飞机。基辅特别军区航空兵同期损失了277架飞机。很明显,德军很轻易的获得了制空权。

苏联海军的情况比较好,有组织的迎击了对方的首轮空袭,主要原因是在战争前几天海军已经进入二级战备状态,不久又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录音团队

您好,你录的好好,可以互个粉吗?谢谢

猜你喜欢
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

by:德克听书

苏德间谍战

这是作者利奥波德·特雷伯本人五十年谍海生涯的回忆。他出生于波兰一个贫苦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被苏联情报部门派到比利时、法国,领导一个被称为“红...

by:爱TINGDU

《铁血苏德》

《铁血苏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德国的整个交战规矩进行了梳理,选取了几次重要的战役节点,叙述上较为精炼,可读性强。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一环,德军在...

by:慧谷阅读

东进 苏德战争1941-1943

《东进》与《焦土》两部著作首创先河地将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从德国人视角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佳作。《东进》从东线战事爆发首...

by:云起伏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