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中国棋王和周总理下棋,不分胜负,总理:我在延安是亚军

2023-05-08 08:02:0117:47 15.6万
所属专辑:帝哥说伟人事迹
声音简介

谢侠逊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人称“象棋总司令”、“中国棋王”,他自幼就表现出了出众的象棋天赋,在青年时期便立志“象棋报国”,抗战时期,他曾多次远赴海外,为抗日筹集捐款。周恩来总理也曾亲自登门拜访他,并与他对弈,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88年,谢侠逊出生于温州市平阳县凤巢村,他的父亲是个农民,但酷爱象棋,他受父亲的影响,4岁时就开始下象棋,6岁时就已经非常厉害,10岁时就号称平阳县的“小棋王”,同龄人没人能下得过他。

谢侠逊13岁时,便孤身一人来到温州,挑战当时著名的棋手陈笙,陈笙嫌谢侠逊年纪太小,起初不肯与他对弈,在谢侠逊的多次恳求下,才勉强答应。

第一局陈笙让谢侠逊先下,谢侠逊开局就展开猛攻,占了先手,进入中局时已取得优势,最终赢了陈笙,四周观战的棋迷为之大惊。

第二局陈笙先下,他再也不敢轻视谢侠逊,使尽全力应战,才取得了和局。第三局陈笙聚精会神,用尽了平生的绝招,经过一场恶战,才赢回一局。最终两人战成平手,经此一战,谢侠逊名声大震。

谢侠逊18岁时,考进了温州师范学校,但在第二年,家中小店因为清政府的苛捐杂税而倒闭,父亲也忧愤成疾,不久便病逝了,谢侠逊不得不辍学,在乡村找了个小学教员的职务,后又多次被辞退,只能在家闲居,研究棋艺。

1916年,在上海奔波的谢侠逊结识了温州老乡、时任《时事新报》的老总黄溯初,黄溯初请他当了象棋专栏的编辑。谢侠逊为了搞活版面,开始收集、整理古棋谱并予以刊出,他也因此结识了全国的许多棋友,并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自己的象棋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18年,上海举办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个人象棋比赛,60多名棋手齐聚上海争夺冠军,最终谢侠逊一举夺冠,从此他在全国棋坛上也有了名气。

此次比赛的观众之多,出乎预料之外,观众在赛场中熙熙攘攘,非常嘈杂,但由于棋盘太小,观众不容易看到对弈者的每步走法,而且喜欢在棋局旁指指点点,既影响选手的思路,也不利于象棋运动的推广。

对此谢侠逊经过苦思冥想,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了挂式大棋盘和大棋子,很好地解决了观众观战的问题。他还设计出了高手同时与众多象棋爱好者对弈的“车轮战”,这样很好地满足了象棋爱好者想和高手过招的心理,极大地推广了象棋。

随着谢侠逊的名气越来越大,各地的棋坛首领纷纷来信,推选他为全国棋坛的首领。江苏常州的棋手费绵钦,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提议成立象棋总司令部,并推举谢侠逊为“全国棋坛总司令”,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棋手的响应。

谢侠逊起初怕有负众望,再三推辞,但实在架不住大家的敦促,只好在《时事新报》上发表通电,宣告就任“总司令”,他还任命了一批“军长”、“师长”。不久后,各地“将领”也都复电报告就职,一时间全国各地象棋活动开展十分踊跃。

1935年,南京汤山举行了一次象棋比赛,谢侠逊和著名的爱国将领张治中下了一盘棋,谢侠逊见张治中气宇不凡,谈吐刚健,棋艺也非常高超,不禁称赞说:“张将军战场上走马用兵,神机妙算,棋坛上运炮遣将,也是名不虚传。”

张治中则谦虚地说:“谢先生是棋坛宿将,我仅仅是一种爱好,凑凑热闹而已。”

此后谢侠逊和张治中成为了好友,张治中等人提出要组织中国象棋学会,得到了谢侠逊的热烈赞同,他们经过讨论和筹备,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象棋学会。

谢侠逊不仅是一位围棋高手,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者。“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准备派5位“巡回大使”出使海外,向侨胞宣传抗日,筹募捐款。其中,赴欧美的4人已经确定,但去南洋的大使则因为当地的情况复杂,一时没有适当的人选。

谢侠逊得知以后,找到了他的棋友、时任国民党宣传部长的邵力子,主动要求前往南洋募捐,邵力子劝他说:“南洋大都为殖民地,不比欧美,且瘴气如云,暑气如焚,去那里可能有危险,不如另图报效。”

但谢侠逊坚持说:“国难当头,何必计较个人得失,若大丈夫报国有门,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邵力子听后深受感动,决定答应替他保荐,最后谢侠逊得以成行。临行前,邵力子专门题词送给谢侠逊:“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

谢侠逊此次出访,遍历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宣传抗日救亡,通过义赛劝募捐款。他的出使得到了当地广大华侨的热烈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心。

出访历时两年,共筹集了5000万元,金银珠宝无数,并动员了华侨技工3300人回国服务,但谢侠逊除了向国库支取差旅费外,其余善款分文不取。

在出访期间,谢侠逊曾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因为槟城是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的出生地,所以那里的流氓、汉奸都依附于她的势力,谢侠逊宣传抗日,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些民族败类们多次威胁谢侠逊,不允许他在槟城停留,否则他们就要“不客气”了。

对此谢侠逊哈哈大笑说:“老兄,你们的汪精卫先生,当年刺杀清朝的摄政王被捕时,曾说过‘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许你们早已忘记了。今天,我倒要借用一下这句话,有胆量的,就开枪吧!”

这一番话大义凛然,这些民族败类听了以后也被震慑住了,只好狼狈逃走了。

1939年夏,谢侠逊从南洋回到了重庆。蒋介石在听说了他的大名后,专门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下棋,谢侠逊来了以后,问蒋介石:“如何下法?”

蒋介石说:“平下。”

谢侠逊却伸出了两个手指说:“让你二先。”

蒋介石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不肯同意,但谢侠逊坚持要让他,双方争执了起来,谢侠逊的脾气上来了,直接拂袖而去。

此事传开以后,老百姓们都称赞谢侠逊骨头硬。

当时周恩来也在重庆办公,他为了宣传共产党全面抗战的方针,积极地与文化界的爱国人士接触,他也听说过谢侠逊的事迹,于是主动前来登门拜会。

两人见面以后,周恩来亲切地对谢侠逊说:“侠公,你是中华有名的爱国象棋家,这次下南洋,以棋宣传抗日,战绩不错,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谢侠逊非常激动地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这次出国劝赈,共产党如此重视我,于心有愧呀!”

此时周恩来提出要和谢侠逊对弈,谢侠逊高兴地说:“好呀,我来陪你下!”

第一盘,谢侠逊让周恩来二先,周恩来因得先手,用当头炮开局,走不多时,两人就握手言和。周恩来棋法娴熟,守得平稳,攻得锐利,技法多变,尽显大将风度,谢侠逊大为惊异。

周恩来解释说:“毛泽东主席提倡发展体育,活跃文艺;象棋设备简单,群众喜爱,因此这项运动在延安很普及。延安曾举行过棋赛,董老(董必武)是冠军,我只是亚军。”

第二盘,谢侠逊让周恩来一先,双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结果同样下成了和局。

下完棋以后,周恩来与谢侠逊探讨起了棋艺,两人在谈到象棋中的马和炮相比,谁的威力更大时,谢侠逊说:“马有八面威风,但可用兵卒制服它。”

周恩来则意味深长地回答说:“毕竟还是群众力量大啊!”

最后在周恩来的提议下,谢侠逊将第二盘棋的残局定名为“共纾国难”,并发表在了《大公报》的副刊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迅速欣起了“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呼声。

但谢侠逊的爱国行动却得罪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特务多次警告他要“放明白点”,但谢侠逊却置之不理。最终在一天晚上,谢侠逊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毒打,竟昏了过去。

谢侠逊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他的两个肾被打伤,右肋骨也断了两根。但即便是这样,他仍旧不改抗日爱国、反对内战的决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团不得不撤回延安,谢侠逊亲自来为周恩来送行,不觉潸然泪下,周恩来安慰他说:“别时容易见亦易,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相信,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又可相会了。”

1947年,年过花甲的谢侠逊回到了平阳老家,在家乡隐居了起来。1949年初,平阳解放后,谢侠逊非常高兴,他积极参加了人民政府的工作,还兼任了县劝募公债委员会主任。

1950年初,平阳县进行土地改革时,因为谢侠逊当时有40多亩田,有部分田出租收租收息,养活家里十几口人,所以被划成了“地主”,他本人也被抓了起来,并关押在县政府大牢。

谢侠逊知道关在这里处境凶险,只有周恩来总理才能救他,于是托人传信给自己的大儿子、中苏友好象棋会会长谢秉毅,让他赶紧给在北京的周恩来写信。

周恩来收到信以后,先后3次发出命令,寻找谢侠逊,平阳县委书记戴尚义接到指示以后,马上释放了谢侠逊,归还了他的个人物件,并再三向他致歉。

1955年5月,周恩来给上海市长陈毅发电报说:“我推荐棋王谢侠逊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你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民主人士。”不久以后,谢侠逊担任了上海市政协委员和上海市棋类协会主席。

1957年12月,周恩来来到上海考察,见到了谢侠逊,他高兴地握着谢侠逊的手说:“谢老,你还是这么健康,真让我高兴!”

1976年,周恩来病逝后,谢侠逊悲痛万分,彻夜难眠,专门赋诗悼念:

一声震动海天东,世界伟人失此公。

沪市观球同赏目,渝州对弈仰雍容。

辅成社会千秋业,力整河山百代功。

造福人民惊忽逝,全球哀悼起悲风。

晚年的谢侠逊依旧致力于推广象棋,他经常去青年宫和广大象棋爱好者对弈,并进行现场指导,有时也去文史馆辅导小学生下棋。在他95岁时,还指导过日后成为著名魔术师的傅琰东下棋。

有一次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组织了一次象棋车轮大赛,邀请谢侠逊去和那里的一批大学生循环比赛下棋,谢侠逊高兴地答应了。

学校的大厅里有20多张桌子围成一个圆形,每张桌子上摆着一副中国象棋,棋盘后面坐着一位会下棋的大学生。谢侠逊就这么一圈圈地轮流走棋,全部的象棋走完大约用了2个小时,所有的学生都输了,但他却一点也不累,大家都啧啧称奇,掌声雷动。

1985年10月20日,是谢侠逊的100岁寿辰(做虚岁,提前贺寿),上海体育界为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祝寿活动。国家体委、亚洲象棋联合会、菲律宾、新加坡象棋组织及香港、澳门的棋界人士都纷纷发来贺电。体委还特地将建国以来的象棋国手组成老、中、青3支棋队,举行“百岁杯”中国象棋大师赛,把祝寿活动推向了高潮。

1987年12月22日,谢侠逊病逝,享年100岁。1988年1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他举行了追悼会,称他是“现代中国象棋事业的开拓者,一生致力于中国象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爱象棋,更爱中国河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2007年6月,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的最接近原稿的棋王,树王,孩子王

by:zhaotiezhu

象棋王座丨多人有声剧

【内容简介】偏僻山村,人杰地灵。落魄棋院,藏龙卧虎。现代象棋特级大师卓越,无意间穿越至一个以象棋为尊,名为“弈界”大陆的地方。在这里,有邪门布局,精彩飞刀,江湖...

by:九章有声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生,北京人。一九六八年高中一年级时,去山西、内蒙古插队,后又去云南当林业工人。一九七九年回北京,曾在《世界图书》编辑部工作。一九八四...

by:秋天的虫子_9L

鬼手将军|江南棋王对战鬼子棋圣

《鬼手将军》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中国走向全面抗战阶段。随着战局的变化,深谙围棋之道的银行小职员陈文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失去妻儿的陈文毅然从军...

by:文通有声

冯育楠 | 无冕棋王吴清源

一菜一饭一瓢饮,一生一世一局棋。2014年,百岁清源驾鹤西去,留下无数传奇故事。吴清源生于福建,长于北京,成于日本。在围棋的世界里,他被称为是神,十番棋击败...

by:执黑先行69

《棋王 树王 孩子王》(阿城)

《棋王树王孩子王》是1996年新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锺阿城。【内容简介】阿城的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取材截然不同,可是,他所要表达的...

by:DXK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