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从亲欧美,走到了如今的强硬反西方

2023-09-08 08:40:4212:53 4536
声音简介

今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似乎有些一言难尽。

步行方阵出场序列:全是各军校学员。

地面装备出场:永远的T34—虎式装甲车—BTR82A——回旋镖装甲车—伊斯坎德尔—S400—亚尔斯。

虽然当天气象条件相当不错,但空中分队的展示,却被临时取消了。

然而,如果说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前线吃紧而导致没有足够的装备参加阅兵仪式,这个还是有些夸张了。

如今拉去前线的人员和装备,也仅占到俄军总数的30%左右,俄罗斯的兵员和装备真的还不至于困窘到只能办一场“缩水”的阅兵式。

所以,按照专家的解释,俄罗斯此次阅兵式缩短时长、减少检阅装备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是有道理的。

参加仪式的外国领导人们,就是中亚的几个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前苏联圈子里的“老伙计”们。

人群中,最显眼的,则似乎是下面这位。

现任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不过,梅德韦杰夫本人没有对自己的红墨镜发表任何评论。反倒是只用了一句话,完美解释了为何红场阅兵式的空中部分被“临时取消”——莫斯科阅兵式的空中部分,已经改到基辅进行了。

PS高手还特意制作了一段动画,粉红色镜片中,一枚导弹带着呼啸声冲天而起

最近这些年,这种简短却又充满霸气的狠话,梅德韦杰夫可不是第一次说了。

比如,针对波兰的警告——一旦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战争爆发,波兰“肯定会从地球上消失”。

针对“全人类”的警告——如果俄罗斯自身的生存出现严重威胁,问题绝对不会在乌克兰战线上解决,这是整个人类文明是否还能进一步生存的问题,这里不应该有任何歧义,我们不需要一个没有俄罗斯的世界。

还有下面这样的:

但如果你再往前捯一捯,就会发现,早期的梅德韦杰夫,竟然曾经一度被归为了俄罗斯的亲西方派代表。

像下图是2010年的胜利节莫斯科红场阅兵,这时的俄联邦总统是梅德韦杰夫,总理为普京。

当年,美英法都派出了方阵通过红场接受普京的检阅,此外还有如今极度仇视俄罗斯的波兰、捷克...照片中依次为美军170机步旅,英国冷溪近卫团,法国塞瓦斯托波尔—诺曼飞行团。

甚至,别说是梅德韦杰夫,就看普京总统的头两个任期,跟西方的关系,也算是相当不赖的。

在那段岁月里,整个俄联邦高层,都对西方有着一种玫瑰色的幻想。

2007年德国举行的八国峰会上的一幕

其实,从历史来看,虽然俄罗斯国土横跨欧亚大陆,但内心里一直把自己归为欧洲人。

自沙俄的彼得大帝开始,到苏联,再到俄联邦,没有一刻不想被认可为一个真正的欧洲国家,想证明自己不是野蛮人。

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就是,2001年6月,普京和布什第一次会面,两人交谈了2个小时。会后,布什在面对众多的新闻记者很“感动”的说——我直视了这个人....我能够从他的灵魂中得到一种感觉。

但媒体们都并没有太当回事儿,仅仅认为,这只是个外交上的客套话而已。

没成想,这两位总统和两个国家,竟然真发展出了令人惊讶的“友谊”。

普京和小布什在俄罗斯索契共舞

三个月后,9.11事件爆发,普京第一时间就给小布什打电话慰问,并表示将会全力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这令小布什非常感动。

之后,普京还允许自己的后院,中亚国家吉尔吉斯坦建立美国空军基地,以协助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两国的各种蜜月往事,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普京的第一个任期内,梅德韦杰夫一直在担任俄联邦政府总理。这个小他13岁的列宁格勒大学的师弟,属于普京施政理念的忠实执行者。

2008年,两人角色互换的时候,新当选俄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公开表示,自己将继续坚持执行前任普京的内政和外交方针。

角色互换时

而且,两人共同的导师还都是列宁格勒大学法学教授,俄罗斯联邦宪法起草人之一,自由派人政客,索布恰克。

早在1991年3月,苏联还健在的时候,刚当上列宁格勒市市长索布恰克,就马上推出了一个将列宁格勒改回沙俄时代名称“圣彼得堡”的建议,但遭到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的否决——一个卫国战争中打出了不朽名声的城市,怎么能轻易更名呢?

担任列宁格勒市长时,索布恰克胸口还别着红旗,但初心已经不再

可索布恰克没未气馁,而是效仿西方,在列宁格勒市民中组织了公投。

公投结果为,有55%的人口,支持更名为“圣彼得堡”

最终,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并确认了全民公决结果。

从这件事上,大家可定能清楚地看出来,这位索布恰克教授的政治立场。

进入俄罗斯时代,索布恰克热情地拥抱了西方,像差点把俄罗斯给弄死的休克疗法和私有化浪潮导致的大规模国有资产流失,都跟他的几通瞎鼓捣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在整个苏联后期和俄联邦政府时代,位于国家开放前沿和经济中心的列宁格勒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特别是它的政治、法律相关专业,一直都属于亲西方和自由派的活跃阵地——无论索布恰克、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是那样的一种气氛中熏陶出来的。

相伴索布恰克左右的普京

因此,圣彼得堡大学法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梅德韦杰夫,成为一个亲西方的领导人,也似乎没啥可大惊小怪的了。

更何况,在俄罗斯政商高层,除了普京的两个闺女,其余的很多人都爱把子女送到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留学,甚至帮他们定居在那里。

联合国移民署发布的《2022全球移民报告》——我们的口是俄罗斯的十倍,可俄罗斯的移民数量却已经超过了中国

时间长了,这群人就免不了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成为了欧美世界的一份子。

梅德韦杰夫也不例外,他的儿子伊利亚·梅德韦杰夫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就去了美国,在那里过得风生水起。

梅德韦杰夫爷俩

但现实,却相当打脸。

在国家利益面前,这些高干子女们都被打回了原形。不管他们心不甘还是情不愿,身上属于俄罗斯人的烙印是一辈子的,改变不了的。

2022年6月3日,美国吊销了伊利亚·梅德韦杰夫的签证,勒令其48小时内离开美国。

一个星期后,针对乌克兰国防部官员曾放出狠话——“一旦援助到达,我们将立刻轰炸克里米亚大桥”的威胁,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回了一句更狠的话——“如果克里米亚大桥遭到攻击,末日审判将迅速且猛烈地到来”。

除了对“小家”的影响,咱们接着把格局放大,你就会发现,俄罗斯对西方的一再示好,换来的除了几句甜言蜜语外,就是不断在证明自己“很傻很天真”。

远的看早前苏联解体的时候,美国就亲口承诺北约不会东扩,而且还会持续给俄罗斯提供低息贷款和经济支持。

这俩承诺最终啥效果,有打着经济支持的“休克疗法”和寡头的崛起,以及北约2004年、2006年和2017年三次东扩。

如今,北约甚至都扩到了俄罗斯的软腹——乌克兰。

很明显,大国的安全空间,一定会有一条三八线的。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苏联/俄罗斯和西方的“安全空间”

另外的很多东西,更是数也数不清。

比如,俄罗斯说服了吉尔吉斯斯坦给美军建了两个军事基地。

几年后,吉尔吉斯斯坦爆发了“郁金香革命”。

“郁金香革命”中的街头骚乱

亲俄的总统阿卡耶夫被赶下台,流亡到了俄罗斯,重拾老本行,成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复杂系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阿卡耶夫和普京

差不多前后脚,这些“革命”迅速从中亚向东欧那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传播,格鲁吉亚发生了“玫瑰革命”,谢瓦尔德纳泽被赶下台;乌克兰发生了“橙色革命”,库奇马也被迫下台。

颜色革命后,这些国家都换成了亲美政权。

甚至,直到2008年俄格战争,俄罗斯仍在克制,对于成为“西洋人”这个议题,依然抱有幻想。

因为,这时候的俄罗斯正在心心念念的要加入WTO,在最后的关键阶段,这事儿能不能成,几乎就看美国的了。

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也让俄罗斯元气大伤,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为好,不要随便出头。

此时,美国总统已经换成了奥巴马,俄罗斯这边的“二人转”,则正是梅德韦杰夫总统。

奥巴马对着梅德韦杰夫一脸真诚地说——我跟他们共和党的小布什不一样,我热爱和平,反对伊拉克战争,反对颜色革命和政权更迭。跟我打交道,你们尽管放心。

深情对视中

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似乎真的相信了这样的鬼话,甚至当阿拉伯之春爆发,西方要出利比亚亚灭卡扎菲的时候,在联合国,俄罗斯还跟着美国一起投了赞成票。

但没想到的是,阿拉伯之春波及面越拉越广,逐渐给整成了一个西亚-北非版的“颜色革命”。

随之,油价遭到打压,这对主要靠能源出口赚钱的俄罗斯,打击是巨大的;更糟的是,受波及的几个中东国家都是俄制武器的大客户,俄罗斯的军售业也大幅度缩水。

此外,随着中东极端原教旨主义的发酵,作为欧洲穆斯林人口最多国家的俄罗斯,其境内的高加索地区也暗藏着不小的隐患。

俄罗斯街头祷告的穆斯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梅普“二人转”又转了回来。

2012年5月7日,普京正式开启了第三个总统任期。

一个多月后,俄军现身叙利亚战场。

再往后的事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比如,克里米亚回归、顿巴斯地区割据等等。俄罗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稳准狠地痛快了好几次。

但很显然,当年的顺利也让俄政府对后来的俄乌战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判。

西方那边回应的,则是铺天盖地的制裁,俄罗斯的经济民生,也愈发艰难。

而让人感觉很意外的是,困境中,一度被认作亲西方的梅德韦杰夫,竟然化身成了一位俄联邦的“鹰派政客”。

2020年,梅德韦杰夫突然辞职,俄罗斯换上了新总理米舒斯京。

对此,外界关于梅普关系破裂的传闻一度满天飞。

但没多久,这样的传闻就被打破。梅德韦杰夫继续担任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党主席,并同时出任国家安委会副主席。

要知道,这个职务很关键,梅德韦杰夫在国家安全事务的权力上,是仅次于普京的——国家安委会正主席就是普京他自己!

老实说,讲述梅德韦杰夫为从温和到“鹰派”的历程,其实就是俄罗斯对西方世界痴心一片的过往——回报,总是不断的羞辱和背叛,甚至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被不由分说的直接轰了出去。

西方说我们是野蛮的,不文明的,未开化的,侮辱我们,我们忍了。我们向往文明世界,向他们靠拢。然而,自诩文明世界的人们对我们却只有欺骗,讹诈和愚弄。

现在,老子不忍了,要跟你们这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干到底。

但很可能,不论俄乌战争如何终结,俄罗斯最后胜利或失败,他依旧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欧洲国家,加入所谓的“西方世界大家庭”。

除非,他肯放弃现有的土地资源、矿产,军事能力,解体成多个立陶宛这样的小国...

这时,欧洲就会认同他们,美国也会接纳他们。

毕竟,牙齿和利爪都没了,才能被收下当狗,等待投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做客人民网

“关注人民日报所有媒体的观众、听众,大家好!关注中俄关系发展、想更多了解俄罗斯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欣赏我们今天的交流,内容非常丰富。感谢你们...

by:人民网

欧美ShaDow

夜店嗨曲车载嗨曲各种嗨曲喜欢关注我

by:听友24017905

欧美FM

各种欧美风、包括:伤感系、愉快系、午后奶茶系、幽静看书系、疯狂摇滚系、额······各种系

by:电音工厂

欧美视角

Joe,中文名周培森,精通四门语言(英、中、法、西)的英国才子。毕业于世界百强名校利物浦大学,研读英美文学专业。喜欢旅行、雷鬼音乐和运动。才华与颜值与八块腹肌并...

by:MT英语

欧美节奏

微信公众号:瑾岫(ID:jinxiu881225)新浪微博:瑾岫个人微信:jinxiu1225喜欢节奏的你,一定不要错过!开车,运动背景音乐首选!

by:瑾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