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吵吵着要“罢工”:俄罗斯的弹药,真的不够用了?

2023-09-08 08:40:2608:36 6137
声音简介

最近,瓦格纳雇佣兵集团的老板普里戈津放出了句狠话,扬言如果俄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弹药,就将在5月10日,把自己的团队撤出巴赫穆特。

关键时候偏要掉链子,这就很让人疑惑了。

都不是说俄罗斯的弹药量大的很,光是手头的苏联库存都能打上七八年。毕竟,那时候的苏联以应对全面战争的规模准备了半个多世纪,从步枪、手雷等轻武器到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白杨系列等等应有尽有,各色的坦克更是海洋一般,多得数不清。

可怎么又突然说弹药短缺呢?

首先,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俄罗斯至今尚未启动苏联时代的战略库存——这个原本就不是给乌克兰这个级别的对手和俄乌战场这种局部战争用的。

而俄罗斯的常规的库存量也是不小的,但物流却是个大问题。

毕竟,俄熊的地盘实在太大了,直接占了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1.4%,如何高效地把军备往西部前线调运,一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像坦克和装甲车这样的重武器,如果从俄罗斯腹地长途机动部署,是绝对不能靠自己开过去的——等开到前线,不使劲大修一遍,基本就报废了。

因此,从远东-西伯利亚运往乌克兰的重武器,都是依靠装甲运输车进行调配的。

同时,还得随身配备战场保障车,负责通讯、维修、油料、发电等诸多环节。

如果没有这样的战场保障车,各色武器装备很容易就被用成了一次性的,稍有损毁就瘫了。

如今的俄乌战场上,虽然俄军这边也配有战场保障车,但相较于北约军队或者咱们的解放军,它的战场维护能力还是比较凑合的。

这就导致,俄军军备的妥善率普遍不高,经常能看到俄装备丢落一地而无人“打扫”,这生动体现了其战场保障能力跟不上的“窘境”。

反观豹2这样的西方重装甲,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认真考虑了战场保障的需要,走的模块化装配、模块化维护的思路,方便战地抢修,换个发动机也只花20分钟,更新整个动力系统包也就30分钟——你以为把豹2给打废了,没想到还不出一个小时,它又活回来了,接着跟你干。

但这要换成俄罗斯的装甲,大概率就得拉到后方找个车间费大劲折腾了。

波兰军队在维修一辆豹2A4主战坦克的发动机

历来,行军讲究的就是“吃住走打藏”。可尴尬的是,如今的俄军,这五个字里,三个字都不太占优势。

俄军军备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遭遇不测。

地球人都知道,对于任何军备,最理想最划算的方式,就是从源头进行打击。

别说如今的战场上,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光学侦察卫星和红外遥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就已经达到了24小时不间断探测军事目标的程度。

特别这个合成孔径雷达,有穿地作用,在其作战半径内,连地下的军事部署也能给摸个清清楚楚。

而如今的能拿到北约全面援助乌克兰军队,在信息化水平和战场感知能力上,明显把俄军拉出了代差。

乌军这样指挥,在平板电脑上就能获取战场实时的变化,可以向一线部队发出最迅速和精准的指令

俄军有时候还在拿着地图说,炸这里,炸哪里

俄军面对北约卫星,预警机,无人机这些监听设备所组成的侦察网络,显得又瞎又哑。

俄军的运输队一旦靠近战区,就暴露在了海玛斯的打击范围内,往往还没来得及赶到前线,就被一顿火炮洗地给集中干掉了。

然而,除了少数的明星武器,俄军素来就是靠量取胜的。因此,只能源源不断地持续向前线运送军备。然后途中被伏击,损失一批;又因为缺乏保障能力,战场再被打废一批....

加之,俄军的打击精度不太理想,为了确保命中目标,只能上更多的弹药,加大火力密度——据外媒推测,俄军炮弹消耗总量至少是乌军的4-5倍。

先不说俄军打了多少炮弹,就看乌克兰这边。

早在今年2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俄乌战争已经快耗空了北约国家的家底,当前成员国的弹药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乌克兰军队所造成的消耗。同时,这也导致了部分成员国的防务出现了严重问题——38个北约国家当中,陆续有20个为援助乌克兰而耗尽了弹药库存,已经到了无法维持自身最起码的国防需求的地步。

除了北约秘书长表示耗不起,美国这边也花了很大力气——美国甚至把一些铁路工厂都改造成了军工厂,两班倒的生产弹药。“毒刺”和“标枪”近一年的产量更是超过了之前数年的总和。

据美国自己的媒体报道,这是美国自朝鲜战争以来,炮弹产能最高的一年。

不但送货上门,还包教包会

但即便是这个生产速度,还远跟不上乌克兰在战场上的消耗速度。以至于美国不得不将目光瞄准以色列和韩国的弹药库。至今,美国已经从以色列那里“借走”了30-40万发155毫米炮弹。

为此,西方媒体曾多次暗示,甚至直接批评——乌军不知道珍惜弹药,以为西方弹药库是无限量供应的。

美国援乌的武器

而正如前面说得那样,俄罗斯的弹药消耗,又是乌克兰的数倍....

这种情形下,如今的俄罗斯的军工生产能力尚且还可以跟美欧几十个国家硬扛,已经算是挺不容易的了。

不过,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的是,跟二战那种全面战争不同,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援助给乌克兰的军备,前线上用的,大多都不是刚生产出来,还热乎着的新军备。

流水线上的军备,通常会直接安排进入军火库存,同时把原来的库存拉到前线上去打。

毕竟,弹药军备们都是有保质期的,过期后不但没法用,光是销毁处理就已经相当花钱费功夫了。因此,用的时候都是可着旧日期的先消耗,同时为了补充库存,维持国防需求,再把新日期的进行入库处理。

最后,对于普里戈津的话,咱们是不是再换个角度琢磨一下。

都说“兵者诡道也”。讲究的就是,迷惑敌人,出其不意。比如,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等等。

这次,普里戈津突然骂骂咧咧地全世界高调宣称:“因为俄军那帮饭桶不作为,我们没弹药了,如果不能恢复弹药的正常供应,从5月10日起,瓦格纳雇佣兵部队将离开巴赫穆特”。

这话一出,卡德罗夫马上发了个视频表示要“接盘”:

“如果瓦格纳从巴赫穆特撤退,那么我将命令车臣的勇士们接管比赛,我们拿下了马里乌波尔,拿下了波帕斯亚纳,拿下了北顿涅茨克,也一定可以拿下巴赫穆特”。

不愧是抖音方面的常胜将军,这热点蹭的!

照说,无论大小战斗,任何一方部队的行动都应该属于绝密,但普大厨和卡胖胖却都如此高调,主动亮出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交接队伍,似乎就怕地球人不知道似的。

所以,也有一些人将其判断为了“烟雾弹”。

他们觉得,普大厨和卡胖胖的“双簧”意在“引蛇出洞”,让乌军感到俄罗斯各派出现内讧,巴赫穆特有机可乘,将本来准备用于其它方向的反攻主力部队都集中到巴赫穆特,然后俄军亮出口袋阵,给它们一锅端了...

但话又说回来,现代战场可随意表演的余地其实并不大,天上的无人机、太空的卫星都在实时看着呢,俄军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可行性也不高。而且,在巴赫穆特久攻不克,军队士气较为低落的敏感时期故意装成内讧来诱敌,搞不好会真的失控。很难想象,又有何必要以此方式诱敌深入。

具体啥情况,这里就不妄言妄议了,咱们拭目以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本书是尼采晚年代表作之一。由两个篇幅较小的部分组成。《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一书对瓦格纳的批判,标志着尼采与德国著名作曲家的决裂。在哲学家看来,瓦格纳过多地...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瓦格纳传

德吕纳对长达几十年的瓦格纳争论做了总结——明晰,深入,没有看不懂的术语。——《歌剧世界》从一个天才的自我导演到盲目的反犹主义:德吕纳变不可能为可能,成功地写出了...

by:旷野有人声

瓦格纳作品精选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Richard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by:东溜达西溜达

瓦格纳作品精选

瓦格纳(Wagner,WilhelmRichard,1813年-1883年),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

by:典洋时光

我的瓦格纳人生

进入古典音乐,瓦格纳是必经之路,听懂瓦格纳,从蒂勒曼开始。没有公开的伴侣,旅行时总带着妈妈,一位长期与他共事的前同事形容他是“地球上最不快乐的人”。这位半个世纪...

by:旷野有人声

刘小龙:瓦格纳和乐剧

(公众号:wuzhikuhai)刘小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1996年起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攻西方音乐史,对于德国作...

by:余耒

瓦格纳和乐剧 全4讲

瓦格纳和乐剧【4集】(刘小龙:北京大学)

by:弹贝斯的老高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尼伯龙根的指环》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本专辑将为你讲述那古老的北欧史诗所衍化出的动人故事。...

by:钱丢丢_

瓦格纳 管弦乐集锦

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1885年5月14日—1973年7月6日);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

by:bwv1013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