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成大事者,为什么流氓这么多?

2023-06-13 10:27:4406:51 629
声音简介
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从秦朝以来凡是当皇帝的都是流氓。确实现在我们看来,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刘邦成事之前便是个“不事生产,好酒及色”的地痞流氓,他曾对着始皇帝的出巡仪仗无比垂涎;成事之后,他的流氓劲儿就更为十足了,曾把小便撒在儒生帽子里而洋洋得意,逃命时把自己妻女推下车而不以为然,项羽要将他父亲下油锅,他却说“我爹就是你爹,杀了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喝”。最后称帝,他还骄傲地反问父亲:你从小总说我无赖,现在我比别人如何?结果,讲究礼义廉耻的贵族项羽,终于败给了“不讲武德”的流氓刘邦。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也好不到哪去。他年少贫苦,但一旦得了江山,便成了一个活脱脱的政治大流氓。什么开国功勋、同乡旧友,杀起来毫不含糊。这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相比,简直就是最低端的黑社会手段。此外,他为保江山任人唯亲,最后落个自家儿子打自家孙子的局面。
开国皇帝尚且如此,帝王手下一众将相,就更是如此。刘邦手下与韩信齐名的大将彭越曾是水匪,朱元璋手下号称常十万的常遇春也是强盗。然而,这些人都是史书上公认的“雄主良将”,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自古成大事者,流氓这么多?”
人们常说,审视问题的视角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不同。当我们用传统“立不世之功,成不朽之业”的儒家视角审视,他们自然是明君名臣;然而,这一视角并不足以解释他们身上的流氓气质,更无法解释这一长久普遍的历史现象。对此,著名学者王学泰在其代表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提出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全新视角——游民视角。他指出,无论是不事生产的刘邦,织席卖履的刘备,还是游手好闲的朱温,出身乞丐的朱元璋,很多成功的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共同出身——流氓,或者更准确的说——游民。
游民群体的庞大与长久存在,塑造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游民文化。他们有自己的江湖规则,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也是最能冲垮现有秩序、颠覆王朝统治的狂热力量。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与地区,能有中国历史这般频繁塑造游民的土壤。独特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游民独特的群体特征:
· 他们“不事生产”,没有固定职业,要么迫于生计出卖劳动力,如放牛的朱重八;要么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如刘邦及其一众小弟;也因为身处底层,他们对成功与改变命运最为渴望;
· 他们也没有稳定居所,往往为生计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甚至落草为寇。除自己一百多斤肉外,并无多少私产,所谓“无私也就无畏”,他们均“胆大妄为”,做事不讲规则,也最主张天下“公有”。
可以说,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是由上层“讲道德的礼乐伦理”与下层“忽视道德的游民文化”共同构成。要理解中国,二者缺一不可。21世纪的今天,游民一词虽不再使用,但大量流动、失业人口、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甚至一些中产乃至“成功人士”,仍具有明显的“游民”特征,因此这一视角对于理解当下,同样不可或缺。
然而,在传统历史叙述中,游民往往被当作一个边缘群体不被重视,游民文化的概念更是无人提起。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游民文化研究开山之人王学泰第一次系统提出游民文化,才为我们带来这一审视中国社会的全新视角。学者李慎之曾说:通过这一视角,无疑是发现了另一个中国。当今学界更是将“游民文化”与吴思“潜规则”、余英时“士文化”并称为“中国当代三大人文发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

为什么有这么多为什么

hi,我是琥爷,关注我的公众号littlexiaomuma,一起感受这奇妙的世界吧~

by:琥爷奇语

什么为什么

妈妈在怀孕打架时算群殴吗?眼镜没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为什么手机可以联网?如何问一个让AI也答不出的问题?.............?

by:有声至尊宝

为什么

当我放开你的手滚烫的泪肆意流落当你转身离开我翻腾的心日夜折磨别再问为什么我用沉默送你远走

by:华语音乐

为什么

我想过为什么我知道那答案或许是我的幼稚对你有所隐瞒抱歉我又一次的让你再哭泣我本来可以不放你走再拥抱你...

by:华语音乐

你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丨奇葩问

一个人的所知道的任何事情或事物都是有限的,所以就有了很多的“为什么”。如果没有了“为什么”那一个人对外界事情或事物的了解就回停留在某一个区域,而不能向更高的方面...

by:全自动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