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艺术

2023-06-27 09:53:5125:37 27
所属专辑:文明的母亲
声音简介

第三节 中华文明与艺术文化



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一样,也是在神话基础上构建的,也是一个艺术的文明。区别是,中华文明的神话主体不是上帝,也不是天使,而是更贴合人性的祖先神,并在祖先神的基础上衍生了持续千年的儒家血缘宗法文化体系。


关于中华文明的艺术性质,我们在艺术与文明文化的章节里有所论述,本章节仅对中华文明做一个简单铺垫,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艺术是文明文化之母的观点。




一、中华文明起源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西方学者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3000年前,而中国学者根据对小南山、贾湖、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文物研究,认定中华文明可能起源于900010000年前。例如,在小南山遗址发现10000年前的玉器;在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年前的酿酒术,8000年前的乐器骨笛,骨笛上的文字符号与3000年前的甲骨文极为相似;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7000多年前的稻谷壳,总重量达到150吨。如此多的稻谷,说明水稻种植技术已非常成熟,其发端可追溯到8000年前。




二、中华文明形式


在四川三星堆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与中原文化完全不同的物品,如青铜面具、青铜树等。同时,也出土了大量与中原文化相关联的物品,如青铜尊、玉器、龙纹物品等。再综合黄河流域考古发现的阴阳文化、陶器文化,长江流域的龙凤文化、玉器文化,说明中华现代文明的起源属于一二一的文明形式。即一个文化根基,迁徙到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形式后,再融归为一个文明形式。


为什么说分散在中国各地的远古文明都是同一个文化根基?因为在全国各地主要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其外形存在众多的相似性,文化内涵也极为相似。例如在文物外形上,最具代表的是环形玉龙,几乎各大遗址均有发现;在文化内涵上,我们看中华文化的鼻祖河图与洛书,一个产生于黄河流域,一个在长江流域,外观虽有不同,其内在运算原理与象征意义几乎一模一样,现代人甚至合二为一的称它为河图洛书。之前有学者将河图洛书的诞生地同归于黄河流域是错误的,我们在长江流域的凌家滩遗址发现的龟书就是强有力的铁证。


关于一个文化根基的观点,现代基因学也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佐证。经过基因比对,中国人的基因主要来自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等地的史前氏族,而世界所有人种的基因追溯又都指向非洲某一部落。


说到中华文明,我们插一个话题:很多学者推崇的“明亡之后无华夏,崖山之后无中国”是一个非常表浅的认知性错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源于东北的元清政权不属于中原的汉政权,忽略了东北与中原同属一个文化根基,同是一个人种的事实。




三、中华民族统一过程


据古籍记载,中华文明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等时代,其中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被后人推为华夏共主,故称炎黄子孙。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在中原地区爆发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后并入黄帝部落,共同生活在肥沃的中原地区。在中原周围有许多小部族,当时被称为夷,后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部落联盟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部落组成了更为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中华文明统一形态基本固定,此后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朝代。在东周,中华人民经历了漫长的春秋战国分裂动乱时期,民不聊生。公元前221年,秦打败各诸侯国,最终实现郡县制的中华统一。


本书认为,历史学家把秦定为中华统一的分界线有失严谨,在炎黄并入蚩尤等部落开始,中华已经完成统一雏形,发展到西周时期,基本形成完整的分封制统一国家。



四、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特征


六经六艺、三纲、五常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在本质,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




1、六经


六经体系是今天中华文化的源头,塑造了华夏价值理想。所谓六经指的是经过孔子整理过的六部先秦古籍,有《易》、《书》、《诗》、《乐》、《礼》、《春秋》。


《易》,又叫《周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前面的章节将有详细论述。


《书》,又称《尚书》,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书》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从文体形式上,也可分为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


《诗》,即《诗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约三百零五篇。因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所以,《诗经》也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诗经受到孔子的高度重视,并将诗歌教育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


《乐》,是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有人说《诗》和《乐》实际上是一体的。可惜的是《乐》已失传,我们无法探究其真实内容。


《礼》,又称《周礼》,为周王朝天子、诸侯、大夫等必须遵循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内容有建侯卫、宗法制、封诸侯、五服制、爵位、谥法、官制和吉、凶等礼制。


《春秋》,是先秦史书的通称,在秦统一后被焚。西汉时,学者们凭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等。




2、六艺


六艺是中国教育史和儒学史、艺术史上的一个名词。六艺有《礼》、《乐》、《射》、《御》、《书》、《数》和《诗》、《书》、《礼》、《乐》、《易》、《春秋》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周代重视贵族教育,贵族子弟把《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另一种说法是贵族必备的知识《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现代人很容易混淆六经六艺,总而言之,六艺和六经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3、三纲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三纲强调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和自我节制及发奋立志的中华精神,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约等同于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中国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思想,为历代儒家尊崇。儒家通过三纲五常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等。




4、五常


所谓五常,即是人们耳濡目染的仁、义、礼、智、信。


“仁是最基本的、最高、最普遍的德性标准,是以仁为核心而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


“义”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如义不容辞见义勇为大义凛然等。义也代表人生的责任和奉献精神,如义诊、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的崇高道德标准。


“礼”与仁互为表里,礼的内在精神是仁,是重要的传统美德。


“智”,即智者,古时候与知相通,为辩白是非曲直和邪正真妄的价值取向。


    “信”是中华民族做人的根本,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五、中华农业文明的形态构成


人类的文明形成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由于中国的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北面是荒漠及高寒地带,南面云贵高原山脉,东面是太平洋,在这种封闭的地貌影响下,导致古中国与西方等相关地区的商贸交流非常困难,中国古人无法携带运输商品穿越到西亚地区以商贸形式换回粮食及生活物资,这也就迫使中国古人安安心心地全面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要知道,中国几千年以来没有哪一个朝代彻底解决过温饱问题,自改革开放后才基本解决。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各朝各代不得不重农轻商。


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到明清两代,商人的子女教育最好,读书最多,却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说不准转变他们的“贱民”身份。




六、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过度


世界上各大古文明要么中断,要么灭亡。由于中国处于封闭地貌,在交通欠发达的古代避免了东亚以外的民族全面入侵,文化相对稳定,农业文明体系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将原始性的传统文化思想与文献完好保留,对人类未来文明走向有着垫基作用及高度研究参考价值。


随着西方文明进入工商业时代后,发达的工业生产、先进的交通工具、高超的科技研发等,改变了国际形态,导致农业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从康乾盛世开始一路衰败,并与西方工商业文明爆发剧烈冲突,导致了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农业文明转型的一个典型标志性开端,举国上下推行洋务运动,大举学习西方,包括政治体制、文化艺术等都进行全面改造。


今天的中国,小学、中学、大学所有课程,除了中文以外,几乎全部受到西化教材的影响,文体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也都是典型的西方逻辑体系,包括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穿着的衣服鞋帽款式同样来自西方影响。在美术方面,徐悲鸿是第一个将西方素描引入中国教育系统的艺术家。




七、中国文化的渊源


按照西方学者偏向的数据,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文明相比,文明发生相对略晚。比如,两河苏美尔文明比古中国文明至少早发生千年以上,西亚地区的青铜器比中国早3000年以上。


中国有记载的最早朝代为夏,但夏朝较为模糊,历史面目扑朔迷离。学者们经过对贾湖、仰韶、红山、河姆渡、良渚、凌家滩、石家河、三星堆等遗址考古研究,没有发现能够确认夏朝的直接考古证据。著名的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文化,但仍然模糊不清。那么,夏是否存在?夏是什么性质的体制?华夏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夏朝是不是迁徙过来的文明?对此,中外各种学说层出不穷。


那么,中华的文明文化是否真来自西亚等地?还是受到了西亚文明的影响?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有三点可以肯定:一、中华文明雏形早在9000-10000年前就已经产生;二、东西方文明在早期一定存在交流碰撞现象;三、西方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000年的历史肯定是个错误。


关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现象,有学者根据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科技发明、语言文字、政治制度、历史传说的相似性提出,中国文明与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和古巴比伦存在关联,据推算,约公元前2200年左右,西亚文明与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产生交汇。1995年,人文社会学科教授宫玉海出版了《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提出《山海经》是信史,而非神话。他认为《山海经》记载的“众帝之台”为埃及金字塔,开创了国内研究古华夏历史与古埃及遗址之间联系的先河。2003年以来,文化学者苏三出版的《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东向东,再向东》等著作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文化与中东、西亚等古文明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古埃及和两河文明与古华夏之间各种关联的证据。


自八十年代以来,分子人类学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学术界普遍接受人类共同起源于非洲,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根据越来越多的现代考古学发现,和基因测序证据,证明了人类迁徙现象及各大文明古国之间存在着关联和共性。2016121日新华社报道,中国的考古学家有望走进埃及,对埃及神庙和祭祀庙合作开展考古工作,这将成为中埃文明交流史上新的里程碑。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博士出版的《夷夏先后说》一书认为,华夏古文明是夷人和夏人两族先后分多梯次迁入中国,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中国、韩国、日本乃至匈奴和蒙古均是夷人和夏人混合的民族。本书认为,这个说法缺乏依据,思想片面。要知道,夏的记载仅三、四千年,但在舞阳的贾湖遗址中却发现了8000年前的骨笛文字刻符和9000年前的酿酒技术,比夏朝早了五千年。




八、中国文化与西亚及古埃及相似点


中国古文化与两河流域、埃及等地的古文化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这是不可否认的。至于相似的原因,我们分析,多与人类迁徙因素有所关联。


1、研究发现,西亚苏美尔人和中国人的拱手作揖礼基本相同。


2、西亚苏美尔人认为国王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与中国君王自称天的儿子如出一辙。


3、西亚两河文明的日历与中国农历概念相同。


4、苏美尔和中国都有十二生肖概念。


5、中国神话中女娲伏羲与苏美尔神话一致,同为人首蛇身的两兄妹。


6、中国青铜鼎的图案与西亚埃及文化高度相似。


7、三星堆发现的金杖、面具、贝壳等物品与西亚有一定关联。


8、黄帝名叫轩辕,也就是车的意思,但在中国考古学上没有发现马车在中国区域发生、过度、进步的证据。据历史学家研究证明,世界上最早发明轮子和车辆的很可能是两河的古巴比伦人,学者推测黄帝部落的车辆很可能是从西亚传入中国的。


9、中国龙图腾与西亚蛇崇拜相似,中国人把蛇叫做小龙。


10、苏美人与中国古人都认为每一颗星辰代表一位神仙,比如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


11、苏美尔人非常迷信占卜,占卜方式与中国黄帝时期基本相同。


12、苏美尔人相信人是神用土做的,与中国女娲用土造人吻合。


13、苏美尔人属黄种人,其他民族习惯的将苏美尔人称作黄人,与黄帝的黄巧合。


14、苏美尔人与中国人一样崇拜天地,至今中国某些民间仍有祭天祭地的风俗习惯。


15、中国传说中神仙能够腾云驾雾,与苏美尔人同出一辙。


16、中国人认为死后会成为鬼魂在阴间游荡,白天不能出来,与苏美尔人信仰雷同。


17、中国与古埃及都使用象形文字,汉语与苏美尔语都有a, o, e, i, u等元音。



九、中华文明传统艺术


1、中国岩画


史前岩画艺术不是古人为了欣赏娱乐而绘制的,它是一种文明文化行为,这种行为遍布世界各地,几乎涵盖地球上所文明文化。


中国岩画分布较广,历史最久远的距今已达万年以上,年代较近的发生在元代前后,大致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岩画区域包括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以红色涂绘为主,颜料为赤铁矿粉调合动物血液等物质而成,色彩稳定,经久不变,表现手法古拙独特,涂画人物大都不表现五官,只通过四肢位置以表现动作、体态和感情。涂画的动物重点突出角、尾、耳等特征部位,现象性明显;北系岩画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地,大都以磨制、敲凿与线刻为主。磨刻的线条无明显凹陷,画面平整光洁。敲凿是用坚硬器物在岩石上敲击出许多点窝,如郑州市具茨山、合肥市棋盘山的磨制敲凿岩画均具代表性。线刻类岩画为金属工具勾勒出形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风格粗犷、简洁、明快。




2、彩陶艺术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1921年,在河南仰韶村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最早发现中国彩陶,随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红山等文化遗址的彩陶艺术最具代表性。彩陶是一种烧前绘彩的原始陶器,在未烧制时先把各种颜色的纹饰绘在陶坯上,经过晾晒、压磨,然后入窑烧制,如此,彩绘纹饰可以牢固地附着在烧成的陶器上,永不褪色。器型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纹饰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装饰技巧熟练生动,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劳动和生活情景。用途上,很难以器型来区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使用陶器安葬小孩的案例。


陶器是人类缔造的第一个非自然的、经过复杂工艺加工的产品,火的利用与陶器的发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指标。烧陶技术让人类练就了掌握火候的能力,为后来冶炼青铜和铁器奠定了基础。


有学者根据陶器花纹、样式推测,陶器的发明不是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智人分别发明的,而是在文明迁徙通道上传播而来的。学者们发现,世界上凡是画水纹的陶器,大都画成锯齿形的纹路;凡是画动物躯体部分大都是打成斜线,画成格子,中国的彩陶图案也有相同特征。这也佐证了本书提出的现代人类祖先是在文明基础形成后对外迁徙的观点。




3、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在中国的鼎盛时期发生在蜀文化的三星堆及中原的商周时期,春秋晚期出现铁器直接导致青铜业衰退。青铜器主要分为礼器、乐器、兵器、杂器三大类,在所有的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青铜器最为常见的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得名于《吕氏春秋·先识》篇内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饕餮纹类型繁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有的像鸟、像凤、像人等。而且,古人在青铜器中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符号,我们把这些铭文叫金文,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商周的青铜器上没有发现任何人类肖像,但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则出土了众多的立体像、人头像的青铜器,大小均超过正常人,长耳突目,高鼻阔口,富于神秘色彩。




4、秦汉艺术


秦汉艺术是指从秦朝建立至东汉灭亡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是在战国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艺术种类较多,如雕塑、陶俑、泥俑、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漆画等等,大家耳目能详的秦始皇兵马俑、秦砖汉瓦都出自这一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进行全面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秦王朝为了宣扬功业和彰显王权,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促进了秦汉的发展。


秦汉有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陵墓中陆续发现雕塑、俑、壁画、画像石及画像砖等艺术遗迹,特别是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其写实能力绝不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下。




5、魏晋南北朝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和走兽画,山水画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形成。人物走兽的绘画形式在保留秦汉时期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同时,还出现了纸绢卷轴画,因卷轴画便于收藏和流传,成为后世最主要的绘画形式。


魏晋南北朝艺术方面变化最大的是书法,当今人们使用的楷书就出现在这个时候。绘画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受社会风气和佛教进入中原的思想影响,让原本简略明晰的绘画变得繁复起来。而且,文人士大夫的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开始涌现,他们地位显赫、画艺精湛、声誉卓著,深受时人推崇。曹不兴、顾恺之、王羲之、谢赫等人均是魏晋南北朝的典型代表,顾恺之被尊为中国水墨鼻祖。其中,谢赫提出的“六法”和顾恺之提出的“意在传神”为中国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谢赫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顾恺之的意在传神突出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上。




6、隋唐绘画艺术


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绘画艺术成就显著。由于国家在纷乱多年后得以统一,南北地区名家巨匠如杨子华、展子虔、董伯仁等艺术家们云集京洛,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了艺术蓬勃发展。


隋朝统治者推崇佛教,使得宗教艺术在这一时期得以重新活跃,在敦煌莫高窟,隋朝的洞窟多达70余座。


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为唐代艺术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绘画艺术是中国历史上绘画的巅峰,以敦煌洞窟为代表的壁画体现出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画出了春山春水的深远广阔意境和贵族士人游乐的场景;唐朝人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继展子虔之后将青绿山水画提到新的高度;唐代王维也以山水著名于世,他的写意山水尤为后人称道,被尊称为文人画鼻祖。


中国古代艺术与欧洲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艺术工作者大都是文人士大夫,而欧洲的艺术工作者多为文化水平略低的工匠。




7、宋元艺术


宋元的文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都直接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共同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到了巅峰,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书画兼备且沉迷于艺术的皇帝。这一时期的绘画着重精神状态及思想情绪的表现,阐明及突出主题要求,强调文人意境。宋元的绘画形式突破前朝贵族生活的题材范围,转向表现生活与自然景物,使得山水画和花鸟画得到充分发展。


书法方面,宋代注重形意结合,标新立异,追求个性,表现出宋人高雅审美观念。元代书法兼修各体,篆隶章草行书体均受到了重视,尤其是章草在沉寂了几百年之后又重放光彩,行草成为主流书体。宋元书法虽然没有达到前朝的高度,但也开辟了新的道路,得到了开创性的提高。


宋元艺术的著名人物众多,如马远、范宽、李公麟、苏轼、米芾、黄庭坚、张择端、梁楷、倪云林、黄公望、吴镇、王蒙、赵孟頫等,每一位都如雷贯耳,其中梁楷因一幅《神仙图》被誉为中国写意画鼻祖。




8、明清绘画艺术


明清两朝的书画有着相同的共性和传承,文人水墨画在明人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等人的发扬下得以复兴,发展到清朝,又出现了四王、四僧、扬州八怪等流派,他们各有创造,各具特色。四王分别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受到董其昌的影响,发挥文人画的抽象特点,注重笔墨和形象的表现,其笔墨线条呈半抽象形式;四僧即石涛、八大、髡残、弘仁四位出家僧侣,他们以写写画画度日,作品风格各异,相同的是全都具有民族气节和独创精神;扬州八怪具体是哪些画家说法不一,主要有郑燮、金农、黄慎、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喦、高凤翰、闵贞、边涛民等人,他们齐聚扬州,思想活跃,以卖画为生,人称扬州八怪。




9、民国绘画艺术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满清专制王朝向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转换的时期。这期间战火不断,运动丛生,共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留学运动、救亡图存的文艺运动等。绘画艺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形势下,形成了以变革创新、多元共存的现代艺术格局,强调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以传统国画为导向的代表人物有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油画的代表人物有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代表取向形式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的画家有林风眠、吴大羽、关良等。


民国时期的绘画艺术成就斐然,决不输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的开端:夏|中华文明

稳定日更20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夏史》自“五帝时代”起,依次讲述了鲧、禹、启以下夏的建立、兴盛到衰亡的过程,然后介...

by:天喜de电子书

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

中华文化的根本特质是:易学认知方式、和谐价值诉求、礼乐行为模式与通学学术范式的结合,最终形成儒学道性文化体系;因其素有“一经贯九学,九学互比象”的开放范式,故可...

by:我非我l

中华文明之美

大力传承中华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化,团团带你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by:年轻人FM

多音色|中华文明的开端:夏|童书&中华文明

稳定日更20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夏史》自“五帝时代”起,依次讲述了鲧、禹、启以下夏的建立、兴盛到衰亡的过程,然后介...

by:天喜de电子书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

这是一部4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变史。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史前文化,一路走过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到唐宋元明清,也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

by:穆成舟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

这是一部4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变史。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史前文化,一路走过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到唐宋元明清,也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

by:婉卿讲书

传承中华文明

古老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by:福往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