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第一书院

2023-07-03 16:07:4406:05 58
所属专辑:闽南文化
声音简介

八闽第一书院

世界遗产地、滨海花样城,传承闽南文化、聆听海峡涛声。大家好,这里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人文荟萃、遇见漳州》系列节目。今天与您分享的是漳州芗城的松洲书院。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公元686年,武则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历史上人才荟集,俊贤辈出,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书院。

松洲书院,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的松洲村,创立于公元708年,系全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素有“八闽第一书院”美誉。据《中国教育史》记载,以书院为学校名称“始于唐代丽正书院”,松洲书院比海南丽正书院还要早10年建立,由此推测,松洲书院就是中国最早的书院。

松州书院占地面积约15亩,内设有书舍、厅堂、跑马场,既可教学,又可习武,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书院者,育才兴学之地也。首任刺史 “开漳圣王”陈元光在建州伊始就设专司教育的“文学”官员,并倡导兴办书院。唐中宗景龙二年,陈元光之子陈珦创立松洲书院。

松洲村是当时的水陆交通枢纽,是漳州重要的军事营垒,史书上常称它为“松洲堡”,往北几公里就是跨越九龙江北溪的香洲古渡。陈珦走遍芗江两岸,到达浦南镇松洲村时,认为这里站在高处能望见浩浩江水,又与州府保持一定距离,能思考治学,又可放马驰骋,是书院理想的选址,松洲由此逐渐从军事要塞转变为漳州的文化教育中心。

陈珦除了持松洲书院的学政之外,还亲自讲学授课,任教3年后,因其父陈元光在一次战斗中以身殉职,朝廷命他袭任父职,任漳州剌史。直到公元737年,时年57岁的陈珦告老归休,才重新回到松洲书院讲学,他将崇武尚德与行文治天下结合起来,要求从松洲书院走出来的学子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有强壮的体魄和坚韧的性格,这是对时有战事的闽南的一种教育应变。陈珦在松洲书院聚徒授课,直至62岁寿终而止。

唐贞元二年(786年),陈元光的曾孙刺史陈谟,在松洲书院内兴建“陈将军庙”,以奉祀陈政、陈元光。宋宣和二年(1120年)朝廷诏令对将军庙赐额为“威惠庙”,所以松洲书院又叫“松洲威惠庙”。由此,松洲书院形成前落为崇祀陈元光及其部将的威惠庙,后进为书院讲学处,这种“庙堂兼书院”的特点。

松州书院的格局是典型的三进式,前两进早已倒塌,院里散落着精美的唐代石雕,石狮、石鼓等。中殿须弥座上供奉的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须弥座走龙等浮雕造型古朴。中殿后斑驳的墙上,依稀可辨一幅幅古画。东西配殿原来崇祀陈元光部将,房梁房柱精雕细刻,个别中梁已经腐朽,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后殿便是松州书院,石柱上挂着一块木匾“大唐松州书院旧址”。面对松洲书院主体建筑因良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现状,近年来,漳州不少有识之士积极奔走呼吁。书院所在的芗城区、浦南镇两级政府也积极抢修、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从2011年到2016年,启动修缮工程,使之焕然一新。

以松洲书院为起点,漳州兴学之风日盛,据史志记载,漳州“自唐宋以来,书院之建为独盛,有造舍数千间,聚徒数千人”,至清代尚存有书院39座,为漳州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扎下了厚实的根基。

千年的岁月悠悠而过,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多少的人和事,在岁月面前如过往云烟。然而,陈元光和陈珦的名字,却伴随着漳州,伴随着浦南镇,伴随着松洲书院,伴随着威惠庙,更伴随着他们对漳州所做的贡献而千古流传。

今天的“遇见漳州”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下期再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八闽军旗红 | 昂哥早期播讲|人民军队95年光辉历程

铭记历史,致敬军旗,梦怀强军,砥砺前行!昂哥的早期作品!获得2017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首播媒体: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文字作者:陈晓光、昂哥播讲制作:昂哥史...

by:有声昂哥

书院门

长安追梦东流水是非成败一念空长安多少事闲传笑谈中欢迎收听小说《书院门》作者:南岩演播:秦越

by:秦声越耳

耶格书院

从平凡人成长为企业家的一条通路,就是先让自己的大脑成长成为企业家的大脑。之后,遵循系统模式,小步迈进,财富自由就会随之而来!祈愿更多的有缘人遇见耶格,摆脱债务,...

by:陈佰彤

熊猫书院

熊猫书院拆书音频文件发布平台。

by:竹叶听书

悠然书院

邀您共读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以诗会友,自娱自乐,陶冶情怀,与您一同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by:悠然书院

书院杂说

社会百态,人情冷暖,沧海桑田,记录我们这个世界的百样人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您还在冷漠,还在打酱油吗?

by:听友7188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