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咏物事(二十八首)-5

2023-07-06 19:25:1615:05 45
声音简介
铸钟
(元·雪岩祖钦)

通身只是一张口,百炼炉中辊出来。
断送夕阳归去后,又催明月上楼台。

品析:雪岩祖钦禅师是高峰原妙的老师,无准师范的弟子,在宋元之间,他可是禅宗内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由他开始,新的清苦禅风开始形成,一变南宋时绮丽富贵的禅风。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宋代皇上们特好禅宗,丛林经济繁荣,而元代蒙古贵族崇尚喇嘛,汉地寺院破败不堪,有眼光的禅师把禅从繁华的都市移入深山老林,不能说不是一种重大的变革。当然,雪岩禅师题这首诗时,蒙古人还未攻下江南,不然也不会有这样的诗了。
“通身只是一张口”,寺院钟楼上的巨钟,被如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百炼炉中辊出来”,钟,不论铜铸铁铸,都必须在火炉里熔炼,再在模子里铸成。铸成后,被挂上高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而立。晨钟暮鼓是世人的感受,“断送夕阳归去后,又催明月上楼台”,黄昏日落钟声响时,正是新月初上之时。在这游荡人间的钟声里,观看“夕阳归去”,“月上楼台”,不失为一桩美事。

铸钟

大炉鞴里翻身出,不犯钳锤势万钧。
一声清风遍寰宇,唤回多少梦中人。

品析:《菜根谭》云:“一灯荧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冥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醒,此吾入初出混沌处也。乘此一念回光,炯然照……”就在此时,若闻那“一声清风遍寰宇”的钟声,这“炯然返照”的一念回光,会发现什么呢?
“唤回多少梦中人”,人生如梦似乎消极,但却指引人们洞悉人生,在人生路上获得主动权。若老是“梦”不醒,一生又有什么骇世的作为呢?

化浴
(宋·鼓山士珪)

浑身脱下赤条条,满杓盛来痒处浇。
但得通身冷汗出,自然百病一时消。

品析:在《禅宗杂毒海》的卷四中,有“化藏”“化灯”“化盐”“化柴”“化炭”等多种题咏,因为寺院里的一切开销,几乎全是从化缘中获得,有时老和尚也会题上几句,作为对施主的回报。这类诗题材多、内容杂,无暇细选,但这首《化浴》特好,故录出以飨读者。

真正的禅师,无时无事不说“这个”,在浴盆里沐浴,也是上好接人的题材。你看“浑身脱下赤条条”,洗浴只洗身子,把衣物脱个干净。但洗心呢?这时又该把心中的什么脱下呢?“满杓盛来痒处浇”,寺院生活是清苦的,用水也格外节约,别说今天的桑拿,就是大池大盆用水也不行。给老和尚一桶热水,都算是优待。小和尚嘛,就只有一桶冷水了。洗浴是用水往“痒处浇”,那“洗
心”呢?心里的“痒”该怎么个浇法呢?
“但得通身冷汗出,自然百病一时消。”中医治病有“汗”法,热水浴是发汗祛病的一种方法。但心病呢?五祖法演说:“我为兹出了一身白汗。”禅参到这种境地,才有实证的效果,实证悟境,当然“百病一时消”了。

渔浦接待
(宋·绝岸可湘)

吴山那畔越山前,有饭充饥有榻眠。
到此便能休歇去,帝乡犹隔一潮船。

品析:宋代寺院里迎来送往的应酬真是不少。自从北宋时兴起“十方丛林”以来,僧人们往来自由,少有约束,有道高僧都是“十方”欢迎的。在这里,绝岸可湘禅师在福州雪峰山下的闽江渔浦亭接待一位道友,机锋往来,也就成了一首诗。

这位道友所居,想必是吴越交界之处,故有“吴山那畔越山前”之句。“有饭充饥有榻眠”,禅宗自马祖以来,“饥来弄饭困来眠”已成为禅宗的口头禅了。不论天南海北,只要心安理得,能吃能睡,管他东南西北,四维八方,见道的人是没有时间空间生灭等“分别”见的。

“到此便能休歇去”,禅宗认为,只要心安,只要能在“吃”、“睡”这两种功夫上入手,了却万缘,一念不生,也未必见道。宋以来,以此鱼目混珠,假冒伪劣之人太多了,所以是“帝乡犹隔一潮船”。要到“彼岸”的“帝乡”吗,还须在大潮中冲浪,在潮水中冲过来,才算到家。在这里,绝岸可湘禅师对所接待的道友下了一“拶”,可惜这里看不到那位道兄的“转语”。

进月轩
(宋·大川普济)

桂轮孤朗碧天宽,帘卷清风入座寒。
底事明明人不荐,又随花影上栏杆。

品析:这是大川普济禅师在杭州灵隐寺的进月轩所题的一首咏月诗,清新可观。
八月中秋,桂花香郁,月中之桂香,更是随其清光,满布乾坤。所谓“月明星稀”,十五之月一入中天,群星为其辉掩,月亮就显得格外“孤朗”-虽明亮,却孤独啊!宇宙在这样的孤独中,也显得更加寥廓了。“桂轮孤朗碧天宽”,真的妙极了。
“帘卷清风入座寒”,月入中秋,暑气已尽,白天已有凉意。老和尚夜间打坐,开窗卷帘以赏明月;夜风一来,自然有“入座寒”之感。
“底事明明人不荐,又随花影上栏杆。”明心见性之事,如同十五之月那样明明白白,清朗可见,可是人们望之不见,省之不知,真是可叹息啊。他们东觅西觅,对抬头可见之月不知不晓,却偏偏去察看月光下的阴影。可阴影也是变幻不定的啊!“又随花影上栏杆”,真是如神之笔,在这无人之夜,在这朦胧的月光之下,谁品得出如此的禅意呢?

三教图

各立门庭各自尊,谈禅谈道又谈文。
桃红李白蔷薇紫,毕竟根苗一样春。

品析:这是一首典型的“三教合一”之诗。云山不知是何时何地的僧人,在自己的寺院里挂出了三教祖师之像供奉。儒释道三教,看起来是各立门户,各有祖师,所谈的道理也不同,但却如“桃红李白蔷薇紫”一样,“毕竟根苗一样春”。三教不是都由人创立出来的吗?不是都由我们的这个“心”创立出来的吗,这才是春天的“根苗”啊!

三笑图
(宋·无准师范)

三个难分劣与优,你心头似我心头。
不堪说破只堪笑,笑到驴年未肯休。

品析:无准师范禅师住持径山时,有人绘了一幅“虎溪三笑图”送入寺中供养,无准师范上堂说法时,以这幅图顺口作了这首诗偈。

虎溪三笑说的是东晋年间庐山慧远与陆修静、陶渊明三人的故事。当年陆陶二人去庐山探望慧远法师,相谈甚欢,乃至别时依依不舍。慧远法师送他俩出寺,竟在不知不觉中送过了虎溪,违背了自己“终身足迹不过虎溪”的誓言。面对这无心之过,三位大师并不点破,而是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最后竟开怀大笑。后人多绘此“三笑图”来表达对他们的景仰。
自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流传以来,许多禅师认为“默然”尚不能进一步表现见道开悟的那种心境,就以“笑”来表达。在这幅画图里,三位贤达都在笑,其中有没有真伪呢?自从“临济喝”出现以后,四方禅僧都爱用唱,临济大师在世时就说过,如果一群人在一起,大家都喝,你能辨出其中哪些见道,哪些没有见道吗?就在这幅图画里,也是“三个难分劣与优”啊!作为和尚的慧远和道士陆修静、儒士陶渊明三人的心是通的,“同此心,同此理”嘛,所以“你心头似我心头”,人们能否在这上面“通”,或“同”呢?
其中之笑,究竟有什么名堂,说不出,也不要去瞎猜乱道,以笑对笑就是了,所以是“不堪说破只堪笑”。笑能解决问题吗?面对人生,不要说“明心见性”这种笑,能勇敢积极地投入生活,投入这个笑的海洋中,也够潇洒的了。若能“笑到驴年未肯休”,还不自由解脱吗?

张果老倒骑驴图
(元·古林清茂)

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
不是倒骑驴,只爱回头看。

品析:这首偈颂意味深长,大可作为警世铭,刻在自己的卧室里。八仙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这是中国人熟知的故事,但张果老为什么要与众不同,来个“倒骑驴”呢?古林清茂禅师认为,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不如这个似癫似痴的糟老头,因为人们眼睛只知向前看,不明“向后看”“回头看”的奥妙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咏物诗》

咏物诗抒发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核心是表现中国古代的文人对才能和道德品质的思考与感叹在咏物诗中表达希望发挥才能的愿望,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以才士自命,认为自己...

by:瑾沐之家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对人类潜意识的开发和利用。它不是巫术,也不是神话。催眠术可以由内而外地改变人的习惯,消除心理障碍,使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提高。催眠术的误...

by:我兜里有土豆

生死二十八天

——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对于道听途说的我们:这场战役我们胜利了!对于反击战中的将士而言:这是一场艰难的胜利!战前准备不充分,战役设想不切合实际,指挥延迟...

by:文和九疆有声传媒

云台二十八将(完)

汉明帝刘庄追思父亲光武帝刘秀的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将领的画像放在洛阳南宫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后民间传说,云台二十八将对应上天二十八星宿,是天上的二十八...

by:老黄粤语

天生九号|我本二十八

蒂埃里-亨利:是的,当我第一次见到乾生的时候,就知道,他会是所有门将的噩梦,他将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9号,所以我花了一百英镑带走了他。(大笑)阿尔塞纳-温格:...

by:听友470263685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长篇小说。徐哲身著。1928年2月上海五权书社初版。《汉代宫廷艳史》即《汉宫二十八朝演义》,它以宫廷为中心,以帝王后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朝臣阉竖之...

by:虹雨书库

解读二十八星宿择吉术

探寻中华文明,解读传统文化,本张专辑主要解读二十八星宿择吉应用。

by:周贺详先天易文化传承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公版书

宫廷演义是传统历史演义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细节描摹方面不无夸饰,但大事上基本忠于史实。尤其是在趣味性和可读性上,超过了其他史传类著作。二十世纪封建王朝结束后,出现...

by:颜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