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实相探究(四)

2023-07-12 17:47:5442:23 143
声音简介

生命实相探究(四)及禅法体系相关信息

-在毗卢禅.北京2019年秋季禅修会上的分享;

内容整理:李书玲;校改:杨海鹰

今天要讲的内容吧,其实上次在那个辅导员交流的时候呢,当时好像是有个初步的想法,就是在这次秋季禅修会把生命实相关于身体部分,肉体呀、能体之间的这个关系,再给它细说一下。这两三个月其实一直在想这个事儿,但到底具体讲什么,其实是直到今天早上才最后定下来的。大概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先把“七七八八的事情再捋一下”第二部分,关于毗卢禅传承相关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三部分,我们今天这种交流会,是我当初答应的,本身就是对正行位的辅导,所以关于正行位的学习内容,再讲一下。

第一部分:关于“七七八八”的事情

那么现在,我们先讲第一个,就是关于“七七八八”的事情(参照图1)。在那个《登地》里头我们讲,就直接这么讲,第一个我们叫本智,这个假如说画下来呢(本智的右面画一根竖线),咱们就说这(竖线的左边)是法界。本智的话呢也叫法界。这个法界他们也有叫一真法界。从我们这头(竖线的右侧往左示意)来看的话呢,假如说这边是三界的话(竖线的右侧标注“三界”两个字),这(竖线左侧示意法界部分)就是个隐的存在。不显的时候,就是不存在的,就是无(在竖线左侧标注“无”字)。对吧,从这边(竖线右侧)看过去的话(画一个“从右向左到达竖线的横向箭头”示意)就是个无。但是呢,如果显了呢,对吧,显了的话就会到这儿来了(竖线向右突出一个三角的箭头示意),这个我们简单就叫做“心”了,或者叫“本心”,都可以。然后,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表达,就是所谓叫做,叫什么呢,叫“如来藏”或“如来藏相应体”是吧(这两者从我们这头看过去是不好区分的),还有阿赖耶。那么这个你要画一个图呢,就是简单相当于,ok,你也可以把它变成(示意)成这个样子:整个白板本底是“如来藏”或“如来藏相应体”(包含心、或者本心、如来藏相应体、阿赖耶的一片),对吧。然后,我们可以画一个图的话变成就是,一个什么逻辑呢,画图的话就可以变成(沿着三角的横向箭头再往右侧画一根带箭头的横线)。

(横线箭头的末尾)画一个圆的话,这个(圆圈)里头白的就叫“如来藏”或“如来藏相应体”(如来藏画一个箭头到圆圈里面示意),然后圆圈里面种种的黑的(圆圈里面无数个黑点示意)就叫阿赖耶(阿赖耶画一个箭头到圆圈里面示意)。所以这个整体的话呢(整个圆圈),我们也叫它“心”。

然后这里头的话呢(参见图2),就这一圈(圆圈的框或者壁,沿着圆圈壁用笔加粗示意),这一圈叫什么,就是所谓的第八识。这个(圆圈的壁)叫第八识,先叫它第八识吧。第八识的概念的话呢,就是等于,相当于说就开始有“我”了,或者说“我”的染就开始了。在圆圈里头的白的是如来藏相应体,里头(圆圈)的黑(无数个黑点)的是阿赖耶,现在是没有点够(指黑点)。(“如来藏”或“如来藏相应体”和阿赖耶的关系)本来虚幻开来就是一片,就像水(如来藏相应体)和茶(阿赖耶)那样一个混合状态。然后这个边界(圆圈的壁)就是“识”,就是我们说的“神识”。到了肉体的话,就是神识。这个东西(八识、圆圈的壁)的话呢,再往下(往右侧继续图示)就有几个逻辑,一个是变成眼耳鼻舌身的那个五识,然后还有一个所谓“意识”,就是第六识,这个是入身以后的一个概念,所谓第六识。这里头还有“七”,“七”应该怎么描述呢,“七”的话等于说这儿(圆圈的壁,第八识)脱开来以后,就是一个降维吧,就是降维的过程中变成一个七识(圆圈向右侧箭头示意,画一个小圆点),变成一个圆点。所以“七”跟“八”之间是连着的(圆圈和黑点之间横线相连),是连着的。但是你在“七”的时候,你起用的时候,就是说用这个点(小圆点)去响应。如果是“八”去响应的话呢,就是这个界面(圆圈的整个壁)出去的,完了(起用完了)以后又回到这个(圆圈)里头去。

所以我们讲,“破七知八”的话呢,就相当于你不执著这个东西(示意七识的黑点)了,但是你可能还在这个边界(圆圈的壁,第八识)的外头,或者在边界(圆圈的壁,第八识)上,还进不到这个(圆圈)里头去。但是你知道前面这个(示意七识的黑点)不存在了,所以第七识自然就瓦解了。“证入八识”的话呢,就是所谓全体的概念(整个圆圈),你要是没在这(圆圈)里头,你在这边上(圆圈壁),就不会有全体的概念。这就是所谓“证入八”和“没有证入八”的区别,你在感知上是这么来表达的。这个地方(圆圈)延展(向右示意、降维的示意)的话呢,(其中的黑点)我们说叫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展出去,然后是七,然后六、依次往下。如果把这个白的(圆圈里面的白的)也展出去

(参见图3),那这个白的叫什么呢,那就是如来藏,然后白的起用到这个边上

(圆圈的壁)的话呢,就相当于叫如来藏识,就相当于有“我”了,但是“如来藏识”,这个“我”(如来藏识),它的边界就不是这种边界(示意阿赖耶识的圆圈的壁),可以认为是没有边界的。然后它也可以转到“七”,“七”到了身上有一个“我”的用,这个“我”的用,用过来的话呢,如来藏的角度的话呢,就变成“平等性智”,就变成智了,这个叫平等性智,这个是第七的用。然后这个白的(如来藏)如果是起用到这边(第六识)来的话,那这个就变成所谓的

“妙观察智”。

这个就等于说,我们的练习,你破六了,然后知七,破七知八,最后证入八。“证入八”什么概念呢,证到(圆圈)里头了。然后在这(圆圈)里头,“见性”是什么概念呢,“见性”就是你知道了这个白的(圆圈里的白的),这是一种表达。你还可以说,你是知道这儿(左侧竖线的左侧,法界)的白的。这个

(法界)白的和这个地方(圆圈里)的白的区别,这(圆圈里的白的)是显的(从本位上来说也可以区分开来叫“如来藏相应体”),这儿(法界)是无的。

我们讲隐隐的时候,就是这个东西(竖线示意的边界)没有破开,你只是知道这儿(圆圈里)的白的。但是你在这儿(圆圈里),你已经知道这儿(法界)了。如果这里边(自性,从法界往右侧)透开来了,那这儿(法界的白的)和这儿

(圆圈里的白的)是等同的,贯通的,关系大概是这样一个关系。所以等到你证到这个(法界自性)以后,这边(法界自性)出来以后(到八识圆圈),再返身向下(到七、再依次向下)还是这样一个用,原来那个“识”的功能就变成所谓“智”了。这是相当于从如来藏,从白的转化过来的。就是“六的白的”、

“七里的白的”、“八里的白的”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呢,你是




知道这个东西(法界)了,但这个(法界自性)没有透开来,不能透开的话,你对这儿(圆圈里面)的黑点的转化,这个黑点你们可以认为是种子(参见图4),染的这些东西,黑的点可以理解为染的种子。我们所谓的转的功夫,就是说你明白了法界的存在,你证了自性了,然后你也可以是这样的(整个圆、全体地应对)一个呈现了。开始的呈现的话呢,开始是黑的,现在也还是差不多是黑的,只不过原来你在八的时候呢,你是混在一起,黑裹着白的一起走,你更多是黑的东西的一个起,黑的东西的一个全体。然后,你明白了(证自性)以后呢,你是可以从白的地方起,是白带着黑的一起往外走。

“心流”的概念呢(参见图5),就相当于是(竖线往右侧画两条红色横线示意)。假如说,这个地方(竖线边界右侧三角型的里面,以及两条红色线中间)有白的、有黑的。实际上就是这个白的呀,这个白的东西往这儿(沿着两条红色横线示意的管道中间,从竖线边界的左侧突破边界,再向右,用一根红色箭头的横线示意)流,把黑的东西一点点、一点点给清洗掉的一个过程(两条红线中间)。如果你不明白,没有证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咒、或者靠本尊,然后在这儿(正中间红色箭头的横线示意)牵着拉着。然后等到你自己透了(自性透)以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心力,从你能够起的地方一点一点拉,从左侧(法界自性的地方向右侧)拉过来。这就是我们所谓日常的修行。首先,这个地方(心流的管道,从左向右示意)你假如说是中丹田的话,再往外就到我们刚才讲的到了五识了,眼耳鼻舌,最后是身。这几个(眼耳鼻舌身)都是根。我们说根、尘、识嘛,根跟肉体有关系了。所以,最后你相当于这个地方完了(心流到肉体的中丹田、再到意识以后)以后,再到这个地方(眼耳鼻舌身)来转(心流中间红色箭头的地方,向五识分别画五个箭头示意)。你也可以把这个(眼耳鼻舌身)理解成某种程度的黑色的点了。最后全转完了,就跟这儿(左侧法界)的白色一样了。对吧,(眼耳鼻舌身)如果都变成白色了,首先,前面讲的(圆圈里)如来藏,就是纯的如来藏的逻辑了。那就是他们所谓的第九识(庵摩罗识)的概念,就是他们那个大圆镜,大圆镜智就出来了。这些东西(眼耳鼻舌身)如果都转掉了以后的话呢,就是他们所谓的成所作智。这个东西(成所作智)按照他们传统的表达叫什么,这个他们叫根上圆。这两个(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都做到了,那就是佛了,就是佛的果,这个(两个都做到)就属于佛的果。那这个(圆圈示意心里的“如来藏”或“如来藏相应体”)实际上就是说在这个世界的呈现,跟这儿(法界)是一样的。

我这样把七七八八这么画完了以后,是不是大家就好理解一点了。然后在这个里头(竖线边界的右侧,心流从左逐渐向右侧转化的过程),这个东西(心流左侧靠竖线或圆圈里的如来藏或如来藏相应体)是凭空生出来的。这儿(竖线的左侧)放大的这个叫法界,凭空生出一个我(圆圈示意),也就是无数个点,众生的心就是这样一个点(圆圈示意)然后变成所谓的心,然后一个染的就是往阿赖耶的方向去展,最后如果转过来了,就是如来藏的转,在这个世界都是同一个东西(圆圈示意),叫同一个东西是这个意义上来讲的,就是这个心是同一个东西。这个说完了,是吧,这是第一个部分,如果大家觉得有问题,可以待会儿再提。

第二部分:关于毗卢禅传承的信息分享

接下来再讲一个什么事儿呢,就是节前,“十.一”前的话呢,HQF来找我,给我拿了两本书。一本书叫《密教奥义》,是吴信如编的。吴信如,在现代,大家认为他是唐密的“大阿阍黎”,是吧。所以,他编的东西的话呢,从专业角度来讲的话,可信度是可以的。那么,他编的这本《密教奥义》呢,有三部分内容,一部分大概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叫程宅安,他写的,介绍唐密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相当于普及知识性的这样一个文章。然后第二部分的话呢,是日本人写的,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西翻译的,是介绍唐密的两个曼荼罗,一个是胎藏界的,一个是金刚界的。

我先讲一下他们介绍的唐密。唐密的话,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呢,他们是这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就是这个摩诃毗卢遮那,他们说是法界佛,意译过来叫大日如来佛,是所有佛的祖宗,他代表就是这儿(法界),是一真法界。他们的唐密呢,是大日如来佛说的。那么按照他们的表达,还有一个逻辑,假如这个(毗卢遮那佛)是在一真法界自性法身的概念,那这个说法的呢,应该叫大日如来佛的受用法身,在唐密里也属四种法身(自性法身、(自/他)受用法身、变化法身与等流法身)之受用法身,我们可以把它与显教中的报身对应,可以理解为(受用法身和报身)是等同的。就是说,一真法界是祖宗,他要说法呢,他就要显到大日如来佛的这样一个受用法身或报身的状态。然后他的法呢,是受用法身或报身把自己内在的境界、或者内证的东西呢,跟他的所谓“尘数眷属”(尘一样多的、跟着他的这些人)说的法。然后这样一个法呢,被他的大弟子金刚手给收罗起来以后,放到了一个南天塔,南天铁塔,就是存到南天铁塔里头去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唐密。唐密的基础就是两部经,一部呢叫《大日经》,一部叫《金刚顶经》这样的一个宝贝呢,据说是被龙树给取出来了。其中呢,有三千颂被他(龙树)下面的人给翻译,善无畏、金刚智两个人,各是各的路数。善无畏相当于翻译了《大日经》,金刚智翻译了《金刚顶经》《大日经》是胎藏界的一个基础。《金刚顶经》呢,是金刚界的基础。

这两位(善无畏和金刚智)相当于将法传到汉地了,在汉地变成所谓的唐密了。这里边(《密教奥义》里面关于唐密的介绍)给我的启示,是让我知道了唐密的线路是怎么回事了。同时的话呢,我也知道所谓的《大日经》在他们(唐密)的体系里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但是,真正对我来讲有重要意义的是大日如来佛的介绍。我先把这个说一下,在他们(唐密)的体系里头,有这样的一个关系(参见图6左上角),这个白的(指白板,图6的背景)是毗卢遮那佛,是不显的,如果按四种法身的概念来说也可以称为大日如来佛的自性法身佛;然后一显呢,显出个大日如来的受用法身或报身佛。大日如来佛呢(画图示意),中间圆圈里是大日如来佛,然后一花开五叶,首先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四个佛,方框的四个角上是四个菩萨。按照他们(唐密)的逻辑,大日如来佛就是没有开显的毗卢遮那佛要说法的时候、呈现出的第一重。大日如来佛是呈现出来给十地以上菩萨说法的受用法身或报身,不是以前隐在里头的东西了。这是在他们(唐密)的体系里,他们这么表达的。然后这个(中台八叶院)按照他们的表达是最内在的,毗卢遮那佛开显生出来大日如来佛,大日如来佛外化,方框的上面是东,下面是西,西边是阿弥陀佛,紧挨着中央的部分,北边是释迦牟尼佛。左下角是观音菩萨,左上角是弥勒菩萨,右下角是文殊菩萨,右上角是普贤菩萨。这个(中台八叶院)是毗卢遮那佛显出来的第一重,然后它(中台八叶院)的外院,北侧的外院是观音院,南侧的外院叫金刚院,上下左右外面还继续外化。最中心是大日如来,然后一点一点外化,一层一层地往外外化。

我为什么要画这个,我以前跟你们说过,就是我们这个体系,我以前说过,我说过这个东西呀反正是大日如来佛传的,对吧,大日如来佛的话呢,我当时说了,我怎么知道的呢?是当初问了,他直接告诉我的:大日如来(一个之前我不知道的名号)。那这个东西一定是显的,显到我能知道的程度,只不过这个显呢,不是一个相,是一种存在,很真实的。对吧,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我去查了以后,上网一查,说大日如来佛就是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对吧。那么按照显教的表达,那这个东西(法身佛)就不应该有显的存在。所以这一直是我内在比较困惑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讲,我的这个体验(内在体验到大日如来佛的存在很真实)的话呢又很真实,而且一直可以不断验证。所以,当看到这个东西(《密教奥义》对唐密的介绍)的时候,哦,这个大日如来(我们这个体系的大日如来)说的就是这个大日如来(唐密当中说的,大日如来佛四种法身之一的受用法身)。那这个大日如来佛(唐密中说的大日如来佛)是可以说法、可以显的。只不过这个说、显是在法界里的说、显,显的就是我们前面(图5)说的如来藏的那个,实际上就是如来藏(图5中红色圆圈表示的如来藏)的那个白的。这个白的如果从我们一个个体来讲,这个显的纯白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从法界显化到我们内心的大日如来佛的存在形式。参照图6左下角的图示,这部分我以前有个表达,好像从法界向下一路转化肉身的过程,实际上有个所谓的报身,在这儿有个界(竖线示意),我把它叫做超临界状态的一个存在。它好像跟这儿(竖线右侧三界)不一样,跟这儿(竖线左侧法界)也不一样。这部分(竖线)可以把它跟所谓的密严世界、或者叫华严世界,我们还有一个表达,叫诸佛的世界对应起来,就是这个(竖线)是诸佛的世界。从最里头大日如来佛往外一重一重外化,有很多,都是在这儿(竖线)的事情。当然,其实它(大日如来一重重外化)也是在这儿(竖线右侧三界)的事情。为什么在三界我们不知道法界呢,就是因为刚才我们画的那张图(图2)的“识”,那个圆




圈,那个“识”就是使我们看不到密严世界的障。我们的感觉上呢,就是一重一重的能障。

所以,等于这样下来就把这个事情给我理顺了。就是说大日如来,我们这个体系,我以前表达,我们跟唐密应该是有关系的,关系比较近。当初就是大日如来这么一路带过来、显出来的东西。对吧,叫大日如来禅法。和藏密的话呢,我当时说,好像跟它那个大圆满的体系有点相近,为什么相近呢?有几个概念,第一个呢,从密法传承上师对弟子之间相互的帮助,这个我们看到的显教里是没有的,对吧,是在藏密里才有的。但从感觉上呢,你又觉得藏密的东西跟你还不是一回事。因为藏密那个体系相当于是莲花生那个体系下来的,是释迦牟尼佛涅槃了以后,到了藏区以后,莲花生那个体系下来的。所以,我经常表达,它(藏密)更符合藏人。而唐密是在汉地传出来的东西,跟我们汉人更接近。所以当在这个体系(唐密的介绍)我有这样一个认知(唐密里的大日如来佛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那么我们的体系,关于传承的体系,基本上我就算是,原来有一个不能确定的结,我就把它解了。那么就是说,我们就是这个(大日如来或摩诃毗卢遮那佛)显的受用法身或报身所传的法,大日如来佛是我们的本尊。然后,这样一个体系是他老人家(大日如来佛)带着我(首位行者)一路从一个小白、然后慢慢去做前期的准备,然后到后面做功夫,然后一步步有了感受,最后再去把它表达出来。然后再经过诸位在一定范围内的验证,形成的这个时代的一套禅法体系。这是我们所谓的大日如来禅法。应该是这样一个表达。

然后我们这里头讲的几个咒子也很有意思。我后来看到这个东西(中台八叶院,图6中左上角),大日如来的咒是本尊,我们的阿弥陀佛咒也在中台里头,是大日如来外化出来的。然后菩萨里头也有观音。然后这个院子(中台八叶院)观音院里是准提,准提佛母也在这里头(院子)哦,是观音外化出来的。所以就等于说,我们的咒跟这儿(中台八叶院)都可以对应上,直接本尊加持哦。尽管我当初(遇到各个咒子的时候)不知道,是他那本书(HQF拿来的《密教奥义》)过来以后,我把这些都连起来了。大概是这样一个次第、逻辑关系。

然后我还想跟你们讲一些其它的认识。参见图7,你们来看看《大日经》的全名叫什么呢,很有意思哦,叫《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叫《大日经》。这个经呢,是他们所谓胎藏部的经典。他们的表达呢,这个属于理部。这个里头呢,他们反正当初说是善无畏之后呢基本上就没有了、传承断了,但是东密说他们接过去了,当然这个东西我们可以讨论了。我比较关心的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经的经名,这个经名翻译成《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按照我们现在的语法结构,重新给它倒一下序,“靠”或者《“依靠”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成佛的经》,胎藏经是这么一个逻辑,翻译过来,是不是这样比它原来的翻译更合理。这个(原来的名字)我估计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一个翻译的习惯。那么这个体系的核心,是靠大毗卢遮那佛加持成佛的这样一套路数。那这个跟我们的体系是天然相和的,所以这个就是密法的前提。我记得那次看了他们的东西以后,我就觉得我们跟胎藏部是比较接近的一个体系。

然后还有一个的话呢,叫《金刚顶经》。《金刚顶经》的全名呢叫《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这个《金刚顶经》是简称。这个经是干什么的呢,“一切如来”可翻译成“诸佛”,“金刚顶”就是“无上”,翻译过来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诸佛真实摄大乘”,相当于把所有的大乘教法都涵摄的,涵摄所有大乘教法的。现证放在最前面,《现证诸佛真实摄大乘无上大教王经》。这个经,学完了以后,你要做教王,大教主。所以,他就是一步一步要告诉你,凡人应该这样练、那样练,最后能够成佛。他的成就,就是那个“智”,就是证“五智”。所以,我记得上次表达过,《如何安心如何空》有点跟这个(《金刚顶经》)是接近的。倒过来就回到我们最前面讲的,当时金刚手所收罗的这个,他讲的法,在南天铁塔的全套的东西。本来实际上是这两部分(《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结合在一起的,是个完整的体系。后来他们传的过程中给分开了。这部分(《金刚顶经》)呢好像至少是在教相上头好传,而这部分呢(《大日经》)因为是靠这个东西(神变加持),所以估计就不好传。所以,最后在他们里头,

《大日经》就变成个理了,但其实我们知道“理”和“实相”在那个(大日如来佛法)是一回事。实际上,如果有这个东西(神变加持)呢,这套东西(《大日经》的体系)就是从本地上开始一套实相的体系。这个(《金刚顶经》的体系)的话呢,就是一步一步加持,就是现在藏密的体系有点接近的那样一个方式,就是一步步走。

这就是咱们QF同志给我拿来一本书以后,在这儿(今天的场合)演化出来的一些联想,供大家参考。这个事情咱们就不对外,就是一个参考,让你们心里有底。

从我个人来讲的话呢,当我把这个东西捋了以后,我自己心里踏实了。下来就是一句话,关于这个体系,今天我们把这个传承就给说清楚了。我以前有个表达,我说,2016年10月26号到27号,那一天呢,我们干了一件正名的事儿,就说我们这个体系叫“大日如来禅法”今天,2019年10月26号到27号,我们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认祖归宗”的事儿,有根了。原来呢,我自己带着大家伙儿在那儿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最后那个东西的话呢,只能说是好像、应该是那样。那么到今天的话呢,我们可以说确实是这样。那我们在走的是什么事儿呢,我们相当于在走的是这个东西(大日如来佛)到(画箭头示意)首行者。我给自己弄了个名号,因为归宗了嘛,以后说这种严肃的事情(修行相关)的时候,我就自称“大日如来禅首位行者”,这个大家觉得还是可以给我的吧?这样就把我的俗名从这里脱开来了。反正大家说这个(大日如来禅首位行者)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人是谁。然后再通过这个“首行者”呢,然后还有我们的书嘛,《如何安心如何空》,等等一堆的东西(书籍、《实修界》网站、资料等)。他(金刚手)把两部经是放在南天铁塔里面。我们就相当于放在这里了(书、网站、资料等)。然后各位,各位无非就是通过“书和《实修世界》网站资料等”、“大日如来佛”(加持)以及“大日如来禅首位行者”(领学)开始变成1、2、3、4、5……的行者,大概就是这样的逻辑喽。

然后,还有一个表达哦,我们之间大家都叫行者,在路上,因为我们现在都还没有成佛哦,刚才我说了,这个果地是五八都要证得才叫果上圆嘛。那我们现在显然还没到,按刚才那个图来说就还没有达到那个纯白,咱们都还是染的,只不过染的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事儿。

下面说一下关于法的事,所谓的“禅法开显”,大日如来禅法,简称毗卢禅,“它是由大日如来禅首位行者在本尊大日如来的内在引领下,经三十年的修学、显化并渐次整理成文,又经诸多同修在不同层次次第证验的现代密法禅修体系。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禅法的一个系统的表达。将来书面的话,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表达。我们在“关于大日如来禅”里面,我们已经有表达了,跟这次的表达内容差不多,我觉得这个(这次的表达)更具体一点。“现代密法禅修体系”,这是我们对大日如来禅的一个界定,第一,是现代,那当然是当代的喽,然后讲“密法”,因为我们是一个以“密”为主的、叫大日如来佛加持下的一套实修的一个体系。然后“禅修体系”,我是把他定义为禅修体系,所以我们不叫宗教哦,不是宗门哦,对吧。那么基于这个我们就会衍生出什么?往世间呈现的时候要呈现什么呢?我们做的几件事儿,这个(现代密法禅修体系)出来以后,第一个我们做了一个所谓生命实相探究,对生命实相基于这样一个禅修体系我们做了研究。这样一个研究成果呢,在不断往外表达。然后还有一个呢,我们搞了一个,就是这个禅修体系,就是从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在家人,然后能够成圣的这样一个实修的一条路。这个(生命实相探究和普通人成圣实修之路)主要是我做的事儿,也是我的使命,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下来,基于这些东西(首行者做的工作),还可以再做什么呢,就是“实相科学”,这个就是诸位以后要慢慢去搞的。

参见图9,实相科学包括什么呢,OK,第一轮我们讲“自主健康、圆满养生”,这个将来就变成“实相健康学”。然后还有一个什么概念呢,还有所谓的“实相生命学”。健康学、养生学,我们都可以这么去搞。上面这个东西(自主健康、圆满养生)你也可以叫做所谓的“实相生命科学”,下面自己去分类了(在实相生命科学里面再去分类)。包括你(ZXL)的实相心理学,然后实相管理学,实相教育学,品质生活应该是实相美学,等等,就看将来各个方面的因缘了。最后都要变成一套学问,跟现有体系相比,就是把这部分的内容(“现代密法禅修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生命实相探究”和“普通人成圣实修之路”)加入进去以后,然后你对现有体系在这块的一个补充,这个补充不是一个简单加的概念,而是增加了一个维度的概念,所以可以自成体系。这就相当于它(大日




如来禅法)往世间外显的概念。然后,我们为什么强调是“在家的逻辑”、在家的普通的一个众生,普通人实修的一套体系。最后在家人实修完了以后,要反馈这个世界,是这么一点点去外化的(沿着实相科学的各个分支)。这个不一定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儿,但大概,就是基于我们这个东西(大日如来禅法),最后是往这个方面(实相科学)去延伸,其实还有实相政治学…,唯独没有实相宗教。中医学在实相健康或者养生里头,或者在生命科学里头,可以各自去搞。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实相科学体系)。

接下来对毗卢禅跟现在的其它禅修体系的差别,我做了一个梳理,所谓“首创”,就是我们这个体系第一次提出来的概念。这个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呢,就是所谓“主体、能体和肉体三位一体的概念”,这是我们一个现代的表达。关于能体的定义,这也是我们的表达,所谓的频率的表达,强度的概念,然后是一个复合空间的逻辑,等等,然后频率之间,不同能量之间相互的影响,等等,是这样一个逻辑的表达。然后“心流”的概念与应用,关于“心流”,也是我们比较明确的提出来的,所以这个在我们的辅导或者网络课程上,这些概念就需要把它们重新定义清楚。然后还有所谓“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动中悟”的表达,还有“在状态、有所觉…”之实修指导理念。还有一个“在状态、自然应对”的日常应用指导与方便,然后还有一个是“法界能量由心往身的次第降维传递路径阐述”,这个我这次没讲,其实我以前在上次禅修会上,辅导员会上我是讲过一些。本来这次想再讲一讲的,就搁在下一次机会。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自性平等、识不平等”的众生平等观与精英(菩萨)治世理念。这个是基于我们这个(大日如来禅修体系到实相科学体系的外化)推演出来的,所以这个将来是属于“实相政治学”的范畴。我个人梳理下来,这些是我们这个体系有而现有其他体系没有的(概念)。

然后还有下面一部分的话呢,就是从现有其他体系借引、但是有所拓展的一些概念。这个也是跟我们的禅法体系形成是有关系的。因为大家知道,第一个我是现代的,然后第二个,我不是出家人,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学宗教的人。但是他们这里头(现有其他体系、宗教体系里)的种种东西,我需要通过这个体系来得到一些知识。这里头呢就有几个,第一个是关于主体“识”的概念,这个是传统大家都有的,就说唯识法相宗、禅宗达摩或者如来禅里头对这个有他们的标定的。这里头我们是一个借用的概念。然后“脉、轮”的概念是在瑜伽和密宗里头,这个他们有说法,那么在这儿(我们的体系),我也是借用的一个逻辑。然后还有一个“肉体的经络、脏、腑”这个相互之间的关系,那这个是中医里头的概念,那么我们也是借用的。然后还有一个“肉体的结构”,就是生命的肉体的结构,是现代医学的概念,也是我们借用的。这些概念,比如经络和这个中西医的这些概念结合,就跟我们下一次想跟你们讲的,就是所谓的“法界能量次第降维当中怎么转化色身的事”有关。然后“精、气、大小周天、结丹的事情”,那是道家的概念,引过来的表达。哦,对,还有一个,以前我跟你们讲,就是我们这个体系讲阶位是按照形而上的次第升华来说这个事情的。你先从第六、破第六,然后开始超越到第七,再从七到八,八到见性。那么这样一路走过来,到了见性以后的话呢,那就是我们以前所谓的修行、学佛,到这儿一路就完了,显教也就说到这儿了,最后就是见性了嘛,开悟了嘛。然后下面就变成一件什么事儿了呢,下面就变成一个概念叫“上求下化”的概念。传统的宗教的话呢,大乘的话,就返身往下教化了,教化众生了,对吧。然后呢,我有一个表达,我那个时候怎么表达呢,我再回过来,自性回过来,转色身。我说咱们去玩玩虹化的事儿。但这个我反复声明,这是游戏,对吧,别当真,那这是基于显教的见地来表达的。现在看了他(HQF)带来的那本书(《密教奥义》)哦,书里头说的,到了这一步(见性和开悟),密和禅开始分界了,我过去说的游戏就成了他们(密法)上求的内容了。说是真正密法的修行是从这儿(上求)开始的,是见了性以后开始,然后开始步步转色身,人家的目标是“即身成佛”。所以我这个游戏现在也变成一个正常的内容了。原来是按照游戏来说的,现在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诉你们,我们的禅法里头就是两块,从下面上去,(再)从上面下来。如果可能,看看你们这一生谁能够成佛,这个再补充一下。我今天关于传承的信息分享,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逻辑了。

第三部分:正行位学习构想讲解(一)

接下来的话呢,我们讲“正行位学习”首先是关于阶位标准的确定,我还是想把它按照形而上的证量来分。那么,参见图10,第一轮的话呢,就是所谓的“正0位”,证入八,证入八识,这是第一个。正行位分0、1、2、3、4,再往后我就没敢写了。0的话呢,就是证入八,我们刚才讲了,就是那个圈圈,你到了里头去了。全体的感受是在这里头(圈圈里头)。跟你前面知八破七、在外面进不去,是不一样的。这是叫“正0位”然后1位的话呢,我就希望能够见性。但是这个见性呢,相当于你在这(圈圈)里头,一堆的黑点里头呢,你是隐隐地知道了所谓的白点,这个白的(圈圈里面的白的)。逻辑上还没有显的那个白的,就是属于法界里的存在。那个叫见性了,这个最开始,因为这(圈圈)里头是一堆的黑的(黑点),你在这里头你想知道那个没有显的那个白的话,你可能通过外在的力量,偶尔的一下子,分离了一下子,可能能够让你瞄了一点。对吧,但是能不能认对了,抓住了,这个是有考验的。这个是见性。然后第2个层面的话呢,我们就号称要把它(自性)从中丹田透出来,透出来的概念就相当于这个东西,这个概念就是所谓那个心流,假如说这是中丹田(画图示意),参见图10,这个东西(自性)是能够(从中丹田)透出来了。这个透呢,两个概念,一个就是自性直接变成自性的能量出来。还有种的话呢,是点、点、点的在能量流里隐着,你的肉体这边贯通了以后,它可以被带上来,带出来的能量,但是自性的点点呢没有透出来,这也是一种透。一般粗的人、猛的人呢,这种(后面一种)相对来说可能性更大。这个叫透出来,这个是属于第2位。然后,遍证的概念,是自性(从中丹田)透出来以后,就是从心里透出来以后,然后在外界种种,从活的开始,然后到死的,都能透出那个叫“鲜活灵明”来,至少是透出鲜活来。这个就是正3位。然后,第4阶位的话就是灵能,我们就希望能让你的灵能动起来。前面(正2位)只是说中丹田动起来,中丹田改变你的身体等等。然后灵能动起来,更多的是对你身根的改变,对吧,就是说的五根嘛。这个(正2位)的话呢,中丹田相当于“七”的改变,所以平等性智的用,妙观察智的用是有了,包括你这里头(心里头)阿赖耶的净化,是在这个层面(中丹田透出来)都可以做的。从灵能往上走,开始的话,眼耳鼻舌身,这五根的转化是从这个地方(灵能动起来)开始的。成所作智,大概到了正4位,开始做这个事情。然后,再往后,我就省略号了,等我自己搞清楚了然后再来跟你们说。我是首位行者,走的比你们前面一点。我走一点,我觉得能够清晰一点,我就跟你们分享一点。但是最新的分享内容先不做定论,因为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时候的认识,没准儿等我再往后面看看,前面可能会再修正一下。这个就是我们这样一个表达的特点。

按照这样一个阶位的区分以后,我们的学习内容也就出来了。第一个,正行位第一点要做的事情就是:如实认知生命实相、清晰主体的分类与说明;对“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之操作能正确认知和实操。这个我是包括从正。位开始,进入正行位以后就是这些事儿了。然后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位要偏重什么,1位偏重什么会有些不同。第一是:如实认知生命实相、清晰主体的分类与说明;对“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之操作能正确认知和实操。”这是正0位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慢慢地开始第二点,就是所谓的“在状态、有所觉、按原理、做抉择、功夫到、效果出”成为自觉的修行指导理念。这个我们加行位就开始了,但是在正行位要求更熟练,更自觉。然后第三个就是:学习并熟练以“心流”为基础的各类操作方便,将“生活、工作、修行是一件事”的表达逐渐变成事实,学会“在状态自然应对”的日常处事方式。这个就包括日常的和坐上的练习就都有了。然后,最后一点的话呢:要从内在建立起与本尊的链接,使自身成为佛菩萨通向此界的无染管道。这个也是从正0位开始提这样的要求,然后一直到最后。从贯通了,刚才讲到这儿(中丹田)首先贯通了,然后再开始净化,然后最后这个管道化掉了。“管道化掉了、没有了”是什么概念,你就是本尊,本尊就是你了。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可以说你就是本尊的化身。是可以这么说的吧。这个是属于学习内容。

然后学习的模式的话呢,正行位就是自学,还有一个叫参研各类经典,那么经典我们指的都是了义经典,或者大家公认的、是正法的这些内容。然后第二个就看你们各自的因缘了,“参访有缘大德”,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哦。这个不一定是现代的哦,也可以是作古的,你们是可以去查书的,对吧,历史上都会有的。然后就是“系统内的同修间年度交流”,就像一年一次这个禅修会,我们




就可以有,可以有,但以后是不是我说,就不一定了。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辅导低阶位学习”,这个也是一个学习模式,辅导低阶位实际上是帮助你去把这些体系贯通了以后,落到你自己身上,对你自己的一个所谓修行方便的寻找。学习内容中要加上“找到自己的修行方便”然后“正行位辅导”,现阶段就是我,首行先生。

最后一个,就是所谓“自证、自认、自肯、自担当”这件事情,那在这儿也是要正式提出来。就是“正行位的学习与果位界定以行者自己的能力来判定,上述阶位界定标准可用来作为自行判定的参照,辅导员及同修只在你自行确认的前提下提出他们的质证意见,行者当以“自证、自认、自肯、自担当”的精神,客观、如实地面对,因果自担,愿赌服输。”你们到时候不成了,别怨我。这个讲完了以后,你们自己下面,自己可以去判判,你大概现在是属于哪个阶位。那么这里头我有个概念哦,你能够得着的那个不作数,是你掉不下去的那个,才是你的阶位,要这么去界定。就是你掉不下去的,最后你够不着,蹦,掉下来,掉到这儿(你的阶位),从这儿再开始。

好了,谢谢大家!这些内容就不传了,大家先自己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生命实相探究系列

杨海鹰老师《生命实相探究系列文集》品读。尝试用心跟上来读,朋友们也可放下头脑的判断,吐着气的同时,用心跟上来呢,看看自己身心有何感应。

by:赖梅生中医

【刘心阳DIY语音】生命实相的觉知

生命的实相到底是什么?透过冥想中与至高无上的神圣能量意识联结探索生命的实相介绍“潜意识对话DIY”语音调适心灵障碍的最佳模式,有别于思考逻辑意识去说服或改变潜意...

by:听友43557696

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经

by:浩润

未知的实相

这本书的好处在赛斯和罗的序中已可见一斑。我自己则为其对“可能性”之讨论所震撼!这种“可能性”弥漫于所有的时间、空间,也就是,当你出于自由意志而选择了某一条路线时...

by:涵容有道

个人实相的本质

你是否厌倦了对物质的追求?你是否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你是否丧失了兴趣和愉悦的感觉?你是否没有了快乐的能力?你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想要参透欲望背后的人生本质,想要...

by:原婕菲的自我提升书屋

个人实相的本质

你相信吗?外在的一切全部来自内在,从来没有一桩例外!

by:学梅2019

个人实相的本质

如果你痛苦,如果你不满意,如果你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么,这本书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赛斯。告诉你,你的信念创造了你眼前的世界。

by:大象妙喜世界

U2灵性的实相

内容来自公众号:U2灵性实相

by:诺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