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道德经 第76章 柔弱处上

2023-08-13 18:25:1812:00 135
声音简介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 柔弱者生之徒也 是以兵強則不勝 木強則兢 故強大居下 柔弱居上

文章大意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叶是柔脆的,死了以后就失水干枯了。所以说坚强的东西属于走向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才趋于生存的一类。由此看来,兵力强盛了就会灭亡,树木强壮了也会被摧折。总而言之,强大的处于劣势,柔弱的居于优势。

解读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柔是和顺,弱是不足。柔弱在这里是指谦顺。坚是坚硬不可动摇,强在古文中会意僵硬的米虫。坚强就是僵硬。这句话讲了一个自然现象;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四肢弯曲伸展十分灵活。特别是婴儿骨弱筋柔,脚都可以弯曲到头顶上。年老之时身体越来越不灵活,骨头也坚脆了,不小心摔倒就容易骨折。当人没有了生命,身体就变得僵直挺硬,四肢也不可弯曲。这都说明了人活着是柔软的,死了就僵硬了。其他的生命又如何呢?老子接着说;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不单人如此,树木花草也一样;活着的时候也十分柔软,富有弹性。死了以后就会脱水干枯,坚脆易折。就如细小的树枝,有生命时能有很大的弯曲幅度,随风摇摆。当无生命失去水分,一折就断。老子由此感悟出了一个生命的原理;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说僵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和顺的东西才属于生存的一类。徒指同一类的人或事。也就是说,柔弱代表生,坚强代表死。我们来看,人的牙齿和舌头,一个坚硬一个柔软。等到了年老牙齿脱落尽了,舌头还完好无损。蚯蚓很柔弱,可是它们被斩成两段还是能动能活。前面学过的勇于敢则杀,一个人固执坚强,不会弯曲绕道,即使不碰南墙也要两败俱伤。所以,太过强硬便是死亡的先兆,学会变通才能健康地发展。第二十三章说;曲则全枉则正窪则盈憋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都包含着柔弱胜于刚强这一层含义。前面章节中不也说过,强梁者不得其死、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说柔弱才是勃发之机。其实谦虚容让,淡泊无争,都是温润守弱的智慧。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更是以极致的柔软来获得最强的力量,所以称为玄德。根据柔弱者生,刚强者亡的原理。老子递进一层说道;

是以兵强则不胜 木强则兢
这一句在通行本中写作;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翻译下来就是第三十章说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矣,以及人们常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意思。而帛书本写的是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不胜比灭亡更为含蓄委婉。兢是象形字,基本含义为小心,谨慎。也常做动词表示战栗;恐惧。意即根据以上原理,因此兵力过于强大反而不能保持长久的胜算,树木过于强壮也就恐怕要被摧折。这实则就是物壮则老,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兵也指兵器,过于坚锐锋利的兵器都容易断头卷刃。所以老子在第九章告诫人们说,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木强则兢,强是突出之意,木秀于林,风不毁之人亦伐之。如果把木比喻人来说就是,行高于人,人不非之天亦挫之。《庄子》也说:坚则毁矣,锐则挫矣。不坚不锐,就无从被消灭。老子则说功遂身退,守中抱一。这也启示我们;人如果有所成就,处在巅峰就不要再给自己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懂得知止才能防止求生之厚,避免物壮则老。

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所以强大地居于劣势。柔弱的居于优势。日中而倚,月满而亏,花盛而凋。月会重圆花会再开,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懂得俭啬知止,什么事都不可盈满,酒饮微醺,留有一点残缺,容许一些不足才是生命的常态。第四十五章也说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明白了这些原理也就明白了,人生存有一些遗憾也未必是坏事。
在第三十六章中老子直接言明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第四十三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七十八章也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而在本章中,老子也强调了柔弱者生,坚强者死。都共同围绕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大道核心原理,说明了无为守弱的高明。反是大道的运行规律,弱就是人与道共舞的德性。具体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便是要为人谦卑,做事低调,不争强好胜,对人忍让温和等等。历史古今那些取得了大成就的伟人们,往往都具备谦虚的品质。无论是商人、工匠,领袖莫不如此。第六十一章说大邦者下流也。大国谦下对待小国就能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谦下对待大国又能取得大国的帮助。都说明了这里的强大居下,柔弱居上的智慧。

这一章老子通过弱者生强者亡的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强硬而要柔和一些。强大的很容易骄傲自满,就会盛极而衰走下坡路。因此为人处世不可逞强斗勇,而应柔顺谦卑。一个人如果脾气太强硬,喜欢硬碰硬就容易受伤,甚至死亡。
太直太方就容易折断,柔弱因为能伸缩容让,善于变通维护着平衡,所以保持生机。江海善下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无争而成为天下的牧主。所以说懂得规律顺应天意循道而为的人都懂得示弱。
性格柔弱的人往往愿意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走到哪里都顺风顺水。身体弱的人,往往重视养生保健,生活节制,不过劳过逸。如此收获了快乐与安康。强者容易骄傲便走了下坡路,而柔弱者知道自己很弱小,所以加倍努力;智商平平者知道自己不够聪明,就笨鸟先飞。因此,我们要善于把自己放在一个“柔弱”的位置,以“柔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才不会因为强盛而走下坡路。老子是告诫我们不要刻意成为强者,而是要顺其自然。以免求生之厚而招致不应该到来的早衰和灭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Lily演播

谢谢玉竹坊主的讲解。⚘️😊

莹我从

谦虚容让,淡泊无争,温润守弱。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玉竹坊 回复 @莹我从

无争之德,天古之极。

蓝白喵

柔而韧,弱而坚,上善若水,玉君讲得这段很值得细品!

玉竹坊 回复 @蓝白喵

飓风过岗,万木摧折,浮草尤存。

雲梓

温故而知新,玉竹老师结合前面所学充分阐释俭啬知止、柔弱处上的道理。感恩又一期的好分享!👍👍👍

玉竹坊 回复 @雲梓

感谢雲梓老师收所评论!

晓爱奶奶

嗯,要学会变通!

玉竹坊 回复 @晓爱奶奶

变通就是一种柔韧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诵读 道德经讲解

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收听和关注,易学学者周郅坤作品《易经诵读》《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讲解》《周郅坤易经八字命理》

by:周郅坤

道德经

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

by:海连天_

道德经

图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

by:青田姐姐

道德经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

by:江涛声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