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电子双缝实验和它的延迟实验 一、佛学唯心观简介

2023-08-14 22:19:0317:42 30
声音简介
第二部分 电子双缝实验和它的延迟实验
提纲:
一、佛学唯心观简介
... (一)极简中观学(归谬法,我法二空,一切无生) ... (二)极简唯识学(安立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三)自他波妄动共振生梦机制
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 27

28
古道研习讲记
... (四)唯心观总结(妄动共振各自成相)
二、电子双缝实验在唯物观下的困境
... (一)唯物观关键词(客观、实在、定域、我)
... (二)电子双缝实验(电子的诡异属性)
... (三)延伸出的 EPR 佯谬(量子纠缠)
... (四)延伸出的时间因果矛盾(延迟实验)
... (五)科学家给出的解答(多世界,隐秩序,弦理论)
... (六)困境总结(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三、唯心观给出的答案
... (一)“电子”到底是什么
... (二)“量子纠缠”是怎么回事 ... (三)“延迟实验”和时空问题 四、总结
原以为这个话题并不困难,任何一个懂得唯心观的人都应该很容易解答。但是在 网上搜索“佛学,电子双缝实验”,却找不到一篇正面的解答,只是笼统地说说“空”。 这对于科学家们以及持有唯物观的读者一点帮助都没有。
仔细想想,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跨越下面的鸿沟: 第一、唯心观是怎么回事,尤其是佛学里的唯识学,今天基本没落了,很少人懂; 第二、科学家们的术语和思辨过程,普通人也很难一下搞懂。 第三、深入而又浅出。或者说,只有上面这两方面都搞懂了,并且还要用一般人
能够看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解释清楚,这就等于有了这个需要跨越的鸿沟。
下面我们一起努力尝试一下。
一、佛学唯心观简介
首先要明确的是,佛学是唯心观(也就是中华唯道观),不是唯物观。唯物观大
家都很熟悉——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精神是依赖于物质而存

在的现象。而佛学唯心观的核心是,精神并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相反,根本就不存在
物质,一切物质现象不过是精神现象所呈现的幻影,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更不是客观
存在的;时间、空间、物质,包括自我,都是精神现象中的误解。因为这与大家普遍
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实在反差太大,所以并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千百年来,寺庙中多少修道人为了明白这个唯心观,抛家舍业、捐身弃命、孜孜以求, 都不见得能够明白,更何况我们这里只能三言两语呢,但我们也勉为其难尝试一下。
佛学中,小乘主要是讲“人空法有”,以解决人生观问题为主;只有大乘佛学解
决一切问题,包括世界观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只介绍大乘佛学。
大乘佛学总体上分为两大体系,即中观学和唯识学。不要以为佛学不严谨,恰恰
相反,佛学不仅严谨地使用逻辑、强调逻辑,并且在使用逻辑方式的严谨程度比科学
家、哲学家们还要高明一些,在佛学中称为“因明学”。
但为了适应普通人的习惯,我们不用这种高级逻辑学,免得节外生枝,就用一般
人的逻辑方式。
无论是中观学还是唯识学,都是建立在极其严密的逻辑之上的,但是佛法逻辑的
使用方向不是加法而是减法,或者叫做破法。用以破斥一切看似正确、实则带有原生
悖论的定义和概念,目的是揭示万法“空”的本质,而不是为了证明“存在”。
以下介绍的中观学和唯识学(一个是侧重归谬法的角度,一个是侧重安立法的角
度),是用两个方法来说明人们眼中的宇宙万物是怎么回事。
中观学主要告诉我们,任何“存在”“实有”“物质”“基本粒子”“概念”“自 我”都是荒谬的悖论,并且给出证明的归谬法逻辑。
唯识学主要告诉我们,眼前的宇宙幻象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被误解成“客 观”“存在”的。
这两个方法都指出,我们只是处在一场看似真实的大梦之中。当然,佛学除了从
理论上指出这一点,还给出了怎样梦醒的实证途径,也就是所谓的修行等,我们在这
里暂时不涉及这些。
(一)极简中观学(归谬法,我法二空,一切无生)
以龙树菩萨为代表的中观学,经论的引证这里不说了,简单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 29

30 古道研习讲记
中观学的核心观点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无生也就是“空”或者“中道”,“中观”就是对于任何“存在”的否定!注意,中
观学并不立论,只是归谬,告诉我们,我们认为的一切“存在”以及对于“存在”的
描述,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荒谬的、都是必然导致自我悖论的。我们在佛学中经常
听到的“非空非有”式的辩论,说的就是这个“无生”的意思。
举例来说,科学家认为存在的“基本粒子”,他们描述为“客观存在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最小物质单元”,这就是一个自我悖论。我们用归谬法可以容易地反 问,既然是最小物质单元,那么是否有体积?如果说没有体积,就等于不是单元;如 果说有体积,就必然可以再分割,就不是最小的。也就是说,任何定义和概念,必然 包含原生悖论,这个原生的悖论是来自于认为“一定存在点什么”,只要这样认为, 当要去描述你所认为“存在”的对象的时候,必然就会有原生悖论存在。而“非空非 有”就是说,那个“它”是不可安立的,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主语根本就不可安立, 又怎能用“空”或者“有”去描述一个“不存在”呢?!
这样的论证,在《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心经》《金刚经》 等等佛教经论中比比皆是。大家不妨自己去试试,运用中观学,无论你做出任何“定 义”,一定可以归谬出这个定义的自我悖论。也许你会说,那我不定义,我只是心 里认为有个“基本粒子”存在不行吗?不行的,因为只要你“认为”就是定义了, 这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哲学家的。也就是说,根本无法建立任何的“存在”。任何的“存 在”都是无法出生的。在佛家,这叫做无生法忍,是菩萨们开悟的必经之途。
总结,中观学用归谬法告诉我们,万物和自我都无法“存在”,我法二空,一切
无生。
(二)极简唯识学(安立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如果说中观学有点烧脑,有点颠覆,那唯识学要比中观学还要复杂得多,具体的
可以参考佛家唯识学的“六经十一论”或者“一本十支”这些经论,这些也是许多佛
学人终其一生的治学内容,我们在这里也不得不尝试用简单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为了
避免使用“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这一类专业名词,我们得借用一套新的词
汇,用以在唯识学和科学语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前面讲了,眼前是一场梦境,这个梦境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这样的精神活动不依
赖于物质发生。那你会问,这个梦是怎样发生的?可以醒来吗?醒来是什么样子?佛
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也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实践方法。
首先讲,梦醒分为两种,一种是中观的顿然觉醒,一种是唯识的逐渐觉醒,觉醒 之后是涅槃。当然涅槃这个词汇很复杂,我们这里只说禅定上讲的涅槃,也就是灭尽 定,这是指最细微的精神活动停止了,梦就醒了;醒来后,就进入寂灭,什么都没有了, 也就是彻底的死亡、真正的死亡,这里说的真正的死亡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死亡。一般 人认为的死亡在佛家根本就不是死亡,只是轮回,继续做下一个梦而已。在小乘,涅 槃寂灭是阿罗汉修行的方向,在大乘,称之为灭尽定,这个话题又很麻烦,一般人又 是很难理解,但是,确实可以验证,在禅定超越了四禅八定之后,还有个最深的第九 次第定,这是可以通过禅定修行达到的,我们简单的可以把它称为“零点”,可以就 理解为一切停止了,梦境消失了,自我也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一旦到达这个状态,就谈不上有个阿罗汉入灭,也谈不上有个入灭的阿罗汉了,
大乘说的“既无佛涅槃,也无涅槃佛”就是这层意思。
这话题许多佛家的人也是含混不清,这里不多赘述,大家只要知道,寂灭就是 一切归零,而且是你自己分上的这个精神活动彻底归零、梦境完全消失就好了。为 什么说是自己分上的精神活动呢?因为众生都是一花一世界,各自有各自的精神活 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记住“各自”,这会体现出因果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各自修行各自解脱,谁修行谁解脱。也就是说,如果有宇宙大爆炸的起点,这个起 点也是你自己的起点;如果是归零,也只是你自己归零,并非有个共同的客观宇宙 存在。
(三)自他波妄动共振生梦机制
下面说一下各自的精神活动是怎样从无到有生出幻影梦境的。
这里我们使用自己的语言——自他波妄动共振生梦机制,不用佛家的专业 名词。
自他波妄动共振生梦机制: 我们不得不从绝对零点的寂灭状态开始叙述,虽然多数人很难亲证这个状
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 31

32 古道研习讲记
态,或者忘记了自己曾经无数次的“死亡”都会经历这个状态,但是除此之外也别 无他法。
如果你对于佛学略有耳闻,可能会听过这样几句话“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这是说,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整个佛学都是围绕着“心” 的一套理论体系和修证实践体系。
我们这里要讲的就是心是如何发生、如何活动的。要记住,“心”并不是一个“东 西”,而只是一个“活动”,一个动态的事件而已。
从寂灭状态,如果过去世还有残余的记忆或者习气,就会发生“一念无明”的事件, 这是个虚幻的精神活动现象,是由于剩余习气的作用而无法避免的精神活动现象。我 们这里说的精神活动现象,远远要比普通人能够想象的精神活动现象深刻细微得多, 所谓“一弹指之间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普通的精神活动现象只 是思维、情感这一类,而佛学说的是生成身体和世界以及所有感觉、感受这些影像的 精神活动,称之为阿赖耶识和末那识活动,而我们普通的精神活动,只是基于此之上 的增上无明活动而已。普通人因为禅定和智慧不够,根本无法察觉还有这个层次的精 神活动。简单地说,你看到的一切,包括你的身体,并不是物质性的存在,这都是你 深层次的精神活动想出来的,只是你现在的“想”太粗了,无法察觉习惯性的深层次 的“想”。
那么,这个“想”是怎样发生的呢?
回到一念无明这一次妄动,会有一个特定的频率,这个频率的妄动就会与其他众
生的同频妄动发生共振,而在自己这里成相。在佛学中,把这个共振称为发生了“识
活动”,也就是最深层次的精神活动现象。
这个识活动一发生,就带有梦境出现,就好似我加入到其他众生的梦境世界中去
了。举例来说,当我们这辈子死了,会有一次回到灭尽定的机会,但是因为往世的习
气种子还大量存在,我们无法真的寂灭,十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过后,这些种子
就会发生作用,使得我们马上生出新的身体和世界影像,而我们生到哪里——是天人
还是畜生,是由我们最强种子的频率决定的,佛家把这个频率叫做业力。有点像收音
机或者电视机换频道一样,自己的妄动心频率改变了,就会和相应的妄动心频率发生
共振成相,于是就又去投胎了。
一念妄动一旦开始,只要不修行,妄动就会连续发生下去,众生就会永远轮回无

法觉醒。这就是我们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知识和语境环境而使用的关于识活动的新的表 述:“自他波妄动共振生梦机制”。
可以看出,在佛家看来,对于生死长梦中的众生来说,“世界”其实是虚拟世界, 但这个虚拟世界并不是由魔鬼或者上帝或者外星高级智慧创造的,而是由一颗颗无明 妄动的众生心互相作用,进而自己制造出来的。
那么,无论什么频率的妄动,都会有共振吗?一定的。因为无始劫以来能够打出
来的妄想,早就被打满了,没有任何一个“频段”空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任何时候
离开灭尽定,都会觉得有个貌似客观存在的世界在那里恭候我们的原因。
总结,用上面这个“自他波妄动共振生梦机制”的新表述来解释唯识学,实际是
安立了“自他波妄动各自成相的理论”,并用此来描述世界幻觉相的发生(详见《自
他波成相机制》一文)。
要点:世界不是客观的存在,是众生妄动心互相作用,从而各自显现出的幻相,
这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佛家称为心识活动);幻相是即生即灭的,就像极快速的胶片
电影,没有任何真实的客观的东西存在,也就是佛家常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的道理。
(四)唯心观总结(妄动共振各自成相)
没有客观实在的世界,一切都是心识妄动造成的内在幻觉相,成相的机制是各自
记忆(业力)的同频共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