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唯心观给出的答案(一)电子是什么(二)量子纠缠是怎么回事(三)延迟实验和时空

2023-08-22 22:17:3111:08 41
声音简介
三、唯心观给出的答案
按照我们前面讲过的佛学唯心观(中华唯道观)理论,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回答以

上全部的问题。
(一)电子是什么
按照佛学理论,其实并不存在“电子”和一切基本粒子,也不存在物质,电子既
不是粒子也不是波,什么都不是,是波粒二不象性,乃至于你想要去猜测“电子”的
时候,这个主语的建立,都是一种错误,详见前文中观学的归谬论证。
那你一定会问,既然什么都不是,你怎么解释屏幕上的现象呢?你总不能否认这 些现象的呈现吧?是的,佛学并不否认这些现象的发生,否则就成了单纯的诡辩学了。 佛学中的唯识学给出的答案是,只承认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或者非干涉条纹这个现象, 但是,背后并没有“电子”存在,“电子”的存在只是凡夫的一种推测。人们其实更 想知道的并不是“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还是具有波粒二不象性,想知道的是造成屏 幕条纹图像不同的“真正原因”。
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心的妄动”。我们认为的“电子”,可以看 作是处于某种共振态的心识活动(可以理解为频率或信息),被我们“自波”“观测” 后,共振形成心内的影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屏幕”以及“屏幕上的条纹”。 这就是说,我们用来“观测”的“观测设备”(包括电子枪、双缝挡板、观测头、 屏幕,乃至于我们的身体、眼睛等)统统都是各种频率心识的共振态,用这样的共 振态再去“观测”“电子”这个频率信息的时候,由于是否添加“观测头”,会造 成观测的共振频率不同,就会呈现出干涉条纹或者非干涉条纹。
大家会发现,我们讲的观测,不仅包括了科学家说的加入观测头的观测,也包括 了不加入观测头的情况,在佛学中,两者都属于观测,或者说,我们带着某种特定的 共振态去观测一个“信息”,就会造成某种“现象”,用另一种特定的共振态去观测, 又会呈现另一种“现象”;也就是不同频率的自他波共振,会呈现不同的影像,就是 这样简单。
至于背后的“电子”,完全是科学家基于唯物观的推测,而非真正存在着“电子”。 只需要放弃认为这个“电子”是存在的这种认识,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
这与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一样,只有被观测成相之后,讨论这个现象才有意义。
更进一步,实际连电子也不存在,只有条纹可以成为被讨论的对象。这就是说,科学
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 39

40 古道研习讲记
家们所研究的“客体”,在佛学看来,永远也不可能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更不
可能去谈论了。
另外,也许有人考虑怎样去详细划分心识妄动的频率。在真正的佛学看来,也都
是毫无意义的,他们认为这只是对于梦境的迷惑,无助于解脱梦境,这与猴子要对空
幻的水月进行深入研究、严格定义是同样的荒诞。但我个人并不这样看,毕竟梦中众
生多数还是无法一时觉醒,必要程度的世间法还是有帮助的,也正是因此,我们中华
圣人,才会依幻相而安立种种百家的法门,以接引众生觉醒。
(二)“量子纠缠”是怎么回事
如果理解上面讲述的道理,就不难解释量子纠缠现象了!
因为在佛学中,时空是后发生的误解,或者说,并不存在客观的时空,一切都 是发生在众生心识活动之内的!纠缠量子对,其实也是处于某种共振态的心识活 动,即是同一个特定频率的共振态信息,而并不是两个东西;观测并且塌缩形成一 对纠缠量子的现象,也只是发生在观测者心内,所以根本不存在距离和信息传递问 题。
我们用某种自波去观测同一个信息,为什么会呈现自旋相反的两个现象呢?好 比观测鱼缸中一条鱼,当你同时用两个摄像机观察鱼身的两面,就会发现,不论这 条鱼怎样的游动身体,两个摄像头中,都会呈现完全对称的相状,这是同一个道 理。本质上,量子纠缠现象,并不是有两个量子被观测,我们所要观测的对象, 其实只是同一个东西——信息,注意,是信息而不是物质,也就是说,并不存在 一个“量子对”。认为存在一个“量子对”,这是唯物主义者的一个根深蒂固的 误解罢了。因此,被观测出来的这两个相状一定是互耦的,就好比鱼身上的两个面 那样。
那你可能会问,如果再换个角度,可以看到更多的鱼身的侧面吗?也就是科学家
说的三个以上量子的纠缠现象?是的,一定可以的,不要说三个,无数个都可以,科
学家们做的多个纠缠的量子对实验研究证实了这种现象,其背后的原因,都可以用多
个摄像机观测同一条鱼这个例子来理解。理论上,任何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观测出无
数量子的共耦现象,只是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罢了。

这里面,大家又可以看出,对于“客体”的研究,必然离不开意识本身。甚至可
以说,客体影像本来就是意识或者心识活动的产物,是心识的一部分内容。这在唯识
学中,称为“识体的相分”,主客观都是识活动现象的伴生品,是心识不可分割的整
体组成部分。
(三)“延迟实验”和时空问题
上面留了一个尾巴,那就是时空问题。佛学中,时空并不是客观的存在,是心 内的一种误解,是在认为“有物质存在”这个误解发生的同时产生的一种增上误解。 举例来说,我们看电视,电视屏幕本来是平面的,但我们为何能看成是立体的? 是因为我们“取相”和“比较”:一次取相对比,会产生空间感;两次取相对比,就 会产生时间感。比如一幅画,我们取出其中最明显的像素作为一个“物体”,这个物 体我们就会感觉“近”,其他的就成了“远”,这就是“空间感”的来源;我们连续 对这个物体取相,并对比两个相的异同,就会产生动感,也就是“时间感”。简单来 说,时空都是误解,并不是客观存在,是主观意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不易觉察的错觉
而已。
再看电子双缝实验的延迟实验,其实并没有“电子穿过双缝”这件事发生,所以
不存在时间上的矛盾,直接就是“一个信息被一堆设备解调成相”了,并没有任何“过 程”,也不需要增加一个“电子”的概念参与其中。或者说,一切的“过程”“电子”, 都是主观推测出来的,之所以发生这种推测,是因为我们固有的唯物观,认为一定存 在“电子”和“过程”,把“电子”和“过程”当作“原因”了,而不知道这根本就 不是真正的原因。
在哲学上,这叫做“以一种现象去推测另一种现象的原因,并以此作为本质”,
这早就被哲学家休谟之问强烈质疑过了,只不过休谟只能提出这样终极的质疑,而无
法给出正确解答。因为,真正的因果并不在现象界中,这是佛学给予我们的真正的终
极解答。
那么,你应该还会再问,真因果在哪里可以见到呢?难道我们永远也不能见到真
的因果吗?佛学给出的答案,是可以见到的。但是,只有离开对于现象界的执着,回
到心里,真正掌握唯心观之后,才能够了解真正的因果所在。
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 41

42 古道研习讲记 四、总结
上面用极简的方式,说明了佛学是怎样解释电子双缝实验难题的。
大家可以看出,科学把主客体割裂开进行研究,佛学完全打破了这一点,把主客 体的共振态作为不可分割的对象(识活动)进行研究,这就彻底推翻了唯物观的四大 基石(客观、实在、定域、自我),一举弥合了一切主观、客观、唯物、唯心的分歧, 从而能够轻易解答唯物观下可能产生的种种难题。
这里仅仅在电子双缝实验难题上应用了佛学唯心世界观(中华唯道观)。其实,
佛学的唯心观(中华唯道观)可以解释一切世间万象(中华唯道观与佛学唯心观完全
相同),这里不多说了。
另外大家还会发现,所有的科学问题,最终都会成为哲学问题。电子双缝实验所
暴露出来的哲学问题就是:世界还是客观的、实在的、定域的吗?乃至于那个能够观
察这一切的“自我”到底是否存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唯物观,就等于刻意忽视一百多年来科学的进展,刻意回避
最重大的命题——物质世界难道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研究吗?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
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呢?或者说,物质和意识的背后有没有更深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每
一位具有科学求真精神的人,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应该真诚面对的问题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双播言情 | 他是时间给出的答案|《十二秒》姊妹篇

万茜、任重主演悬爱电视剧《第十二秒》作者Sunness新作!女律师与男刑警的火花碰撞,悬疑与暖爱的完美糅合!当迷雾掩盖真相,当情感与正义对峙,当噩梦卷土重袭,多...

by:我是好大好

时间不语,却给出了所有答案 |余光中、冰心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随缘达变明远道,常怀固守一良心。”全面收录《萝卜汤的启示》《生日》《匿名信》《树犹如此》等44篇梁实秋经典散文作品,一窥先生闲逸存真的本色。先生一...

by:文通有声

没有答案的答案

音乐犹如时间的沉淀,优雅而庄重。琴弦上的旋律流淌着历史的韵味,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首歌曲,就像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让你领略到音乐的无尽魅力...

by:歌单精选集

唯心不易

当你心情遇见,一首治愈系的旋律轻轻响起,仿佛温暖的阳光洒满心房。这首歌曲,就像是一个温柔的拥抱,让你在疲惫的世界中找到安慰。

by:歌单精选集

唯心乐读

为爱阅读唯心发声

by:唯心乐读

唯心读《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孔子曾概括《诗经...

by:唯心乐读

人生答案书|睡前的99个人生答案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无数的人会和我们相遇,无数的事会困扰我们。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我们才拥有独自沉浸、独自思考的时间——这是属于我们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的时间。嗨,...

by:王晨曦c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