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写在田野上的答卷(作者:卫莹) 2023第八期

2023-08-24 14:29:3510:06 1592
声音简介

阜阳:写在田野上的答卷

本刊记者卫莹/文


八月的颍淮大地,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一派生机勃勃。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正在这片热土上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一幅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发展特色农业,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对沿淮行蓄洪区来说,因地制宜发展芡实、莲藕、龙虾等适应水生环境且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同正在采摘芡实的乡亲们亲切交流,了解灾后生产恢复情况,要求“扬长避短”,“根据蓄洪区特点安排群众生产生活”。时隔三年,蒙洼蓄洪区的田埂村头,勤劳的人们为美好的生活忙得热火朝天。通过引入芡实种植企业,这里已逐渐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芡实产业链,芡实基地也将迎来采收旺季。


“水中珍珠”芡实已经变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王家坝镇仁超种植基地,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流转土地520亩,主要从事芡实种植,带动贫困户土地入股124户,户均增收1200元,带动务工群众50多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在秋季芡实收获后,该基地还种植小麦近500亩,今年小麦亩产近1000斤。通过芡实、小麦轮作,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保障了粮食生产,还促进了农民增收。


“目前我们已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芡实品种不断优化,初加工设备也已完善。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发展壮大,探索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望着满塘的芡实,基地负责人任超干劲十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阜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针对蒙洼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杞柳编织技艺在阜南蒙洼地区代代相传,已有500多年历史,因此阜南亦有“中国柳编之都”的美誉。近年来,这里依托传统优势,做好顺水而生、与水共融的文章,大力发展柳编产业。作为过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小杞柳现在成了乡村振兴的“钱袋子”。


以阜南县郜台乡为例,目前种植杞柳超过1.1万亩,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柳、藤、草、铁、布、树等10多个品种的柳木产业经济区,形成了“出口代理商—公司—编织户”一体化的产供销体系。现已发展柳编企业34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人均年纯收入仅柳编一项就超过3000元,去年柳编产品累计出口约5.97亿元。


“一天能挣五六十块呢。”在郜台乡安台保庄圩,80岁的季秀芹老人正和老伴一起编织柳条,没事时老两口就来做做工,能挣一些钱不说,干干活心里也高兴。


抓好粮食生产,让“中国碗”多装“阜阳粮”

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和全国闻名的“百亿江淮粮仓”,阜阳市的常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是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要求安徽“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激动得睡不着觉,没想到总书记还记得我这个老农民,让我倍感振奋、倍感温暖。”谈到这件事,徐淙祥至今难掩激动的心情。去年,徐淙祥的试验田里两个小麦品种都实现了亩产超800公斤的历史性飞跃,千亩大豆优质高产示范田的平均亩产也再创新高。


光种好自己的地还不算,徐淙祥还兼任着市县种粮大户协会的会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500余名,覆盖耕地约15万亩,带动小农户3万户。去年,由协会主导、省农科院指导的大豆高产竞赛示范田,平均亩产243公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平均亩产玉米543.07公斤、大豆157.01公斤,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荣获全国“金豆王”称号。


“优质高产多打粮,快找劳模徐淙祥。多收多打又多卖,每亩增收几百块。”这句顺口溜,如今已在太和县广为流传。


粮食安全,重担千钧。近年来,阜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种粮、种好粮”的嘱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三农”工作全局中谋划推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悉,2023年阜阳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4.4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7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田5.8万亩,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喜讯再次传来,今年阜阳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66.32亿斤,小麦单产898.2公斤,均居全省首位。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580.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建设和美乡村,让生活家园更美好

昔日水患多,今朝生活美。“坡下绿草坡上花,水底鱼儿水中鸭。”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居民的庭前屋后种满了鲜花绿植,老人正在公共广场的亭子下纳凉闲谈。


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来过的小庄台,经过近几年党和政府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如今已华丽蝶变,成了蒙洼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一下雨就是一脚泥,现在路宽了,还有专人打扫,住得多舒服!”谈起近几年的变化,今年85岁的付大爷感慨地说。


庄台独特的地貌和在长期抗洪中形成的文化习俗,透着淮河流域独特的地域风情。曹集镇党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镇在改善设施条件、提升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计划利用西田坡庄台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将老屋改建为庄园,将民房改建为民宿,采用集“垂钓+采摘+农家菜”于一体的新模式,打造特色生态体验游、度假休闲游,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阜阳市以及周边的群众都会来这里转一转。在这里,展现的是壮美的淮河风光,特色的淮河风味,浓郁的淮河风情,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美好生活的新开端。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 主播:后强

剪辑:张文哲|审听:卫莹

编辑:张文哲| 审核:丁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阜阳-阜阳生态园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欧阳修路666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阜阳-阜阳海洋文化科技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阜阳市西二环路汽车西站北侧票价描述60元开放时间9:00--18:00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阜阳-安徽阜阳八里河旅游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阜阳非遗有声档案|听非遗传承·展阜阳印记

“听非遗传承·展阜阳印记”有声专辑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阜阳的非遗文化,听见阜阳非遗的声音,让阜阳非遗与全世界对话,推动阜阳的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和打造阜阳的城市...

by:书香安徽

阜阳-迪沟风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票价描述开放时间乘车信息

by:恋景旅行APP

阜阳-尤家花园•五里湖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阜阳市颍上县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阜阳-颍州西湖风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阜阳市阜临路颍州西湖风景区票价描述30元/人开放时间夏季:8:00--18:00冬季:8:30--17:30乘车信息乘车...

by:恋景旅行APP

写在水上_苏浅

苏浅,辽宁大连人。《诗选刊》2004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诗人著有诗集《更深的蓝》、《写在水上》、《出发去乌里》(台湾出版,大陆先锋诗丛)、诗合集《我的三姐妹》等。...

by:司徒游手

写在纸上的话

我不会写诗,因为我没有学会赞美和抒情。把动物的本能当做爱情,把友情当做一杆猎枪。我这一辈子只想把话说好,后来我发现把话说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说实话需要...

by:超级豹子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