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实在”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运动、自我等等误解

2023-09-07 20:58:2110:53 44
声音简介
二、“客观实在”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运动、自我等等误解是怎样产生的

所有这些,都可以从这幅图(图二)得到解答。此图本来是一个平面的图片(二维),为什么你会有山远树近的“空间”感觉?

一句话来讲,其实是我们意识,在前五识活动产生的相中,瞬间再取相并进行判 断的结果。具体到这幅图,就是意识对于眼识产生的相进行处理判断的结果。判断的 标准也很简单, 那就是, 清晰为“近”、模糊为“远”(清晰与否完全是主观的决定,不存在客观标准,对五识的取相皆是如此)。普通人的意识对于这个图片(仅眼识相分,二维的)就会非常轻易地认为,树是近的、湖在中间、山和云是远的,把一幅二 维图像看成是有远近分别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意识错觉呢?习气, 一切都是习气造成的。
意识很顽固地把前五识中被我们取相为清晰的物体认为是近,把细节相对模糊不 清晰的认为是远。同时,取相为清晰的活动也就是关注(在佛法里叫做引心触境),这与成相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打个比方,用单独的“眼识 + 意识活动”来说。如果你通过望远镜看一个本以 为在“远处”的楼房,当你拉近焦距,楼房的窗户、屋顶的砖瓦变得清晰可见时, 你就会觉得它们变得很近了对吧。那这个楼房到底是远还是近呢?到底有没有客观 的远近呢?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决定了距离的远近,进而推测“空间”的存在呢?

再以电视屏幕来说, 屏幕里放映着一帧帧变化的风光片, 山河大地花草树木……, 为什么原本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空间感的二维屏幕里放映的二维图像,你可以看出空间 感呢?而更有趣的是,如果你贴近屏幕看,屏幕里的这些画面又都只是像素点的闪烁而已,又哪来的画面呢?

这是不是很像科学里面的描述,尽管科学认为微观粒子构成了宏观世界,但我们 最终看到的不是微观粒子,而是山河大地。进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大家看到的“山河大地”这些“图像”本身,其实是意识的错觉的产物,而根本不是客观实在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世界相”本身只是第六意识结合前五识的产物,根本就没有客观的世界存在。
佛经里面有个故事,师父告诉徒弟,你眼前的湖水,在天人看是琉璃、恶鬼看是 脓血,这就是佛法常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自波流众生都会有自己的 世界,也只能有自己的世界。我们在每一帧本来全息的像素下,因为习气而关注某些 像素,从而把这部分像素点共振成相(人道的相显现,六道的其他相隐没);而在人 道整体相里面, 几乎同时又取出花树、湖水、云山, 意识关注花树最多因而判断为近,
关注云山最少所以判断为远,关注湖水不多不少,从而判断为中间。

进而,本来第一帧图像一生即灭,但落谢的同时,意识不肯没有相(这种现象在 佛法里称为末那识活动,也就是我法二执),所以会根据落谢的影像,意识推动自波再次与他波共振发生眼识, 制造出第二帧图像, 这个图像和第一帧很相似而又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他波也在变动),所以只能是相似相续的画面;这前后两帧画面的不同, 意识活动当下就会知道。意识在第二帧画面里面取出树花、湖水、云山,同样加以不 同的关注度, 产生远近感觉, 但是, 在产生远近感觉的同时, 因为发现前后相的不同, 很容易产生另一个误解——“花树、湖水和云山”是“客观存在的”,而“它们”又 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这个“有东西存在”(物质或能量)并且“变化”(运动) 的过程里面就好似经历了“时间”,“时间”这个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也就被意识制造
出来了,就这样在意识的取相和比较等演绎活动中产生了。
因此,时间只是对于物象变化推测而来的意识产物,而物象变化又是来自于取相 无明,而取相误认为实有就是我法二执的末那识现象,同时又是推动下一次共振生相的动力。

这里面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如果意识取了“身体”相,那么这个“身体相” 也会延续。“意识活动”本身也就好像停不下来,好像永远都在,从而很容易就误认为有个“我(身体 + 意识)”在“活着”了。我和世界,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真的有空间吗?还是六识活动制造了空间感?
同时有一个新的问题,不同人共同认为的客观空间感又是怎么回事。
眼、耳、鼻、舌、身识制造图像,并在此之上又发生意识对某一团(由前五识制 造出来的)图像取相与另一团取相比较判断后,得出“树”——清晰、“山”——不 清晰;“蛙鸣”——清晰、“鸟叫”——不清晰;“花香”——清晰、“水味”—— 不清晰……等等的分别后,进而会得出树近、山远、青蛙近、鸟远、花近、水远的判
断。这样的取相判断只是意识活动的无明习气,远近并不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人们为什么会有客观存在“距离”的误解呢,很简单,是因为共识,或者说共同误解。
比如你和一个认为自己站在山脚下的人(其实只是他眼识中这个山的相更加清晰) 沟通,你们共同认为,要想让你看到和他一样清晰程度的“山”的相,需要经过一系 列相的变化过程,先是花和树的相隐没、湖水的相变清晰,然后湖水的相隐没、山的 相变得清晰。而这个过程,人们会误认为其中经历了“距离”以及“时间”,也就是 在云山从模糊变为清晰的过程中,两人都以为有个“我”从花树“到了”云山,其中是有个“空间距离”的(当然,也有个时间感同时产生。爱因斯坦先生在广义相对论中证明了时空同域的问题)。
这就是人类“距离”“时间”“物体”“自我”等都是客观实在的这些共同性误
解产生的过程。
简单说,是人们自己取相误解出“我、物、时、空”后,进一步互相沟通比较达
成共识性误解。参与的人越多,误解就会越坚固。
“存在客观时间”这个感觉,因为是通过共同误解制造出来的,因此,人类总是 需要不停地对表。事物客观性的各种共同误解因为不牢靠,人类就要不停地开会、不
停地交流、不停地达成新的共识——误解认同。
再举例,以耳识 + 意识来说。如果让你闭上眼睛,把你认为的远处的鸟鸣声放 大给你听,是不是立刻觉得鸟本身变近了。这也是为什么听收音机、打电话的时候, 感觉那个人就在身边的原因,视频聊天更是如此,其实都是利用了意识取相错觉的原
理。
所以,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从前坚固认为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 量、以及自我、还有科学家赖以进行的一切研究,难道不都是增上意识无明的活动吗?

以上就是把“时、空、世界以及自我”误解为客观性的过程。


扩展思考~反过来可以理解为视野同时缩小的过程。如果我们扩大反思的话,就 会发现,这不就是我们把本来一心、无所不知、无所不照的大圆镜智,在视野聚焦而缩小为眼前的一点点人道影像时忽略了其它影像嘛。
虽然说其他的影像隐没了,但实际上并没有隐没,我们还能看到,只是变得模糊 而遥远。那么,它们是什么呢,我们可见吗?答案很简单——抬头看看无尽的星空,
那些星星是什么?还有那些星星后面的“黑暗”……又是什么?
其实,都是相——那些隐没的相(暗物质问题,见臻经典另文)。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并且回答最初的那两个所谓终极问题。
第一、佛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被西方哲学家划归为主观唯心论,但是实 际上,它们并不是西方人所以为的主观唯心论。东方人说的心,也远远不是西方人理 解的思维情感的这个“心”(在佛家这儿,思维情感心只能被称为第六意识,而第六意识背后还有更细微的第七、第八意识), 而是深奥得多的极其微细的无明精神活动。
佛家唯心观与中华大道的唯道观是一种远超普通人想象的“唯识论”,其中“无我”
包含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两层;唯心,说的是无明的造梦活动。
第二、按照这种东方的唯心观, “自我”和“世界”是对同一个造梦事件的误解 而妄造的两个无明角度而已,误认为有一个“我”和“我看到的世界”。这两者,本来是不可分的整体事件,而且是无明事件。
第三、 所谓的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时空,更是无明之上的 无明罢了,是对于幻象的不觉和执着造成的,根本不存在客观的物质世界,更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时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医学实在易

《医学实在易》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医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均予以论述。书共分8卷,夹叙夹议,寓议论与诗歌...

by:天有三奇

做人不要太实在

只要你适度地改变实在的观点,也许你就会立即找到多路经营自己的人生之路。——写于北大燕园王志刚。喵儿本身也是很实在的人,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处处碰壁。偶然在图书室看...

by:妙音喵语

我投篮实在太准了

【内容简介】欧洲联赛开篇,2000届牌面,小帅和老詹的偶像,库里的叔叔,科比的一生之敌……当乔丹距离太远的时候,孙昊就是他们眼前的传奇。我真的只是想打铁,但是《...

by:冰糖没雪梨2020

我师弟实在太窝囊了

开局穿越洪荒,绑定了低调系统。本以为可以稳健到底,没想到碰到个嚣张跋扈的师姐,到处惹是生非。再加上我那不着调的师父,系统还时不时让我去送人头,天呐!!!我咋这么...

by:凌朝云

不死的我实在太强了

欢迎收听订阅,欢迎吐槽,喜欢多多点赞评论。欢迎收听玄幻完结作品,点击此处收听《《《绝世妖王》》》本书由我是小橘联合声咖制作的一键多人有声剧。本书版权归属原作者...

by:我是小橘FM

讲述实实在在的故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述叙当下热点,紧跟热象潮流,让你跟朋友有茶余饭后的谈资,正所谓"三五知音灯下坐,你句我语话家常″。

by:岩直在线

实实在在穿衣搭配小技巧

分享实实在在穿衣搭配小知识,每周二下午更新,欢迎订阅!

by:服装搭配师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