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那个印第安客服,为何跟咱们印象中的美洲原住民不一样

2023-09-19 21:29:1308:12 5708
声音简介

下面这张照片经过一波三折,最终的结论是:

1.这位客服并非虚拟人物,而是苹果公司的一位真实员工。

2.而且,是“她”而非“他”。这大姐是印第安裔,她留的小辫子并非在影射中国,仅仅是印第安人的传统打扮而已。

3.这个形象并不只针对中国区域,你随便一搜就可以发现,日韩越南甚至欧美地区的照片也是这张。

但即便如此,很多网友们依旧不买账,认为鼓捣出这样一个不符合消费者审美的客服来“提供服务”,本身就属于一种不礼貌的操作。

老实说,这方面,确实可能有东西方审美的差距。

毕竟,就先下图,那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纯血东亚人,他们的妆容,在咱们眼中也总是让人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对此,有人可能会说了,仅仅是的审美差异而已,我们觉得丑的,也许别人觉得漂亮。就不要太玻璃心了,格局应该大些。

这方面,大家肯定都听过类似的话——在咱们眼中的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显得丑的女人,到了西洋特别吃香,尤其是那种塌鼻子、黑黄脸、小眼睛、大板牙凸嘴,身材矮小的姑娘,放在欧美,才属于男人们抢着娶的“大美女”。

其实呢,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中西方的审美,其实没太夸张的沟壑,秀发浓密,大眼睛的长腿细腰的人,放之四海而皆受欢迎。

就看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中的女主,是不是搁到任何一个文化圈,都属于妥妥的美女。

要说目前东西方审美最最大的差异,可能主要存在于肤色和肌肉感方面,东亚追求“白“和”瘦”,西方则更喜欢健壮的力量感和小麦肤色。

特别是最近流行的小麦肤色,属于妥妥的上流社会标配。

在欧美圈子里,有钱有闲空的,会选择外出度假,去海边晒个健康性感的小麦肤色回来“炫富”。

而少部分中产,没时间或者舍不得花钱去海边度假的,也要专门用“美黑”仪器,把自己弄成“刚从海边享受回来”的效果。

比如下图这俩死对头,都被认为做过“美黑”,尤其是特朗普眼周围的那圈“白色”,被推测是美黑时佩戴护目镜的痕迹。

其他的方面,东西方审美上,真的就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了。

而之所以放到亚裔身上,那种宽眼距,配着斜插眯眯眼的所谓“东方美”形象往往很受追捧,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一种先天疾病——唐氏综合症。

唐氏综合症,曾经被叫过很长时间的“蒙古症”。因为,19世纪末定义它的英国医学家约翰·唐博士认为患者的面部特征非常接近于东亚人的长相,而西方学界又将东亚人归为了蒙古人种。

于是,在随后的70多年里,整个学界Mongolism一词指代这种“怪病”,直到1965年,在国际压力下,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废止了这个带有严重种族主义歧视色彩的“mongolism”一词,改用了一个世纪前总结了这种疾病的唐博士的姓氏来命名——Down Syndrome。

唐氏患儿

谁能想到,这样的一种奇怪的面相,竟然在后来的西方时尚圈被追捧成了“高级东方美”。

可但凡你细品品,似乎更可能是,他们只是喜欢看东亚人不太聪明的样子罢了。

没承想,这样的一种“潮流”,竟然潜移默化的把我们的审美给pua了。

比如,这《雄狮少年》中的广东人形象。

这是清华美院时装秀中,号称“与国际接轨”的模特们的妆容。

于是,在这种审美pua的持续作用下,无论是东亚裔也好,印第安人也罢,他们潜移默化的感觉,一定得按照特定的形象和妆容打扮成所谓的“高级感”,才能为西方主流媒体接受,才能登上大雅之堂。

不管你本人长什么样,适不适合,都必须套用他们限定的模板来化妆和拍照。

于是我们看到,虽然西方社会如今的性别可以多达上百种,但亚裔的妆容却几乎只有一类模式。

好了,咱们再回到苹果印第安裔客服这个话题上来。

同理,老祖先也是亚洲过去的印第安人,血统上跟中国人和东亚各族群还是非常接近的,都属于黄种人。

而且,由于分布区域和迁徙时间,以及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长相和习俗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普遍身材高大,长相比较立体,无论男女多散发和或者编着两根辫子。

下面这个是一名距今1.5万年的40-50岁,生活在现在的华盛顿州地区,身高170-176cm之的男性北美原住民复原图。

这方面,很多美国西部片里还原的还算比较写实。

这是19世纪末的北美印第安女孩照片。

这是19世纪末,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长。

这是1888 年,美国西部印第安保留地阿帕奇部落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的小婴儿。

如果再往南,到了中美洲和南美,原中南美洲的三大灿烂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所在地,这些拉美印第安人的长相,跟北美那种,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总的来看,他们的脸更圆,鼻子没那么高,鼻翼较宽,身材也相对小矮一些。

比如,照片中的这个小姑娘,就是危地马拉地区的玛雅人。

现代玛雅人后裔cosplay祖先的服饰。

也正是这个玛雅人,有留一根小辫子发型的习俗。所谓的粗细,就依自身发量而定了。

当然,大家都知道,西方殖民者踏上新大陆后,整个美洲的印第安人更遭遇过多轮种族灭绝。

而相对于北美的那种物理消灭,南美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更爱搞所谓的“种族进化”。

17世纪,一个西班牙男人和自己的印第安贵妇妻子,他们的女儿被刻意画的很白净

跟北美的那些新教地区不同,源自南欧天主教文化圈的拉美白人政府,对于其他族裔历来不太忌讳互相通婚,一直在试图将对方融入自己的文化圈当中,让这些“野蛮人”都变成虔诚的天主教徒。

于是,除了白人男子迎娶或者强行占有对方女性,在同美洲土著上层人士的交往中,南欧人还总是很乐于给当地酋长和贵族们做“上门女婿”。

比如,阿兹特克帝国皇帝蒙提祖玛二世的两个女儿,都皈依了天主教,嫁给了西班牙贵族,而其后裔的结婚对象,也几乎都是西班牙人,并长期定居在西班牙~几代人下去,竟然逐渐发展为了西班牙颇有权势的大贵族,官至摄政王一级。到这份儿上,那几个世纪前的阿兹特克血统,可能早就不剩几滴了。

这是现任的蒙特祖玛公爵,在电视节目上大赞西班牙王室

就这样,大量坚持“我们只相信太阳神,不相信上帝和基督”的拉丁美洲土著,几乎都被欧洲殖民者们当作野蛮人和异教徒屠杀殆尽。

剩下的,则大多皈依了天主教,并逐渐接受了欧洲的生活方式和制度理念,更在不断的互相通婚中,血统被渐渐稀释,曾经的民族文化也日益模糊,如今为了招揽游客,才又开始重新受到重视。

现代人cosply的玛雅祭祀活动

说到这儿,咱们就能看出来了,苹果官方的那个印第安客服,大概率是个来自中美洲的印第安人。不过,即便梳一根小辫子和比较扁平的鼻子对上了,但那个眯眯眼和宽眼距,在他们的族群,也并是不典型的。

或许,正如前面说得那样,这个审美,大概率被所谓西方潮流给pua了,明里是在搞“政治正确”,可怎么品,似乎都有点其他别的意思。

最后讲个笑话。

19世纪,美国西部。

美国拓荒者:都说只要坚持祷告,上帝能帮忙实现一切,为什么我们全家日夜虔诚祷告,印第安人还不给我土地?

美国政府:你应该先杀掉这些印第安人,然后再祷告请求上帝原谅。这样,土地是你的了,还能让耶稣帮忙赎罪。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大笨怀沙

请教一下怎么拉黑这位主播

听友485248070

是真人播报还是机器人?有点像机器人

猜你喜欢
印第安风格

首先,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的,所以,一般说来,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带有独特的表情。这种特点尤其在安第斯地带以民歌为基础...

by:心_创新生活

印第安音乐吟唱,印第安排箫演奏曲

主播主页有《深度催眠音乐》《中医养生音乐》《静心纯音乐》专辑,期待您的聆听!还可以加入主播XiMi会员团,免费畅听所有付费音频!印第安音乐的演奏以空灵唯美著称,...

by:俗世格林

十个小印第安人

十个小印第安人[英国]克莉斯蒂著阿嘉则·克莉斯蒂(AgathaChristie,1890?-1976),原名阿嘉则·玛丽·克拉莉萨·米勒(AgathaMa...

by:血夜无痕

印第安神话故事

印第安神话故事大全精选神话故事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艺术性,从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by:善意流传

美洲印第安音乐精选

本专辑集合多首美洲印第安部落风格的音乐,音乐中充满了纯正的印第安长笛、排箫、鼻笛和鼓,旋律永远是那样哀婉、淳朴、悲凉、回忆与期盼!印第安是美洲大陆的最古老的原住...

by:1519352bnvu

印第安排箫大师♫Edgar Muenala

来自加拿大的印第安排箫演奏艺术家。EdgarMuenala在他那一代音乐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把古老的曲调与新时代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家,作曲家和优秀的...

by:香颂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