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格局的妈妈

2023-10-01 07:00:0012:40 83
所属专辑:父母课堂
声音简介

《母亲的影响力》中写着这样一句话: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将持续孩子的一生。”

确实如此,妈妈,是一个家庭的灵魂。

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妈妈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真正大格局的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到“三不说、三不帮、三不惯”。

三不说

爱默生有句名言:“家庭是父亲的土地,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每个小孩的内心都是柔软、稚嫩的,母亲轻飘飘的一句话,有时比一巴掌扇过去都痛。

母亲的嘴,是一个家庭的风水,有些话,千万不要在家里说。

不说埋怨爸爸的话

一位博主曾分享过自己的童年往事:

小时候,她的爸爸不幸下岗了,只能打一些零工赚钱养家。

每天回到家,妈妈总是抱怨爸爸没出息,挣不到钱,害自己和孩子吃苦。

她还动不动因为一点小事就和爸爸争吵、冷战,总是喋喋不休、满腹怨气。

在妈妈每天怨天尤人的声音中,博主变得愈发敏感悲观。

她整个童年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考个远一点的大学,逃离这个家。

一个家最可怕的不是穷,而是充满“家庭内耗”。

如果妈妈经常埋怨爸爸,只会导致夫妻失和,亲子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也会心力交瘁、如履薄冰。

不说打击孩子的话

电视剧《狂飙》里,高晓晨从小就在妈妈陈书婷的打压下长大。

儿子受了委屈,她没有安慰和共情,却呵斥他:“屁大点事,有什么好哭的!”

高启强夸儿子钢琴练得不错,她却不以为然地打击:“练了一个月才练成这样,还有脸说!”

长此以往,高晓晨的内心变得极度自傲又自卑,费尽心思地去证明自己,最后酿成了大错。

语言是最犀利的武器,那些打击的话看似无意,却像刺刀一样,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心。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有格局的妈妈懂得为孩子捧场。

因为她们知道,欣赏的目光和坚定的掌声,才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最大推力。

不说哭穷的话

在肯德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一位妈妈坐在儿子的对面看着儿子吃东西,嘴里一直在碎碎念:

你这顿饭又得花我多少工资;

妈妈可一口都没舍得吃啊,全给你留着呢!

……

只见男孩深深低下了头,默默地咀嚼着嘴里的食物。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妈妈——

为了让孩子懂事、珍惜现在的生活,经常跟孩子哭穷,抱怨赚钱辛苦,父母多不容易。

这样做的确会让孩子越来越“懂事”,但同时会让孩子内心的有一种强烈的不配得感。

那种从心底里长出来的贫穷和匮乏,会慢慢磨灭一个孩子的自信和对生活的希望。

三不帮

当妈之后,所有的妈妈都有个通病:总想竭尽全力为孩子付出,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多。

其实,最好的妈妈,往往只做到60分就够了。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有些忙,帮了反而是害了孩子。

不帮学习的忙

之前,网上有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火了。

绝大部分条约,其实目的都是想告诉孩子:

“学习时遇到问题,请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

然而我却认识一位妈妈,孩子写作业时,她就在一旁时刻待命。一会帮忙批改作业,一会还要给孩子讲解题思路。

本意是为孩子的学习操心,然而长期下来,她的儿子不但成绩没提高,反而形成了一个坏习惯:

妈妈不在身边,他就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学习说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妈妈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反而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只有退后一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他才会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不帮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

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

多少妈妈出于疼爱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生怕孩子累着。

《敞开心扉的少年》里就有这样一位妈妈,总觉得儿子还小,便什么都替他做好了,觉得孩子大了,自然就什么都会了。

可事实上却是,男孩已经8岁了,还不会用筷子,喝个酸奶回回都洒身上,放个杯子都能掉地上……生活技能基本为零。

当妈最难的,从来不是给予孩子多少爱,而是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3岁自己吃饭,自己穿鞋。

5岁独立穿衣,做简单家务。

10岁学做饭,学规划时间。

13岁自己做主,学会承担。

趁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未来才会走得更稳。

不帮孩子能自己拿主意的事

人这一生都要不断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孩子遇事都要求父母帮忙,那他又怎么展翅高飞呢?

浙江女孩邵奕佳,高考考了719分,为了圆心中的北大梦,霸气地拒绝了清华的录取。

对于女儿的选择,父母举双手赞同,在他们眼中“女儿从小就独立、有主见,什么事都不用家里操心。”

从小父母就给予女儿自由选择的权利,鼓励她自己做决定。

父母的尊重与放手让她提高了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自信。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才会敢想敢拼,带着勇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三不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对于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家长一定不要纵容、娇惯。

1、 不惯没有规矩

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个12岁的男孩沉迷手机,经多次劝导无效后,母亲决定没收手机。

没想到,男孩竟大发脾气,在大街上就对母亲大打出手,嘴里还不停地辱骂着。

辛苦养大的孩子,却朝自己挥起了拳头,想必这位妈妈一定十分心寒。

可就像评论区说的:“这孩子一看就是从小惯坏了,要不然也不会这样。”

一个无法无天、叛逆难管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一对过于纵容和心软的父母。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妈妈一定要趁早给孩子立规矩,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可以惯着。

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们知敬畏、守规矩,得到真正的成长。

2、不惯好吃懒做

曾经看过一个心理访谈纪录片。

一个已经29岁的小伙,要状告父母“不养之罪”。

原来,小伙从小家境贫寒,但妈妈却对他格外溺爱。

别人家的孩子帮着家里在田里干活,日晒雨淋;他就躺在家里睡觉,玩游戏,整天好吃懒做。

长大之后,他找工作总是干不了2天就不干了,嫌太累,最后选择回家“啃老”。

父亲狠心把儿子赶出家门,想让他自食其力,他却反手把父亲告上法庭。

李玫瑾教授曾说:“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

从小就好吃懒做的孩子,早已习惯了享受,步入社会之后难以吃苦受累,更不会有责任心和上进心。

如果不能养活孩子一辈子,就一定要让孩子吃点苦、流点汗,平常多做一些家务活。

3、 不惯撒泼耍赖

教育孩子,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

绝对不能孩子一耍赖大哭就心软、妥协。

把一对子女送进哈佛的虎妈于巾帼,在讲到小儿子时提到:

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调皮、懒散,做事三分钟热度。

每次练琴,要么撒泼耍赖不练;要么坐在钢琴前胡乱弹,试图蒙混过关。

但她没有生气,更没有妥协,而是坚定地告诉儿子:

“按时练琴,结束就可以看最喜欢的动画;耍赖不练,这个星期都别想看动画。”

就这样,儿子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越来越自律。

妈妈一定要学会坚定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他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

千万别让自己一时的纵容,毁了孩子一生。

4、

作家穆尼尔·纳素夫曾说:母亲对于孩子,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妈妈不仅担负着抚育、照料孩子的角色,还会因为自己不同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命运走向。

妈妈好好说话,孩子脸上才会有笑容,家里才会洒满阳光;

妈妈懂得放手,孩子才会变得独立,充满披荆斩棘的勇气;

妈妈狠心管教,孩子才能握紧人生的方向盘,平稳地走上赛车道。

启学之家,让我们因为爱和梦想,一起前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格局

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居。一个人要想得到更多奋斗和拼搏的机遇,就一定不要去计较生活中遇到的繁琐之事。珍惜...

by:谛蓉3396

格局

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不同的人,格局不同。这本书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升你的格局,大量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分析,让我们明白:有了大格局,才有使命感,就不...

by:芦荟小酸奶

格局

格局就是就是找到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节奏8月11日早间,软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会暂停软银在华的投资,他说“在形势更加明朗之...

by:暗烟_h

格局

编辑推荐要想5年后站在你想要的“高位”,当下的你该怎么办?有句话说,穷人的思维是“我能做什么”,富人的思维是“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能做”是现在的能力,如...

by:小馨尖

格局

未来的人可以分为三种格局:做事-做势-做局,5年后、10年后、N年后,要想站在你想要的“高位”,当下的你该怎么办!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全球各界成功人士都...

by:自由人生WX

格局

欢迎订阅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拿破仑巴菲特卡耐基曾国藩比尔·盖茨马云乔布斯等大佬力荐!让全球数百万人改变思考方式、调整处事格局的奇书!人生这...

by:爱生活的少帅

格局

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by:吾爱莲者

格局

人生格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你读过的书,遇过的人,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作家黎戈说: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

by:海霞煦时

格局

格局格局不够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度。论语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荡无比,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做人格局有多大,世界便会有多大...

by:海霞煦时

格局

人生这盘棋,首先要学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by:温暖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