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作者:卫莹)2023年第九期

2023-09-25 17:20:4611:06 1万
声音简介

用诗歌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记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教师董艳

文:本刊记者卫莹


萤火虫,有梦想/提着灯笼照家乡/青草地,山坡上/哪里都有小灯光/萤火虫,追梦想/提着灯笼赶路忙/孩子孩子,你别慌/一盏一盏全点亮。


这是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教师董艳写给自己学生的一首诗——《萤火虫》。


从教17年来,董艳用诗人的情怀做教育,给孩子们写诗,教孩子们写诗,在乡村孩子们的心里种下诗歌的种子,让诗歌成为点点萤光,照亮孩子童年的梦想。


孜孜以求探索教学模式


2006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的董艳回到家乡霍邱县,在冯井镇的一所小学工作,那是她职业成长的第一步。为了“学做教师”,董艳一遍遍在寝室模拟课堂教学,将报刊中的优秀教师做法摘抄在备课笔记本上……凭着一股子韧劲,入职一年便成为一匹黑马。一路过关斩将,董艳拿到了县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打破了获奖教师的教龄纪录。


2007年,董艳在一次外出学习时,被城市孩子丰富的阅读环境所吸引。回来后,她看到简陋的教室,望着仅有的几本被学生传烂了的书,不禁问自己:“我应该为乡村孩子做些什么?”她决定要带班上的孩子“读起来”。


董艳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讲故事,写作文时配上图画,把古诗改写成小故事等。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学习热情高涨。4年时间,董艳与学生一起坚持共读,孩子们在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方面收获很大,整体表现突出。


2011年,董艳回到了家乡的户胡镇中心小学任教。由于喉咙出现了问题,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课堂。不能讲课时,董艳就坚持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并把心思花在了教育理论的研究上。


2013年,董艳病愈重返讲坛。她发现,村里很多留守儿童都不善言辞,怎么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们沟通呢?直到一次公开课上,董艳带着孩子们吟诵《清明》,看着孩子们沉浸在诗歌中如痴如醉,她突然发现了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方式。


那就是诗歌。自此,她探索“田园诗意教育观”,开启了抒写“乡土人生”、深埋“乡土情怀”诗意课程体系。董艳说:“通过乡土诗歌的吟诵,进一步锤炼孩子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合作意识。”


引领学生爱上诗意阅读


“儿童诗短小,孩子很有想象力,容易接受,都很喜欢。”董艳首先开发“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课程,引领学生爱上诗意阅读;开启“乡土乐”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对农村中的人、事、物等进行挖掘,创作诗歌;针对留守儿童,研发“远方的诗”课程,孩子和父母之间通过每周一封信的书写,架起了“心桥”。


课堂上,董艳会带领孩子们诵读古诗、现代儿童诗,更会带领孩子把课文、古诗名篇改写成儿童诗歌。课堂外,董艳会带着孩子们去田间地头、去晒谷场、去河边林下,让孩子们用诗人的眼睛去重新观察身边熟悉的一切,在稚嫩的心灵中培植乡土之情。


乡村的黎明,在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中开启,董艳带着孩子们用诗歌对话,孩子们也因诗歌发生着改变。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通过诵读小古文《放风筝》,董艳惊喜地发现,午餐时,孩子们不再你争我抢,而是按秩序安静地排着队下楼。盛汤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自愿让更小的孩子先来。


“新年到了/梅花开了/我们好快乐!”2016年1月,春节将近,董艳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小的课堂作业,写一首迎新年的小诗。让她无比欣喜的是,学生小楠居然也写了一首小诗。小楠是董艳最特别的学生。因为患有先天智力残疾,她在课堂上几乎无法集中注意力。对于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董艳没有放弃,她每天早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给小楠读诗,教小楠读诗。两年多的坚持,终于让小楠写下了自己生命的诗行。


在董艳的带领下,师生共读了600多首儿童诗,她写了600多首诗送给孩子们,集结成诗集《为你写诗》。孩子们集体创作了3000多首儿童诗,集结成诗集《那诗意在乡土的歌》,30多个学生的儿童诗发表在《少年诗刊》等杂志上。他们参加各类各级比赛,屡屡获奖。在一次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四人参赛,捧回了三个省级一等奖,一个省级二等奖,用实力证明了“乡村娃”不一般。


“一个个孩子,笑了/一篇篇写话,动了/一本本书,醒了/我们的董老师/很热情,天天钻进教室里/和我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的诗,董艳说,作为一名教师,任何表扬都比不上学生纯洁的语言让人觉得幸福。


坚守初心扎根乡村教育


2015年,随着董艳的做法逐渐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城里学校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心动过,也犹豫过,但她更舍不得自己的学生。这些年的教学中,孩子们给了她太多太多的感动,第一次写诗、第一次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第一次在省级读书创作比赛中获奖、第一次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这些都让她不舍。


“我是农村人,做了农村教师,我应该有把农村教育做好的担当精神。我做的教育研究是为农村孩子寻找更好的教育,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董艳动情地说。


从那以后,董艳坚定了她的初心,留在了乡村,留在了乡村孩子的身边。


2016年,在全国新教育研究院及霍邱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董艳成立了“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六安分站”,进行线上、线下阅读和教育交流,教育服务覆盖了周边10多个县市、60多个乡镇,惠及8000多名师生。学生家长说,公益课程是农村孩子最好的“营养餐”。


2019年,董艳同一群乡村教师成立了“蓼城·燎原”成长团队,一同读教育著作,写教育叙事。疫情防控期间,他们以“抗击疫情,守护希望”为主题开展线上公益课程“晨诵 共读 说写”,惠及六安市2000多名学生,深受大家喜欢。


2021年,她组建了“霍邱县董艳名师工作室”,带着工作室成员进行教学研究,把自己在教育上的理论分享给众多乡村师生。


从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从安徽省特级教师到全国新教育十大榜样教师,一直以来,董艳从未停下脚步,她阅读、写作、思考、实践,让小小的乡村开出了一朵朵香气四溢的诗之花。


9月10日,恰逢全国第39个教师节,董艳当选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对她来说,这既是一份褒奖,更是一种责任。“一辈子学做农村教师,一辈子甘做农村教师。”谈起以后,董艳信念如磐。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 主播:清蓝云

剪辑:张文哲|审听:江淮杂志

编辑: 陈珺  小果| 审核:丁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诗歌|点亮生活的花束

鲁米的诗充满了灵性,真理和神秘的美感,读他的诗,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你会感觉到,他的每一个字,都在抚慰你的心灵、抚慰你的灵魂。他的诗歌,像黑夜中的星星一样,照亮...

by:湛蓝瀞文

用诗歌温暖孩子

热爱运动痴迷工作持续读书不懈考证的八零后魔都金融民工加两男娃的妈妈。用故事替代说教,用想象启发思维,用陪伴温暖童年,用希望点亮人生。音色不足,激情来补,平凡人生...

by:燕子foreverfly

如何点亮孩子和与之相处

让孩子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如何让孩子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呢?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一定要让孩子有梦想。如果把...

by:喜之朗1619

用声音点亮心灵

用声音点亮心灵用心灵寻找生命用生命感悟灵魂用灵魂拥抱光明

by:孟凡说国学

100天,用诗歌滋养孩子心灵

亲爱的,欢迎来到米粒妈诗歌课!米粒妈请来了毕业于北大、北师大中文系的两位讲师,给孩子准备了100首诗歌,用诗歌滋养孩子心灵!生活不只是衣食住行,还有诗和远方...

by:米粒妈英文绘本频道

给孩子的诗歌

给孩子的诗歌,陪孩子朗读喜欢的诗歌书籍信息:孩子喜欢的诗内容重点:陪孩子认字喜欢的字,变着方法练习语感,读适合孩子的书,听适合的故事,唱童年的歌,织以后的梦主播...

by:熊静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