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同发: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作者:王菁)2023年第九期

2023-09-25 17:23:2411:10 2669
声音简介

“四力”同发: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文:王菁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取得了明显突破和积极进展。适应新时代、完成新任务、履行新使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必须引领力、向心力、创新力、保障力“四力”同发,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应有贡献。


上下同步,统一思想,提升工作引领力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努力提高思想引领力。一是筑牢思想基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领会抓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与基层党建、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抓总作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一把手”工程,中心主任和志愿服务总队长要切实履行好中心建设第一责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要常态化督促指导、协调推进。同时,建立完善党委主要负责人挂点联系制度,制定责任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调研指导。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强化正面引导,多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总结推广各地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广泛发动宣传,运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和宣传栏等载体,加大宣传身边先进典型人物,通过生动展示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果,以及反映基层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家喻户晓,努力营造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点面结合,统筹资源,提升工作向心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必须着眼于点、纵横到面,统筹好各种资源,真正把这项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切实增强工作向心力。一是阵地要突出整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法治广场、红色教育基地等思想阵地资源,发挥好学习讲堂、党校等理论学习宣传阵地的作用,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可示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鼓励引导各部门将公共服务阵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使用。重点盘活乡镇、街道闲置浪费的资源,合理配置文化站、农家书屋、休闲文化广场等现有资源。同时,要打通融合线上平台,充分运用融媒体矩阵、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贯通融合,创新“两个中心”阵地。二是队伍要突出联合。优化壮大队伍,增加志愿者数量。既要不断吸纳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高校专家学者等专业人才,打造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红色志愿服务体系,又要多方发动,吸纳本土文化人才、好人(道德模范)、群众性带头人、退伍老兵等,建立人才库,加强培训提升,增强志愿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加大对优秀志愿者、模范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和表彰,提升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鼓励志愿服务队伍“走出去”和“请进来”,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活动要突出融合。活动要体现群众差异化需求,对目标受众群体精准定位,精确掌握基层受众的特点与需求,以便精确施力、有的放矢,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到人、管用、有效”。丰富活动内容,创新理论宣讲的形式,将理论宣讲以群众喜爱的形式呈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要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加强仪式感,文明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相融合。围绕群众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贴近群众生活的文明实践活动。


丰富载体,精准实施,提升工作创新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需要通过载体和项目来体现、去实现。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必须立足实际,围绕高质量,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全流程实施。一是细化项目设计。围绕特定的主题、群体和问题,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如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特困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帮扶项目。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法律、体育等方面,设计普惠性的项目等。选择优秀的志愿服务队长期有计划地开展志愿服务,不断地推出项目清单,并向群众公布,培育出项目品牌。二是优化项目流程。规范志愿服务项目流程,对项目立项、实施、评估、优化和志愿者招募,建立一套系统流程,实行闭环管理。对项目可行性要严格把关,在服务项目确立之后,及时发布项目信息,招募优秀志愿服务队伍或组织,按照项目要求和进度组织实施,并及时反馈和评价项目实施效果,不断改进完善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法,最终实现项目可评估、可考核、可持续。三是深化项目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孵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想要面面开花不容易,要因地制宜,着眼本土特色优势,每年精心打造几个项目,形成特色品牌,这样更易出亮点,更具操作性、可行性。通过每年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形式,培育支持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多措并举,强化机制,提升工作保障力


机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健全机制是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着眼常态长效,在强化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强化目标和结果导向,以考促行、协同发力,推动形成高效顺畅、齐抓共管的运行模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指标,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巡视巡查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月督导、季通报、半年考核、年度考评。二是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完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对志愿服务时长、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探索引入数字化监管,将反馈和评价作为星级评定的依据。完善志愿者礼遇回馈机制,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志愿队伍、志愿项目、志愿者在入学、就医、城市交通、文化体育等方面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嘉许。完善培训交流机制,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对志愿者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文明实践基金,以财政投入为杠杆,以社会力量支持、群众自愿捐助等为补充,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项目孵化、志愿者激励等。充分发挥自我造血功能,让文明实践工作有保障、可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 主播:袁方

剪辑:张文哲|审听:江淮杂志

编辑:小果| 审核:丁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京津冀,做好大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提高员工素质,与企业共同发展

程社明,管理学博士,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师,职业生涯几十年,创造了一个从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到博士企业家的职业生涯奇迹。他是“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理论及其方法的探索者...

by:幸荟生涯咨询师白丽洁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本专辑共54集,详尽阐述从严治党这个鲜明主题,从多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全面播诵,用平实简明的语言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丰富内涵...

by:中社科有声会

大提琴古典美乐赏析 – 与大提琴家一同发掘音乐美感

-新时代大提琴家,德国演奏硕士,传承悠久技艺-50集大提琴家亲自演奏后的古典音乐心得讲解-让听众不仅能欣赏古典音乐,更能听懂古典音乐为什么会开这门课?.....

by:南瓜头大提琴

四级新题型听力

四级改革,新习题听力,祝愿每个过四级的孩子得偿所愿。

by:四级新题型听力带字幕

(更新2023)专四听力

英语专业四级真题听力(2016-2023)Dictation+Talk+2*Conversation关注微信公众号:薄荷风,回复专四真题,获取历年真题

by:HELDIGE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更新2023.12)四级听力

2016.6-2023.12(3篇新闻+2篇长对话+3篇短文)关注微信公众号:薄荷风,回复四级真题,获取历年真题

by:HELDIGE

14、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谢清顺,深圳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党建处副处长。

by:组工说之阅读悦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