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被抓前给儿子弄的那个“信托基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2023-10-01 01:09:0007:30 1.5万
声音简介

许家印终于被抓了。

很可能,对于这样的结局,之前的两年多里,许家印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

为了尽量多的保全财产,他和妻子丁玉梅进行了“技术性”离婚。

之后,丁玉梅就一直住在香港,没有回过内地。

据很多媒体分析,她可能是在等许家印来香港会合,然后全家人一起飞往海外。但这样的操作,也是凶多吉少,他应该早就和“前妻”约好:如果自己出事了就赶紧抛下他先飞走。

果然,7月许家印在公司内被限制会客后,丁玉梅当天就不知所踪。

许家印和丁玉梅

与此同时,许家印还在美申请了破产保护,并给俩儿子建立了一个金额高达23亿的海外信托基金。

关于许家印各种转移资产的解析,我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网上多的是。看后,确实也不得不感叹,许家印果然是个精明人。

还有人戏称,这回终于想明白了,古代为什么一直要实行株连九族的惩罚制度。

还有人打比方说,泽连斯基举全国之力,打了一年多的仗,竟然败在了一个公司掌门人,许家印的手下。

算下来,泽连斯基带着乌克兰,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多的仗,欠下美国800亿美元,欧洲1300多亿元。按现在的汇率换算,一共约为1.58万亿人民币。

而许家印带着恒大集团,凭一己之力就负债2.4万亿人民币。

原本,人们都说战争是吞金兽,看这样子,咱们的房地产才属于真正的“王者”。

而且,这个吞金兽吞下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是千万家庭的血汗和希望。这难道不是对“共同富裕”最大的讽刺么?

好了,咱们再说回话题,许家印事先弄出来的那个23亿的海外信托基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他们老许家的人又将以什么形式从里面拿钱出来?

咱们能不能把这个信托基金直接没收抵债?

信托基金,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功能和操作流程也各不相同,而许家印给儿子建立的这种信托基金,则属于其中的单一性质的家族信托基金。

简单归纳,这类信托基金有三个特殊性:

1.不可更改。即信托的条款生效后,除非相应托管机构破产,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更改条款。

2.不可撤销。即条款生效后,除非相应托管机构破产,信托将按照约定持续运行,任何人无法中止。

3.不可追赃。这条也是其最为超级无敌的特点。

这个信托一旦生效,所有资金将脱离之前的所属人,独立运营。因此在法律上,它不受个人债务、税务、行为和婚姻状态变化等任何外力的影响。也就是说,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被转移至了信托机构,信托财产已不属于信托当事人,政府无法再向信托当事人征税或者追赃。

家族信托,可以看作一种长期的金融理财手段,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本身。正如前面讲的那样,当富豪将巨额财产给到信托基金后,这个钱就属于基金所有了,与此同时,他的后代们则可以持续享受基金的红利——每年利息给受益人,本金放着增值。

即便信托基金不是保险柜里的钱可以随取随用,但它却属于一种安全保福贵的细水长流。

比如,许晋亨李嘉欣夫妇每年可以从银行手中领取200万的生活费。这就是他爷爷香港船王许爱周留下的家族信托基金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财产转移及管理制度,信托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英格兰。

在那段刀光剑影的岁月中,出征之前的骑士和更高层的贵族们,总是非常担心,万一自己在战场上不幸挂掉,妻儿们的富足生活将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怎样才能确保财产免遭恶人侵吞?或者因家人无力经营而最终破产?

于是,一种制度就应运而生了——骑士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赠给教会,教会则作为信托人拥有财产,而受益人则是骑士指定的家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家族信托制度,最终还是在资本家们的手里,得以发扬光大。

这些富豪们,虽然嘴上大多说的很平淡,可打心底里,都是非常在乎家族传承和后辈生活的。

那么,选择建立家族信托基金,一是可以钻空子巧妙避税;

二则能够减少家庭纠纷和成员之间的勾心斗角,并激励后代们不断进取;

三、它可以确保自己的后代即便不善经营,也能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而不是被骗的只剩下背心裤衩,或者将家产挥霍一空。

这里咱们就简单举个例子。

比如,某富豪手里有10个亿的财产要留给唯一的孩子。

如果他选择赠予或者继承的话,相关税额是非常高的,甚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大额遗产继承税,曾一度高达80%。

这样的操作,显然是非常不划算的。

另外,直接给孩子财产,更会存在两个最明显的隐患:

1.取得财产所有权的这个继承人正好是个不思进取,挥霍败家的花花公子,很可能就把老爹给打下的财富帝国糟蹋了。

2.如果继承人与配偶离婚,还有可能被配偶分走一半。

反之,如果采用家族信托基金的形式,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哪怕是后代的生意破产了被追债,或者是婚姻破裂了,信托基金依旧能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的,不属于债务和离婚财产分割的执行对象。

因为,根据信托法律原理,一旦设立家族信托,投入信托内的财产即具备独立性,不论委托人离婚、破产、死亡,家族信托内的财产都将独立存在。并且,富豪们还可以在信托设立协议中设定多样化、个性化的传承条款,以确保子孙后代或其指定的其他受益人衣食无忧吃香喝辣。

这么看,很多西方大家族之所以能逃出“富不过三代”的诅咒,延续一两个世纪,这跟他们选择了信托基金的集成模式,似乎也不无关系。

甚至,在犹太人圈子里,信托基金还曾一度搞出过“空手套白狼”的新玩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犹太富商A和B两个家族,都是搞金融的,他们祖上有着好几代人的生意往来,两家知根知底,荣损与共。

这种情形下,A家给B家10亿美金,在他那里弄了个信托基金,所有权给了B,A的子孙后代可以来定期拿钱。

然后,B家又给A家10亿美金,同样的操作。

这样一来,AB两个家族就等于都有了信托基金,但是实际上——他们俩一分钱也没花出去!

而且,成为信托后,还能传承,能避税、能逃债....

说到这儿,大家也应该看明白了,跟什么瑞士银行的信誉、德国制造的良心差不多,所谓的西方富人利用信托保管家族财产,不给后代留下财富这类的“鸡汤”,大家随便听听就行了,可不能太当真。

国外的不说,就从这回许家印的操作里面,咱们也能品的出来,“家族信托基金”,除了字面上的保障后代生活外,给家族成员逃债和避税,才是它的真正用途和终极意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给儿子的信

记得,你还在你妈妈肚子的时候,就很调皮,怀你十个月,

by:白发青衣

给儿子的信

这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评论作品,是作者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以通信的方式,从父亲的角度,深刻而又生动地论述了父母应如何正确地对子女进行教育;青...

by:小瓶子_t5

老爸给儿子讲的睡前故事

对孩子无限的爱,只能化成一个个睡前故事的陪伴。业余讲故事,专业爱孩子。

by:夹被睡神

写给儿子的信

儿子一年级就已经开始住校了,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周都会写一封信给他,有的时候他会给我写回信,大了以后就不写了,而我还在坚持……

by:希米奥明

给儿子的38封信

孩子大了,也许未必能听见你所说的。通过一个成功的父亲写给孩子的信,给孩子一些启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自己一些反思,找到更有效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沟通的点。从那些...

by:快消斌哥

给儿子读绘本

儿子很喜欢妈妈读绘本,无论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很对绘本都是反反复复重复听,现在已经习惯了妈妈睡前读绘本的习惯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孩子的记忆力更好,很多内容他都能...

by:标签无声

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榜样如同远航的明灯,指引方向、照亮前程!比尔盖茨崇拜的偶像!!最广泛的商业领域中被公认的教父!学会聆听、用心思考~~

by:祥瑞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