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黄元吉注第四章 和光同尘

2023-10-01 19:42:1117:03 48
声音简介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家子,象帝之先。

  帝者,上帝也。先者,无始之始也。

  道者何?太和一气,充满乾坤,其量包乎天地,其神贯乎古今,其德暨(jì)乎九州万国。胎卵湿化,飞潜动植之类,无在而无不在也。道之大何如也?顾其为体也,空空洞洞,浑无一物,若不见,为有余;及其发而为用,冲和在抱,施之此而此宜,措之彼而彼当。《诗》曰:“左之左之,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真若百川朝海,而海不见盈也。不诚为万物之宗旨哉?孔子曰:“鬼神之为德,休物无遗。”又曰:“语小莫破,语大莫载。”其浩浩渊渊,实有不可穷究者。道之难状如此,后之人又从何而修乎?太上慈悯(mǐn)凡人,乃指其要曰:凡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才智之士,自恃(shì)自恣(zì),任意纵横,于以锢蔽(gù bì)虚灵而不见耳。兹欲修道,须知聪明智慧,皆为障道之魔,从此黜(chù)堕(duò)明,屏其耳目之私,悉归混沌,而一切矜(jīn)才恃智,傲物凌人之锐气,概挫折而无存,则人心死而道心生,知见灭而慧见昭矣。先儒谓:聪明才智之人不足畏,惟沉潜入道、澄心观理者为可畏,斯言不诚然乎?修行人务以沉神汰虑、寡欲清心为主。那知觉思虑之神、恶妄杂伪之念,纷纷扰扰,此念未休,彼念又起,前思未息,后思又来。我必自劝自勉,自宽自解——如乱丝之纠缠,我必寻其头绪而理之;若蔓草之荒芜,我必拔其根株而夷(yí)之。如此则纷纭悉解,而天君常泰矣。虽然,此独居习静之功,犹未及于闹处也。苟能静而不能动,犹是无本之学。必静时省察,一到热闹场中,尤要竞竞致慎!凡事让人以先,我处其后,尊人以上,我甘自下。若此则与世无忤(wǔ),与人无争焉。又况好同恶异,世俗大体皆然。我惟有随波逐流,从其类而和之,虽有光明正大之怀,我决不露其圭(guī)角。惟有默识其机,暗持其体,同己者好之,异己者听之。所以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古圣人当大道未明之时,莫不以此混俗也。又观六祖得衣钵(bō)之后,道果虽圆,尚未尽其微妙,由是留形住世,积功了道,隐于四会山中,猎夫与居,恬不为怪,所以得免于难。若非和光同尘,乌能长保其身?由此动静交修,常变有权,则本来一点湛寂虚明之体,自然常常在抱,而又非果在也:若有所在,若有所存,却无所存,一片灵光,闪灼于金庭之下。此道究何道哉?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吾不知从何而来、从何而去,究为谁氏之子也?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斯为大道之玄妙欤(yú)?!帝之先有何象?亦不过混沌未开,鸿濛(mēng)未判,清空一气而已矣。迨(dài)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太上将道之体,画个样子与人看,又教体道者欲修大道,先认道源。欲寻道源,先从自家心性中闲邪存诚,自下学循循(xún)修之,久则底于神化之域,方知吾心性中有至道之精,常常不离怀抱也。须从静中寻出端倪,用存养省察之功,以保守天真,不以盛气凌人,不以繁冗乱性,即张子所谓解脱人欲之私也。拨开云雾,洞见青天;轩断葛藤,独露真面。一旦动与人交,不知有光埋光,在尘混尘,或显才智,或炫功能,抑或现烟霞泉石之身,露清致高标之态,历观往古,惹祸招灾,为大道之害者不少。如汉朝常锢(gù)之禁,晋时清流之祸,虽缘小人之奸,亦由己不知明哲保身之道也。人能混俗和光,与世同尘,一若灵芝与众草为伍,凤凰偕群鸟并飞,不闻其香而益香,不见其高而益高。如是藏拙,如是直养,则湛寂真常之道,则恍惚于眉目间,不存而若存,有象而无象。《中庸》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xiù)”,至矣!非居帝之先而何?

整理:王钰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道德经注释-黄元吉

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

by:信受奉行px

道德经注释|黄元吉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而黄元吉版注释则字字精义。不读黄版道德经,不得道德经之真义也。

by:洞尘子

黄元吉注解之道德经

道德经的智慧大家有目共睹,世界级的宝典。现代人大多挖掘它的商业智慧和治国智慧,其实道德经更是书名点睛,道德两字为重,是一本道家的经典。我尽量挤出时间来给大家讲解...

by:听友99641773

《道德经》黄元吉注释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首,是上古修真的总纲。《道德经》黄元吉注释字字精义,句句入心,不读黄元吉版《道德经》,不得《道德经》之精髓。

by:一真厚德

《道德经》黄元吉注释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首,天上天下第一经,古今中外第一文,《道德经》黄元吉注释版字字精义,句句入心,不读黄元吉版道德经,不得道德经之精髓。

by:一真厚德

《道德经》黄元吉注释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首,天上天下第一经,古今中外第一文,《道德经》黄元吉注释字字精义,句句入心,不读黄元吉版道德经,不得道德经之精髓。

by:一真厚德

黄元吉道德经讲义

黄元吉:名裳,字元吉,一说号元吉,江西丰城人,清代道学大师,生平事迹近于神奇传说。他清朝时曾在四川富顺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由门下弟子笔录并编纂成《道德经讲义》、...

by:华羽苑菁

黄元吉《道德经讲义》

《道德经讲义》,又名《道德经精义》、《道德经注释》,清代黄裳著。黄裳,字元吉,一说号元吉,江西省丰城县人,清代著名道学家,曾在四川富顺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门下...

by:歸去崑崙

道德经讲义-清·黄元吉

清代乐育堂黄元吉真人所讲解的道德经分章讲义。

by:白羽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