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丨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023-10-10 19:47:2105:48 76
所属专辑:唐诗赏学
声音简介
孟浩然丨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shu ming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qiao qi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jing

译文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已全归家而去,烟霭ai中鸟儿刚归巢chao安息。
  与丁大约定今晚来寺si住宿,独自携琴站在山路等他。

注释
  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山房:僧人居所。度:落。壑:山谷。倏:一下子。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樵人:砍柴人。之:此。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鉴赏
  孟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径之上等待不至的情景。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前六句融情入景,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句再点出一个“候”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友人的信任。“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zhu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看来,前六句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友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这些诗句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创作背景
  孟住在僧人业师的庙里,与朋友丁大约晚上来庙共宿。天快黑了,丁大还没来,孟就出庙等候,并作此诗记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

by:假说真听

唐•孟浩然传

该书讲述了孟浩然的一生

by:艾潤聲音美化

孟浩然诗集100篇

以上内容采自百度百科!

by:o0浮生逍遥

孟浩然诗词全集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字浩然,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的诗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

by:微雨星辰

唐诗鉴赏 孟浩然卷

唐代著名田园山水派诗人,孟浩然的经典作品。

by:珠穆朗玛18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y:小巧小玲

与诸子登岘山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一作:字在)译文及注释译文世间的...

by:小巧小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

by:方天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