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徽州文化优秀因子赋能乡村振兴(作者:周蓉蓉)2023年第十期

2023-10-23 11:59:2110:42 94
声音简介

以徽州文化优秀因子赋能乡村振兴

周蓉蓉/文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门类众多,在皖南乡村影响深远。近年来,黄山市深入推动“徽州顶流IP破冰出圈”,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徽州文化蕴含的优秀因子,助力皖南彰显徽山水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既是走好富有皖南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展现徽州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内在要求。


挖掘徽州文化生态价值,加快推进皖南宜居乡村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始终恪守的生活理念和生存经验。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是徽州人浸入骨髓的生活方式;“杀猪封山”“吃饼封山”“打锣封山”背后是徽州人的山林信仰和养山造林的信念;随处可见的“山林禁碑”以及频繁出现在村规民约上的“永禁泥沙垃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等条款是徽州人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见证。徽州的古村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呈现出独特的格调和风貌。从选址的依山傍水、随坡就势、几乎村村都有的水口林,到建筑时通过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沟通内外空间,再到街巷空间设计和村落环境营造的天人合一,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对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意义不言而喻。积极挖掘徽州文化的生态价值,不仅可助力乡村全域环境整治、农村“三大革命”以及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在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乡村颜值,推进皖南宜居乡村建设,还可用徽州文化浸润时代人心,进而形成爱我乡村、节约资源、整洁环境、从我做起的高度自觉,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挖掘徽州文化产业价值,加快推进皖南宜业乡村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的背后是农业产业的兴旺发达。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闯荡四海,在商业上取得一定成就后回乡出资兴学、建祠修谱、教化乡民,由此奠定了徽州文化灿烂辉煌的基础;而不断繁荣的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着徽商,贾道儒行、义利兼顾,推动徽州商帮不断走向强大。加快推进皖南宜业乡村建设,挖掘徽州文化产业价值,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构建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尤为重要。比如:可以徽州古村落、古民居为基点,积极打造摄影写生、研学营地、徽州民宿、自驾露营等休闲业态,开发农事体验型景区,让“藏”在村庄、建筑、祠堂、小桥、古塔上的“文化符号”把人引进来、吸进去;可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为基点,提升文旅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新安康养、温泉度假、森林氧吧等“养生+养心”沉浸式体验模式;还可以开发“徽字号”旅游商品、徽派美食、徽州好物,举办各类节日、赛事、盛事,加速农、文、旅三者融合,打造乡村全域旅游新格局。此外,传统徽州宗族一贯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加上徽商异军突起所带来的巨额财富,在徽州地区便诞生了一些先进的人才理念和教育方式。这些人才理念和教育方式,今天依然可以为乡村人才培养,建设皖南宜业乡村提供有益借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挖掘徽州文化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皖南职业教育实现劳动力技能培养和徽州文化、技艺传承人培养的双重功能,系统培养一批既有徽州文化底蕴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土实用人才,为皖南宜业乡村建设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挖掘徽州文化人文价值,加快推进皖南和美乡村建设

徽州传统社会自南宋以来,社会文化获得了极大发展,在“国家政权止于县”的封建王朝治理模式下,徽州乡村依然保持了千百年的稳定与繁荣。充分挖掘徽州文化背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探究徽州乡村治理的有效经验,可为“三治”融合的皖南和美乡村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比如,在吸收徽州传统家规家训、族规族训等有益成分的基础上,紧盯农村实际和村民需求制定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村规民约,在立约、传约、践约的过程中,破解一些困扰乡村治理的难题,可为皖南乡村汇聚自治能量。比如,徽州乡贤文化,是皖南乡村治理的又一宝藏。大力传承乡贤文化,积极打造新时代的乡贤群体,通过乡贤调处乡村矛盾纠纷,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可为皖南乡村振兴汇聚德治能量。比如,“理法兼治”是徽州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契约文化”是徽州乡村“定分止争”鲜明特色,并且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方法步骤,有效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这也可为皖南和美乡村“三治”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深入挖掘徽州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能够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徽州经典诵读、徽州文学创作、徽州曲艺及民俗的表演和传承,提升农民文化品位,丰富农闲时光,进而抚慰身心、淳化民风,促进社会和谐。


挖掘徽州文化奋斗价值,实现新时代皖南乡村共同富裕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共同富裕。广袤的农村是推动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对于当下经济普遍欠发达的皖南乡村来说,更是如此。历史上的徽商异军突起,称雄明清商界数百年,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辉煌,铸就了徽州人创新创业、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精神内核。祖籍徽州的胡适先生,将之形象地称为“徽骆驼”精神。大力挖掘徽州文化蕴含的“徽骆驼”精神时代价值,比如徽商穷则思变背后的解放思想精神、开拓进取背后的创新创业精神、负重前行背后的百折不挠精神、吃苦耐劳背后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依托徽州丰富的山水、历史、人文资源和众多的能工巧匠,鼓励农民积极投身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观光农业、家庭农场、传统徽派工艺生产、农耕文化创意设计与展示等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实现皖南乡村振兴,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同时,历史上的徽商取得成功后,回报桑梓,把大量钱财输回徽州,强有力地支持了徽州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以徽商的慷慨捐助和义田义学义举为主体的良好社会互助体系,在维护徽州社会和谐、提升民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意义深远。这对我们在新时代实施“凤还巢”工程,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乡村社会互助体系等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借鉴和启示。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 主播:后强

剪辑:张文哲|审听:江淮杂志  何丹

编辑:小果| 审核:丁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优秀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一座丰厚的精神宝库。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历...

by:蓝天畅之

徽风皖韵|徽州文化黄山风景

徽州文化的核心包括崇仁尚义、修德敦行、讲求诚信、创新进取、坚忍不拔、百折不回、负重进取的“徽骆驼精神”,以及兴文重教、宗族乡里意识和帮扶协作精神。徽州文化是中华...

by:合肥Mar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by:听故事的子萱

优秀传统文化汇集

倾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圣贤的智慧,让我们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造命运的方法,掌握自己的未来,获得五福圆满的人生❤❤❤

by:阿姝女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诗经》到《周书》共计36课

by:徐健舜的江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引无数英雄辈出,有多少文化积淀,结晶成传统文明,汇成了国学经典,她孕育世代中华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她是我中华民族之魂,她是民族精神...

by:唐慈缘1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富润屋徳润身读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今日我养习惯,明日习惯养我。书香浸润童年阳光少年,快乐阅读

by:神秘开朗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