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义不帝秦》| 与人排患释难而无所取 主播:嘻嘻

2023-07-20 14:16:3324:37 1320
声音简介

《鲁仲连义不帝秦》

主播:嘻嘻   文稿:杨滚滚的小迷妹   剪辑:嘻嘻


【原文】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译文】

 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魏国安釐王下令让魏将军晋鄙去营救赵国。魏王害怕秦国,命军队停留在荡阴,不再前进。

    魏王命客将军辛垣衍伺机从小路进入邯郸城,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秦国之所以紧急围困赵国,是因为秦王曾与齐闵王争相自立为帝,不久秦王取消了自封的帝号,这是迫于齐闵王先取消了帝号的缘故;如今齐国之势比起闵王在时已经愈发危弱,当今天下只有秦国雄霸四方,秦国的这次军事行动,并不是一定要夺取邯郸城,而是想要称帝。赵国如果派遣使者尊秦昭王为帝,秦王必定高兴,然后秦军就会收兵离开。”平原君犹豫没能下决定。

    这时鲁仲连恰巧周游到赵国,遇上秦军围困赵国,听闻魏国将军想令赵尊秦为帝,于是拜见平原君说:“事情将怎么处理呀?”平原君说:“我敢说什么呢!赵国百万军士已战败折损于境外,如今秦军在境内围困邯郸而我又不能击退他们。魏王派客将军辛垣衍来令赵尊秦为帝,如今那人正在此处。我哪敢说什么啊!”

鲁仲连说:“起初,我认为您是天下闻名的贤公子,现在我才知道您不是天下的贤公子。魏国客将军辛垣衍在哪里?请让我为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平原君说:“请让我来为您引见他。”

    于是,平原君就去见辛垣衍,说:“东边的齐国有一位鲁仲连先生,他人现在此处,请让我为将军您介绍引见他。”辛垣衍说:“我听说仲连先生是齐国道德高尚之士。我是魏国的臣子,出使来此,有职务在身,我不愿见仲连先生。”平原君说:“我已经将您出使来赵国的事情透露给鲁仲连了。”辛垣衍只好答应了。

    鲁仲连见到了辛垣衍却不说话。辛垣衍说:“我看在这座围城中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现在我观察先生俊貌,不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久留在这座围城之中而不离开呢?”鲁仲连说:“世人以为鲍焦是由于器度狭小,忧困而死,这是错误的。现在很多人都不理解鲍焦,以为他仅是为个人而死。那个秦国,是抛弃礼义而崇尚斩敌首之功的国家,用权诈之术对待有知识的人,把百姓当奴隶役使;如果使秦王肆无忌惮地自立为帝,进而号令天下,那么我只有投身东海寻求一死罢了。这是因为我不愿意当秦国的臣民啊!我见将军的目的,是想助赵国一臂之力。”辛垣衍说:“先生要怎么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将使魏国和燕国帮助赵国,齐国、楚国本来就已经帮助赵国了。”辛垣衍说:“燕国嘛,我暂且认为它已听从您了;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魏国不帮助赵国,是因为没看到秦国称帝的危害啊。

假如魏国看到了秦称帝的危害,那它必定会帮助赵国。”辛垣衍说:“秦称帝的危害又要怎么解释呢?”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行仁义之事!率领天下诸侯朝拜周天子。当时周王室贫弱微小,各诸侯没有一个朝见周天子的,只有齐国去朝见。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逝世,诸侯都去吊唁,齐王去迟了。周天子十分生气,派遣使者到齐国说:‘天子逝世就如同天崩地裂,新天子都移居草庐守丧,东方藩属齐田婴竟吊唁迟到了,斩了他!’威王突然大发脾气,骂道:‘呸!你娘不过是个地位低下的奴婢而已!’齐威王前后不一的行为最终被天下人所耻笑。齐威王之所以在周天子生时朝拜之,死后则叱骂之,实在是因为无法忍受周天子的苛求啊!那天子本就可以作威作福,没什么好奇怪的!”

    辛垣衍说:“先生难道没见过那奴仆吗?十个仆从却听从一个主人的话,难道是十个人的力量、智慧比不上一个人的吗?是害怕他啊。”鲁仲连说:“那么魏国与秦国相比,就像奴仆一般吗?”辛垣衍说:“是的。”鲁仲连说:“既然如此,那么我将让秦王煮了魏王,把魏王剁成肉酱!”辛垣衍闷闷不乐,说:“啧!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吧!先生又怎么能让秦王煮了魏王,把魏王剁成肉酱呢?”鲁仲连说:“当然能!让我来给你说说: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商纣王封的三位诸侯。鬼侯有一女儿面容姣好,于是将她进献给纣王。纣王却觉得鬼侯之女长相丑陋,于是就将鬼侯剁成了肉酱;鄂侯急切地为鬼侯辩护,于是纣王命人把鄂侯制成了肉干;文王听说了这件事,为此深深叹息,因此纣王就把文王监禁在牖里的监牢中一百天,想置文王于死地。为什么与他人都称王称帝,本是平等的,却最终落到被人宰割的地步呢?”

    “齐闵王将到鲁国去,夷维子手持马鞭随行左右。夷维子对鲁国人说:‘你们将用什么来招待我的君主呢?’鲁国人说:‘我们将用招待诸侯的礼仪来招待您的君主。’夷维子说:‘你们是根据什么选定这样的礼节来款待我们的君主的?我们君主是天子。天子到各地巡游视察时,诸侯应离开自己的宫室,交出钥匙,撩起衣襟侍立于几案之侧,在堂下伺候天子用膳;天子用膳完毕,诸侯才能退归自己的朝廷、治国理政。’鲁国人听了这话便闭关落锁,不予接待,使得齐闵王无法进入鲁国。齐闵王将到薛国去,从邹国借路。正当此时,邹国国君逝世,闵王想要进宫吊唁。夷维子对邹国新君说:‘天子吊问,诸侯要改换灵柩方位,使灵柩朝向北方,然后天子面向南方凭吊。’邹国群臣说:‘一定要这样的话,我们就用剑自杀。’齐闵王因此不敢进入邹国。邹国、鲁国都是贫弱的小国,国君生时,臣子无法侍奉供养,国君去世后,殡葬不能行隆重的饭含礼,即便这样,齐闵王想要让邹国、鲁国臣子对他行天子的礼仪,也无法达到目的。现在秦国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魏国也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二国都有‘万乘之国’的称号,互有称王的意图。只因看见秦国打了一场胜仗,就想跟从秦国,尊秦为帝,这使得魏国的大臣都比不上邹国、鲁国的臣子有骨气。”

    “况且如果秦王逞欲不止,最终自立为帝,那秦王就会更换诸侯的大臣,剥夺他所认为的‘不贤’之人的权利,而交付给他所认为的‘贤能’之人;惩罚他所厌恶的人,而赏赐他所喜欢的人;还将令自己的女儿和善于进谗言的嬖妾作诸侯妃子,住在魏国宫室之中,魏王怎么能够安然无忧?而将军又怎么能受到过去那样的宠信呢?”


    于是辛垣衍起身、向鲁仲连拜了两拜,道歉说道:“开始我以为先生是一般人,现在我才知道先生是天下的高义之士啊!请允许我离去,我不敢再说称秦为帝的话了!”


    秦国将领听说了这件事,退军五十里。此时恰逢魏国公子无忌夺得晋鄙的兵权,来攻击秦国以营救赵国。秦国军队便撤退,离开了赵国。


    赵国危机解除了,于是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仲连推辞了多次,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便设酒摆宴款待鲁仲连。酒喝得正酣畅时,平原君起身,走上前,用黄金千斤来向鲁仲连祝酒。鲁仲连笑着说:“天下之士所被人看重的,正是他们为人排除祸患、解释难题、解决纷乱却不求取回报的高尚品德;假若接受了什么报酬,那就成了商人的行径,我不愿这样做。”于是鲁仲连向平原君告辞离去,终生未再相见。




【解读】


本文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赵孝成王六年(也即公元前260年),秦赵二军交战于长平,赵军大败,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士卒四十余万,天下震惊。文中平原君所说的“百万之众折于外”指的就是这场战役,“百万”是夸张的说法。两年后,秦王为了扩张疆土、自立为帝,再次挑起了与赵国的战争,派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国的安釐王得到这个消息后,急忙派晋鄙将军援助赵国。秦昭襄王得知魏国出兵帮助赵国,写信恐吓魏王,威胁说谁帮助赵国就先攻打谁。魏王看到信后,营救赵国的决心开始动摇,于是命令晋鄙的军队先驻扎在荡阴。这也就原文中所说的“畏秦,止于荡阴,不进”,这样魏国既摆出了救援赵国的姿态,又能在本国安全受到威胁时及时抽身离去。不仅如此,魏王还派客将军辛垣衍从小路潜入邯郸,通过赵国宰相平原君赵胜来说服赵孝成王尊秦为帝,以解邯郸之急。赵国已在长平之战中折损了众多将士,无力再与秦国这样的大国一战,但是不战而降、屈居秦之下,又实在是意难平。毕竟秦赵二国以前可是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事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身为赵国宰相的平原君心急如焚、束手无策。这时齐国著名的品德高尚的鲁仲连主动担起了救赵于危亡之中的责任,他援引事例,层层铺垫,直陈要害,形象又透彻地阐明了尊秦为帝对各国的危害,最终令辛垣衍拜服,不敢再说什么尊秦为帝的话。而秦军将领得知此事之后,更是退军五十里。从而为赵国等到魏公子无忌的援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条例清晰,说理简洁有力,层层深入,通过“帝秦”派与“不帝秦”派之间进行的一场论战,以及鲁仲连居功至高却拒不受赏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了鲁仲连不尊强秦为帝的决心和他“与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高尚品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子珩1

这个bgm配得好。疏慢中紧迫的危急感暗流涌动,有一种战国士人纵横辩论,汪洋恣肆之感。

朝朝暮暮mu

辛垣(yuán)衍还是辛垣(huán)衍?

猜你喜欢
秦帝的祸妃

这不是穿越,这是一部震憾千年的传奇。任初静只是二十一世纪末期一个平平凡凡的女生,如果非要说她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莫名的来到了这个叫“碧落”的国度。但她可以...

by:诗声玥耳

隋唐不演义—帝国往事

中国的7世纪和8世纪,也就是隋唐之交的百年。在那里,盛世就像是一个精心炮制、虚幻而又深刻的镜中世界。在这本小书里,你看见的同样是帝王将相,可又不是你所熟悉的面孔...

by:听友42145162

秦始皇演义

秦始皇南征百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本书描述了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登基到公元前210年病殁大体25年的历史,记述了这一时期...

by:

大秦赋演义

学习《领袖心经》添加隋宝亿15958747999讲述秦王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

by:隋宝亿心力致富堂

秦始皇演义

秦始皇南征百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本书描述了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登基到公元前210年病殁大体25年的历史,记述了这一时期...

by:忻筱羽

解密秦帝国

详解秦帝国崩溃过程中的历史谜团

by:婚礼策划培训主持王晖

大秦帝国

讲述了秦帝国的崛起,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秦国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

by:瑞棵丁

大秦帝国

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这裂变般的阵痛中重生。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

by:温故记

大秦帝国

沿着沧桑的历史长河,追溯那千年前的文明起源,通过本书我们能窥探到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这些蛛丝马迹将让我们看到一群养马之族是如何成为华夏一统的大国统治者。

by:半碗茶水

大秦帝国

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

by:西瓜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