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选段-卷席筒-抱娇儿止不住悲声大放-董秀娟

2024-04-04 09:44:4707:08 1.7万
声音简介

河南曲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起源于河南南阳,分大调曲和小调曲,小调曲优雅婉转,轻快。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的河南曲剧,发展为戏曲剧种。由于曲调易学,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传播极快。

剧种

河南曲剧史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为曲艺“河南曲子”,于1926年经地摊、高跷阶段进入戏曲舞台。又有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洛阳曲子(小调曲子)之分。前者较沉稳,后者较活泼。唱曲牌,常用的有[汉江]、[扬调]、[满州][鼓头]、[打枣杆]、[剪剪花]、[银纽丝]等四十多种。唱调柔和、宛转、轻快,具有明显的民歌特点。主要伴奏乐器有曲子弦、三弦、四弦、板胡、二胡、琵琶、筝等。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早期剧目多为反映家庭生活的“三小戏”,如《闹节》、《卖瓦盆》、《安安送米》等,其后也有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大戏,如《祭塔》、《花庭会》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陈三两》、《风雪配》、《卷席筒》和编演的现代剧《掩护》、《游乡》等影响颇大。

剧目

剧目以民间生活小戏居多,如《李豁子离婚》、《小姑贤》、《小姑河南曲剧

恶》等。也有从鼓子曲目中改编的,如《祭塔》、《花亭会》、《蓝桥会》、《闹书馆》、《安安送米》、《金精戏窦仪》等。1933年,流传到河南中部周口和东部开封一带。抗日战争时期,又流行于陕南和鄂北。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梆子、京剧等地方大戏的表演艺术,行当脚色也由小生(俗称相公)、小旦(俗称丫环)、丑(俗称和尚)发展为生、旦、净、末、丑,在剧目上移植演出《铡西宫》、《哭洪堂》、《白蛇传》、《白玉簪》、《血手印》等,也曾摘取长篇大书,如《呼延庆打擂》,编成连台本戏上演。现知传统剧目有 210多个。早期著名演员有朱天水(旦)、朱六来(生)、李金波(旦)、赵和洲(丑)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402859706

唱的真好听

徐文舟

心都碎了啊!

90后小戏迷

听到泪目,临别最是多叮嘱,字字句句总关情

jzuewuap9fak54bgx3ss

好听,不好学,

猜你喜欢
曲剧《卷席筒后传》

<卷席筒>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大影片中的主人公张苍娃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少年,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是心术不正的母亲害死了曹老爷,并嫁祸于曹保...

by:梨园名伶

【曲剧】卷席筒 海连池

《卷席筒》曲剧《卷席筒》舞台版剧照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大影片中的主人公张苍娃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少年,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是心术...

by:博爱传奇慧净居士

曲剧《卷席筒》续集精选片段

前集反映曹林的续弦妻室赵氏为给亲生儿子苍娃谋夺家产,乘曹林前妻之子曹保山进京赴试之际,毒死丈夫,嫁祸曹保山之妻张氏。知县钱世理受贿将张氏定为死罪,苍娃出自正义,...

by:豫剧大师

曲剧《卷席筒》全场精选片段

《卷席筒》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大影片中的主人公张苍娃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少年,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是心术不正的母亲害死了曹老爷,并嫁祸于曹保...

by:豫剧大师

晋剧●卷席筒

《卷席筒》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大影片中的主人公张苍娃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少年,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是心术不正的母亲害死了曹老爷,并嫁祸于曹保...

by:戏曲评书爱好者

曲剧选段荟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方唱罢我登场,我声方落他声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by:蹒跚的小白

曲剧经典选段

曲剧是河南省的传统戏剧。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

by:南柯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