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

2023-12-01 21:54:3617:16 4803
所属专辑:勾勾读世界
声音简介
晚清名臣:曾国藩

原创 快刀明月
快刀明月
2023-08-20

大家好,我是快刀明月。本期想和大家一起聊聊: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关于他的事迹着实太多,难以一一赘述。不过,在大清朝后期,他确是一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

毛主席曾有评语: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国民党蒋介石也说过: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

国共两党领袖,都对这个人推崇备至。他的身上,究竟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一起去学习?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天资不高,日拱一卒

曾国藩,一八一一年生人,六岁入塾读书,十几岁开始考秀才,一直到二十二岁那年,才拿到合格证。到二十七岁时,才成功登第,考中进士。随后,才一步步走上仕途之路。

在学业期,从时间线上也可以看出,在过去,曾确实是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但这不妨碍,他后期取得的非常成就。

关于曾国藩读书阶段的“笨”,野史里曾有记载,说是一日曾国藩在屋内读书背古文,正巧这天晚上,有位梁上君子准备入室盗窃,就准备等着读书人烛光熄灭,就寝后实施计划。可左等右等,一个时辰都过去了,曾国藩那篇课文就是背不下来。最后等的实在受不了了,那位梁上君子下来,气的大骂:“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自己从头到尾背下来后,扬长而去。。。那么问题来了,此时请求一下少年曾国藩的心里阴影面积。。。

就是这样的天分,曾国藩能有日拱一卒的耐性,坚持读书,最后到了人生二十七岁,终于把书读出来了,考中进士。

他有一句名言:唯有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拙功,慢功,是多数人不愿意下的功夫,更是聪明人不屑于去做的事。但是,坚持做的人,结果,自不会差。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二、审时度势,把控局面

曾国藩当官不久后,逢母亲病故,回家丁忧。恰当这个时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各地调用的八旗军根本就无力抵挡。

满清入关时的八旗军可以说是血性,战斗力满格。可一代又一代,如今的八旗子弟,大都是提笼架鸟之辈,哪有什么战斗力,,,古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证此言。

无奈之下,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说白了,就是希望各地有权有钱的人自行组织武装来遏制太平军的发展。时势造英雄,这,正好也就为曾国藩创立湘军,提供了一个机会。

咸丰三年(1853年),曾在家乡湖南一带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后一步一步发展,直至最后,成为了名噪一时的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队——湘军。

​谁都知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一种愿景,更是一句美谈。真正做到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赵括,纸上谈兵背千古骂名,可他能做统帅,当时一定是他的文辞思辨足以服众,所以最终决策者才会拍板。可打起战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曾国藩在打战方面,一开始确实是兵败如山,受尽乡绅士族耻笑。个性刚烈的他几次,都打算自尽。可一次次,被手下拉了回来。从长计议。。。

困境思变。所谓包羞忍辱是男儿,曾国藩打破门牙和血吞,屡战屡败?我就屡败屡战!他的韧性,让他逐步走了出来。

他自身战术不行,但他能审时度势,他的九弟曾国荃打战一把好手,所以战时调度他就让九弟负责,他在后方,进行整体把控。所以,他是一个战略家,从来不是什么战术家。这一点,或许他和刘邦有几分相似之处。

打战时,曾国藩也不求速胜。他的战略打法,后总结为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像一条巨蟒一样,一点点围困住敌人,直至弹尽粮绝,不得不,束手就擒。

这,也是他那句“唯有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最有力的解释。

这么说来,从他读书一路,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一样一样的。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在官场,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好似火箭�般的速度。后官至两江总督(江西省+江南省,江南省,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可以说,在满清朝代,汉人当官里面已至极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都能做的恰到好处。


修身、齐家:勤俭持家、修身克己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尤其在清末那个腐败不堪的官场,你能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不,曾国藩的打法不一样。我深知,我加入,我不同。

这一点,和海瑞大不相同。海瑞可以说是堂堂正正一清官,名留青史。但是在当时,海瑞能做的事,也是很少很少。他更多的,是被最高统治者立在那里,作为一个道德的标杆,让臣子们学习罢了。但作为一个想要成事的人,想成更多事的人,想成大事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在大清朝后期那个腐败官场上,曾国藩想办成事,他理解规矩,也遵守规矩。不过,他有自己的一套准则。


举个栗子,当初他上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很多人过来送礼。他收礼吗?他收。他收下了一顶凉席,剩下的,都给人退了回去。


再举个栗子,当时大清官场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找朝廷拨预算,事后必须给这个主事人“表达”一下。

当时有个人,叫容闳。这个人,或许大家不大熟,不过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还是很了不起的。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来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就是容闳带出去的,像詹天佑他们,就是儿时就被带出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容闳当时积极推行洋务运动,需要出国购买机器,曾国藩对此也支持,批了六万两银子。当然按规矩,咱都知道容闳是要到府上“拜访”一下曾公的。

曾国藩如何处理的?

他故意不在家,把女婿留在家,并叮嘱:容闳这两天一定会过来送礼。

收不收?

收。

怎么收?

无论送多少。你就留下二十两。


这,就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与个人修养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在乱世之中想要有所作为,他就不能破坏这个规矩和气场。同时,他也有心中的道义。


在家里,唯勤唯俭。曾国藩这么一大家子,家里却只雇了两个佣人。日常的劳作打扫,针线活计啥的,都是自己夫人和女儿亲力亲为。他自己也经常写日记,反思日常过失。有一次因为听说自己一个好友纳了一个很漂亮的小妾,不免心下痒痒想去看看。言语调笑间,直到看见主人面有不悦之色,方知自己有逾矩。后立马止住话头,借口如厕,主人也就趁机让小妾重新返回内室。

晚上回来,他在日记里痛骂自己。他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不为圣人,便为禽兽。

这,就是曾国藩。


治国、平天下:忠心耿耿、一心为清

在湘军攻陷太平天国运动的都城——南京后,曾国藩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点。无疑,这对于朝廷来说,是大喜的时候。同时,也是朝廷最忌惮的时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因为什么?无它:功高震主。


我立下夺天之功,你反而猜忌于我?!不如,反了罢了!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但是,对于熟读史书的曾国藩来说,他,自然,看的更远。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道理,DDDD(懂的都懂)。当年文种不信,赐剑自刎;韩信不信,未央异首。

朝廷的正规军八旗子弟军打不赢的,曾率领的汉族军队打赢了。如果拥兵自重,带兵北上,兵锋直指朝廷,说实话,朝廷如何能不忌惮?!

作为治世之能臣,又坚守儒家理想,他,有自己最准确的定位,最坚定的信仰。

曾公何为?

就地,解散了军队。把自己最能打仗的九弟曾国荃,撵回了湖南老家。

这种壮士断腕,又有几人能做到?

曾国藩晚年,处理天津教堂一案。

此时,他已经将名置之度外了。他知道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可他,为了成全朝廷,他不惜,自污其身。

当时有很多法国人到天津,天津有他们的地盘,有租界。他们在那儿建了一个望海楼大教堂,是个基督教堂。教堂,它就要搞慈善。天津当时发水灾,正好他们那儿有育婴堂,一开始是收养一些被人遗弃的孩子。后来这个慈善事业就一步步做下来了。为了鼓励这个慈善事业,教堂就给每个送孩子过来的人一些奖励。这事就被有些刁民给利用了。找孩子不如拐孩子来的快。所以说,世事无多对错,险恶自在人心。

后来三做两做,三传两传,这件事就变了味了,说他们收孩子,指不定用来干啥(▽),,民愤就被引导到法国人这边了。

直至后来发生了武装冲突,老百姓一把火,直接把大教堂给烧了。这事,法国人看不下去了。说大清国不给个合理的说法,扬言直接要顺着塘沽进天津,打到北京去。

那时候,清政府哪打的过,,怎么惹得起,,,别忘了,旁边还有英国德国美国在看着呢。

硬刚,有举国之危。惩下,有触众怒之势。

所以,这时候,无论怎样做,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曾国藩明知这是一个雷。而且,是个轰天雷。皇上让我去做,就是让我承担这个千古骂名。去之前,他在家里写好了遗书。

他,还是选择去一线面对,处理,解决这件事。


后人有副对联赞之曰: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的一生,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读曾国藩,对我们,或许都有一番益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

by:云中漫步_sd

曾国藩传|晚清名臣从笨人到圣人

在晚清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乡野,连最简单的文章都背诵不下来,连考七次科举才中了个秀才;他三十岁还是个愣头青,连连得罪同僚,连皇帝都敢怼;年过半百却幡然醒悟...

by:麻雀读书MQ

曾国藩全传 |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物传记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

by:拉倒6_1

晚清名臣李鸿章传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压,有的是亲信背叛,有的是政敌陷害,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

by: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 晚清名臣的成功之道

这本《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由周玉柳著,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考,生动的文笔,展现了曾国藩超常的领导术,揭秘了曾国藩成功的之道。...

by:校长说世界

曾国藩做官头三年:带你走近晚清名臣的精神世界

※他是十九世纪传奇的全能大儒,隐忍坚韧,克己自省,四平八稳又端庄励志,既合士大夫典范,又颇具草根直爽之态。※曾国藩如何成为曾国藩?本书也许提供了一条通往答案的线...

by:文通有声

涤荡一生的曾国藩|晚清名臣|人物传记|处世智慧

想了解更多喜马活动和心理学知识可以添加TellerZhangran笨人能成圣普通你我皆可学读史以致用不谈情怀谈实用曾国藩,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

by:娱悦佳音

跟晚清名臣左宗棠学为人处世智慧

常言:做人学曾国藩,做官学李鸿章,做事学左宗棠40节课为你讲述满清第一硬汉左宗棠的传奇一生,他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重要事件。他科举不顺,只中...

by:王晓曦的故事

晚清名臣:李鸿章传 | 梁启超著

他,是大清帝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也是朝阶级统治的忠诚守卫他是执政误国之枢臣还是是救国家于危难的功臣?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

by:历史军事档案室

曾国藩评传|大清“中兴第一名臣”| 一代晚清名臣的成功之道与现代启示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

by:旭思读书君

声音主播

57211.1万

简介: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并喜欢朗读,考播音专业说我牙不齐,一赌气开始抽烟喝酒弄成了烟酒嗓,反倒另有一番风味,苍(沧)桑、嘶哑、低沉,但痴心不改就是喜欢。感谢喜马拉雅提供的平台,给了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求流量粉丝,只为实现梦想。谢谢您的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