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荒谬:战争爆发后,要优先送文科生去“填线”?

2023-12-20 02:38:1608:27 2706
声音简介

最近,发现网上有这么个趋势,在继“男女”、“城乡”、“地域”、“老少”之后,竟然又吵吵起了“文理”对立。

其实,张雪峰的那段话,也只是个导火索。大家扪心自问一下,长期以来,咱们是不是都对文科生,总有着一种不太待见的情绪。老觉得学好数理化的才算学霸、聪明人,选文科大都是靠死记硬背,没天赋没脑子,还想考大学的无奈之举等等。

在很多人看来,和平时代,选择理科,更容易找到一个吃上饭的稳定工作。而且,理科的东西文科都搞不定,文科的东西理科只需了解一下就能上手。

一旦遇到关键时刻,理科生拥有着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而文科生则属于不太重要的角色。

典型的,咱们就再回顾一下网上广泛流传的那个段子:

侵华战争末期日本神风特攻队征募学生兵。

军官:你是什么专业的?

甲:物理

军官:你不合格,帝国的未来需要你,但不是现在。

下一个你是什么专业的?

乙:化工

军官:后勤部报道吧,希望你可以活下去,日后为帝国出力;

下一个你什么专业?

丙:古典文学

军官:人才!帝国急需你这样的人才,神风特攻队报道!立刻!马上!就现在!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确实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日本的某个节目还专门做过统计,当年的日军确实更倾向于拉文科生去“填线”....最终,邪恶的日本法西斯战败了。

事实上,这个统计并没有典型性,仅仅是军国主义日本的一种疯狂表现而已。

而且,这群文科生和文学教授里,还不乏一些被定义成“赤色分子”的反战人士,甚至是马克思主义者。当年的日本军部为了防止这些人在后方“妖言惑众”,刻意将他们送到了前线,带有明显的报复性质。

比如下图,是吉林省专门给一个叫做伊田助男的关东军建的纪念碑。

伊田助男是一名日本共产党员,被强行送到战场。他在执行押运军火任务的时候,故意把车辆停到了抗联活动区域,然后坦然自杀。

客观看,整个人类历史上,其他的大多数国家,都从未有过让文科生去前线当炮灰,理科生在后方被保护起来的规矩——除非你属于头部的文科或者理科精英人才,下面的那些大众分母,就基本无所谓什么文理了。

比如搞全民义务兵役制的朝鲜、韩国、以色列、瑞士,都没说你是理工专业出身,就能豁免兵役。还有到处抓壮丁的乌克兰、俄罗斯,在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你出身什么专业与上不上战场,也是关系不大的。

特别是乌克兰,除了那些有钱有势有资源的,别说女兵,连孕妇都上前线了。谁还管你是不是需要被“保护起来”的理科生?

再看更早的一战,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数学系学生曾经死掉了一半。

还有发现了原子序数的英国原子物理学家亨利·莫塞莱,一战中被英军征召入伍,不幸阵亡在了加里波利前线,年仅28岁。

亨利·莫塞莱

后人认为,如果他不曾死于战争,莫塞莱极有可能依靠1913年的发现赢得19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也正因如此,痛心的英国政府随后下令,禁止列入国家保护名单的重要科研人员从事前线军事活动。

这里就需要划重点了,很多人以为只要是理工类的“人才”,国家就会哭着喊着让你留在后方搞工程研发建设祖国——现实中根本没这回事儿,除非你是有望摘到诺奖的这种“头部人才”。

“理科造机器,文科上战场”的说法,其实多源于很多人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压根不了解。

人类需要物质生产,同时也需要组织秩序,社会不是单打独斗的,大家都是一种协作关系。

别说是一个国家,就算是某个企事业单位的维系和发展,也并非只是在靠理工科雇员,都需要技术型和非技术性的岗位互相配合,才能保障正常运转。

至于一旦国家打仗,文科生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咱们先举个反例。

你就看下面这两位——一个落榜艺术生和一个文科生的影响力和毁灭性,可远远甚于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理科生和工科生。

特别是这个落榜艺术生,曾经忽悠了大量文科生和理科生去玩命“填线”。

还有这个决定整个欧洲大陆近千万犹太人命运的会议,十四个正式参会人员,八个法学博士。

另外,战争除了前线的搏杀,舆论战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战争动员都非常关键,甚至决定着战争的最终走向和结局。

像二战时代,苏联后方的政治大动员,中国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文化上发起的救亡图存运动、美国打造战争英雄形象顺带卖战争债券,都属于和前线死战一样重要的事情。

这些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赋予战争神圣性和意义,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全民全社会的斗争意志和战争潜力。

而赋予战争神圣性和意义的工作,又很取决于参与者的天赋灵感和相关经验,比如《莫斯科保卫战》中,通过电话播放《神圣的战争》,几代中国小学课本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换句话说,现实中,并非你擅长解析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感觉智力过人,就能胜任所有工作和任务。

更何况,让人感觉很疑惑的是,目前不断在网上讨论”文理“科对立的人们,是不是真的就能代表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进行发言?

咱们国家都是高中才分文理科。即便你上了大学,前两年学的也几乎是“专业基础课”和“大学公共课”,后两年才真正接触到所谓“专业”,但也很难进行“深耕”。

之后,你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更是不见得跟你本专业有多大联系。你工作岗位上学到的知识,可以抹平很多学校教育带来的差异性。

大部分人,或许也就是这种程度的经历和见识,但他们往往总是一脸的专业人士的样子,对文科和理科指指点点——这靠谱吗?

可能,在他们看来,

毛主席写了《论持久战》,就等于我们文科生都能搞出很厉害的理论来指导惊天动地的大事。

爱因斯坦写了《相对论》,就等于我们理科生都是科学家,智商过人,潜力无限。

他们没琢磨明白的是——文、理科并无高下之分,而是掌握它们的人有强弱之别罢了。

典型的像,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

赵元任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专业,辅修音乐,拿的是理学学士和硕士;之后又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并回到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

再后来,赵元任又在清华大学教授物理、数学、心理学课程、逻辑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等课程,并翻译了大量英文和德文著作,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教我如何不想她》。

你跟他这样的奇才讨论文科厉害还是理科厉害,是不是会感觉很荒唐?

赵元任、杨步伟夫妇

最后,咱们再回到问题本身,关于战争中文科生究竟能做什么,其实大可不必过于纠结。

老实说,如果真的爆发一场能够影响到我国普通“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战争,那肯定是大国之间互相公开宣战的“全面战争”。

这样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如今的整个地球上,有资格和中国打全面战争的,确实也没几个。

而任何两个超级大国打起来,双方都不会轻松,弄不好就是“灭球级”的战争了。也正因如此,自从核武器诞生后,虽然局势几度异常紧张,但至今都没有再重新爆发过大国之间的直接交战。

前苏联地区的一些厂矿企业,都普遍建有这种抗核打击的地下掩体,比如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

所以,现代中国如果真卷入了战争,可预见的基本都应该是在大陆之外,对普通人的影响有限,一旦战火蔓延到我们的内陆,那双方的核武器或许早就招呼上了。

如果到了这种中国本土全体动员的程度,谁还管你是文科理工科体育生还是艺术生?

大家统统都叫——适龄征兵对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阿屠哥哥

为抬杠而生,不顾一切,闭眼不看环境事实。

猜你喜欢
医学实在易

《医学实在易》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本书是一本综合性医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均予以论述。书共分8卷,夹叙夹议,寓议论与诗歌...

by:天有三奇

做人不要太实在

只要你适度地改变实在的观点,也许你就会立即找到多路经营自己的人生之路。——写于北大燕园王志刚。喵儿本身也是很实在的人,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处处碰壁。偶然在图书室看...

by:妙音喵语

我投篮实在太准了

【内容简介】欧洲联赛开篇,2000届牌面,小帅和老詹的偶像,库里的叔叔,科比的一生之敌……当乔丹距离太远的时候,孙昊就是他们眼前的传奇。我真的只是想打铁,但是《...

by:冰糖没雪梨2020

我师弟实在太窝囊了

开局穿越洪荒,绑定了低调系统。本以为可以稳健到底,没想到碰到个嚣张跋扈的师姐,到处惹是生非。再加上我那不着调的师父,系统还时不时让我去送人头,天呐!!!我咋这么...

by:凌朝云

不死的我实在太强了

欢迎收听订阅,欢迎吐槽,喜欢多多点赞评论。欢迎收听玄幻完结作品,点击此处收听《《《绝世妖王》》》本书由我是小橘联合声咖制作的一键多人有声剧。本书版权归属原作者...

by:我是小橘FM

讲述实实在在的故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述叙当下热点,紧跟热象潮流,让你跟朋友有茶余饭后的谈资,正所谓"三五知音灯下坐,你句我语话家常″。

by:岩直在线

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中

1937年7月7日夜,一场司空见惯的军事冲突,如同星星之火一般,逐渐燃遍了大半个原已在日本压迫下沸腾的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所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以及双方决...

by:现代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