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2023-12-25 09:02:4405:25 70
声音简介
【原文】
14.1 宪问耻①。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③,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今译】
原宪问怎样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应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仍然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些毛病〕都能克制,可以算做到了仁吧?”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至于〔算不算做到〕仁,我不知道。”
【题解】
本章是孔子对原宪问耻的回答,意思与《泰伯》篇第十三章同,可以参照阅读。原宪是孔门中比较洁身自好而性格狷介的学生,故孔子告诉他世道清明的时候,应当出仕为官,身处乱世则隐居草泽的道理。克、伐、怨、欲都是不好的事情,能加以克制则无损于人,但亦未必能够有益于人,因此还难以称得上达到了仁的境界。
【张居正讲评】
原文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张居正讲评译释原宪问孔子:“人不能没有羞耻心,不知道什么是让人感到羞耻的事呢?”孔子回答说:“没有比一个人没有能力却领取俸禄更加可耻的事。国家政治清明,君主贤明,愿意采纳臣子的意见,这本应该是臣子有作为的时候,却不能取得建树,只能白白领取俸禄。国家治理无方,君主昏庸,不愿意听从臣子意见,这时候本应该辞官隐退,却依然厚颜无耻地赖在官位上,拿着俸禄。这些都是应该感到羞耻的事。君子在一个位置上,就一定在尽职办事后才领取俸禄。如果一个人在政治清明时不能有所作为,在政治混乱时不能辞官隐退,只是赖在官位上白白领取俸禄,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十分平庸浅陋呀,有比这更让人感到羞耻的事吗?”原宪为人清高孤傲,他知道在国家治理无方时做官拿俸禄是可耻的行为,但是在政治清明的时候,他缺乏治理的才能,所以孔子才这么告诫他,这是根据他的优点,来勉励他改善自己的不足。 原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张居正讲评译释原宪又问:“人的心中不着一物,很容易被物欲蒙蔽。争强好胜叫作克,盲目自大叫作伐,心生愤恨叫作怨,贪得无厌叫作欲,一个人有这当中任何一个缺点,都会影响自己内心。如果把这四种缺点全部克制去除掉,遏制了欲望,天理自然就能得到保持,这样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是人们容易触犯的缺点,能够克制去除这些缺点,就是战胜了自己的私欲,这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但如果认为这就是仁,那我就不知道了。”仁德的人能完全遵循天理,自然不会受到这四种私欲的影响。如今没有这些私欲,只不过是通过强行克制,暂时不会产生罢了。就像不除掉草根,草还会重新生长出来,火种不灭,火最终还会重新燃起一样。假如对自己的把持有一点儿松懈,这些私欲就会暗中滋长,自己也难以察觉。所以这不一定能算作仁德呀。原宪所说的只是限制私欲的发展,孔子的回答是想要从源头上杜绝私欲。只要能在源头上努力,就能保持天理的纯洁完整,私欲自然就会消退,追求仁德的人应该知道这些呀!
【注释】
①宪: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
②谷:俸禄。
③克:好胜。伐:自夸。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论语·宪问第十四篇》

钟茂森教授是金融学博士,融汇儒释道,他解读《论语》别有深意。

by:沈德斌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宪问》篇。

by:君子吉

論語不泥 14 憲問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憲問第十四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五02、21、八13...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公子无耻

某女神医救下被心上人推入悬崖的某公子,却不料某公子失忆后对她一见钟情,并且开始无耻没下限卖萌倒贴吃豆腐……某公子属下:“沈谷主,你……能不能先哄哄他……”沈...

by:未来之音工作室

荣与耻

一起网络爆料事件,将成为副省长候选人的景江市委书记陈大年、南岭市委书记崔鸿鹄都牵扯了进来。省委省府指示进行调查。叶知秋因为在调查中所展现的才干,被提拔为省政府督...

by:若山非水

羞耻帖

【内容简介】土镇居民将在一个对时之后惨遭灭绝。照老例,土地爷要把这些待亡之人生前事状逐一奏报造物者——神,以作为最后审判的依据。死亡将至,土镇依旧一派忙碌:陶一...

by:云熙_声播管理

以耻为荣

以耻为荣是奇耻

by:龙门书院老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