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五 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2024-01-29 09:35:1214:44 151
声音简介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故曰,就是所以,所以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如果一个人懂得为道,不会把自己精明的一面,明达的一面显示给大家。将以愚之也,把自己愚笨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所以这又是老子一贯的思维,呈现的都是小的那一面,都是弱的那一面,都是不好的那一面。为什么呀?因为百姓看到什么,就会效法什么,所以你呈现的是什么,他们就会跟着你学什么。如果你呈现的是霸道的一面,他们就学霸道,如果你呈现出来是强横的一面,他们就学强横,是以这个为荣的。如果你呈现的是很精明的这一面,百姓就会学习你身上的精明,如果你呈现出来的是愚笨的,朴实的这一面,百姓就会学你的愚笨和朴实。



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这道理我们之前讲过呀,其政察察,其民狯狯。如果你用的政治是很明察秋毫的,那么百姓就是狡诈的,为什么百姓很难治理啊,是因为你在用智慧去治理,他就很难治理。我们举生活的例子,就很好理解了,就说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吧,你越是用智慧去治理他,他就会用智慧跟你对峙,有没有发现?就是你想了什么方法来管他,他就想的什么方法脱管。说我们治理一家企业,如果你总用智慧和各种制度去管理你的员工,他就会想尽办法用各种智慧想怎么去违规还不被发现。那你说你想的过他们吗?你是一个,他们可能是五十个,你还有别的事情,他们就琢磨这个事情。所以你看老子提倡什么?用道,用德,无为,不要管那么多,千万不要用智慧,用规则,用要求去治理,你会发现很难治理的。



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智慧去治理一个邦国,这是邦之贼呀,贼是什么?偷东西嘛,偷了什么呀?偷了你的德,偷了你的道,还偷了什么?偷了百姓的淳朴,偷了百姓安逸的生活,因为本来百姓可以很淳朴的。我们用到家里来讲,本来你的孩子可以很淳朴的,但是从小你用各种智慧去治理他,让他学会了勾心斗角,怎么逃避你的管,他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长大了他就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说以智去治邦,就是邦之贼,你偷了很多东西的。



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如果你不用智慧去治理邦国,这是有德的行为。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稽式就是法则的意思,说你要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一种法则。恒知稽式,此谓玄德。你要知道了这两个法则,这就是玄德。哪两个法则呀,就是智和不智,如果你用智慧去治理,这就是邦之贼。如果你用不治去治理,这就是邦之德。我们在生活当中就要学会少用一点智慧,我们讲过大巧如拙,越是巧的人,越是追求大巧的人,他越用笨拙的方法。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也学习过,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是不是都在讲相同的道理?一个善于做事情的人,善于修道的人,是不需要用智慧的,不需要依靠任何方法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积累自己的德行。你越是用智越是用方法,这就是贼,你首先偷了自己的道,偷了自己的德,然后也偷了他人本该去接受到的那个道和德。我们举例,说你看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人总是用智慧,总是斤斤计较,总是精于算计,你就影响了你的孩子,你看是不是贼呀?就是你把你的和孩子本有的德行偷没了,最后孩子长大也变成这样一个人。



我们小的时候,老者不是这么教育我们的,那个时候的老者都很朴实,他教给我们的道理都是什么?你不许占人家便宜,你可以吃点亏,你答应人家的事情你一定要去做。现在我们听起来很笨,他为什么教我吃亏呢,为什么要教我付出呢,为什么不让我占人家便宜呢,这个就叫德。因为他不以智慧,我们越是以智慧,实则越是贼,越是不用智慧,反而越是积德。我们生活当中跟什么样的人去交往啊,教我那些不用智慧的人,而不是教我那些智慧的人。今天教我一个方法怎么占人家便宜,明天教我一个方法怎么能多赚点,后天教我一个方法怎么去管理你的老公,告诉你怎么可以让孩子听话,这就是教你做贼。你把德都偷没了,知道这两个法则懂得如何去运用它,这就叫玄德,这是有很深厚的德行的人才能这样去思考的。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说这种玄德很深很远,他与正常的事物是相反的,你看我们刚才讲的这番话,这不是反话吗?如果不学习道的人一听,说你讲这个东西都是反的。还有人说呢,圣人讲的东西都是反人性的,这点你说对了,因为人性带了太多痛苦的因素在其中,所以呢与物反矣,就是与正常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反的。

我们正常人都追求智慧,都追求方法,都追求想要更多,都追求我一定要坐在那个位置上,但是道不一样,所以说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最后可以很顺,顺到一定的程度,就叫大顺。



如果我们懂得不用去智慧,不以明智去呈现出来,去治理别人,去面对生活,我们越是这个样子,生活就会越顺利,就像我们说一个善良的人,他越是懂得付出,越是不占人家的,他的生活就越顺,他的身体也就越顺,所以我们小的时候都听说过说占小便宜吃大亏,这就是不顺呀。因为我们用智,我们总觉得比他聪明,所以我占了他便宜,但是总有一天他会想明白这个事情的,即使他想不明白,后面还有一个道,他会去让这些所有的东西自均。我们要学会这个道理,不需要去用智慧面对生活,我们只需要用道,只需要用德去面对生活就好了,知道这两者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乃至大顺。



再看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江海可以成为百谷之王,百谷就是指众多的小溪河流。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人低为王,水低为海,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江海可以成为百谷王啊,因为他处下,他的位置是低的,水是往低处流的,最后都汇聚到江海之中。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就是圣人想做上民,什么叫上民呢?就是统治者,就是那个王,就是居上位的那个人。想要居上位的时候你就处下,别人就把你推上去了,你要想要,你就不要。



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就是你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也就是做那个引领者。必以其身后之,身后之就是拿的时候,你让别人先拿你后拿,最后你就走到别人的前面去了,是这样的吧?比如说,几十个人在一起想要做一件事情,通常都推举谁,是不是愿意付出的那个人啊,因为他愿意付出,所以我们就会尊重他。他一无所获,他不想要更多,反而我们就想要给他更多。我们愿意接受这样的领导,因为我们觉得他有德行,假如其中有一个人是自私自利呢,一见有好处,自己就先上,碰到事情的时候,大家会想推举他吗?不会的。这一段在讲什么,首先说江海能成为百谷王,是因为善下,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圣人想要做上民,你就言下之,你就处下。你要想走到别人的前面去,在拿的时候,你就要走到人们的后面去,也就是你多付出,然后你就可以走在先。



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因为他是处下的,因为他是身在后的,他是付出的,他变成那个领导者别人也不会伤害他。即使你处在上位的时候,弗重也,别人也不会压迫你,不会给你巨大的压力,不会去推翻你。天下乐推而弗厌也。人们乐于去推举你,并且不会厌恶你。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就是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就不会有人与他争,整个六十六章,很简单先讲了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是因为善下,我们要学习这种善于处下。当我们善于处下,然后我们不争,我们为别人去付出,别人就愿意推举你,这个就是因为你的不争,所以没人可以与你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诵读 道德经讲解

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收听和关注,易学学者周郅坤作品《易经诵读》《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讲解》《周郅坤易经八字命理》

by:周郅坤

道德经

用声音演绎道德经,用经历解释老子言,听琛哥说道德经,还是有点意思的!

by:故事琛哥

道德经

道家经典用到我的事业,生活,管理,个人成长,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让我更懂得做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绽放,更加舒服,更加温和,更加柔软的女人。

by:伊丁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