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吃降压药8年,查出尿毒症!医生:祸根是这2件事,应引以为戒

2024-01-30 22:13:1903:12 625
所属专辑:药师方健谈健康
声音简介

54岁的王女士在10年前体检发现高血压,刚开始并没有服药,后来46岁时由于血压控制不好,王女士开始服药,她陆陆续续吃了8年的降压药。

但是前阵子王女士由于下肢水肿,浑身无力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王女士的肾功能已经严重衰竭,被诊断为尿毒症!

这让王女士很不能接受,自己明明吃了降压药8年,怎么会得尿毒症呢?是不是因为吃降压药导致的尿毒症呢?

吃降压药后肾功能衰竭,和2件事有关!

我们常常服用的降压药主要有五种,这五种常见药物一般按照医生医嘱规律服用,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医生经过进一步了解病史之后,发现王女士患肾病的主要原因是以下2件事,也是她的错误,而不是因为降压药。

1)早期未及时服降压药,后期又服药不规律,未能自我监测血压

王女士虽然早就发现患有高血压,但是在早期觉得自己身体好,不需要服药,就没有服用。然而2年后因为血压过高住院之后再开始服药,而那时她的肾功能已经有异常的预兆。只是因为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之后王女士服用降压药物也不规律,经常漏服,且未能自我监测血压,这就导致血压控制不好,高血压是诱发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血清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导致肾脏的损伤[2]。很多人以为高血压会伤害心脏,导致心脏病,会影响大脑导致人头晕,但不知道高血压会伤害肾脏以及其它器官!

殊不知,肾脏就像一头勤恳工作的老黄牛,默默为人体排泄毒物,即使高血压对它造成损伤,它也默默忍受了,但肾脏血管经受不住长期的高血压冲击,一旦发展为粥样硬化,就可能导致肾脏血流供应不足,渐渐发展为功能衰竭乃至尿毒症!

2)重口味饮食习惯

除了服药不规律之外,王女士的一些生活习惯也给她的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王女士在服用高血压药物的同时,也没有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喜欢吃高盐、高脂、口味重的食物,还经常煲肉汤喝。以为吃了降压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然而高盐、高脂饮食不仅会影响血压的控制,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对于高血压或者肾病的患者都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减轻钠盐的摄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伤。

总之,发现高血压之后,不可讳疾忌医。该服用药物就规律服用药物,还要控制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不要等到病情加重,出现靶器官损伤才开始追悔,这时往往已经晚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降压音乐

从临床上看适当的音乐,尤其是放松性音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极有价值的。听音乐治疗中不服用降压药,观察无无严重合并症的1、2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可见到听放松音...

by:纤纤境听

Alpha脑波 • 催眠降压提记忆

研究表明,每分钟50-70拍的音乐有与alpha波相同的频率,能平缓呼吸,安抚潜意识,促进冥想,保持放松,释放因为紧张而占用的大脑资源。对灵感的产生也有奇效。戴...

by:电波赫兹

高血压的6种发病原因和降压方法

想要收听每一期节目?点击下方“订阅”按钮,每晚八点免费收听精彩内容,让你远离疾病,获得健康密码,提升生命质量。阿龙,原名:韩文龙,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by:阿龙说健康

高血压的6种发病原因和降压方法

高血压的6种发病原因和降压方法,血压高了进来看看,把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by:孙华贵

高血压的6种发病原因和降压方法

高血压的6种发病原因和降压方法专辑声音还是挺不错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举例说明。希望大家可以订阅我的专辑,并关注我,欢迎评论、转发、收藏、点赞,投月票,希望让更多...

by:孙华贵

智愈高血压丨50+人群降压指南 三甲名医讲三高

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订阅,踊跃留言!近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知晓率却不足50%,控制不及时,高血压就会导致心衰!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此节目献给勇于和高血压战斗...

by:健康50

甜甜阿姨讲成语【甜甜阿姨】

>>>点我进入甜甜阿姨的店铺购买心动好物品<<<公众号:甜甜阿姨讲故事。童书,戏剧,手工,旅行,乐园,高效陪娃我们更专业。欢迎关注【甜甜阿姨讲故事】微信公众账号...

by:甜甜阿姨讲故事

降压助眠阿尔法α脑波音乐|提升注意力、记忆力

学习群:1032051863.人的大脑有4种波,分别为阿尔法波(α波)、贝塔波(β波)、西塔波(θ波)和德尔塔波(δ波)。其中阿尔法脑波为最适合孩子学习和思维的...

by:学习方法研习社

声音主播

158337046

简介:三甲医院主任药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2020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感谢状”表彰;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创作“优秀奖”;于《家庭医生》、《家庭医药》、《医食参考》等杂志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