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技术的革新(上)

2024-01-31 21:40:2925:47 46
所属专辑:趣谈中国历史
声音简介

技术的革新(上)

正如前所述,宋代社会以科举制度为轴心展开。虽然科举制度本身是隋代开始的,但是宋代的重要性被世人重视的理由是,这个考试竞赛的参赛选手扩大到了社会各阶层。隋唐时代科举给中下阶层的贵族子弟提供了登龙门的机会,而宋代任何一个祖宗八代与官界无缘的人物,都有可能一举成名,进入中央官界,成为高级官僚。而使这成为可能的,是作为知识传播媒体的书籍的流通,换句话说就是印刷技术的普及。在版木上浮刻左右反转的文字,然后涂上黑墨,在上边铺上纸,把文字转印到纸上,这种技术其实在唐代已经确立。敦煌出土的佛典和历书等,都能看出是用这种技术制作的。仔细想想,这种印刷技术与印章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两者的区别只有是给放在平面上的纸盖上刻有文字的东西(“印”),还是把刻有文字的东西面朝上,然后从上边铺纸往纸上刷字(“刷”)。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小的区别,却改变了书籍的形状,并给读书行为带来了决定性的质的变化。在纸发明以前,中国人文字记录用的是把竹子或木条的表面削平一条一行写字的“简”、“册”,和有一定宽幅和相当长度的绢,也就是“帛”。所以正如本套丛书前面《始皇帝的遗产》所强调的,从汉代以前的墓葬发掘出土的陪葬品中,其内容改写了以往的历史记述而备受注目的出土资料,被称作“竹简”、“木简”、“帛书”。记录材料的这种形态,在纸张开始使用后也没有变化。书籍用相当长度的“卷”为单位保管。所以阅读某部作品时,各卷的开头部分马上就能看到,可是如果要看中间的某个部分,必须把“卷”整个打开。要把卷书(称作“卷子本”)全部打开,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空间。要查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就得把几种书卷同时打开,这是很困难的。这样说还不如说这种研究方法本身可能就不会存在。书籍不应该随时打开参照,而应该把内容全部记忆在脑子里。但是用印刷技术制作书籍,却改变了书籍的样式。用木版印刷时,印刷好的纸张以木版的横幅为标准叠放在一起,这时产生了表示木版横幅的“页”的概念。当初估计是把“页”粘连成长卷,后来发明了按“页”折叠的方法(折本)。因为这样容易阅读。传真机发明当初,读者大概都有过收到印在卷纸上内容很长的传真时,按每页的折叠线正反折交互折叠的体验吧?就是那种感觉。直至今天葬仪和法事的时候念经的和尚从怀里拿出来的经还是这种形状。宋代的大藏经就是这样装订的。后来,也不折叠了,发明了裁断后叠放一起的方法。这就像现在的会议资料用夹子夹一样,可能订了一头。也就是说是流水账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于有厚度的书是不合适的,打开书要版面的两倍面积的地方。由此又发明了把页的中心用线装订、重叠起来的向外折的页打开看这种形态。页面打开的时候像蝴蝶的形状,所以也称作蝴蝶装。宋代的书籍主要都是这种装订形式。因此,页的中心因为要装订,所以不但不印内容,反倒是为了装订线断了的时候能按书籍的原顺序重新装订,印上书名、卷、页码等。与此相反,以页的中心向外折,把纸头装订,也就是现在的线装书普遍采用的方法的普及,还在更后的时代。现存宋版图书这样装订的,都是后世重新装订的结果。不管怎么说,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用的稿纸[1],中心一列不写内容,就是来源于这种蝴蝶装。这种装订为读书行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首先,哪怕是一本再厚的书,即使书的中间,也不用全部打开,随时都可打开必要的部分参照。夹上书签就更方便了,马上就能打开想要看的地方。模模糊糊记忆的东西,马上就能找到原书的出处进行确认。而且,只要有与版木一样大小的地方,就可以打开一本书看。同时打开很多书,互相比较也成为可能。“甲书是这样写的,乙书同样的事情却是这样写的”——这是兴起对于一字一句的校订作业,或者对于有关某个事件记载的考证学风的技术前提。即就是没有超人的记忆能力的一般人,也能参加到这种工作里去了。比如岳飞孙子岳珂的《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就是校订当时流传的各种经书版本后,把其中的异同罗列而成的。当然,不用说印刷的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可以大量复制同一书籍。只要有钱,谁都可以把自己的书斋变成知识宝库。不会像抄本那样,因为抄写手的性格和心情影响抄本的信用度。当然也不存在因字丑或潦草而看不懂的情况。印刷带来了文字的规范化。初期的印刷刻的是类似唐代颜真卿书法那样的粗壮的书体。雕刻师可能也觉得这种线条粗壮的字好刻吧。但是,到了商业印刷小型普及版的时候,线条清瘦、庄重大方、现在还作为电脑字形广泛使用的所谓“宋体字”开始受到青睐。可能也是为了节约纸张,字里行间没有空白,也没有标点符号,黑麻麻印满细字的书籍,绝不是什么容易阅读的东西。可是,排列整齐文字规范的印刷书,作为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完全吸引了宋代人。说到这个话题,我每次都要引用并介绍苏轼的感想: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这篇文章正说明苏轼的时代恰处于转换时期。他接着批判“现在的年轻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由此可见,“束书不观”之恶习,作为印刷技术的副作用,远在九百年前就已存在。最早把印刷技术利用到自派思想传播上的是佛教组织。他们印刷经典,进行宣传活动。宋太宗时更得到国家财政支持,佛教经典和教义大全(《大藏经》)得以刊行出版。稍晚一些,儒教经书注疏全书也作为国家事业刊行。包括第一章介绍过的五朝宰相冯道和继承其政策的宋真宗任命邢昺等校勘、刊行的经书的疏,以及王安石的《三经新义》。朱熹也是一个最大的典型。作为在野势力,道学也活用印刷出版,自筹资金刊行古今典籍,扩大自己学派的影响。他们有时甚至利用地方官的特权动用公款。朱熹弹劾吕祖谦的同乡唐仲友时的罪状之一,就是“乱用地方政府公款印刷刊行书籍”。唐仲友刊行了荀子和扬雄的著作,朱熹认为那些都是不值得用公款出版刊行的书籍。如果唐仲友刊行的是《论语》或者《孟子》,或者干脆就是朱熹的“集注”的话,难道朱熹还会问他的罪吗?唐仲友仅仅是为了学术的发展,在常识范围内动用公款印刷刊行了自己觉得应该刊行的书籍。在法律意义上说,唐仲友的做法确实属于违法行为,但是这是当时各地地方政府都做的、已经被社会所默认的行为。但是朱熹却故作正人君子,挥舞正论大棒,控告并搞掉自己的论敌。朱熹真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家伙。从他们之间的交往看,我们都能想象他甚至收到了那些书籍的赠书。或者说因为唐仲友没有给他“赠书”,朱熹内心嫉恨就下毒手。啊,可怕可怕!但是,并不是因为刊本出现就把从前的抄本一干二净全部取代。宋代刊本还是很昂贵的,从朋友那里借来刊本自己手抄收藏的事例其实很多。笔者在当穷学生的时候为了节省复印费,也借朋友的笔记整本整本抄写过。不过,这样内容更容易记住。上边举的苏轼的感叹,也许只适用于家庭条件好的士大夫。另外,自费出版也很不容易,所以宋代更多的著作是通过抄本保存下来的。也许正因为刊本很宝贵(纸张质量也比较好),所以现存宋代书籍刊本比较多。实际上,确有因为只有抄本所以失传的事例。南北朝时代梁的学者皇侃所著《论语义疏》就是一例。邢昺《论语疏》本来是以皇侃《论语义疏》为底本作的,但是因为邢昺本被朝廷印刷刊行,市场的需要也集中在这里,所以皇侃的疏反倒没有人光顾了。好像连朱熹都没有看到过。也就是说,在南宋中期已经失传。因此,自那以后很长时间,中国人一直以为这本书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但是,其实并没有消失,日本的足利学校还完整保存着。十八世纪,印刷刊行了这本抄本,出口到中国,当时清朝的考证学者们看到后大为吃惊。那当然!因为他们虽然一直批判宋代以来的学术,可是所依据的却都是宋代以来印刷刊行的文献。宋代以前的书籍实物,他们几乎从来就没看到过。邢昺以后,宋代出现了很多《论语》注释书,被印刷刊行后广泛流传。其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是朱熹的《论语集注》。皇侃的《论语义疏》后被收进四库全书,被人们用来挑剔朱熹论语解释的恣意性。如上所述,如果没有印刷技术的发达,朱子学的普及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模仿“没有古登堡就没有宗教改革”的说法,那么我们就应该说“没有木版印刷就没有朱子学”。这里我们想再次强调,中国印刷文化的主角是木版印刷。笔者以前曾经读过一本以西洋为中心的有关书籍历史的书,其中提到的中国人只有三个,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蔡伦,一个是毕昇。秦始皇是因为焚书,蔡伦是因为发明了造纸术。本来,他们两个的这些事情都不过是传说,是否真实无人知晓。第三个人毕昇,是宋代的人物,因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制法。从西洋史的角度看,只有活字的发明,才是意味着印刷文化的主角、大红人儿登场的大事件。因此他们才把发明者大加宣扬。但是,汉字是由大量的表意文字组成的,这是一个只有二十来个字母的西方人所不可能想象的世界。如果要全部制作几千几万的汉字来排版,那需要巨额的物力和大量的人力,还需要巨大的保管场所。能用活字的,仅限于使用惯用字句排版,初版印刷后马上分解,然后再利用使用过的活字排另一个版这样的情况。比较适合于需要紧急出版但不需要再版的状况,比如时事性的宣传册以及纪念性出版物等情况,不适合于出版受到好评后继续再版的那种商业出版。因此,在东亚地区,活字没有得到全面普及。用西洋的尺度评价东洋文化,一定得谨慎小心。把毕昇选为中国书籍史有代表性的三人之一,笔者不敢苟同。世界上最早盛开印刷出版文化之花的是宋代。除上述种种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书籍流传开来。本章后述各节,还是以书籍为中心论述。原来只有宫廷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只有能进出其间的御用学者才有可能独占和利用。后来一段时间佛教寺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印刷物的普及,把人类自古以来的智慧播及街头巷尾。不仅新发现、新发明,包括唐宋变革本身,也与文化的普及密不可分。印刷出版也波及医学书。太祖开宝年间由国子监(国立大学)刊行了两本本草(药学)书。虽然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无法确认,但是如果从比之早十年刊行的《三礼图》来看,估计是有插图,相当于植物图鉴的书籍。印刷技术使得图版复制变得容易。特别是因为不是活字,而是在一块木版上图文一起雕刻的技术,所以不论字还是图,需要的技术和所花的劳力几乎没有区别。这样就形象性地传达了知识。二十年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刊行了网罗所有治疗法的《太平圣惠方》。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由王惟一领衔校勘并刊行了《黄帝内经素问》和《难经》等古典注释书。王惟一在针灸方面,也制作了表示穴位的铜人两尊,并刊行了有关穴位的图经。四十年后,英宗时期,以林亿为中心,相继出版了《伤寒论》校勘本和《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修订本等许多医书。虽然现在都已经失传,但是现在通行的版本都是以这些版本为底本的,所以中国医学史专家们都高度评价,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业。虽然受濮仪影响后世对英宗朝代评价比较低,但是仅从这些医学书的刊行来看,对文化事业的贡献不小。再有,徽宗时还重新编纂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处方书和本草书,一直到南宋,还被不断再版。这些书因为实用,所以马上就被带到外国。日本直至现在还保存有好几种南宋版医书,说明这些都是被郑重请来,珍藏起来的。高丽在十一世纪中叶开始独自印刷刊行医书,说明中国英宗时期医书刊行热起来后,他们马上进口。元祐八年(1093年),高丽的朝贡使节团购买了有关中国历史和制度的书,还有《太平圣惠方》准备带回国,被苏轼阻止,并上奏希望采取措施禁止这些书籍的出口。苏轼这样做,自有他阻止最新科学技术无偿外流,企图把对宋朝和辽进行脚踩两只船外交战术的高丽吸引到自己这边来的深谋远虑。一国的国力,并不只是由军队的强弱来决定的。宋朝作为文化国家,得到周边国家的尊重。在医书出版领域,到了南宋,与儒教学术书籍同样,也是地方比中央更加积极。宋朝传来的医学书,毋庸赘言,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这里也出现了与前边皇侃《论语义疏》一样的情况。日本与中国本土不同,更早传来的抄本也很珍重,所以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古方派的兴隆,这些抄本书重见天日。《黄帝内经太素》等好几种医书,反倒又从日本再出口到中国。在医学理论方面,就像“金元四大家”称呼所显示的,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金朝治下的华北和十四世纪元朝治下的江南比宋朝更辈出优秀医学家。他们运用运气论对医学进行了体系化建设。这个理论体系,试图运用阴阳五行说对身体内部的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在这个意义上,与儒教精神非常接近。实际上也确实能看出儒教精神的影响。我们有必要特别关注这个理论没有在南宋,而是在金朝出现这个事实。这对于搞清金朝的思想和文化的特征很有帮助。前边已经说过,宋代为当地方官的士大夫编辑出版各种指南和手册。其中与医学有关的是刊行了几种司法验尸用的教材。其中附有淳祐七年(1247年)自序的宋慈编著的《洗冤集录》,作为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书,受到后世高度评价。此书于1779年,在革命前夜的法国被翻译出版。在当时的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把中国也作为一个理性的国家高度评价。不用说,日本过去也在实际的验尸过程中利用了此书的内容。宋慈相当于朱熹的徒孙。从《洗冤集录》中也能看出企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体系性地统合的意图。比如通过进行化学实验,观察遗体和金属的变色情况;从生理学上检证绝命时的状况等,其中许多做法直至现在还通用。另一方面,给遗骨上滴活人的血液,从能否渗透来判断两者有否血缘关系等记载,从现代医学和化学的立场上来看,确实完全是迷信。但是,这里包含有当时人认为祖先与子孙心气相通的信念。中国的宗族非常重视父系血缘关系。滴血验亲可说是这种特征的一个表现。中国人讲究“医食同源”,就是说饮食很重视维持和增进健康。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烹调方法上。中餐作为世界上代表性的精益求精、美轮美奂的餐饮文化,不论动物还是植物,不论山珍还是海味,任何材料都能用火调理成大餐小菜。今日我们能看到和感受到的这些特征,其实也是唐宋变革的硕果之一。与唐代烹调技术相比较,专家们总结出宋代烹调的特征如下:①现在烹调用语的大部分,都出自宋代;②发明了用豆子和谷物做的调味品“酱”。现在川菜多用的豆瓣酱也是此时发明的;③面条类从“饼”中分离出来。就是说把面条和煎饼区别;④面条凉吃时,变凉面蘸调味汁调成凉拌面吃;⑤最重要的,是食用油加热方法的改良和进步;特别是⑤的进步,给中餐增加了炒和炸两大加热法,极大丰富了菜品种类。与食用油使用量的增加相呼应,煤炭使用开始普及,植物性油脂产量大量增加。这些变化,改变了从来用小火慢慢煮或从动物身上提炼出少量油(猪油等)拌菜然后再慢慢加热的烹调方法,使得用大量的油和大火力瞬间加热这种我们所熟悉的爽快的烹调方法成为可能。即使南宋灭亡后,竟然也还有前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有个亲戚,因为每日吃鲤鱼而患病的病例。这说明随着经济的繁荣,成人病也开始蔓延。希望健康、改善生活习惯的苗头,在宋代就已经出现。把这些介绍到日本的,是“导言”中提到过的那个荣西著的《吃茶养生记》。关于吃茶的事情,我们留待下一章详述。此书分上下两卷,下卷其实大部分都说的是有关桑的效用。针对饮水病、中风、食欲不振、疮病、脚气等症状,桑粥、桑汤疗效显著。桑枝做的牙签能防治虫牙、桑木枕头能治头疼等。荣西虽然只说其理由是“因为桑树是菩萨的神木”,但他说这些疗效是听人从宋朝的医生那儿传来的,所以没错。实际上荣西自己肯定也尝试过其效用吧。连笔者现在都不分早晚每天服用桑精。为了求佛经西渡中国的秀才们,不光给我们带回来了精神修行的技术,也带回来了保持身体健康的各种知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在技术革新中运用唯物辩证法

毛泽东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

by:xg_n2

科学简史——革新

在科学的领域中,有很多我们都没有探索到,当然我们也没有答案,比如时间,我们知道存在空间,但是在这个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时间就带走了很多东西,一...

by:可道

《大宋革新》易中天

我自娱自乐之读你闲来无事可听

by:五花儿说

股市技术/股票技术

在【实操日记/每日更新/】专辑中,完整操作流程讲解,今日买入讲解,持有讲解,卖出讲解,视频实战操作。不做马后炮,买进,持有,卖出,详细账单登记,月底公布月战绩!...

by:

革新:科技改变生活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飞行汽车、宇宙开发、量子计算机、共享汽车、大数据分析、替代白领工作的软件机器人、癌症治疗…...

by: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智能时代的客服行业革新

AI科技日益成熟,开始逐渐落地于客服行业,驱动了行业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语音识别、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服、全媒体服务渠道等先进技术开始应用到客户服务中,丰...

by:励志故会

智能时代的客服行业革新

AI科技日益成熟,开始逐渐落地于客服行业,驱动了行业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语音识别、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服、全媒体服务渠道等先进技术开始应用到客户服务中,丰...

by:励志故会

大公司的自我革新之路

鲍尔默失败的原因是第一个阶段,鲍尔默疲于处理反垄断,经济问题和负面新闻,第二个阶段,微软进入恐慌期,落后于领跑的对手而且需要一连串疯狂的追赶措施来补救。消费端硬...

by:混沌学院

BIM技术

BIM技术在高炉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介绍及创造的经济效益

by:海霞煦时

声音主播

4511122

简介:在沧海中,我是一粒沙。我,隐藏在茫茫人海中。我既没有柔美的身段,也没有亮丽的双眸,但我有进取的心,有似水的梦怀,有崇高的理想,我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是一个喜马拉雅的播音爱好者,我用声音来跟大家交流。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你听我的,我听你的,面对困惑或黑暗时,我用声音来解困,你用微笑来温暖,让我们成为彼此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盏。我,隐藏在茫茫人海中。我既没有柔美的身段,也没有亮丽的双眸,但我有进取的心,有似水的梦怀,有崇高的理想,我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可以微笑着听你说你们的故事,但真的打不起笑脸听你说你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