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独居就是成熟的标志?

2024-02-03 03:42:0109:37 51
声音简介

© Aging Wisely Blog

利维坦按:

电影《旅行终点》中,在和《滚石》记者的聊天中,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当我想要独处时,比如写东西的时候,我是真的需要独处,不管什么事,一旦你全情投入进去,副作用之一就是,你会变得自我意识非常非常强,终而利用别人,想他们陪你的时候就让他们陪着,不想了就把他们送走。”华莱士敏于自省而陷入的这种自责,既痛苦又充满矛盾:一方面,作为作家,那个强烈的自我意识当然无比重要,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没有权利因为一己私利而让别人陪在他身边。

华莱士作家的身份或许特殊,但这种困惑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感同身受。选择独身生活的人,有一部分或许真的意识到了是无法与他人共享一种生活:他/她既珍视自我意识,又不愿意看到他人为自我作出的让步与牺牲。当然,也有很多独身生活的人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将其视作一种步入婚姻前的过渡期。

在网易云音乐搜索【利维坦歌单】,跟上不迷路

我们有一个新号【利维坦行星】,可以关注

最近,一位我很亲近的人坦白说:他对自己30岁出头还和室友住在一起感到很尴尬。我向他保证这种感受是很荒谬的,但考虑到我也和两个朋友住在一起,我理解他的感受;我知道同样的社会时钟在滴答作响,而我只不过年纪稍微年轻一点。

我并没有寻找配偶或组建家庭的压力——我的社交圈里都是单身人士,拥有住房的前景似乎很可笑,我连一盆吊兰都养不活,更甭说一个孩子了。但我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开始租自己的公寓。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单身公寓”,一看到价格就犹豫了,最后关掉了页面。

整个20世纪,美国人的独居生活变得越来越普遍。1940年,独居人数只有约8%;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近28%[1]。这种趋势在年轻人中增长最快。从1950年到2010年,18岁到34岁的独居人口数量增长了十倍[2]——从50万增加到 500 万。

© SheKnows

与我交谈的研究人员似乎同意其中的原因:人们结婚的时间越来越晚。如今,女性初婚的中位年龄接近29岁;对于男性来说,这个年龄是30岁。高中到结婚之间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发展自己的职业、银行拥有一定存款并不罕见。而且,正如纽约大学社会学家埃里克·克林伯格在他的《单身社会》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许多人,尤其是城市中心的年轻专业人士,已经开始将独居视为“一种人生的成年仪式和对成功的奖励”。

然而,就成年仪式而言,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尽管有些人整个成年生活都是独居,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安排只是在开始组建家庭之前的一个短暂过渡期。这或许会感觉像是一种成就,因为它可以教会你独立,但它并不能揭示成年人之间固有的复杂亲密关系。而美国社会赋予它的价值表明,我们对于成长的真正含义是多么困惑。

---

从历史上看,独居在美国并不常见——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人生的巅峰:现代成年史》一书的作者史蒂文·明茨告诉我,殖民时期的女性如果不结婚“就无法真正生存”。到了19世纪末,更多的人仍然单身,但由于无法养活自己,他们通常与大家庭住在一起或寄宿。男人们也很难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维持照顾一个家庭。

即使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在与父母同住和与配偶同住之间的时间往往也很少。

但现在,独居生活已经悄然常态化。孩子们更有可能拥有独立的卧室。明茨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住在自己的房间里。成年后,即使在那些无力负担房租的人中,这种想法仍然普遍存在。米德尔伯里学院研究孤独和向成年过渡问题的心理学家弗吉尼亚·托马斯告诉我,当她问她的学生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成年人时,“排在他们任务清单最前面的总是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

他们将20岁出头视为与朋友同住的时期,并想象多年后拥有了自己的配偶和孩子。但在他们安定下来之前,“他们想要更充分地展现成年生活,独居就体现了这一点。”

但不幸的是,这种关联可能会被误导。

© Medium

公平地说,独居生活有许多好处。克拉克大学心理学家杰弗里·詹森·阿内特告诉我,首先,许多年轻人感到满意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可以独自承担租金、水电费、解决漏水等责任。托马斯表示,某种程度上,自主可以导致情感成熟。你不仅可以练就硬核技能,还能培养相信自己习得它们的信心。

你可能会变得习惯与自己共度时光,这是避免陷入相互依赖关系的好方法,因为你不会只是为了打发自己的空虚而寻找伴侣。此外,你不会总是独自一人:克林伯格发现[4],年轻的独居者往往忙于参与到外面的世界当中。但这种安排确实让你能够规划自己的社交生活,选择何时独处,何时邀请人过来,何时外出;你可以自己做主。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国价值观。独居在其他国家也变得十分普遍,甚至在一些我们可能认为更加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亦是如此。但在美国,这一趋势也符合长期以来的个人主义传统。例如,美国的老年人倾向于重视“有距离的亲密关系”——他们不想离爱人太远,但也不想和他们住在一起[5],俄亥俄州立大学家庭与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苏珊·布朗告诉我。

© Insider Guides

现在,年轻人似乎也想要这样的生活:可以掌控的联系,不会侵犯自由的爱情,适应他们日程安排的社交活动。这基本上是与共享公寓相反的,共享公寓往往是混乱和让人心烦的,即使它有时候看起来很棒。

独居并不能为你通常未来要面对的情况做好准备。在独自生活几年后,搬回与他人同住的人可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艰难的经验教训。你需要保持灵活性,与他人合作,坦然面对不顺心的事情——这些正是你可以从同住一个家庭中获得的技能。“你不能随心所欲地布置房间,”阿内特告诉我,“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花钱。”

我们并不总是将成长与自给自足等同起来。大多数人习惯于与配偶一起成长。明茨告诉我,现在人们倾向于不再将婚姻视为迈向成年的一步,而是将其视为成年的顶峰。当然,你不需要一个浪漫的伴侣来找到你的身份认同。但我们不应该假设我们可以独自完成所有这些成长。发现自己关心的事情、熟悉他人和世界、试错并从错误中学习——有了其他人的观点和支持,这些成长会变得更容易。

© Anton & Irene

最终,你的职业生涯可能受益于早期的独立;事实上,年轻人是最有可能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流动的群体,通常是为了寻找工作。但这很可能是一种令人沮丧的自由。

明茨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他将核心家庭理想化为一个“生产单元”,可以让人们为了找工作而四处奔波,而不必带上整个大家庭。年轻的独居者,他们不需要考虑室友或同居伴侣,这可能是帕森斯“生产单元”的更孤立的版本。“没有任何牵绊或义务,你可以自由地适应市场,”明茨说,“你周围的每个人都是可以互换的零件。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会找到一些朋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你离开的旧友。”

曾经,成年一度是为人父母的标志,而现在,成年则是由参与经济活动为标志,心理治疗师、《四分之一人生:早期成年的自我追寻》一书的作者萨蒂亚·多伊尔·拜奥克告诉我。在这个新模式下,独居被视为成功的象征。但拥有自己的住所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意义,除非你能支付租金——或者你的父母能够支付。在许多情况下,这是财富的象征,而非成熟的标志。

尽管如此,布朗告诉我,随着人们结婚的时间越来越晚、人数越来越少,独居美国人的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但愿我们进入成年的被接受之路也能不断增加。毕竟,成长就是成为一个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发挥作用,在成长过程中塑造他人并被他人塑造。独居可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但401 或晋升,甚至是令人垂涎的一居室公寓都不应该与成熟本身混为一谈。

或许在将来,当托马斯问她的学生什么使一个人成为成年人时,她根本不会达成共识——她会得到一场辩论。

参考文献:

[1]文/Faith Hill

译/tim

校对/tamiya2

原文/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由tim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西文学术书1元起拍,点击阅读原文入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别让不成熟害了你》不靠谱、情绪化就是不成熟的标志

简介:国内还没有的“不成熟”的行为心理研究著作!99%的人还不知道的生活、职场、情感秘诀!现代极简生活洁净指南!99%都是无用的,聪明人只过1%的生活!书籍字数...

by:一杯花蜜汁

独居

一部经典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情节起伏吸引人。根据听众的喜好而精选,声音清晰,感染力强。感情色彩浓厚。。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和厚爱。每天加班很辛苦,您就动动手指支...

by:永胜讲故事

独居的鱼

专辑:独居的鱼歌手:ycccc语言:国语唱片公司:百纳娱乐唱片类型:Single专辑简介:ycccc全新单曲《独居的鱼》,孤独的人也想有个伴,漫长的余生有你一...

by:华语音乐

这就是生物-生命从细胞开始

如果想培养孩子对身边的动植物,生物现象感兴趣,这就是生物将解答孩子的大部分疑问。这套书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细胞到生态,从微观到宏观,用漫画的形式再现生物学知识,...

by:佳颖妈

新独居时代

职业女性增加,造成社会走向不婚化?男人失去谈恋爱和做爱的能力了吗?女人因为金钱选择结果,男人因为金钱选择不结婚?终生“丁克”比终身“未婚”的问题更严重?比起谈真...

by:心莲读书

《独居的一年》

怪不得是村上春树的偶像!《独居的一年》是当代文坛小说师、“狄更斯再世”约翰·欧文传世大作!是一个关于爱欲与成长的故事,让你大笑出声,也让你默默流泪。当你找到爱的...

by:西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