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李时珍传-译文-医古文

2024-02-05 12:53:2804:20 42
声音简介

《李时珍传》

顾景星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父李某,父亲李言闻,世代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行医为业。李时珍在十四岁时补做国学学生,三次参加乡试,没有中举。读书十年,不出家门,广泛学习,没有什么不看的。他擅长医术,就以医生自居。富顺王宠爱庶子,想废掉适子的王位继承权,恰逢适子患病,李时珍进献汤药,说,这服药叫“附子和气汤”。富顺王有所醒悟,仍然立适子为王位继承人。楚王听说李时珍后,召他去做王府“祭祠”,并兼管王府医疗事务。楚王嫡子突然休克,李时珍(药到病除),使之活命。楚王(于是)(将他)给推荐朝廷,(朝廷)授予他太医院判一职。一年后请求回乡,开始写作《本草纲目》一书。


    在七十六岁那年,他写了份遗表,交给了他的儿子李建元。内容大致是说:我从小就受体瘦多病之苦,到了成年又像钝椎一样笨拙,只是我却沉湎在经典书籍中,勤奋切磋反复琢磨,收集诸家学术观点,竭尽心力加以整理制定。想到《本草》(这里的《本草》,应该是《证类》,即《证类本草》的简称),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十分重要,但错误确实很多,我就私下进行校订,经历了整整三十年,才算有了最终结果。上古时炎帝就辨别各种谷物,尝遍百草,通过药的气味分辨它的药性和毒性;轩辕,向歧伯学习,又按着伯高的指导,剖析了经络的始末因由,于是有了《神农本草》三卷。待到了梁代,陶宏景又对其加以注释,归纳了药品共有三百六十五味。(陶宏景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唐高宗时又命李勣对《本草》重新加以编写修正,(李勣兼通医学,曾奉旨与许敬宗、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长史苏恭上表申请增加新药一百一十四味。至宋太祖时,又命刘翰对此书进行了详细校正,仁宗再次下诏要求补加注释,又增添了一百味药。唐慎微合编为《证类》。《证类》修补了各个版本,从此可以认为它是一部较系统全面阐述草药的书籍。可是仔细认真的考察这本书的内容,(发现)仍有不少瑕疵。药物品种繁多,名称繁杂,有的一种药物却分为两三个名称,有的两种药物却混同为一种药物。如此之类,不胜枚举。我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愚钝浅陋,就越分地大胆放肆地著述。重复的地方就去掉它,有缺漏的地方就补全它。原有药物一千五百一十八味,今天增加的有三百七十四味;把它们分为十六部,共有五十二卷。以正名为纲,以附加注释为目,汇集了前代诸家对药物的解释,辨析了可疑的地方,更正了错误的地方,详细地说明药物的产地、气味、主治等。上自历代的典籍,下至野史笔记,凡是(与药物)有关的,没有不收录其中。虽然将它命名是医书,但实际是包括了万物的道理。希望皇帝陛下特地命令我将它增补变成政治清明的时代的典籍。


    在万历年间,皇帝诏令朝廷内外献书,李建元把父亲的遗表呈递了上去,皇上命令礼部进行誊写,下发到了二地京都、各省的布政司进行刻本发行。李时珍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写的诗文及其它文集都失传,唯有《本草纲目》留传在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药圣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

by:小牛顿之声

李时珍中医讲堂

李时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加入李...

by:听友219203954

本草纲目李时珍

在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古老的中医智慧并未消失,人们对传统中草药依旧充满着热情。

by:祖茹蕙_谦恭信敏_祖尚

奇经八脉考·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奇经八脉考》较全面地考述奇经八脉,是对经络学说之一大发展。...

by:北美燕妮

本草药王李时珍

本书记述了药王李时珍,通过自身的医学实践,在历代医书的基础上,实地考察,辨疑纠误,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最终编纂完成190万字的《本草纲目》等...

by:清和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