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犹豫而狐疑、欲自适而不可:晋楚争陈

2024-02-11 18:31:3309:13 93
所属专辑:大魏春秋史
声音简介
心犹豫而狐疑、欲自适而不可——晋楚争陈始末

——————————————————接上篇

周灵王三年(前569年),就在魏绛出使无终国,和北方戎狄达成和议的这一年,楚国果然以“陈国背盟”的理由伐陈,意在将陈国拉回己方阵营;楚共王以楚司马何忌率大军攻陈,陈成公见势不妙,立即向晋国求援。

晋悼公自然不会不管新附的盟友,于是命上军将智罃率晋上军从虎牢出兵,向南攻许,牵扯楚军的攻势(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援陈,和楚军进行正面野战,晋悼公说这个你管不着)。


楚军在何忌的率领下,围困了陈都宛丘(河南周口淮阳区)大半年,却一直没能拿下宛丘;正好此时,陈成公去世了,楚共王为了怀柔、感化陈国,于是以“不伐有丧”的春秋礼仪,宣布撤军回国,意在让陈国感怀楚国的善念,回心转意,回归楚陈盟约。

但新继位的陈哀公却并没有归附楚国的意思,而是继续向晋国输忠,并拒绝了楚使的会盟请求。楚共王大怒,为了警示诸侯,于是亲自出征伐陈,陈哀公则坚守宛丘不出,双方又僵持了一年,还是没能分出胜负(可见楚国的实力下降太快,这要是以前楚庄王的时期,陈国早就被楚军轻松拿下了)。

楚共王实在气愤不过、又不明白以前忠实的小弟陈国为什么一定要背弃盟约、改投晋国,于是遣使者入宛丘、质问陈哀公;这一次,陈哀公没跟楚共王客气,直接回复说:“就是因为楚国令尹子辛贪得无厌、屡次逼迫我们小国、索贿无度,我们陈国才不得不放弃和楚国的盟约,改投晋国的!”随后,陈哀公又将子辛索贿的证据交给楚使查看。

得到陈国背盟的原因居然是自己的令尹贪婪和逼迫所致,楚共王不禁羞怒不已,立即将子辛抓捕,然后处死(公开处死令尹、而不是逼迫其自尽,这在楚国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代以子囊(公子贞,楚共王之弟)为新任令尹,以此向陈国做出交待(并希望陈国可以回到楚陈盟约中来)。

但即使楚共王杀了导致楚陈联盟破裂的祸首子辛,陈哀公还是不愿意和楚国复盟(一是被子辛搞怕了,二是楚共王诛杀令尹、息事宁人的温软态度也刺激了陈哀公,认为楚国今不如昔、不必理会),而是按照去世的父亲(陈成公)所定下的国策,继续向晋国示好、敬服,以求得晋国的全力支持。


周灵王四年(前568年),晋悼公亲至戚地,召集诸侯参与盟会,宋平公、鲁襄公、卫献公、郑僖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腾成公、薛献公、齐太子光,以及吴国、鄫国使者都奉命前来参会(可见晋国的号召力,比楚国强多了);得到消息的陈哀公当即决定前去赴会,并在会上向晋悼公以及诸位诸侯国君提出了“援陈、拒楚”的请求。

当时,面对陈哀公的主动背楚附晋,晋上军佐士匄曾规劝晋悼公:

“楚国收陈国为盟国(其实是附庸)已经很久了,现在楚君诛杀了压迫、欺凌陈国的子辛,改立贤明的子囊为令尹,楚国必定改变之前子辛在任时的恶政,以安抚示好陈国(及其他附属国)。陈国和楚国的距离,比离我们晋国更近,而且两代陈侯(陈成公、陈哀公)都是畏惧楚国的压榨和索贿,因此才接近晋国,其实他们对于在晋楚之间的站队选择一直是犹豫不决。陈国君臣惧怕楚国出兵讨伐,因此才向我们求援,但陈国军民畏惧(楚国)兵患多年,我们晋国又不能时时刻刻给予他们有力的保护,长期以往,‘能无从楚乎?’晋国实在是难以长期保护陈国,并且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不如弃陈国而改与楚国在别处一争高低(指争夺位置更为重要的郑国)。”

士匄所说确实在理,但明知‘保陈’一事困难重重、收益未知,可出于维护霸主地位的考虑,晋悼公不甘心失去陈国的主动归附,因此依旧决定在‘戚之盟’中,公开接受陈哀公的投效、将陈国纳入晋国势力范围之内。

关于士匄和晋悼公之间‘援陈’、“夺郑”战略的分歧,晋国朝堂上的意见基本都倾向于上军佐(士匄)的意见,但晋悼公是国君、一言而定,因此,在晋悼公的坚持下,包括魏绛在内的其他卿士,也只得遵循国君的命令,动员各自的军卒,准备援陈。


果然如同士匄所分析的那样,在得到陈国改投晋国的消息后,一向脾气温和、待人宽厚、素有贤名的楚共王,不禁也大发雷霆,认为自己之前怀柔安抚陈国的举动都是白费劲(而且还杀了一个令尹来向陈国示好),简直是啪啪啪地把自己的脸都打肿了。

因此,周灵王四年(前568年)冬,楚共王命令尹子囊率军北上,围困宛丘,誓要拿下陈国,让那些骑墙的诸侯们看看,楚国还是那个可以和晋国一争高下的南方霸主。

得知楚国出兵伐陈后,晋悼公当即决定率军援陈;为了扩壮大声势,晋悼公邀请(其实是命令)宋平公、鲁襄公、卫献公、郑僖公、曹成公、齐太子光等诸侯(和储君)各自率兵参与援陈,约定于城棣会合,随晋军一起共同抵御楚国对陈国的进攻。

由于晋悼公所召集的联军插手援助,楚军伐陈之战未竟全功,子囊只得率军撤退。但让晋悼公没想到的是,还没彻底击退楚军,联军(或者说晋国的盟友)内部就开始火并——当晋军主力大举南下、与楚军在宛丘对峙的同时,故意派太子光出征、自己躲在幕后筹划的齐灵公,看准时机、突然发兵,一举吞并了莱国,将齐国的疆域扩大了近一倍;而齐国的南方邻国莒国,也趁着晋国和楚国发生对峙之时,借机浑水摸鱼、出兵偷袭并灭掉了同属晋国阵营的鄫国。

莱国、鄫国虽然不是晋国的最重要盟友,但齐国、莒国私下发兵吞并他国(还是盟国),这这怎么也不能说是尊重、敬畏霸主(晋国)、听从号令。因此,晋悼公在击退了楚国的伐陈行动后,便宣布撤军回国,并加大了对其他盟国的监管、威慑,以免再次出现‘窝里斗’的尴尬局面。


周灵王六年(前566年),出仕超过四十年的晋中军将兼执政大夫韩厥,因为自感年事已高、精力衰退、不能再为国家和国君效全力,所以主动向晋悼公提出告老退休,将位置让给更有活力的后辈。晋悼公感怀于老元帅数十年来品行端正、任劳任怨、功业卓著,因此在对韩厥进行了隆重的“致仕礼敬”后,免去了这位老臣的卿士之位,让他回家颐养天年。

在韩厥退休之前,晋悼公郑重地向他询问,谁可以接替他的位置,成为晋国新一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韩厥则回答说上军将荀罃(智罃)机智果敢、胸怀韬略,是继任的最佳人选(按晋国朝堂规矩,身为中军将的韩厥退休后,应该是时任中军佐荀偃(中行偃)继任,但当年荀偃伙同栾书弑害了晋厉公,事后还想拖韩厥等卿士下水,这段往事韩厥可没有忘记;因此韩厥故意不举荐荀偃)。

当时,荀罃正在筹划以郑国为诱饵、诱使郑国背后的楚国出兵救郑,随即对楚国施以“诱而疲兵、拖而垮之”的军事战略;为使晋国将来能够打赢对楚国的这一场旷日持久消耗作战,晋悼公对韩厥的建议欣然同意,于是任命上军将荀罃为新一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主持晋国即将开展的军事行动。

将荀罃升为中军将后,晋国中军将佐就全由荀氏出任(荀罃的中军将、荀偃的中军佐),而中军一直以来都是晋国的‘国家之柱’,地位重要、军力强悍,为避免国家柱石全部由一个家族掌握,晋悼公再次调整朝堂,以原上军佐士匄升任为中军佐,原中军佐荀偃则再退一位,改任上军将(入卿位后被降级,这在晋国的历史中,似乎只有这么一例;不过也没办法,谁叫荀偃是弑君帮凶呢,没革除他的卿位、一撸到底,这还是看在他的祖父、老元帅荀林父的面子上)。

原本晋悼公想要在韩厥退休后,提拔他的嫡子韩无忌出任卿士,以延续韩氏的卿士位置;但韩无忌自幼身体有残疾、行动不便,因此以诗经中的“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和“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诗句,委婉地谢绝了晋悼公的任命,并向国君推荐由自己的弟弟韩起代为继承韩氏的卿位。

对韩无忌的这种仁厚贤德、手足友爱之风,晋悼公大为赞叹,于是同意了他的辞位请求,改立韩起为卿士,授其上军佐之职;另外,因为韩无忌品行高洁、谦虚仁爱,所以晋悼公额外任命其为首席公族大夫,以教导、监管晋国贵族子弟们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

在这一轮朝堂人事更替中,经过晋悼公的一番调整、晋升,晋国朝堂的排名为——中军将兼执政大夫荀罃(智罃),中军佐士匄(范匄),上军将荀偃(中行偃),上军佐韩起,下军将栾黡,下军佐士鲂(彘鲂),新军将赵武,新军佐魏绛。

为国家立下了了‘和戎’大功的魏绛,这一次并没有因为韩厥的告老而晋升职位(按规矩,韩氏子弟即使继承了家族卿位,也要从最末一位的新军佐做起),依旧担任着八卿之末的新军佐。

韩氏的卿位,则是由首次出仕就高居上军佐之位的韩起所继承(这比当年荀林父、栾书、士匄、赵朔初入朝堂,老老实实从最末的下军佐(新下军佐)之位做起,起点要高多了,这也是晋悼公对忠勤正直老臣韩厥的最大嘉奖)。

韩厥退休、荀罃接任中军将的这一年冬天,楚国趁着晋国朝堂人事调整、对外交往策略或有修改的时机,再次发兵伐陈;晋悼公得知之后,立即召集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会盟,约在鄬地(河南鲁山)会面,磋商救陈之事。陈哀公随即也前往鄬地,参与盟会。

但这个时候,陈国内部起了纷争,陈哀公与其弟公子黄主张亲晋,陈国大夫庆虎、庆寅兄弟则私下和楚国接近;当陈哀公前往鄬地参与晋悼公主持的会盟、并要求晋国出兵援助陈国时,庆虎、庆寅趁机悄悄给率军围困陈国的楚令尹子囊送信,信中约定庆虎、庆寅假装要求和楚军谈判,并以公子黄为使者、出使楚营;楚国则等公子黄一到,就把他扣留下来,然后庆虎、庆寅再在国内行动、报信给远在鄬地的陈哀公,谎称有变、诱使其脱盟返回,以离间晋、陈之间的关系,最后达成陈国脱离晋国、改附楚国的目的。

子囊见信后依计而行,果然陈国派出了公子黄出使楚营要求议和,子囊便将公子黄软禁在楚军营内;随即,庆虎、庆寅立即向在鄬地参与盟会的陈哀公告急,说楚人不讲信用,在谈判时将使者公子黄扣押;现在形势紧急,国君若还不归来的话,陈国社稷有难,群臣不忍心宗庙沦丧,不得不另做他图(意思就是改立国君,应付楚国)。”


陈哀公闻讯后大惊失色,和晋国结盟、护佑陈国社稷安危自然是好的,但假如自己的君位都保不住了,那么无论和谁结盟、对陈国有什么潜在利益,都是次要的(国君都当不成了,结盟还有意义么?)

因此,陈哀公在极度忧虑之下,没来得及和晋悼公以及其他诸侯打一声招呼,就匆匆从鄬地盟会上离开,火速返回了宛丘,去解决和楚国的和议事宜。

原本鄬之盟的召开,就是为了解决援陈之事,但现在陈哀公本人都半途跑路了,这个盟会也失去了继续召开的意义;虽然陈哀公的半途离会并不是就要马上背弃和晋国的盟约、改投楚国,但在年轻的晋悼公看来,陈国实际上已接近弃晋附楚的事实了。

但即使陈国反悔弃盟,晋悼公这时候也不好直接带兵去攻打陈国(那就正中了楚国的计谋),假使晋军南下攻陈,和楚军的战争胜负难料还两说,陈国绝对会更加坚定地回归和楚国的盟约。

无奈之下,晋悼公只得草草结束了鄬之盟,率军怅然回国,其他诸侯们更无多话,也各自返回了国内。这个时候,士匄、魏绛,以及其他的卿士也不好多说什么(国君的过错,一般还是不要乱出面去指责,像赵盾那样的好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当陈哀公匆匆回到了陈国、并亲自和楚令尹子囊见面,又见到了被软禁在楚军营中的公子黄之后,一番询问解释之下,陈哀公这才知道整件事都是庆虎、庆寅两兄弟搞得鬼,不由得大呼上当、后悔不已。


但事已至此,陈哀公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得顺势和楚国达成了新盟约,再次附楚(事后,陈哀公得知晋悼公并没有因此而举兵南下、并从鄬地撤军回国的消息后,更加懊恼不已,由此深恨庆虎、庆寅这两个贼臣)。

后来,陈哀公在赴楚国拜见楚共王之时,向楚王告发庆虎、庆寅二人在陈国的不法事,请求楚国介入;庆虎、庆寅得知后畏惧楚国干涉,于是派出使者向楚共王解释;楚共王了解到双方的情况后,选择支持陈哀公,准备惩处庆虎、庆寅。

庆虎、庆寅得知楚国将要降罪于己的消息后,惶恐恼怒之下,干脆据宛丘叛楚,并想转投晋国;楚共王则派大夫屈建率军和陈哀公一起返回陈国,讨伐叛乱的庆虎、庆寅。最终,‘二庆’被仆役所杀,宛丘重回陈哀公治下(陈哀公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晋楚争夺陈国的斗争,暂时以楚国使用计谋‘骗回’陈哀公、使得陈国在不情愿的情况下附楚而告一段落;不过陈国地窄民稀,并不足以改变晋楚争霸的形势,要想稳固诸侯霸主的位置、取得大多数诸侯的认同、真正地掌握中原霸权,还是要看谁能够彻底降服地处中原腹地、位置重要、交通发达、地方富庶的郑国,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争霸胜负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比林定律:注重表达,绝不犹豫

学会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拒绝的意愿,让我们的人生会轻松很多。与此同时还明确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如果一方没有否决权,那么他的发言权也容易...

by:度合听书

行动要有所作为|犹豫是最大的敌人

【内容简介】犹豫是最大的敌人犹豫是最大的敌人把疑问变为行动你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就会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那些渴求帮助的人呼声越来越弱,...

by:诺言石头

自控力:人生自救课|不再犹豫和拖延,让失控停下来!

心理学博士教你如何掌控人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管好自己,成为驾驭生活的王者自控力会帮你结束一切混乱你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内容简介一切积极的改...

by:洁懿读书汇

小白主播成长记—送给在有声之路上犹豫的你

一个喜马拉雅的小白主播的成长历程。学习的小日常,每天小改变,只做更优秀的自己。希望与你共鸣,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示。

by:翘翘兔

随心所欲自在逍遥

直播间Pia戏读文唱歌早功,聊天,爱干啥干啥,随心所欲自己在逍遥,自娱自乐

by:子非余的有声

快思慢选丨为什么你总是害怕做选择?用心理学解读生活中的各种犹豫症、选择困难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选择,大到选择人生道路,小到每天衣食住行,而心理学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存在选择困难一一总是在头脑中思前想后、犹豫不决,难以及时做出选择...

by:听风唠唠

欲笺心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by:角落声播

认识个人体质,养生随心而欲

只有把身体搞好了才能有大发展。中医就是一门无止尽的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它能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古有华佗帮助关羽刮骨疗伤,今有针灸治疗劲椎病,中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by:关注健康颐养天年

伤心欲绝

曾经喜欢你的一切,如今却因你而悲痛。-----------承泽发行公司:承泽(...

by:DJ尤咏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