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给自己做减法:满招损,谦受益

2024-02-22 16:17:3310:23 468
声音简介

颜之推说,以一家二十个人算(当时祖孙同堂,兄弟不分家,所以一家二十口是普通的士族家庭),奴婢不超过二十人,良田十顷(一千亩),有房子能够遮挡风雨,有车马可以代步,另外有数万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够了。如果超过了这个“涯限”,就应当“以义散之”,就是遵循道义的原则把多余的钱散掉(例如周济贫困的亲友之类)。如果还没有到这个“涯限”,也不可“非道求之”,就是不可不择手段地求取财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君子好财,取之有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颜之推说“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就是说无论万事万物,都是不喜欢太满的。古人说“物极必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事情走到极端,就会向它们的反面转化。

是不是这样呢?太阳走到天中,就一定向西方偏落;月亮到了满月,就一定慢慢缺损;花开到最盛,就一定逐渐凋落;江河水满,就会成灾。哪一样不是如此呢?有什么例外吗?前人有句话:“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没有什么东西比饭更好吧?但饭吃多了也会撑死。没有什么东西比酒更美吧?但酒喝多了也会醉死。如何把握分寸,不要让事情走到最满、最盛、最极端,这是一种智慧。
颜之推说:“谦虚冲损,可以免害。”“谦虚冲损”就是让它不要满,满了就自己“虚”一点、“损”一点。所以说酒到微醺就最好,不要过醉。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这个时候就最好看。花,如果一定要看到全开,接下来你就要准备看它凋零的样子了。月亮如果一定要看到全圆,接下去你就要准备看它缺损的样子了。曾国藩晚年把他的书房叫“求缺斋”,别人求“圆”,他却求“缺”,这就是最有智慧的人。曾国藩从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书生做到湘军统帅,做到一品大员,做到当朝宰相,做到门生故旧遍天下。他却一生力戒骄满,到晚年更加兢兢业业,更加谨慎小心,在一封又一封的家书中,不断地告诚子弟亲属,绝对不可奢侈骄横。所以,曾国藩能够至死不败,笑到最后。不仅如此,曾家后代也都很争气,出了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一直到当代,一百多年了,子孙仍然发达。
可惜,古往今来,能够像颜之推、曾国藩这样自觉到“盛满”的危害而力求“谦损”的人并不多。对于不少人来说,贪欲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在这个黑洞的强力吸引面前,他们止不住自己的脚步。在颜之推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西晋时有两个人,一个人叫石崇,一个人叫王恺,石崇是贵族,王恺是外戚,两个人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看谁更多。王恺用贵重的麦糖来清洗锅子,石崇则用更为珍贵的石蜡当作柴火来烧。王恺不甘示弱,又用紫纱作步障(设在路边遮泥巴的屏障)四十里,石崇则用更贵重的织锦作步障五十里。有一次,王恺拿出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非常漂亮,市面上根本见不到,说是晋武帝赐给他的,以此向石崇炫耀。没想到石崇看了两眼,竟拿出一柄铁如意,一下就把珊瑚树击成了碎片。王恺勃然大怒,石崇却轻轻松松地说:“别大惊小怪,我赔给你就是啦。”便命令仆从抬出一堆珊瑚树,三四尺高的都有六七株之多,像王恺那样二尺多高的就更多了。弄得王恺目瞪口呆,惊羡万分。
石崇还有一个豪华的别墅金谷园,占地千亩,流水萦回,奇花异木,珍禽怪兽,布满园中,更有美女数十,天天在里面唱歌跳舞。后来在“八王之乱”中,赵王伦的部下将军孙秀指名要石崇的爱妾绿珠,石崇不给,孙秀便派兵包围金谷园,绿珠跳楼而死,石崇也被抓去处死。刑前石崇叹气说:“这些家伙还不就是看中了我的财富吗?”抓他的人说:“你既然知道是你的财富害了你,为什么不早早散掉呢?”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是啊,石崇如果能像颜之推这样,给自己设立一个财富的“涯限”,超过这个“涯限”就散掉,他哪里会落到杀头的下场呢?
做官到底要做多大?颜之推说:官做到“中品”就可以了,就可以“称泰”,也就算官运亨通了。“泰”就是亨通的意思。官高过“中品”,就要主动辞掉,回家养老。什么是“中品”呢?就是“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比方说,朝官一百名左右,中品就是五十几名,比你高的还有五十个,比你低的也还有五十个。这样一方面“免耻辱”,就是说,地位不算低,不算无能,朝廷出了什么事,也不至于拿你出气,因为还有比你更软的柿子;另一方面“无倾危”,就是说没有危险,因为你不是出头鸟,不是出头的椽子。一片林子中,你不是最高的几棵树,所以,风吹过来的时候,不会首先把你吹折,也就是俗话说的“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撑着”。这其实也就是做官的中庸之道。听起来有点胆小怕事的味道,但的确是一个久历官场、见过风波的老人的经验之谈。

颜之推很沉痛地说: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我看见乘机得势,侥幸获取富贵,早上还大权在握,晚上就填尸山谷,月初快乐如卓氏、程郑,月底悲苦如颜回、原宪的人,不止十个五个。要谨慎啊!要谨慎啊!
卓王孙和程郑都是汉朝时著名的有钱人,所谓“富埒王侯”;而颜回和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两个穷光蛋。月初还像卓王孙、程郑那么有钱,而到月底就穷得像颜回、原宪那样了,真的是这样吗?古往今来,这种事屡屡发生,一点都不夸张。我们翻翻魏晋南北朝的史书,就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再看看现在的社会新闻,这样的事情仍不少见。
总之,求名求利本是人生常态,想富想贵也都很自然,但是,第一是要取之有道,不可不择手段;第二是要止足,要守中庸之道,要给自己立定涯限,不要贪进不已,自取其祸。这个深刻的道理,家长们不但要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更要以自己为榜样做给孩子看。


本文节选自唐翼明老师《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
(分享本文的一切功德皆回向给作者及一切听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学会做减法

有人说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生长着一片欲望森林。或许,是某个物件,抑或许,是某个人、某件事。从当初如获至宝的喜悦,到后来可有可无的淡漠。由此,家里无用的物件越堆越...

by:海霞煦时

舍:做减法的勇气

简介《舍:做减法的勇气(独家首发)》是一本深度解读断舍离式减法工作法的心理励志读物,是锻炼“断舍离式领导力”的第一本书。高效能人士先决定“不做之事”,而工作效率...

by:高瑞_小瑞的阅读时间

舍:做减法的勇气

作者:山下英子《舍:做减法的勇气》是一本深度解读断舍离式减法工作法的心理励志读物,是锻炼“断舍离式领导力”的第一本书。高效能人士先决定“不做之事”,而工作效率低...

by:S姐的成长笔记

生活做减法,幸福做加法

减法的生活会让你认清身边的人和事,减掉负担,轻松的生活,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寻找获得幸福的减法秘方。

by:纳时的风景

加减法

加减法

by:威威_tn

熵减法则

《熵减法则》告诉我们要持续做功,从六大维度构建熵减生活方式,让我们的人生不受侵蚀,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能量,从而形成有序的人生。

by:紫虫虫2023

减法教育

学时做减法,成绩做加法管束做减法,自主力做加法焦虑盲目做减法,长远发展做加法

by:Sunny2晴天

声音主播

69648896

简介:“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我分享的佛学文章,注重修心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能籍由这些文章帮助到大家,使大家能够健康平安,幸福美满,所愿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