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春节

2024-02-26 10:04:0320:46 6269
所属专辑:勾勾读世界
声音简介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春节

老知青家园
2024-02-14
文章来源《文史参考》

1949年初,杜聿明集团30万大军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在徐州西南一个叫陈官庄的地方,陷入绝境。此时在华东野战军的新年联欢会上,解放军战士自编自演了话剧《蒋介石过年》。由一名从国民党军队解放过来的战士,根据漫画的形象化了妆:脑袋上贴着两块纱布,左腋下撑着一支拐,右手拿着一只破碗。

他一唱三叹:
“前年国军大进攻,
我过年吃的是鱿鱼烧海参。
去年国军吃败仗,
我过年吃的是炒三样,
诸位要问哪三样,
青菜萝卜辣椒酱。
今年眼看要垮台,
要碗豆腐渣都要不来??”

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这当然是解放军战士们对蒋介石过年的一种调侃,而这一年真实的蒋介石是怎样过年的呢?

1949年的除夕的前两天,也就是1949年1月26日,蒋介石得知李宗仁命令释放自己关押多年的仇人张学良、杨虎城,以买各方之好时,痛恨之情骤然燃起。当天,蒋介石就在日记中忿忿地写道:“德邻专以民主自由名词,为其讨好共匪、投降共匪之准备,是亦其毁灭政府基础唯一之方针。”称“此乃必然之事,而余愚拙,未先计及耳”。27日,又在日记中写道:“李之必然置我于陷阱及其掠夺一切之心,未到五天已昭然若揭矣。”

就在1月27日这天,李宗仁致电毛泽东,声明他同意在八项条件基础上谈判,请中共迅速指派和谈代表。蒋介石看到通告后痛斥李宗仁“肉麻乞降诚不知天地有羞耻事,而共匪连日广播对其乞和代表及其本人之侮辱讽刺,无所不至,而彼反厚颜无耻若此,可痛极矣”。

李宗仁在回应中共和谈问题上未与行政院长孙科商量,也未经中常会和中政会讨论。当日,蒋介石打电话和孙科联系,要孙抵制李宗仁,把行政院迁到广州。孙科唯蒋命是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就急急忙忙地带着内阁要员离南京到上海,并议决于2月4日将行政院迁往广州,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决定将中央常务会议移往广州举行,以便进一步控制行政院。由于这一变故,中共于2月5日发表广播声明,不承认李宗仁南京政府。对此,正中蒋介石下怀,他非常高兴。

除夕夜,慰问驻溪口的军官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蒋介石在武岭学校礼堂举行除夕盛宴,慰劳驻扎在浙江溪口的警卫部队团以上军官,他向大家祝贺新春之后说:“诸位,家贫出孝子,国难出良将。党国之命运关乎诸位之荣辱,民众之生息!当我们走上坡路时,别人跟着我们跑,这不稀奇;而我们走下坡路时,你们从各地费了不少周折,来到我们跟前,这才是最难得的啊!”他两眼含泪,继续说:“反共不会孤立,美国必然会出兵干涉。上海有汤司令守卫,只要我们守住长江,守住上海,美国不可能不出兵。即使往最坏处打,也能打出个隔江而治的结局。来来,大家举杯,为我们反共大业的最后胜利干杯!”

蒋介石忖度(cun√du∪↗丿这很可能是在家乡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所以十分珍视。大年三十晚上,又与儿孙辈一道,在祖居团聚饮屠苏酒,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据蒋经国日记称:“1月28日,适逢农历除夕,蒋介石全家在报本堂(丰镐房)团聚度岁。同来溪口度岁者,有国民党要员张群、陈立夫、郑彦棻人。”溪口方圆50里的父老乡亲都赶到溪口镇,向蒋氏父子拜年祝福。奉化乡间,每逢过年过节都时兴舞龙灯、踩高跷。除夕之夜,蒋介石暂时忘记战事,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经过28日除夕夜,蒋介石的心情稍有缓和。1月29日,大年初一早晨,蒋经国陪着专程来溪口的张群、陈立夫等,向蒋介石拜年,讲了不少“新年大吉大利”之类的恭贺话。蒋介石苦笑着说:“念一年又过,新年如何,实难想象,但愿真能逢凶化吉又呈新气象。” 然后大家一同去晋谒蒋母之墓,上山摄影留念,再同往报本堂敬祖,复受乡族亲友贺拜,又再到周围各处蒋家宗族祠堂,甚至驱车远赴宁波蒋公祠敬祖。晚上大家聚餐,并观剧。一天下来,热热闹闹,蒋介石的心情大为好转。

大年初二,求了个“中下”签

大年初二,黄少谷应邀赶到溪口,并受到蒋介石的召见。蒋介石“决定将中央党部先行迁粤,就现况加以整顿,再图根本改造”的决定告之黄少谷,并全权交黄少谷办理。最后,他又无限感慨地说:“本党非彻底改造,断不能从事复兴革命工作。”

这天,蒋介石来到溪口武山庙,决定到武山求神灵指点。蒋介石从小跟随其母出入佛门,很迷信。在侍卫的簇拥下,蒋介石身穿黑袍,来到武山庙。他亲手燃上香烛祈祷。然后闭上双眼。捧起签筒,求了一签。只见是“中下”签。签上写的是“大意失荆州,关公走麦城”。他又求一签,上写“困居长坂坡,失陷落凤城”,下注“出师不利,丧妻失偶,早求退路”。蒋介石不禁一阵颤抖,站在旁边的侍卫忙说:“这种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偏偏蒋介石是虔信不笃,斥责侍卫:“不许乱讲!武山庙的菩萨是很灵的。”

1月31日,大年初三。蒋介石在写“本月反省录”时,谈及戡乱失败及自己下野原因时,或归因于苏联,或归因于美国,甚至英国。

2月2日,正月初五。下午,蒋介石带着蒋经国、蒋孝文从小路翻山越岭,行向奉化县城。蒋介石之所以弃车坐轿,就是为了重游故地。蒋介石领着儿孙,一边漫步,一边向孙儿讲着古老的神话传说。下午5时,蒋介石一行来到县城。奉化县城是蒋介石小时常来之处。儿时的蒋介石经常随母亲到镇上寺院进香拜佛,蒋介石心里清楚,这次恐怕是他最后一次在这里进香拜佛了。

在溪口过年,想的是“另起炉灶”

1949年的元宵佳节,溪口镇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溪口人素来重视元宵节。今年因有蒋氏父子还乡,元宵盛景更胜往年。蒋介石特地从上海、杭州招来京剧、越剧名角在溪口连台大演。这天,蒋家祠堂摆上了许多酒桌,奉化县县长和武岭学校校长及蒋家族人和亲邻一一在座。其中有蒋介石过去的机要室主任毛庆祥的老父毛绍遂,任过蒋介石的侍卫长的王世和的父亲王良鹤。蒋介石强作欢颜地说:“今天请诸位来喝杯淡酒。往后么,请诸位到南京去喝酒。”

为粉饰太平安定人心,蒋介石作了让溪口百姓欢度春节的指示,故自除夕之夜直至元宵呈现一派节日景象,几乎每晚都有戏演。随从几次劝他去街市观景,他都心灰意懒地推辞,只去武岭学校看过一次戏,说是与民同乐欢度春节,但也只看了十几分钟便索然离去。

从1949年春节期间,即自1月30日大年初二起,蒋 介石在乡下专注的重心就开始发生了某种变化。除了继续游山玩水和处置个别军政事务外,他主要关注的只有两件事,一是青岛驻军的撤退问题;一是中央银行存金的运输问题。蒋介石在2月10日日记所记,周宏涛当日由上海来报,称中央银行存金已大部如期运抵厦门和台湾,蒋得讯后如释重负。在溪口的大多数时间里,蒋介石明显地开始考虑他的那个“另起炉灶”的计划,即开始用心于党务改造和军队制度建设等问题了。

按照他刚回到溪口时认定的“此次之失败最大原因乃在于新制度未能适合现在之国情与需要”、“而旧制度已先放弃崩溃”、“建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的观点,他在春节期间已开始具体考虑改革方案问题,并明白告诉张群、陈立夫等,称“非彻底再造不能复兴革命也”。他为此甚至暗下决心,要建立独立自强基础,不再受外力所压制,应“终身服务于党务,领导革命,而不再当政”;至少“亦须在野五年,奠定民众基层工作,再出而当政”。

不过,历史没有留给蒋介石这样的机会,随着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南京国民政府也宣告结束。1949年12月,云南、西康两省同时宣布起义。12月10日,蒋介石仓皇逃往台湾,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返回大陆。

每逢佳节倍思乡

1949年仓皇赴台后,蒋介石再也没踏上过故土。从蒋介石日记中可以观察到,每当天气爽冷,或看到杜鹃、梅花、月亮,蒋介石总会触景生情、遥想大陆。而农历除夕,则是蒋介石乡愁最浓之时。蒋介石认为金门的气候、民情与故乡相同,干脆将金门“却把他乡作故乡”。

1953年2月13日,蒋介石在高雄过除夕,在日记中写道:“团饮酴酥,比之在故乡过年,则何如?甚念乡间亲友,不知作如何情况矣。”1955年1月25日,大年初二,蒋又记下:“旧历除夕与元旦餐食如烤芋艿、烤花生、米焙(倍)酱、三鲜、糊啦等故乡过年风味应有尽有。” 1958年2月27日,大年初十,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无根之萍,无源之水”8个字,这或许是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1958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蒋介石忍不住写道:“近日常念少年在家乡度年快乐情景,五王庙灯头戏与萧王庙大拜,以及童昏时代先慈对我追述两岁时看到孙家大晒场水潭上,搭树彩牌楼其灯烛反映水中,显现我高兴奇异等闲话,皆使我至今仍不能忘怀也”。

因此,每到农历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蒋介石便会在当天或稍后,邀集在台亲属和部下团聚,一起吃饭、下棋、看电影,排解思乡之苦。

过节费多一张要收回

春节前夕,蒋介石照例要给副官们一点赏金,往往由蒋介石亲自点清了给。蒋介石的贴身侍卫翁元曾经回忆:“有一年春节,我在‘总统府’老先生办公室旁边的小房间待命,忽然听见侍卫官叫我,说‘总统’叫我进去。起先我是一愣,以为有什么事情,我毫不迟疑走进办公室,一眼看见他正打开自己的皮包,数着一叠崭新的10元新钞,那是当时面额最大的钞票,他轻轻叫了我一声,我走到距他的办公桌前方数步远的地方,笔直站在他那儿,老先生以一种很慈祥的口气开口了:‘翁元!这是我给你的奖赏,你要好好地用,不要浪费!’正当他把钞票往我手上递来时,觉得不对,又把手缩了回去,坐下来再数点一遍,数着数着,发现多了一张,又从中抽了回去,再小心翼翼地把那沓鲜红的10元纸钞,递到我的手上。”

蒋介石用钱一向很节俭,吃饭也不铺张。蒋家的厨师蒋茂发20岁就和蒋介石来台湾,专为蒋家人做菜,他回忆,蒋家平时的餐饮并不奢侈,只是每逢过年,才会丰盛一些。每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饭,蒋介石都会点一道他最爱吃的“五福临门”,这道菜是蒋介石过年宴客时必点佳肴。“五福临门”的主料是可以促进血液循还的白果炒鸽丁。再就是以黄酒、绍兴酒腌三天的醉鸡拼盘;蒋夫人过年必点年菜是一份烤煎八分熟的沙朗牛排,另外还有需用3尾的明虾做的沙拉。

进入上世纪70年代,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1975年除夕,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父亲卧病以来,多次均能转危为安,此乃天意,佑我邦家。惟望兔年开始复元,是儿之大愿也……”这一年蒋介石88岁。不到两个月之后,1975年4月5日,蒋介石便撒手人寰,他再也没有机会回祖国大陆过一次春节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868680yde

勾勾读世界最耐听,又涨知识

莫莫老大

蒋介石早已随同宋美龄皈依了基督教。他又去庙里求佛,佛当然不会保佑他

勾勾读世界 回复 @莫莫老大

谢谢你的评论!

又有人跟我重名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啊!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有声书剧*五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作品简介】《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后日子》以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离开故乡登上泰康号兵舰前的情景为引子,记叙蒋介石在大陆的日子。本书选取1949年蒋介...

by:一江晓城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作者花猫哥哥,【猫哥的视界】主笔,时政、经济、产业、投资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者,为读者带来独特视角的宏观分析作为天涯论坛最知名楼主之一,他的文章见解独到且深刻,广...

by:有声集结号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丨毛泽东一生之敌如何溃败

新书《朱元璋传》上架,点我直接收听!20世纪五大传记之一,明史大家吴晗三十年心血结晶,毛泽东提奖的最佳明史读物!1949年冬,一场新旧交替,国共两党两军在大陆...

by:主播晓峰

解密蒋介石|蒋介石传|蒋介石权谋术|功过蒋介石

【专辑简介】蒋介石,字中正,浙江奉化人,中国近代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在中国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近代史有很多都在讲述他的故事,从官僚到资本家,再到军阀统...

by:龙庙山精品故事

蒋介石十三太保的最后结局

《蒋介石十三太保的最后结局》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蒋介石十三太保是一个泛指,在历史上有过多种说法,且并不一定是13人。本书收录了被认为与蒋介石关系...

by:英明神武安心觉罗

在蒋介石身边

现已开设听友群,希望加入的朋友,请加微信t13948736978。本专辑是蒋介石的贴身侍从、副官,以及蒋介石第一任自由恋爱的正式妻子陈洁如女士,对蒋介石先生的...

by:天海文君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国民党政府灭亡|解放战争民国历史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叙述1949年8月-12月,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节节失败,退守西南一隅,蒋介石在重庆、成都一带调动军队,企图作最后挣扎的过程。虽然蒋介...

by:相山牛

蒋介石传

布赖恩·克罗泽: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者、政治传记作家,被公认为是采访和撰写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数量最多且最具权威的传记作家。他的政治人物传记作品非常丰富,其中主要代...

by:轻舞飞扬_自由飞翔

蒋介石传

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蒋介石。

by:NemoCN

蒋介石传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主宰近代中国舞台的主角之一,...

by:小梦的家

声音主播

57011万

简介: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并喜欢朗读,考播音专业说我牙不齐,一赌气开始抽烟喝酒弄成了烟酒嗓,反倒另有一番风味,苍(沧)桑、嘶哑、低沉,但痴心不改就是喜欢。感谢喜马拉雅提供的平台,给了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求流量粉丝,只为实现梦想。谢谢您的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