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美国人自命天选的心理来源

2024-03-02 15:23:5011:58 56
声音简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段时间的一句“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道出了美国外交看待国与国关系的核心精神。美国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在其所著的《1905帝国巡游——美国塑造亚太格局的伏笔》中,对美国自命天选的这种心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美国人化身为强大的白人基督徒,身负给“低等”民族带来文明的使命。许多美国人坚信白人基督徒是进化阶梯上最高的一阶。这种“文明追随太阳”的谬想从历史、寓言和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

雅利安人

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名为“雅利安”的种族活跃在现在伊朗北部的高加索山脉地区。雅利安人种是人类美的典范,他们皮肤白皙、骨骼粗大,身强体壮,长着蓝色的眼睛,而且非常聪明。

雅利安人是实干家、创造者、漫游者、具有卓越才能的智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天然的文明使者。他们逐渐向东、南、西、北四处迁徙。古代所有最灿烂辉煌的文明,包括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的文明,都是雅利安人智慧的结晶。

在繁荣昌盛的伟大的启蒙时代里,白人文明在全世界熠熠生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纯种白人雅利安人与非白人的中国、印度、埃及等地的女性结合。混种带来的可悲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堕落和衰败,历史也记录下由于混种所带来的文明的衰落。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的雅利安人种都消失了。一拨雅利安人追随太阳西迁,他们从高加索地区到达欧洲北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日耳曼尼亚。这些雅利安人并没有像他们的同胞一样犯错误,他们没有同那些低等民族混种,而是将他们斩尽杀绝。通过消灭其他种族,雅利安人保证了他们种族的纯正。

在迷雾笼罩的数个世纪里,雅利安人的“传说”一直在日耳曼尼亚的黑暗森林里流传,进而演变为:纯种雅利安人进化成更高的人种——日耳曼人,而聪明的日耳曼人在政治组织方面展现了他们无可匹敌的才干。他们没有国王或帝王,相反,他们在自己的部族成员内部进行民主协商,逐渐孕育出自由的种子,这也就是后来他们在其他地方所展示的他们的民主和自由。

雅利安人在日耳曼

最早记录日耳曼人的文献是罗马历史学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所著的《日耳曼尼亚志》。在书中,塔西佗写道:“很久以前,日耳曼民族没有和其他民族通婚,因此这是一个未被玷污的民族,一个罕见的、纯洁的民族。他们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拥有高尚的道德准则以及对自由和个人权利的真诚向往。他们的重大决定均由整个部落群策群力。”

传承纯正雅利安文明的日耳曼人依然追寻着太阳的光明,向西前行。他们走出日耳曼尼亚的森林,向欧洲西部海岸大胆挺进。然后,他们横渡后来所说的英吉利海峡,最终到达后来的不列颠群岛。

劣等的种族早已在这些岛屿繁殖人口,如果日耳曼人和这些非日耳曼人结婚生子,那么他们纯正的血统就会受到玷污,人类文明的传播也随之戛然而止。然而,这些日耳曼人坚守本性,这对于世界文明是一大“幸事”。他们逐步屠杀当地的男女老幼,保证了自己种族的纯正。日耳曼部落向西部和南部地区迁徙,人们逐渐称他们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分裂,创立了英国国教,盎格鲁——撒克逊的白人种族优越论更加根深蒂固了。英国王室的宣传人员极力解释亨利八世的动机:成立新的英国国教不是与传统割裂,而是回归到更伟大的时代。这是因为亨利八世用国教将他的子民与1066年诺曼征服之前就存在的纯正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重新联系在一起。

日耳曼人向西迁徒

鉴于诸多条件的制约,盎格鲁——撒克逊人只有向西迁徙,文明和民主方可继续发展。当白人基督徒追寻太阳西行到北美,文明和进步也随之跨越大西洋。这次,像他们的雅利安人和日耳曼人先祖一样,到达北美的雅利安人又一次消灭了当地居民。从普里茅斯岩到旧金山湾,殖民者屠杀了大量的印第安男女老幼。这样,民主才能深入人心,他们所理解的文明才可以跨越海峡,熠熠生辉。

雷金纳德·霍斯曼在《种族与天命论——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主义起源》一书中写道:来到新大陆的白人“将自己视作英国人——追求公共政府和自由理念,这些追求是早在一千多年前来自日耳曼尼亚森林的品格高尚、热爱自由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引入英国的”。

关于政府和政治方面,孟德斯鸠是“大革命前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被引用最多的权威”。塔西佗是孟德斯鸠最喜欢的历史学家之一,而孟德斯鸠也正是受到他这句话的鼓舞:“美好的制度是在森林深处制定出来的”。

托马斯·杰斐逊说服弗吉尼亚大学董事会在全国开设了一门盎格鲁——撒克逊语言课程,他认为美国脱离英国,就是为了回归他们的雅利安先人所生活的自由、美好的时代。1774年,他写了《英属北美权利概述》,其中一再表达对英王乔治的不满,这也预示着两年后他所起草的《独立宣言》的内容。

在书中,杰斐逊两次提到“上帝”,但却六次使用了英格兰的“撒克逊人的祖先”。为了摆脱英国、获得更多的自由,杰斐逊书中提到了他们共同的“撒克逊祖先……这些祖先离开了欧洲北部的荒野和森林,来到不列颠群岛,建立法律制度,正是这些制度长久以来庇护国家安康”。

杰斐逊认为,既然他们的撒克逊祖先“不仅没有被更优秀的民族统治过,也从未受到封建制度的约束”,因此,他认为国王应该减轻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

印第安人

两年后,即1776年,杰斐逊在书中写道他曾设想出现一个受雅利安文明熏陶的新国家:“重建撒克逊式法律体系,难道不会带来好的效果吗?恢复八世纪以前先人们凭借智慧创立的最完善的美好制度,难道不是更好吗?”

依据美国《1790年入籍法》,法律首先是这样定义什么人可以成为美国人的:“他们首先得是自由的白色人种……”

尽管国会也在辩论犹太人和天主教徒是否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却没有人公开质疑只有‘自由的白色人种’才是美国公民这一说法”。

许多美国人都认为,如果帝国继续向西迁徙并且美国成为雅利安人最西端的家园,那么他们注定要成为一个人口遍布各个大洲、半球乃至全球的种族。尽管美国只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许多人仍然想象美国雅利安人终有到达太平洋海岸的一天。

他们会从大西洋出发,飞越太平洋,抵达亚洲,披荆斩棘,最终,他们会到达最初雅利安祖先在高加索地区的家园,白人文明将给世界带来和平。

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参议员托马斯·哈特·本顿是19世纪早期华盛顿地区的一个大人物,他当时在参议院的军事和外交事务委员会工作。他是这样描写那段快乐时光的:

所有人都怀着同样的冲动,那就是往西走。自这个时代开始,无论是字宙中的天体,还是人类、科学或者文明,一直都是向西移动,就连国家权力也在向西发展。几年后,亚当的孩子们会越过落基山,继续西行,直至抵达大平洋。那里,他们会看到先祖曾经劳作的亚洲东海岸,这时候,他们也就完成了他们的环球之旅。

流行文化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情感。沃尔特·惠特曼最经久不衰的作品《草叶集》里有这样一首诗《从加利福尼亚海岸,面向西方》,这首诗写道,“如今我又一次面对家乡,多么喜悦又多么欢乐……环绕了整个地球……从加利福尼亚海岸面向西方……朝着母系的家园……几乎闭合成圆形的海洋……”

超验主义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也对雅利安人甚是痴迷。他写道:数百万印度人被这个遥远的欧洲北端的岛国统治,这难道不是种族决定的吗?……不久前在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中部,我偶然读到了塔西佗的《论日耳曼人的习俗》一书,我发现赫西尼亚山林的日耳曼人与美国山林里的印第安纳州人、伊利诺伊州人、威斯康星州人有着大量的相似之处。

对于种族问题有如此看法的,绝非爱默生一人。在他那个时代,知识渊博的学者都在“追寻太阳的足迹”。19世纪,美国出现了“社会科学”,学者们证明了雅利安人的种族优越性。

此外,在美国最好的大学里,信奉基督教的白人纷纷“发现”雅利安人是上帝创造的杰作,黑人注定受苦受累,而印第安人注定灭绝。

灭绝印第安人

托马斯·戈塞特在他那本颇有思想性的《美国思想史》一书中写道:“人们不必阅读大量19世纪社会科学家们的著作,就能发现种族理论带来的巨大影响。研究人类社会的人普遍认为他们也在研究与生俱来的种族特征。”

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都很盛行的一门社会科学是骨相学——研究头骨的科学。这些白人基督徒头骨研究者认为高加索的头骨最对称,“因为这个头骨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可以将其看做上帝造人时的头骨类型”。

畅销图书《人类的类型》是19世纪美国思想界的“圣经”。该书于1854年一经出版即备受称赞,之后又历经12次重印,直至20世纪一直被用作标准教材。

《人类的类型》一书认为:只有白种人才是文明人,“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征服劣等种族又与他们通婚的白种人,最后都成为了野蛮落后的种族。”这些种族“只有等到现在的种族灭绝,被白种人取代之后才可能再度崛起”。

这本最畅销的“科学”教科书认为消灭印第安人是博爱和仁慈的。这一善举的目的就是“让世界上统治种族保持纯正和聪明,因为只有通过他们的征服行为,其他人才可以幸福、安康”。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彼得·伯内特把它写入1851年州长咨文中,“我们期望两个种族之间的灭绝战争将会继续上演,直至印第安人以灭绝告终……白种人不可避免的命运安排远不是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所能避免的。”

刘易斯·摩根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长,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同时也是美国人类学的创始人,他说:“雅利安人家庭代表着进步的主流,这是因为这一种族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级的人类,也是因为他们通过逐步统治全球证明了他们天生的优越性。”

布林肯

种族优越论是如何做到不受人质疑的呢?白色人种的英国是当时最大的海上帝国,同样属于白色人种的俄罗斯控制了世界上最广阔的陆上帝国,欧洲对“非洲的争夺战”使得黑人向白人屈服。美国人坚信这一神话是至理真言,并且认为它的普遍性并不比地心引力这一自然规律小。

美国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即使幸存者也被关押起来,被剥夺了公民权利,不能行使投票权。虽然林肯在法律层面解放了奴隶,但是1905年制定的《吉姆·克劳法》对于美国黑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桎梏。尤其是各地私刑泛滥,种族隔离问题日益加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餐桌上的40年

北京市商务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联合推出,餐桌上的40年系列专题节目。

by:格子有声馆

餐桌上的良药

餐桌上的这些食物,也是良药!

by:更换失败

餐桌上的世界史

每天陪伴我们的食物和料理,你知道它们背后有多少故事吗?你知道像土豆、盐、砂糖等等这些生活里微不足道的食材都曾极大地影响过人类的历史进程吗?日本知名学者和畅销书作...

by:徐步慢慢

餐桌上的中草药

欢迎来到《餐桌上的中草药》,这是一档关于药食同源的对谈节目,每期会选择一个既好吃,又可以日常养生的中药材,将它从土里生长出来再到餐桌上这一生的故事,讲给你听。

by:来自正安的靠谱养生

餐桌上的世界史

“芝麻开门”为何是阿里巴巴进入藏宝洞的通关语?埃及法老外出旅行时为何要带数万个面包?在欧洲中世纪,香菜为何以催情剂而出名?马铃薯为何会在17世纪的欧洲多次引发战...

by:哪六字箴言

餐桌上的节日-姜sir

央视纪录短片-餐桌上的节日

by:清宸

爱人们都消失在餐桌上

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所谓的爱更能治愈人心,那一定是食物了。风靡豆瓣的料理小说家——俟尘书写38道美食里的爱恨、欲望、背叛、迷惑、痴缠……爱时,你是刚上桌的...

by:Suesu

餐桌上的营养,了解营养的奥秘

餐桌蕴藏着健康养生大秘密

by:闻博先生

你不在我身边

这首《你不在我身边》是青年歌手邵洪2018年推出的首支单曲,由徐杰作词、聂小慧作曲,八歌音乐出品发行。在这首新歌里,邵洪一字一句、认认真真的唱出了淡淡的忧伤,...

by:华语音乐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AI电子书

【内容简介】权威认证,诚挚关怀;精心细致,体贴呵护;最全面的健康指南;科学合理的养育、哺乳及应急措施。【作者介绍】作者:秋实【主播介绍】我是追阅文...

by:追阅文化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