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尚”到“陈桂林”,阮经天四十再回首

2024-03-13 04:14:0120:46 50
所属专辑:导筒
声音简介

戏·路

Paths of Acting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爱你心中的艺术,而非艺术中的你!” 傲慢或自恋的演员,绝不可能和其他的演出伙伴诚恳地沟通,但真正能使观众神入的,一向是演员心灵之间的真实交会。」

—— [美]乌塔·哈根 / 哈斯克尔·弗兰克尔

《尊重表演艺术》

译者:演员、作家胡因梦

无论是科班出身的学生还是半路出家的素人,从初次与“表演”触电到立志成为一名演员,这条漫长的“戏路”充满了坎坷与迂回,需要学会尊重这门工作与艺术,还有忘我的投入和永不停歇的磨砺与精进。

「导筒directube」专栏「戏·路」将持续带来以华语电影范围内优秀演员、青年演员为主的长文专访,听他们分享自己是如何分析并走进人物内心、演绎不同的角色关系,并最终留下让人印象深刻甚至难以忘怀的生动银幕形象。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戏·路」专访

演员——阮经天

《周处除三害》在春节档之后的大陆电影市场中呈现出一个“杀红了眼”的状态,话题十足,口碑与票房俱佳,并且在近期的Netflix平台登上热榜第1位,而在片中饰演“陈桂林”一角的阮经天也再次迎来了新的人生高峰。

回首出道20余年的演艺之路,从模特到偶像剧集,再到2010年凭借对电影《艋舺》中的“和尚”的演绎备受好评,此后在《爱》《军中乐园》《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追缉》等作品中留下了许多为观众熟悉的银幕印象。本次《周处除三害》中的阮经天可谓“不疯魔,不成活”,睽违13年再度从节展到被观众瞩目,让人看到41岁的他在这个阶段所感悟到的人生体验,「导筒directube」本期对话阮经天,走近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他。

电影《周处除三害》大陆版海报

专访正文

导筒:这次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决定参演《周处除三害》这部电影作品?

阮经天:我跟监制老师有蛮长时间没有联络,直到她拿了《周处除三害》这个电影的剧本给我。一方面我们是很久以前就认识的合作伙伴,对彼此也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另外一方面在看完《周处除三害》的剧本,这个角色和整个故事及其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讲可能比较有感受,因此决定要接这个电影。

导筒:你与黄精甫导演的合作感受是怎样的?

阮经天:在与黄精甫导演合作的过程,我感受得到他是一个很善于说故事的导演。他在《周处除三害》导戏的过程中,让我清清楚楚的了解了这个角色——他现在所处的状态,他的内心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感受。而且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跟黄精甫导演合作最有意思的是,虽然《周处除三害》这个故事看似非常的极致,或是非常的夸张,甚至有很多地方特别的生猛,但我们最常聊的反而是在这些看似夸张的剧情里面,如何去强调这个人物“日常的重要性”。

黄精甫导演他很强调“日常”,他会说不要因为这是一部电影,是一个必须要呈现出来的桥段,而用过多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个人物。他在导戏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场景上,都会不断的去提醒我们思考——他日常生活的样子,或者说他平常的样子应该是什么?他当下的心情、心态,经过4年的蛰伏以后是怎样的状态是怎样的?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聊这个。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这次与“通缉榜”前三的另外两位演员陈以文,袁富华都有很多对手戏,与他们合作的感受是怎样的?

阮经天:在电影里面我先遇到的是袁富华,ben哥,他在电影里面呈现的是一种阴狠、凶猛的样子,但其实ben哥是一个极度热情的“大前辈”,会很积极地跟对手、跟我来讨论接下来的这一段戏该要怎么配合,该要怎么拍。在他平常不上戏的时候,他更是一个非常愿意跟你沟通的大哥。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聊,好比说等一下那场戏该怎么演,我会怎么做,需要他怎么帮忙。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我认为在跟ben哥对戏时,最有意思也是最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他私底下明明是一个很温暖的大哥,很好的一个前辈,可是却在入戏的那一瞬间,你会立刻看到那个像“一条蛇”一样,属于香港仔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来。

而且因为我跟ben哥在《周处除三害》里面有大量的动作戏,虽然他作为前辈有一定的年纪,可是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动作,哪怕是跟我或者其他人有比较激烈的武打动作的时候,他都很拼命的想要完成好,一次又一次的再来。所以跟ben哥在工作的过程中,这是让我很感动的一个地方。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然后再是以文哥,我们其实在蛮久以前就有合作过,这一次算是我们两个有对手戏的第二次合作。我认为以文哥他是一个很特别的演员。怎么特别呢?就是这个人他不管从哪里来,但打从进入这个空间,就算你们很久没有讲话或是你们不认识,你都会忍不住把目光投向这个人。这个事情很奇怪,无论是我在角色里面用陈桂林的眼睛看到尊者,亦或者是平常用我自己的眼睛看到陈以文,都会觉得他带着很多属于自己的见解跟故事。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所以我认为,在跟他们两位有这么大量前段跟后段对手戏的过程中,他们在我心中都建立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印象——好像是对手,又好像和传统电影中坏人的刻板印象不一样。

比如刚才提到给我不一样感觉的ben哥,明明对手是一个这么阴狠的香港仔,但是在拍摄的过程中,王净跟我有讨论过她的反思——这样子对待一个人对吗?也是因为看到袁富华他本身带的一些眼神,以及跟他打斗之中的一些感觉,让人不会这么斩钉截铁。就像剧本所呈现的那样,我就是要执行这个任务,就是要除掉恶人,但是在除恶的过程中,也会再重新思考,究竟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不是真正的邪恶。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同样的事情在尊者饰演者陈以文身上也曾出现过。在他表面上所呈现出来的那一面,你会不断的去疑问,现在这个人究竟是不是那个人,究竟自己的认知或者说自己认为的,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这种怀疑和思考会在整个电影的过程当中不断出现。

导筒:电影比较关键的两个女性角色分别是程小美和张贵卿,陈桂林与张贵卿之间的联系贯穿了影片,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角色对陈桂林的影响的?

阮经天:我觉得张贵卿跟陈桂林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因果关系。我想张贵卿可能是在整个电影里面,陈桂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的亲人以外最熟悉的一个人。也是因为张贵卿在她的生命中做了某些决定,导致陈桂林也因她的决定而产生了另外一个决定。所以我觉得最能够解释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大概是因果关系。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再来说跟程小美。我那时候在拍片的时候,或者是在拍完电影的访问里面都有聊到,其实对于程小美来讲,可能陈桂林是她的一个救赎。可是对于我饰演的角色陈桂林来讲,程小美就是他人生最后的旅程里面,遇到的其中一个人。因为当时的心态,当下的想法而对程小美做了一些决定,好比说决定带她走,问她的意愿等等。因为这样陈桂林成为了她的救赎,也因为做了这些事情,让两个人在好像毫无相关的一段旅程里面有了交汇。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所以我认为张贵卿跟程小美虽然是电影中与陈桂林接触较多的两个角色,可是她们两个人之于陈桂林自己人生当中的位置是不一样。

导筒:这次和王净也有不少对手戏,她目前也是上升期的新人演员,你们合作的感受是怎样的?

阮经天:王净是一个很专业的演员,虽然都会说她是新演员,但是在这几年间,她已经累积了非常多的表演经验,所以我在跟她演对手戏的时候,其实我自己会觉得是很舒服的状态。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而且我觉得《周处除三害》里面的演员都有一个特质,刚刚我们提到的陈以文,袁富华,王净或者是谢琼煖,每一个演员都很乐于就表演这件事情进行沟通,虽然我跟王净之前没有合作过任何作品,但是可能基于对自己角色的一个投入程度来看,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哪怕是第一次合作我们都十分有默契。

很多时候我跟程小美之间是没有过多台词的,或者说在这个戏里面,很多时候我跟对手演员都不会有太多的台词,更多的是在眼神和情感上的交流。然后,才是一些必要且没办法用肢体表达,一定要说出来的桥段,才会用嘴巴去说。所以两个演员在情感上的交流,我觉得尤为重要,而我跟小净在这一方面是完全没有障碍的。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片尾陈桂林在狱中理发,他与程小美互换了一件物品,你觉得他们之前的情感是爱情还是其他,这种情感在之前和之后又会不会有变化?

阮经天:这个问题其实我跟小净有稍微聊过,我们都认为在《周处除三害》里面陈桂林之于程小美其实可能不是爱情。因为你要问两个人有没有好感,多多少少是会有的,但是你说他们两个人的情感,在当下好像都不会是只局限在爱情这么小的一个部分。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更多的是在陈桂林遇到程小美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完成,那是她人生当中最后一件要去做的事,所以,我认为陈桂林在当下是不会考虑爱情的。虽然他们互换了一个东西,但是在我的想法里,他们那种感觉不像是互换。我认为在电影里面,最后陈桂林把他自己生命里面为数不多,且相对美好的一个东西,也就是那块小猪手表送给了小美,是给她送去了希望。

他把这份希望给程小美,程小美用小猪纸贴修补好了陈桂林的西装并送还给他,其实就像是一种安慰,让陈桂林生命的最后阶段看到这个东西。也许在当下他并不像剧本讲的一样这么从容,也许在当下他依然会有害怕,依然会对短暂的生命里面一些美好事情的不舍。但这个东西它更像是一种安慰,更像是一种她给他的力量,所以我觉得两个人互相赠与对方的东西是不太一样,这也跟他们角色在当下的心情转变有关系。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你是如何解读陈桂林在片中开始追杀其他恶人的心理动机的,除了被通知肺癌晚期,他的转变还有哪些原因?你如何理解陈桂林这个角色?

阮经天:我觉得我们人生当中都会有几个阶段,电影的好处可能就是我们把这个角色的人生相对浓缩到一个将近两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陈桂林这个角色是怎么样的,所以我刚刚讲说“因果”,就是在被张贵卿通知肺癌晚期的陈桂林去做这些事情的“因”。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因为有这个事情,他认为当下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因为他的亲人——奶奶的离去,所以在这个时期的陈桂林其实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就是他究竟是谁?要做些什么?他未来能做些什么?让他开始思考,他可能在逃亡四年的过程中或是前面一辈子都是混沌不明,都没有去思考清楚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在片中,当陈桂林决定开始追杀通缉排行榜上面前两名的原因,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他始终搞不清楚自己身为人的一个价值,他必须从这些事情里面找到自己身为人的一个价值。而一开始去追杀榜一、榜二的这个行为,我认为他急于去证明自己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所以在这个事件的过程里面,第一个追杀了香港仔,遇到了程小美之后再决定去找尊者。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在电影故事发生的过程中,我想陈桂林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想法慢慢有了改变,也许一开始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他的心理状态从一开始的激烈、混沌不明、抱怨、恐惧,一步步趋于平静,我认为尤其是在做完这些事情,比如“大屠杀”结束之后,静静地坐下来看着天,投案自首之前在船上看到海的瞬间,这些本来就存在于生命里面美好的事情,是会让人触动的。

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我认为是有一个因果的过程,当生命来到最后一个阶段,陈桂林可能接受了自己是谁,也在这个过程里面找到他应该在乎的东西,或者是找到了他自己。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这次你在片中有大量动作戏,之前有做哪些准备工作,最难拍的戏是哪部分?

阮经天: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沟通,因为我们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不同的身份。好比说我的角色是一个通缉犯,有自己的故事背景,再比如以文哥也有他相应的职业背景在里面。所以我觉得动作戏最困难的东西,在于你在跟导演沟通的时候要想怎么结合自己的角色背景,用什么样贴合人物的方式来呈现。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动作戏看起来好像只是人物打斗,但是所有的打斗戏一定是包含这个角色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习惯。所以,怎么样把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区分开,是这部电影比较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事先的沟通。

至于这些准备和训练,我想我自己还蛮幸运的。从萌芽开始到在大陆工作,有许多的机会在剧组遇到各式各样的武术指导和武行。所以每次拍电影,参演一个戏,都会学到一些东西,也会累积一些东西,武术的东西也会积累下来。

每次新的电影会产生不一样的前期沟通,从而造就出每一个角色不一样的打法。对我来讲在这个电影里面最难拍的是应该是电影开头的那段戏,虽然是很短的十几二十分钟,但是切换了很多不同的场景,两个角色从殡仪馆出来的奔跑,到巷道追逐,以及巷子中的打斗,还有一些场景要“跳楼”,这段场景差不多花了两个礼拜才拍摄完成。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这次你在影片中的表演收获了不少好评,也是帮你再次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你觉得这次的整体表演相比过往最大的突破在哪里?

阮经天:因为演戏虽然是演一个角色,但是对那个角色来说,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所以对于我来讲,最大的“表演”大概是我跟这个角色一样也是走到40岁这个年纪。对以往的人生也好,还是对于剧本中所描写的事情也好,我对我要演的人物,都有非常多属于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图片:电影《艋舺》剧照

我认为其实每一个演员演一个角色,都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跟人生所想象的东西灌注在里面。当你遇到另外一个对手的时候,其实就像是一个人生经验的对决,我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也许跟你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不同。

如果要谈到“突破”,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还是用着一样的方法去认真准备每一个角色,只是相比以前,40岁的我跟25岁的我想法会有蛮大程度上的一个落差。也许以前没有想通的事情,现在想通了,或者是看法变得不一样了。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本片中追杀其他两位通缉犯的拍摄风格和内容设计有比较大的反差,你在表演上会不会有对应的区别化设计?

阮经天:当然会有,但是我想这个东西不太像是一种设计。一个演员在整个电影场景里面里,与所有的“对手”相比,他的占比分量其实是极少的。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观众更多时间是跟着角色去进入电影当下的节奏,感受角色所处的人生状态,或者是这个时间段内的状态,这种节奏是自然而然的跟随角色的起伏有所变化的。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比如在前段追杀香港仔这个过程,对于角色来讲,他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生命时间所剩不多,他很急迫,他整个动作风格自然而然会变得很快很紧凑,人物的状态是很亢奋的。当故事走到中后端的时候,角色发现这些急于要解决的事情,无法在一时半会,或者说无法在片刻间解决的时候,那角色本身或者是我们演员在那个“当下”其实也会思考到底该做些什么。如果没有办法用很激烈的方式做完的话,更多的时候需要慢慢用眼睛,用耳朵来感受场景里面所发生的一切,他的节奏自然就会缓下来。我觉得这个东西更多的是导演跟剧组创造的一个环境,给演员在不同的阶段里面做不同的感知。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新心灵舍大尺度的杀戮场面绝对是电影的高潮之一,你是怎么看待这部分的剧情设计的?

阮经天:这个就是我前面一直提的,我认为这场戏是最能够呈现出“因果关系”的一场戏。新心灵舍的信众来到这里,一是他们的选择,二是当陈桂林问到他们,现在给你们机会要离开还是要留下的时候,所作出的选择。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接受到自己的“果”。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而陈桂林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其实在拍摄的时候也有人提过这个问题——陈桂林把这些留下的人统统杀掉,他觉得是对得吗?其实我后来想了一想,在这个当下并没有对错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这个是陈桂林决心一定要做的事情。

而留下来的信众也是他们决心一定要留下来的。既然在人生里面我们都做出了某些决定,它的结果也必然是这个样子。所以对于我来讲,这个东西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至于陈桂林来讲就是除恶吧,既然你留下来了,那就是选择成为恶的一部分,那这个清除的结果好像也是某种必然。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尊者身边那些到最后不怕被陈桂林枪杀的信徒,在你看来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阮经天:这可以讲吗?我觉得当然真实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千百种人,这千百种人里面都有千种百种不同于这个世界其他人的想法,而每个人在自己生命中是必然会带着一些执念,这些执念会有两个方向,一种就是你“想通”了、“通达”了,一种就是等到最后的“结果”到来。

所以我觉得现实中是会存在的,其实我们看一下我们真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往往对自己的弱点也好,心里害怕的事情也好,去寻求一些信仰和庇护。我认为“相信”可能是身为人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相信”了,那无论前面是谎言也好,甚至说是看起来非常“扯”,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好,都会驱动这个人继续留在那边。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如果让你选出职业生涯表演方面目前最满意的三部作品会是哪三部?

阮经天:《艋舺》《周处除三害》和下一部。

图片:电影《周处除三害》剧照

导筒:你觉得之后还有哪些比较想挑战的类型风格和角色?

阮经天:其实我之前一直有提过,演员在遇到角色时,其实也不是那么自主的。所以很多时候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那个角色其实会自己主动找上你,然后再由你决定要不要用自己的生命经验来诠释这样一个角色。

但在未来我想要努力做到的,或者是我想要真正去表演的东西,是无论角色有多戏剧化、多么夸张,是旁人眼中多么离谱的一个人物,会做出多么出格和不被理解的事情,他一定都会有属于他的日常状态,而不是时刻出于一个戏剧化和过度渲染的状态。我希望我在未来的表演中,都能演绎出角色的日常,显出人物平时的“影子”。

图片:被许多影迷称为《周处除三害》最帅一幕的镜头

她的内地大银幕首秀,终于来了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北京和尚-陈继明

作者陈继明,1963年生于甘肃省。曾任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调往广东珠海,在北师大珠海分校教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1998年...

by:扎小辫儿的一黑

老和尚和小和尚

幽默、轻松的儿童故事品之如茶,老少咸宜藏着淡淡禅机感恩作者晏苏老师的倾情创作!

by:卷边睡莲

贫道遇到了和尚

作者:荒腔走板演播:幻樱空“唐僧转世啦,跟个不忌口不吃斋的道士一起修电脑,兄弟姐妹们快去抢呀。亲身经历、绝对真实,骗回复叫我天打雷劈渡不成劫!”群妖争抢传说中的...

by:幻樱空

《当和尚遇到钻石》

第一个原则是,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赚钱。赚钱和修行这两件事情绝对不冲突。事实上,它也可能变成修行的一部份。钱本身并没有罪过,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要比没有的人更...

by:小璐子乖乖lulu

宝聚和尚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夜...

by:萌宠美妞

和尚和龙

木苏里铜钱龛世已完结。本专辑这是上传第15次了,天官赐福已完结,欢迎喜欢的亲亲进群收听。所有专辑免费收听,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必删。天禧二十三年,坊间传言手...

by:左右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