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 ,为什么停不下来?

2024-03-13 12:28:5936:23 2826
声音简介


注:银行的秘密一书,更新要过几天,今天都是发的旧文,这几天刚好在外地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讨论了战争下普通人的选择问题,引发争议不少。

同时我搞了一个投票,这个投票很残忍,题目是:假设你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你是否愿意自己的儿子上战场?

原文如下:《五体投地!我是真心佩服俄乌两国的老百姓!》

投票结果如下:


这个结果,大多数人和我的态度一致。但评论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家可以看看。

这篇文章很长,会向你揭露俄乌战争政治宣传的真相,以及俄乌民众是如何被诱骗上战场的。

其实,历史上啊,不管是任何政府战争,逃难的老百姓才是大多数的。

俄乌战争爆发后,两国都有大量的老百姓逃难,这还只是局部战争,还没到到举国战的地步,只不过两国政府都采取了严格的边境管制手段,不让人跑。

很多人在评论区义正言辞地指责我,我觉得有点不解。

他们应该去指责逃出去的五百万乌克兰人和无数逃离俄罗斯的人啊。指责我干什么?我不就是和他们一样么?

怕死,这么简单的事,这么难理解么?

但大多数这种义正言辞的人是虚伪的。

因为,他们并不敢在评论区,(除了两个人以外)直接说出,我愿意把我的儿子送上战场。而是在评论区讲起了道理。

他们讲了一些什么道理呢?以下,是他们的留言。

有些东西是要大家一起保护的,读完我只感觉到利己主义

战争对乌克兰来讲是反侵略的,是自由和奴役之间的搏斗,如果奴役胜出,那就是率兽食人亡天下了。就像泽连斯基所言,反抗侵略是苦了当前一代人但如果不反抗就是苦了无数代人。

俄罗斯人反北约东扩,当然要拼命,不拼北约的坦克导弹就到边境了,永无宁日,没有安全的国,哪有家的平安?想想朝鲜战争,猪脑子,怂货

你不是乌克兰人(当然我也不是),你不知道他们在饿罗私的拿捏与压榨下的生活感受!狗都会护崽,人为什么不会?乌克兰人上战场抵抗侵略,难道不是护崽的举动吗?在我看来,乌克兰人誓死反抗饿罗撕的监视和压榨,就是最大的个人利益诉求!人家集体要过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还要把自由有尊严的生活留给子孙后代!

有哪个大国会放任美国把各种武器摆在你家门口?都跑了,俄罗斯不就没了吗?

前苏入侵阿富汗遭抵抗八年,终失败撤出;因为有欧美及阿国周边国家对抵抗军支持,阿民众民族极其贫穷落后,但前苏在此没占到便宜。此次俄入侵乌,因俄总体实力强于乌,乌在短时期内很难战胜俄;后续主要看欧美及支持者是否能加大对乌武器装备支持力度;从两年乌抵抗来看,欧美武器装备完全碾压俄制武器装备(包括明里暗里援俄侵略的某些国家武器……)。前苏侵阿撤出三年后,苏联解体;俄与前苏比较,无论哪方面都要差的多;因此,支持乌抵抗的力量只要持续支援,俄必败无疑,到那时,这个生于不义,从一个几万平方公里小罗斯公国,靠野蛮侵略杀戮抢夺周边国土,现今的俄普帝国必然再次衰败解体……那时,建立和平自由的新世界才有可能开始!

国家有主权。国家是国民及山海大地组成,你的家园被抢占之时,我们应怎么选择,是沉默还是反抗。这个世界是有观点的,那就是正义与邪恶。

人是有尊严的,世界是有正义与邪恶之分的,否则就谈不上文明进步,,所到之处将是一片黑暗,你走到哪里也仅是苟活而已。

斯大林时期乌克兰有多惨!人家会忘了吗?不要混淆是非!照伱的讲法,跪下领土就保住了?

近代战争也有很多独子或者只剩独子的。俄乌战争不论对错,都为自己国家,覆巢之下无完卵。

这些留言看下来,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只能感叹:错误的语言和概念,即思想的桎梏。

我发现,以上这些语言,不管他站俄站乌,听过听过太多次了。不管是各种电影,电视剧,古今中外的战争前中后,这些语言正是所有政客们及他们豢养的知识分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只不过是换了不同的角度。

现在正在世界上发生的几场战争,各国的新闻中评论中社交舆论中,不都是类似的表达吗?

我在讽刺俄乌两国民众,生育率这么低,一家基本上就一两个孩子,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支持战争,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无他,就是因为俄乌两国民众在战争前,事实上已经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政治舆论洗脑。

因为俄乌之间的问题由来已久,而这些冲突早已成为两国舆论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其实与评论区这些朋友讲的都是一样的逻辑和内容。

在长期这种宣传下,两国民众的思维已经发生了转变,也即,全部被这样的一种思维所统治。

但即使这样,我这种残忍的问题,如果向俄乌两国民众们在战前提出,我相信,依然有大量的人会选择不参与战争。

我这篇文章里虽然1000多人选择坚决不参与政府战争,但这个数字和阅读量8000比起来,依然不多。

多数人不知道怎么选。要他选“儿子算条毛”,他下不了这个手,手会抖,心会痛,但让他选就是跑路,他又觉得不正义。

因此,不选的人更多。

但如果换一个问题呢?如果我将问题设置成为,如果你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受到俄国或北约武力威胁时,你是否会站在国家一边?我相信,起码有几百人会选择站国家一边。

我如果再换一个词,你愿意为俄罗斯或乌克兰的自由、为正义、为尊严而战吗?我相信点支持的人就会更多。我估计会有一千人以上会选择愿意。

甚至那些现在选要跑路的人,都会不少人会改变立场。

我在这篇文章里设计调查时,是早就预想到结果的,必然是一边倒。

因为我在投票前,我就能判断到,不管我的读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投的票一定是这个状况。

原因无他,因为我清晰地说明了代价——(儿子的生命),我想绝大部分父母,在这样的选项面前,手都要抖三抖。

那六七十个选择为了国家儿子算条毛的人,我真心有点服。

但我一样可以预判 ,只要个人的代价隐藏起来了,调查结果一定是翻天覆地。

这就是俄乌战争中政治舆论宣传中,最为重要的技巧——只要不明确地说出具体个人的代价,人们就会被情绪所支配。

你看到评论区这些评论,都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在逃避这种对于个人代价的拷问,不敢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一旦要面对时,他们的心一定会痛,因为一定会想到唯一的子女不在的悲惨场景。

俄乌战争之所以宣传成功,有这么多民众参与,原因就在此。

在这场战争的政治宣传中,一定要高举各种情绪(正义、尊严等都是情绪用词,而不是代价用词,最为著名的就是荣耀属于乌克兰/俄罗斯),而不能提到具体每个人的代价,不如此,政府战争就持续不下去。

我们试想一下,假设一个俄罗斯的政客这么宣传:

”现在乌克兰政府在欺负乌东四州的俄罗斯族人,还要加入北约来对付我们俄罗斯,把你们的儿子的命给我捐出来,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几个儿子,就送几个去上战场,并且我告诉你,能活着健康地回来的机率几乎是零

底下会一片沉默。乌东四州关我屌事!

但如果用另一种宣传手法呢?

”现在乌克兰人背叛了俄罗斯人,他们在乌东欺负俄罗斯族,还引狼入室,勾引北约,要将战火引到俄罗斯,把北约的坦克开到俄罗斯的边境上,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安全,我们能答应吗?能不能?“

底下保证一片狼嚎:不能!

你发现两份宣传中不同的地方了吗?如果你发现不了,那就永远上当。

而在古代君王主导的战争中,君王们是没有这套政治语言来说服民众参战的,因此,古代战争往往规模有限。他们要动员人力更为困难。

因为民众清楚地知道,江山是君王的,不是自己的,这套东西如果放在君王的嘴里,是这么说的。

”朕的江山马上就不保了,如果你们不来救我的话,我就死无葬身之地,连带子孙后代都要灭族,百姓们,为我的江山拼把命吧!“

底下全部懵逼,你他妈的自己的江山,与我有什么关系?

法国将军斐迪南·福煦这么认为,在民族主义观念系统下,一国的所有资源,所有人口,都可以投入战场,不死不休,战争规模和时间不受制约。


“确实,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个民族战争的时代。这种战争具有令人疯狂的步调,因为它注定着要把国家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战斗之中。

人们在战争中将追求一个目标,这不是王朝的利益,也不是想征服或占领某一个省区,而是为了防卫或传播一种哲学思想,为了保护或宣传一种独立、统一原则,以及各种非物质利益的原则。

最后,也就把每一个人的私人利益与财产都当成了赌注。从此燃起了怒火。这种驱动暴力的因素,前所未有。”


而最早的法国大革命的战争宣传歌曲《马赛曲》成为共和制化后法国战争机器中的重要宣传工具,在所有的战争歌曲中,这是最能振奋人心的一首。

听听他的歌词,你就明白了,这种歌曲,正是上述留言者们的思想来源:

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们,光荣的日子已来临!专制暴政压迫着我们,祖国大地啊痛苦呻吟。祖国大地在痛苦呻吟,你可看见那凶狠的士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夺去你妻儿的生命。公民武装起来,公民决一死战。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尽!

神圣的祖国号召我们,向敌人雪恨复仇!我们渴望宝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她去战斗。决心要为她去战斗,看我们高举那自由旗帜,胜利地迈着大步前进。让敌人在我们脚底下,听我们凯旋的歌声。公民,武装起来,公民,决一死战。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尽!
当父老兄弟英勇地牺牲,我们将战斗得更坚定!亲手埋葬烈士的尸骨,追随他们的足迹前进。追随他们的足迹前进,我们将不再羡慕生命,却愿意站死在斗争中,能为他们复仇牺牲,我们将会感到无上光荣。公民,武装起来。公民,决一死战。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尽!

乔治·西尔威斯特维里克写道:

“没有恨,也就不可能有宣传。只要给我某种仇恨的东西,我保证于24小时之内,可以在任何地方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可以投入战争的队伍。”

事实上,俄乌两国的士兵,他们认识吗?打过架吗?有过冲突吗?没有,私人之间没有任何冲突,但只要将国家、民族仇恨注入双方士兵的大脑里,他们就马上成为了政客的战争利器,毫无顾忌地杀死对面的陌生人,或安然接受被无仇无恨的陌生人杀死的结果。

仇恨宣传,是战争动员的利器。

欧洲当时民族战争的形式,在古代君王看来,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士兵怎么不跑,这不是排队送死吗?

是的,就是排着队,相互枪毙,队型密集,不许后退。

生命,不就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利益吗?

命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呢?

极端民族主义战争,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让人忽视自己的真实利益。

有人就要说了,外面有这样的集体主义国家,比如俄罗斯,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外面有这样的极端民族主义,我们就得自己也搞吗?这不是有病吗?

个人主义不能成为全球民众主要观念时,你就得接受这个现实,逃离集体主义情绪爆涨的环境。

正是西方发源的忽略个人利益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观念,驱动了现代大规模战争。家国不分,就是欧洲近代民族主义战争不断暴发的根本性原因。

这套理念让现代民族国家具备有了更强大的兵员动员能力和军队执行力,又能征集庞大的人力,甚至是源源不绝的人力。从而可以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这就注定了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伤亡的增加。

也就是说,政客能坚持打下去的能力强大了很多倍了。

古代战争中,战争资源耗尽的情况多的是,最后皇帝贵族妥协,或割地,或赔款,或自己主动下台当俘虏,在没钱没人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办。

但在这套观念出现后的共和制国家战争中,武器、士兵、粮草、伤亡的补给,和以前的古代政府相比,就是开挂的玩家。

从一二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来了。

第一次世界大军人伤亡情况:

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00人,交战双方受伤总数:约100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死亡了五千万以上。

(这个数据由于大量民兵的存在,无法说清楚,是一个争议话题,这里不讨论)

这就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战争中的威力。

而且他成为国际丛林社会的标配了,你有动员系统,我没有,那要干起来,我就指定吃亏啊。

二十世纪以来这么多场战争,你看看最后的结局,哪怕是灭国战,政客都不一定有代价。天皇不一样可以与美国政客把酒言欢吗?各种战争结束后,主导的政客一起握手吃饭聊天不是很正常吗?

他们有不死不休的仇恨吗?没有啊。

不信,若干年后,俄乌两国政客微笑握手的照片,又会登上全球舆论。

明明有仇恨、相互争夺统治利益的两国政客却可以握手言和,但没仇没恨的两国士兵却要用生命买单,这是什么道理?

政客们在战争中,基于自己的政治地位考虑,他一定要找出一套方法,可以将这国的资源全部投入,让别人参战,以获取胜利。

如果不是如此,不应该是普京和泽连斯基杀在最前线吗?不应该是,所有的政权参与者,如古代君主制保政权一般,杀在最前面吗?

打下来领土了,他们可以征税,可以获得统治权,利益不是他们的吗?

但结果当然不是如此,代价是百姓的,利益是政客的。

怎么实现这种有利益而无代价的目标呢?千百年来无数君王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但这个千古难题,被近代欧洲政客们解决了。

那就是给民众置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观念,重新构建一套话术体系,只要你习惯了使用这套话术中的语言和概念,你就无法反抗这套战争机制。

这也正是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伤亡几十万人后依然停不下来的原因。

你看评论区里这些留言,没有几个敢直接说出自己将送儿子送死的答案,因为他们也被这种语言所影响。

什么为了尊严而战,为了国家而战,为了世界和平而战,为了子孙后代而战,这些语言中,都忽视了经济学里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任何行动都对应着个人的代价。

俄乌两国的政客在战争前中后,将这个代价清晰地告诉过民众吗?

如果政客们说,这些政治问题要解决,具体的哪些人要付出的代价是断子绝孙,那么这些具体的人又有几个人会支持这种战争?

不是先有人,再有国吗?这些人都断子绝孙了,还要国干什么?是人服务于国,还是国服务于人呢?

很多参与鼓动战争的平民,之所以参与舆论,不仅是没有认知到这种代价,还因为存在侥幸心理,死的不一定是我家儿子啊

比如俄罗斯的政治中心在莫斯科,大部分首都圈的子弟可不会去参战。俄罗斯人还认为,打个乌克兰嘛 ,不就是打个菜鸟吗?一周结束战争,能有多大代价?

如果知道俄罗斯人要死个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并且这些人中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外甥,甚至自己和女性家属成员,会让自己整个家庭失去未来,那么,俄乌之间十来年的政治冲突问题、历史问题、什么乌东四州要分裂,克里米亚归谁,要用什么语言,对他们来说,有这么重要吗?

同理乌克兰人也不会。在家人的命前面,克里米亚归谁,关我屁事。

这个重要性会大过自家儿子女儿的命吗?

但这样的一种集体情绪,是如何驱动战争的呢?

几乎在绝大部分政府战争初期或前期,没有老百姓能将这些政治问题,与自己将要付出的惨重代价一一对应。

反而是勇气爆棚,甚至将自己的爱国情绪当作社交价值,向周围的朋友展示自己的强硬态度和坚决立场。

也因此,政客们在参与政治冲突时表达强硬态度,收获的总是掌声。

更多的民间舆论在面对外部政治冲突时,总是要求政客们,你得硬起来啊。你不硬,我就感觉 到我受到了侮辱,也即所谓的尊严受损。


政客们就可以在这种不断要求强硬的普遍舆论中,一步一步升级一政治冲突。

这对乌克兰也是一样的,乌克兰的政客们也是不断地挑动各种历史问题,来挑起民间对俄罗斯的愤恨。

那么,布署军队、购买武器、准备战争 ,就成为了理所应当的事。

但此时,民众们并没有意识到大难临头。

他们依然将这种态度认为是一种威慑,认为是一种逼迫对方让步的一种强硬手段,他们这时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炮灰。

政客们这时,也不会说一定会发生战争,而是用更强硬的语言说,俄或乌的对面政府,你给我听着,只要你敢继续这么干,我就和你干到底。

这话听着多提气,政客的声望进一步地提升,人们都从这种政客的表态中收获了情绪价值,都认为本国政府真是让我爽啊。

然而,当事态进一步发展时,出现真正的战争时,民众们之前的强硬表态,让他们下不了台。

他们很难今天在社交圈里说,我支持国家强硬起来,我支持硬杠对方,但明天却说,我们还是认怂吧,别对抗了,要死人的。

人们无法接受自己立场的反转。

但此时,真正的代价来了,那就是百姓的子弟就将投入战场,并且出现损失。

但这时,大部分人依然还是安全的,毕竟战争刚刚开始,死的只是少数人的子弟,俄乌两国都在努力塑造战争英雄,将这些死去的子弟厚葬。

俄罗斯将士兵的尸体覆上国旗,送回老家。

乌克兰这种场景看过多次,无数民众列队跪下迎接死去的士兵。


在这样的塑造下,由于大多数民众的子弟依然是安全的,他们依然感受不到代价,他们还在感动中,在各种舆论上支持战争。

等到战争逐步深入,死人越来越多时,另一群人心里其实已经开始恐惧了,因为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死亡,每一家的子弟都可能送上战场

拒绝征兵的人开始增加了,逃兵役也成为了普遍现象。

但是,另一股强大的舆论势力开始崛起,那就是那些死于战争中的人的家属,他们这时充满着对敌国的仇恨,他们也成为了舆论中的中心。

这时的他们,不会允许战争停下来。

凭什么我家子弟牺牲了,你们却因为害怕子弟伤亡要结束战争?这对我们公平吗?政客要停下战争,就变得更为困难。


你如何去面对那些死去的士兵的家属呢?另一群人哪怕害怕自己家人伤亡,这时,也不敢在舆论上公开这么说,因为他必然会遭到已有伤亡士兵家属的仇视。

因此,在整个舆论中,基于害怕子弟伤亡的反战停战舆论是很难出现的。

于是,事态一步一步升级。只要没有广泛的舆论,反战的各种行动就无法真正组织起来,虽然这时,那些家有子弟的人,都在瑟瑟发抖

他们已经看到了代价,并且感觉到这种巨大的代价,即将来到自己家里。

但这时,人们会宽慰自己,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也上了,我们家的孩子凭什么特殊呢?

你看到整个过程,一个最为简单的逻辑,一个女人最容易理解的道理,那就是克里米亚归谁,什么俄乌政治冲突,什么北约问题,这些问题,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人们真实生活的,愿意支付代价的是儿女的生活和教育,而不是为这些政治冲突支付代价。

他们一定要在两个政府之间争个是非,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

这与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争正义争是非是可以的。比如中国人,就可以在网上争个你死我活。

两国以外的民众,不过是将这场战争当个八卦,点根烟,在网上论论一下国际大事,激昂一下江山,扮演一下民间政治家,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 。

因为,反正没有代价嘛。

比如,我现在就大骂俄罗斯是邪恶的,鼓励乌克兰人坚持抵抗,绝不退缩,这样的话,多提气?

但那又如何?反正我又没有代价,多骂几句,可能还有人打赏我呢。

只有收益没有代价的事,当然大把人去做。

但身处两国中的人,他们要去评判所谓的是非,判断所谓的正义与否,得用命去评。

如果我身处这样两国之中,我只能说,不好意思,我评价不起,太贵了,贵到了承受不起这种代价。

我能评价的只能是基于个人产权的正义与是非,国家之间的评不了,评不起,太贵,伤命。

两国舆论场被引导到这种宏大叙事中,最终让言论真实地产生了巨大的代价,并且与人们真实的利益完全不符。

人们失去了最为朴素、自然的思维方式,整个社会舆论,只会用马赛曲这样的语言来组织讨论,而在这一套语言体系中,没有讨论个人利益的空间。

这套话术中,自由的基础——个人主义彻底被集体主义所吞没。


俄乌两国政客们要打去自己去打嘛 ,你们相互拿着武器打个你死我活,关我屁事。愿意参战的,自负其责,我也不反对。

等你们打完了,我再回来。不就是逃个难么?有什么尊严不尊严的,和命相比,这些算个屁。

打完了,不管哪个政府当政,我不还是老百姓么。你们争的东西,真的和我有关吗?

五百万外出逃难的乌克兰人,真实的想法就是如此。当他们意识到代价时,马上就屈从于自己个人利益,选择跑路。

不管他们战前说了什么,但这一刻,他们意识到了,什么才是自己的利益。

这时,这些跑的人,是谁的敌人呢?是政客的。你们都跑了,难道我上吗?

古代人在这一点上,比俄乌两国人聪明,就是坐在一边看他们斗,什么英国贵族战争时一马当先,你们打啊,打下来的江山是你们的,当然是你们去打。

没听过中国古代的一句话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古代百姓认为,他们是统治者,当然要去拼命,因为破了国门,他们就必定被新的统治者赶尽杀绝。

人家是为统治权在拼命,我有病啊,我又不是统治阶级,凭什么为你们去拼命?

我甚至可以预判一个结局,俄乌战争的结局,就是谈判结束。什么时候谈判,百姓儿子死不起的时候。

俄罗斯反战的人正在增加,乌克兰征兵从27岁下降到25岁的下限。因为损失越来越多了,最终,谈判是什么结果呢?哪一国都宣布自己胜利,哪一国都没有达到战前目标,这些人全部白死。

巨大的伤亡面前,政治目标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人们终会觉醒,觉得这场战争毫无意义。

一个人人只关心赚钱的社会,之所以是自由主义的天堂 ,就是因为这时人们不会被政治语言污染。

而一个政治讨论充斥着全社会,将所有人卷入其中时,那么,这一套话术体系就将把所有人变成集体主义者。

很多人失去这套话术体系,已经不知道要用什么语言来评判这些问题了。因为语言,概念,即思想的桎梏。

一个自由主义者,必定首先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必定不会这些宏大叙事的概念所统治。

甚至在俄乌战争这件事上,我要称赞中国政府不站队,中国政府要是敢站一边参与战争,我就跑路。

因为,如果站队了,那么,发生战争就是迟早的事。

站乌克兰,老毛子迟早要和你干起来。站俄罗斯,北约迟早要和你干起来。不如早跑。

当然评论区,想用各种历史问题、假设问题来拷问我的,就不必来了,我不会回应的,中国有中国的政治正确,不能触犯的。

我逃离战场,没有伤害任何人,劝你们珍惜你家儿子的命,居然一大群人指责我,不好意思,这种指责,我理解不了。

你上战场就上呗,我又没有动用暴力阻止你。

而且,我认为,这种指责,正是俄乌两国阻断边境防止他人逃出国门的暴政观念来源。

也即,不仅有统治者要求你必须死,还有一大群人自为韭菜,同时不许别人不当韭菜,逼着别的韭菜为统治者而死。

你要用政治权力来阻止我的自由逃命权,你才是暴君嘛,相对于遥远的、可能的暴君统治,你比他更先到,更残酷,人家可能只要我的税,你直接要我的命。

在政治问题上,“愚蠢本身,就是一种邪恶。”

我当然知道,要挑战不少人几十年来受过的政治教育的思维框架,很难。在俄乌战争中,民族、国家、领土、正义、尊严、反抗等等这一系列看不到个人代代与利益的词汇,已经将这个世界上无数人框死在这套系统中了。

你们谁要支持哪一方,我都会说你是对的,我不站队。不管你支持哪一方,反正,你也没代价。都是说便宜话、漂亮话、政客话。

看不到个人利益与代价的言论,无比廉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把孩子的命看成天,不关心政治新闻,思维框架没有被政治语言框住的女人,在战争问题上,更容易成为自由主义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77057697

汉奸卖国贼理论

听友77057697

站着死还是跪着活,你的答案很明显

1389600uaih

我退订了,不愿听一个有病的人文章。

vicxm

老古也太较真了,他们还只是喜欢热闹的孩子呀,何必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

为什么有这么多为什么

hi,我是琥爷,关注我的公众号littlexiaomuma,一起感受这奇妙的世界吧~

by:琥爷奇语

什么为什么

妈妈在怀孕打架时算群殴吗?眼镜没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为什么手机可以联网?如何问一个让AI也答不出的问题?.............?

by:有声至尊宝

为什么

当我放开你的手滚烫的泪肆意流落当你转身离开我翻腾的心日夜折磨别再问为什么我用沉默送你远走

by:华语音乐

为什么

我想过为什么我知道那答案或许是我的幼稚对你有所隐瞒抱歉我又一次的让你再哭泣我本来可以不放你走再拥抱你...

by:华语音乐

你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丨奇葩问

一个人的所知道的任何事情或事物都是有限的,所以就有了很多的“为什么”。如果没有了“为什么”那一个人对外界事情或事物的了解就回停留在某一个区域,而不能向更高的方面...

by:全自动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