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第二(配乐版)

2024-03-21 16:08:3328:29 50
声音简介

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营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现)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现),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如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纪,传与贤人。

2)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3)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瘥)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猝)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4)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5)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僵)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6)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7)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

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8)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

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9)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

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10)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

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现)脉,然尺中时一小见(现),脉再举头(一云按投)者,肾气也。若见(现)损脉来至,为难治。肾为脾所胜,脾胜不应时。

11)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

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12)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

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13)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

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

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

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

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

14)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

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15)南方心脉,其形何似?

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16)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17)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18)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19)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20)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旺)气,卒(猝)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21)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

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22)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23)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营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纲(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卫气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气动迫怯)。营气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搏,名曰损(损者,五脏六腑俱乏气虚惙故也)。卫气和,名曰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营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搏,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24)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25)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26)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28)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29)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30)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31)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32)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33)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营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34)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35)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

37)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营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38)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39)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40)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41)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

42)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43)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44)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

师曰:五赃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45)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

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鼠小弟爱数学 第二辑》配乐版

《鼠小弟爱数学第二辑》重制配乐版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冰上的圆圈和三角,是吱吱童子军身上的号码,是蜗牛爬来爬去留下的奇“迹”,还是大大小小的美味水果哟!“...

by:灰色雪梨

95版神雕配乐

一见杨过误终身,古天乐之后再无杨过。95版神雕作为80、90后记忆中最经典的神雕,有非常多的好听的配乐。欢迎各位聆听体会!

by:YoYo间

《心匙》配乐版

这是给你自己的至要忠告--心匙--谨记在内心深处。切莫掉以轻心!切莫掉以轻心!打从内心最深处,慎重地省思这一生的境况。无始以来的轮回,直到现在...

by:一念一菩提

少儿法语第二册第二碟

少儿法语第二册,寓教于乐的法语启蒙教材。每日法语伴读,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志同道合者加微信anniefr20092018,我们共同进步!

by:安妮法语

第二版think4

1、在全面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写、提升词汇,掌握语法技能的基础上,Think重视孩子的价值观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对话题的”反思能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by:168815699

第二版think1

1、在全面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写、提升词汇,掌握语法技能的基础上,Think重视孩子的价值观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对话题的”反思能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by:168815699

TVB版《寻秦记》配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y:一笔落英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