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综玩变态骨科CP,竟还称“催婚催育”神器?网友:嗑拉了

2024-03-20 18:52:0114:10 146
声音简介

最近韩国一档恋综,“骗”来了一堆骨科CP粉。

——《恋爱兄妹》。

这是《Heart Signal》《换乘恋爱》制作人李真姝PD的新作,仅播三期,就斩获豆瓣9.6高分。

单看这自带噱头的节目名,就够把人吓一哆嗦。

别误会,这不是一个伦理的问题。

虽说新增了亲缘关系的成分,但这次是两对兄妹和两对姐弟一起作为嘉宾参加恋综。

见过手足dating的场面吗?

围观妹妹撩汉,哥哥当场嗑拉了。

目睹弟弟孔雀开屏,一旁姐姐的姨母笑根本藏不住。

代入一下脚趾抠地,却狠狠戳中了网友的八卦魂。

可惜目前只播了三期,断了粮的飘每天都在翘首催更。

没错,这还真是一档难得能当剧看的真人秀。

能把真人秀做成剧的,素人恋综算是发挥空间蛮大的一个领域。

用素人阵容,讲素人故事,共素人的情。

但现如今很多恋综N代却陷入了瓶颈,越来越嚼不出味:

在大差不差的模式里,撒糖撒得全是技巧,没有感情,朝着工业糖精甜宠剧的方向一发不可收拾。

最近《半熟恋人3》男嘉宾就因开快车买药、帮吃剩面等一系列熟悉操作,被吐槽用力过猛。

哪怕稍微有点新意的韩式恋综,把前任拉来换乘恋爱,也逐渐跑偏沦为狗血剧画风。

但不得不说,韩国人玩恋综,花样是真又多又新鲜。

这次《恋爱兄妹》的出现,一下让韩国恋综上升到next level。

第一招,造悬念。

嘉宾不能自曝身份,手足之间也必须装作彼此不认识。

因此,观众除了猜感情线,还得猜手足线。

只见嘉宾初登场,彼此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男嘉宾嘘寒问暖:

你应该很冷吧?给你毯子

女嘉宾羞怯发问:

报一丝,我刚刚太紧张,忘了你叫啥

如何一句话戳破粉红泡泡,秒切喜剧频道?

:他俩是亲兄妹,还是从小吵到大那种。

许是怕观众真嗑起骨科CP,节目组前两期就陆续公布完四对手足的真实关系。

这时,观众再从上帝视角看,便能get到吃瓜看戏的乐趣。

嘉宾除了改称呼、说敬语、避免对视笑场。

为了隐藏身份,必要时候还得飙演技。

哥哥在客厅大晒wink自拍照,被其他女嘉宾误以为是新来的男嘉宾。

这时,一眼就认出来的妹妹,本能反应只想皱眉爆粗口。

但能怎么办?

开演吧,演出震惊脸就对了。

第二招,改玩法,加buff。

邀请约会环节,女生需要猜测出心仪对象的手足,并把邀请纸条交给她,再由她充当信使完成转交。

由于在公布真实关系之前,嘉宾们除了自己的手足,对其他人的关系一无所知,这也意味着,纸条可能会交到错误的人手上。

果然,意外还是发生了:

哥哥阴差阳错抽到亲妹妹的约会邀请,差点就遂了骨科CP粉的愿。

这种自然而然营造的抓马感,乍看取决于嘉宾本身是否有趣,实际上更得益于节目组突破常规的玩法设置:

设置不同视角和场景,除了集体社交场合,还引入父母和手足视角。

而这,无形中也交代了嘉宾不同性格的成因,使得嘉宾的人设更丰富立体。

好比男四龙宇。

在其他嘉宾的视角下,他是外形出众又有幽默感的理想妹夫/姐夫人选,凭初印象就收割了一票迷弟迷妹。

母亲视角下的他,则是承担部分父职,从小帮妹妹冲奶粉换尿片的得力帮手。

而到了公开手足写的介绍信环节,在妹妹视角下,小时候只觉得他是能帮她解决任何问题的万能哥哥,长大后才读懂了他努力保持理性下的脆弱。

明明哥哥自己的童年是在父母不合的氛围中度过,却一直在替父母补全她的童年。

到了观众这儿,便整合成一幅更为完整的人物画像。

你会发现,跟常规恋综相比,嘉宾不再是先公布年龄和职业信息,等待配对的商品,也不再像社交实验机制下的试验品,被动地完成节目组设好的既定程序。

如果说《恋爱兄妹》是一部群像剧,那他们每个人都是主角,带着各自的故事出场。

就说第一次同桌吃饭。

以往恋综里,看点往往集中在嘉宾如何选座,给谁夹菜倒水,终归只是为观众推导感情线服务。

但《恋爱兄妹》不愿流俗。

父母打来的一通电话,犹如一石惊起千层浪,在每个人心中泛起大小不同的涟漪。

世承爸爸会借着玩笑告诉她自己总在她身后,她也会在挂电话前亲昵地跟妈妈亲亲,活脱脱一个在开明家庭成长起来的小太阳。

但这对在单亲家庭长大、父爱缺席的龙宇珠妍兄妹来说,简直没法想象。

对母亲患癌去世,父亲疑似家暴的初雅和哲贤姐弟而言,更像一则童话故事,镜头捕捉到的微笑瞬间比落寞的眼神更刀人。

或许有人认为亲情线喧宾夺主,看恋综为的不就是嗑CP?

但正如很多剧综热衷于追求CP大乱炖的效果,不是把人套入恋爱公式就能擦出爱情的花火。

CP的诞生,不过是源于每个本身足够鲜活的个体,和另一个同样鲜活的个体发酵出的化学反应。

除了噱头够足,韩国综艺求新求变还有一个标志是,结合社会现状做策划。

从某种程度上看,《恋爱兄妹》的爆火无形中承担起了拯救低生育率的责任。

它在生育率普遍非常低的东亚三国,如何很好地给女性提供一种安全感?

有人说,《恋爱兄妹》堪称恋综界的《请回答1988》和《家有儿女》。

首先,它把一档恋综拍出双门洞的温馨感,连观察室嘉宾看了都想原地结婚。

几乎全员e人的氛围下,每个人状态饱满又不失礼貌,观感极度舒适。

比如男一宰亨,就因为爆棚的松弛感,人送外号“度假的房东”“脆皮少爷”,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别人还在睡觉,他起来打扫卫生和自拍,再把帅照贴墙上。

才认识几天,就敢相互调侃,毫无顾忌地撒娇。

其次,四组不同的手足关系,又潜在地表现了二胎家庭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女性的恐慌。

暂且不评价这个背后的逻辑,但是家庭线和手足线的引入,客观上的确给节目带来了新的东西。

宰亨和世承兄妹,就是现实版桑延和桑稚的欢喜冤家。有点手足情,但不多。

哥哥没收到约会邀请,妹妹直接贴脸开大,嘲笑他没人气。

但闹归闹,当哥哥第一天心动互选时真成了“0票男”,还因为运动弄伤手指,后采时还是难掩心疼。

而出身单亲家庭的龙宇和珠妍兄妹,在妹妹面前,哥哥依然总是下意识帮忙,成了全网恨不得“一户一宇”的爹系哥哥。

允荷和正燮则是相互欣赏、从不吵架的一类姐弟。

因此当姐控弟弟得知姐姐“0票”,瞬间震惊挂脸,替自己眼中最优秀最漂亮的姐姐鸣不平。

还有断亲后相依为命的姐弟,初雅和哲贤。

节目有一个父母匿名送饭的环节,俩人的第一反应都在担心对方的感受,时不时投来关切的目光。

除了本身令人羡慕的手足情,它还避免了一个很关键的观感问题。

很多恋综给人的不适观感就在于,它很容易把嘉宾置于雄竞和雌竞的场景里。

所以有意思的是,加入亲缘关系后给同性共处带来的微妙变化。

在未公开信息的前提下,身边的同性未来都有可能是你亲戚。

于是,有人当起妹妹的爱情保安,给妹妹和心仪对象助攻,玩游戏把俩人安排在同一组。

有人则化身“姐夫猎人”,与其说为姐姐物色丈夫,不如说为自己物色理想姐夫,于是有了我帮我姐“追对象”的既视感。

他跟我很合拍

不管是看他打球还是打听他的爱好,都藏不住迷弟的眼神。

也正因节目组对每个人的故事背景做足了铺垫,在见多了恋综里的专属偏爱后,所有人的无差别宠爱更让人倍感温暖。

照顾患癌母亲七年,牺牲个人自由的初雅,因为需要早起上班,其他人一起忙前忙后给她准备早饭,让她久违体会到被妈妈照顾的感觉。

看不过哲贤穿着毛大衣出门,龙宇二话不说就拿起粘毛器追出去。

当看到世承和父母打电话的亲昵画面,哲贤也更愿意把它视为一种代偿。

因为与其说心酸,更多是感到被治愈的温暖。

所以,将亲缘关系置于性缘关系属性的场景,不仅噱头够足,这种冲击也给当下普遍的婚恋恐慌带来些许安慰。

谁能想到,一档看人谈恋爱的恋综反倒让人相信,恋爱只是锦上添花的非必需品。

哪怕爱情没有结果,身边也总有一个人在为你保驾护航,包括你自己;

哪怕拿到天生烂牌,但我们也手握着为自己和家人,一起选择家人的权利。

所以客观上讲,这档恋综确实好看:

抛弃综艺套路,以人的情感为主,才是当代真人秀能被当剧看的关键。

上一档被飘当剧看的真人秀,还是《种地吧》。

十个在娱乐圈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只做种地这一件枯燥的事,却吸引了不少人。

为什么?

它像一部热血青春番,因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的“爱恨纠葛”、人与养殖的动物之间的羁绊,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流动。

枯燥的主线剧情,是被人物的弧光,真实的劳动情节和情感填满的。

既有像电视剧一样看似平淡,实则跌宕起伏的情节。搬化肥、收小麦、通沟搭棚搞基建,搬玫瑰搬到呼碱中毒,自己亲手接生的濒危小羊,再到亲眼看着它火化……

同时也在不少观众心里打造了一个电子乌托邦。

很多观众称他们为电子朋友,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很多人对理想友情和理想工作氛围的想象。

但这种“好看”也涉及到一个问题:

由于情感的无意煽动,我们往往更乐于为剧中人的成果买单,却常常忽略了暗中标好的价格,需要由自己承担。

正如很多人看完节目从中得到疗愈,从而萌生种地的想法,这本无可厚非,却很容易忽略“种地其实是一件需要重复劳作的枯燥活儿”的本质。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借“剧”里这股精神力量追自己的梦,而不必复制他们的梦。

《恋爱兄妹》的舒适观感也让不少观众对二胎家庭重拾信心,被视作对催婚催育的正向宣传。

但是,“剧”这个概念本身有表演性质,也就是脱离现实,只能养眼。

结合这个时代普遍的恐惧来看,它能够带来的或许只有欣赏层面的愉悦,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看综艺时的沉浸感还是要和个人的生活有所区别。我们大可以从别人家庭中汲取温暖和能量,但既然是“当剧看”,那真正该感受的是自己的生活。

韩国很多节目都引发了观众对婚育问题的兴趣,但这些综艺本身所表达的不止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更深的东西,且应该借此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的感知。

好比几年前风靡一时的带娃综艺《超人回来了》,让萌娃宋民国一举成为表情包大户,让不少观众无痛当妈。

节目里爸爸带娃的逗趣场面,也给了不少人生娃育儿的信心。

但它真正的意义和作用恰恰在于,给观众提供参考样本。

即暴露问题,同时传递一些健康可借鉴的育儿理念。

所以,《恋爱兄妹》除了理想的手足情,更应该被看到的是,从嘉宾个性上的差异,倒推父母视角的教育思考。

要知道,不是所有父亲缺席的家庭都能培养出龙宇这样可靠的爹系哥哥;

也并非在粗暴的教育方式下都能像初雅和哲贤这样,没有完整童年,却依然成长为温暖柔软的成年人。

一个模范家庭的诞生,是因为父母感恩彼此的付出,给足孩子情绪价值。

当孩子长大后,也能意识到父母与孩子变成了人与人的关系。

那些让人产生幸福实感的乌托邦,我们不妨权当镜子看,而不是一头猛扎进去。

没有一档节目可以提供生活的模板,而只能给出案例。案例的最大价值是和自己参照,而不是代入并忽略现实。

毕竟戏,我们大可以当个热闹看。

但我们自己的人生,没有多少机会NG。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逗比变态系统|够变态贼喜欢

刘茫?流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喝水呛死的人……居然开始了拯救世界的任务,不过这什么变态系统……第一个任务居然是偷看洗澡……还真对得起我的名字,不过说归说...

by:时光_不问初心

小韩韩玩音乐

发现身边会唱歌的人。翻唱视频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韩韩玩音乐

by:听友53026512

骨科医生有话说

各位麦豆医生的听众朋友,麦豆医生名医讲堂栏目目前已有100个健康专题,2000条专家音频,20万人次收听,每期会在喜马拉雅更新一个疾病主题音频的上半部分,如果...

by:听友85046367

聊一聊骨科常见病

今天的创建这个聊一聊骨科常见病的专辑,我们的目的呢?主要呢就是希望通过现在流行的有声演播的方式来更加生动和详细的解释一下骨科常见的一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平时的...

by:道可有声

布骨讲骨科术后康复

“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是骨科康复的核心意义。通过本专辑了解更多关于骨科术后康复的问题,请关注微信服务号“布骨(BuGuHealth)”了解更多内容。...

by:骨科康复找布骨

变态犯罪记实

▲微信搜索公众号:创意好商机——专门为平民提供创意品商机新资讯的平台。

by:有娃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