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上卷/十一真3-2

2024-04-03 20:27:2102:04 43
所属专辑:笠翁对韵
声音简介
笠翁对韵十一真3-2

兄对弟,吏对民。父子对君臣。
平仄 仄平 仄仄平平
勾丁对补甲,赴卯对同寅。
平平仄入 仄仄平平
折桂客,簪花人。四皓对三仁。
入仄仄 平平平 仄仄平平
王乔云外舄,郭泰雨中巾。
平平平仄仄 入仄仄平平
人交好友求三益,
平平仄仄平平仄
士有贤妻备五伦。
仄仄平平仄仄平
文教南宣,武帝平蛮开百越;
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义旗西指,韩侯扶汉卷三秦。
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译文】

兄与弟相对,吏与民相对。父子与君臣相对。征调壮丁与补充兵员相对。前往官署上班与同在一处做官相对。汉初四位须眉皆白的隐士与殷末三位具有仁德的贤人相对。王乔乘着鞋子化成的飞凫从云外赶来,郭泰戴着一角折迭的湿头巾在雨中行走。人要与有益于自己的三种朋友结交,士要与懂得五种伦常关系的贤妻结合。文明教化南传,汉武帝平定南方的百越各族;正义之师西征,韩信辅佐刘邦占领三秦之地。


【注释】

勾丁对补甲:勾丁:捉拿壮丁,抓丁拉夫。勾,捉拿,逮捕。丁,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补甲:补充兵员。甲,铠甲,此指穿着铠甲的人,即兵士
赴卯对同寅:赴卯:旧时官署规定从卯时(上午五至七时)开始办公,故“赴卯”指去办公、去上班。同寅:原指同具敬畏之心,后指在一处做官的人,即同僚。寅,恭敬,敬畏。此处属“借对”,即字面上取“寅”的时间意义(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与前面的“卯”相对,而实际上却是用的它的“恭敬”之意,如此在字面上“同寅”就与“赴卯”构成了对仗。语出《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友好合作),和衷(和睦同心)哉。”按:因旧时官署从卯时开始办公,故那时称查点到班人数为“点卯”,称吏役到官衙听候点名为“应卯”,称吏役到官衙签到为“画卯”。

折桂客:典出《晋书·郤诜(xì shēn)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簪花人:古代殿试得中者,赏令簪花,以显其荣。另,明清时考中秀才者,亦可披红簪花。另,古时每逢喜庆、郊祀大典,帝王亦常赐花群臣,令其佩戴。簪花,插花于冠。

四皓对三仁:四皓:又称“商山四皓”,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lù)里先生四人。四人须眉皆白,又隐居商山,故名“商山四皓”。

三仁:特指殷商末年的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王乔云外舄(xì):指东汉王乔飞凫入朝之事。典出《后汉书·方术列传上·王乔》 舄:泛指鞋。 后遂以“王乔履”“凫舄”等,喻指仙术舄。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为双凫,乘之至京师。

郭泰雨中巾:《后汉书·郭符许列传·郭太传》东汉名士郭太,字林宗。一日道中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后遂以“角巾”“林宗巾”“折角巾”等泛指文士、隐士的头巾和冠饰。郭泰:字林宗,东汉名士,太原郡介休(今属山西省)人。按:“郭太”应作“郭泰”,东汉名士。《后汉书》中写作“郭太”,乃是因为《后汉书》的著者范晔其父名泰,为避讳,故将“郭泰”改写作“郭太”。

三益:三种有益于人的朋友。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友谅(同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诚实),友多闻(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益矣。’”

五伦:又称“五常”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五种伦理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语见《孟子·滕文公上》)。

“文教南宣”二句:文教:文章教化,礼乐法度。宣:宣扬,宣传,广泛传播。武帝:指汉武帝,他曾平定南蛮百越。蛮:中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百越:亦作“百粤”,是我国古代对南方越人的总称。因其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如汉时有闽越﹑瓯越﹑南越﹑骆越等。

“义旗西指”二句:义旗: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的旗帜,借指义师或起义的军队。韩侯:指韩信,汉初名将,封淮阴侯,故称“韩侯”。三秦:秦亡以后,项羽三分关中之地,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于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于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于上郡,合称为“三秦”。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曾向刘邦献计,让其出兵攻打三秦。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出兵三秦,很快便占领三秦之地,从此有了与项羽对抗的根据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笠翁对韵上卷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文集,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笠翁对韵》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

by:康乃馨ABB

笠翁对韵(上卷)

作者简介:李渔(1611年-约1679年)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作家,著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等。内容简介:《笠翁对韵》...

by:悠悠不累故事会

笠翁对韵 上卷

节目主题:《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文集,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笠翁对韵》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

by:草叶尖儿

《丫丫读笠翁对韵》上卷∣国学

《丫丫读笠翁对韵》采用每个音频三分半的时间,朗读声律启蒙经典读物《笠翁对韵》,用孩子的声音,快速引起共鸣。。。

by:丫丫的故事城堡

经典咏读——笠翁对韵 上卷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文集,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分编,按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也从音律上教授了一、...

by:龙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