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用生命护住核试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

2024-03-26 22:52:1809:35 8112
声音简介

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欢迎收听安徽省科技馆《科学家故事》节目。本期为大家讲述:


郭永怀:用生命护住核试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向社会发布公告:一颗编号为212796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小行星的命名是一项极其崇高的国际荣誉,郭永怀为什么能被命名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传奇故事。


郭永怀1909年出生于山东荣成,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科院院士。他先后领导、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工作,解决了核弹研制和试验中力学方面的许多重大难题,而且在推进核弹武器化方面有着突出贡献,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在导弹、核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他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首任化学物理系系主任。


1941年,郭永怀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成为著名航天工程大师冯•卡门的学生,与钱学森成为师兄弟。1945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对跨声速理论与黏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突破“声障”实现超音速飞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因此在国际学术界声名鹊起,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院的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郭永怀激动万分,不顾美国的重重阻挠,决定回国。


在回国前举行了一次野餐会,郭永怀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当着所有朋友的面,他将凝聚了自己十几年心血的所有研究成果和资料付之一炬。妻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但她明白,这是为了避免被美国政府找麻烦。郭永怀安慰她: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1956年国庆前夕,郭永怀带着妻子和女儿终于回到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立刻投身到国家的国防建设中。当时正值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党中央作出了发展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的“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然而,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新中国,一个现实的障碍摆在眼前:那就是电力。电力短缺最直接导致的就是中国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建造大型高超声速风洞。


什么是风洞?形象地说,风洞就是把天空搬到了地面上,通过向固定不动的飞行器吹风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从而发现设计缺陷并进行改进。一件飞行器的成功研制,需要千万次风洞试验,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但是,高超声速风洞耗电量惊人,在美国一座大型风洞的耗电量可与一座中小型城市的耗电量比肩,这在当时的中国根本无法满足。但如果没有风洞,那么导弹、人造卫星、超音速飞机乃至载人航天等高精尖项目就不可能实现。


就在这时,郭永怀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这个建议看似大胆,却并非凭空而来。在回国的前一年,郭永怀就了解到新中国资金、电力非常短缺的情况。于是,在美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一向只和算式打交道的他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个从前极少涉足的实验室。当时,康奈尔大学的这家实验室专门研究一种时下当红的仪器,就是激波管。这种仪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气体加热到几万度的高温,这样的高温正好可以模拟高速飞行状态下的气流情况。而实验的耗电量却非常低。当时,郭永怀敏感地意识到这种耗电量极低的技术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电力不足的中国将会大有用途。于是,在等待回国的一年时间里,郭永怀考察了多项时下最新的技术,等到回国时,他为中国引进了几项最具发展前景的研究,而激波管就是其中之一。


1958年初,就在中国国防工业刚刚起步之际,中科院力学所采纳了郭永怀的建议,率先成立了激波管研究组。在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之后,激波风洞容易出现爆炸的症结终于被攻克,这个在世界上无人攻克的难题在中国人手里化解了。


1966年,经过8年艰苦攻关,中国第一座高超声速风洞——JF8激波风洞研制成功。


就在这一年,中国的导弹、火箭、人造卫星等重点型号飞行器陆续进入攻关阶段,急需大型风洞的检验。而JF8激波风洞在这时刚好赶上了急需,最终使得这些飞行器的研制得以顺利完成,也为后来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的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稳固根基。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原子弹研究陷入困境。郭永怀又带领科研团队投入到攻坚原子弹引爆方式等多项重要研究。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热核武器试验中取得了一个重要数据,这一数据将使未来热核武器发射产生突破性进展。郭永怀兴奋不已,决定当即乘飞机赶回北京。然而,飞机飞到北京首都机场在降落过程中发生坠毁事故,机上13人不幸遇难。救援人员在救援中发现,有两具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已面目全非,其中一位正是郭永怀,另一位是他的警卫员。当人们费力地分开他们后,惊讶地发现,他们拼死护住的是一个皮质公文包,包内文件完好无损,那正是郭永怀携带的关键数据。


1968年12月27日,郭永怀牺牲22天后,在那份浸染着智慧与鲜血的数据的帮助下,中国又一枚热核武器试验成功。


今天,当我们走进安徽省科技馆一楼“科学征程”展厅,参观原子弹和氢弹展品的时候,不由让人想起这位功勋卓著的伟大科学家。愿这颗夜空中耀眼的巨星永不陨落!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运营机构 | 喜马拉雅安徽营销运营中心

主        播| 李青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印光大师永怀录

大师一生由儒家进入佛门,主张儒佛融会,学佛先由做人学起,平日常以儒家伦理及念佛法门教人。他提出,佛法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应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

by:佛禧有媛人_MIYO

印光大师永怀录

印光大师乃近代著名高僧,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文钞》三百万言,包罗万象,契机契理,有“小三藏”之美誉,不可不读。弘一大师誉为“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国学大师...

by:端坐白莲花

印光大师永怀录

追忆民国高僧印光大师一生德业

by:东林法音

印光大师永怀录•往生80周年纪念

印光大师往生,已八十周年。我们忆念纪念,去大师不远。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大师之文字,备著于《文钞》...

by:福田心耕主敬存诚

铠甲|你需要升级你的铠甲,改变你的认知护住你的软肋

光导搞过院线电影,彼时被称作“光导”,虚荣心起,沿用此名至今。中年斜杠,写过畅销长篇小说,攒过话剧,多次创业,二十余年投资经验。现任某私募基金顾问,财经类短视频...

by:禾美说

用生命影响生命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

by:不完美地起步

用生命影响生命

我们的宗旨在于给每个人能够梦想成真,实现人生目标的能力。这基于你要投身于一个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系统,基于你要用“助人自助”的精神来实现。系统强调独立自主、个人...

by:财务自由阿凡达

何怀宏《心怀生命》

在人生之始,如何面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确定对生命的基本态度,将深刻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成就。这是一本“和孩子共读的生命启蒙书”,作者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by:Tom叔叔陪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