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泄密,解放军正演练“斩首战”!

2024-03-31 04:58:0104:15 2124
所属专辑:国际热点︱解读
声音简介

这则新闻一经公布,立刻在全台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一、卫星图片泄露天机

最近,外媒一则新闻报道引发了广泛的舆论热议,报道指出,有军事迷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卫星影像,显示在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惊现等比例还原台湾“博爱特区”街景的建筑群。

“博爱特区”可是台当局的行政中枢所在,而报道指出,这一等比例还原的“建筑群”所在地是解放军在阿拉善左旗的一个炸射靶场!也就是说,这一建筑群出现在我解放军的军事基地中。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泄密”了,早在2015年,那场让世界为之震动的“朱日和大军演”中,荧幕上快速闪过的角落里,就出现了台湾领导人办公楼的分身,这在当时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巨震。

如今,阿拉善左旗的炸射靶场中不仅有这座府邸,更是延申建造出了包括景福门圆环、凯达格兰大道在内的众多建筑物,所模拟复刻的范围变得更大了,这个意义可就不一般了。

那么,阿拉善左旗惊现的这一建筑群到底是为什么目的而建造的呢?

二、“斩首”行动

因为该建筑群出现在我军的炸射靶场中,而炸射靶场是供航空兵训练投弹和地靶射击的训练场,因此很自然的得出推断,这是在为我解放军在“战时”快速对台行政中枢所在,进行空对地火力覆盖而量身定制的演练方案。

但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只说对了一半!

据晒出这些卫星影像的军迷分析,出现在阿拉善左旗的这一建筑群很可能连台行政中枢的地下通道也进行了模拟!

如果这种分析成真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这一建筑群不仅仅作为“轰炸靶场”而存在,另外一个更大的目的是进行特种作战训练,以便在“战时”迅速实行“斩首行动”!

按照传统“斩首”方式来说,无非就是精准制导、特种部队突袭、无人机发射导弹这三种,若该建筑群真的存在模拟真实下水道情况的话,极有可能说明解放军还考虑到了特种部队突袭的作战方案!

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国家和解放军“收台”的决心,咱们的强硬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最务实的军事行动规划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了,只是出于保密的要求而不好对外宣传而已。

实际上,解放军的这种“模拟作战”方案并非仅仅针对台湾,年初就有报道称,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出现了和美国海军相似的等比例军舰,包括美军航母“福特号”,以及系列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

这说明,咱们的“收台”方案,连美军会直接干预进来的因素也考虑到了,并且正在针对性的设计应对方案。

本来嘛,这样的机密信息泄露出来,最慌的当属蔡英文和即将接任的赖清德了,因为“斩首行动”就是冲着他们本人而来。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实好像完全相反!

三、盲目自信的台当局

话可不是笔者信口胡诹的,而是台媒《中时新闻网》在报道中泄露出来的!

该篇报道指出,面对解放军紧锣密鼓的“斩首战”演练,台当局高层好像并不慌张,也没有作出多大的反应。文章分析称,这种情况可能说明高层陷入了盲目自信的状态。

近几年来,台高层一直在劝民众不要过度担心,告诉他们美军会来帮忙的,日本也会介入,甚至连韩国也越来越有可能干预进来,因此台湾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这种盲目的自信,实际上反映出民进党当局对“外援”力量的过度依赖!他们是真的相信,一旦解放军“攻台”,这些所谓的“朋友”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来帮他们打这一战。这也导致了高层并不特别重视发展台军的军力。

不过这对于我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乐于见到的局面,“台独势力”越是如此,我们在“战时”收复台湾全岛的速度就会越快。

经过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演练,当我们的指战员对台湾街景、地貌的熟悉度达到一个极高的水平时,将来登陆台岛就会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不会感到丝毫陌生……

来源:占豪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向解放军学习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全世界最伟大、最成功的组织之一,有着近百年的历程,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诞生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程...

by:沈卫星99

向解放军学习:军魂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怀着凌云的壮志,来到了部队,开始了军旅的生涯。从入伍的简单训练,到多项组合模式的对抗,这里面充斥着多少的苦与累,流血、流汗算得了什么?...

by:播者康佳

解放战争简史:致敬解放军

主播沫儿的新栏目(点击收听→):说说明朝那些事、扫黑风暴:奇案要案、豆瓣高分电影Top500赏析、《上下五千年》一.解放战争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by:主播沫儿

向解放军学习带团队

打造最具执行力的卓越团队

by:大白兔家的小白兔

解放军演义(粤语)--李伟英

第一部以史诗笔法,生动真实地记述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诞生、成长、壮大的章回小说。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日本侵略中国、美国侵略朝鲜的...

by:麦肯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