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延读3——少女黛玉

2024-04-03 20:03:0212:45 320
声音简介

今天,为您带来一本新书——《闫红新解红楼梦》。《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名著,让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不同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内容。鲁迅先生认为,这本书的命意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作为这部著作的资深读者,闫红已写出多部相关作品,作家王蒙评价这些作品“颇有大气,不拘一格,言前人所未言,堪称振聋发聩,启人心智。”

《闫红新解红楼梦》一书,她沉浸式地体会出更多,透过重重叠叠繁花异树般的情节,揭示出生活的真相。面对残酷又温柔的真相,她用怀着悲悯的文字娓娓道来。

六神磊磊这样评价这本书:“我觉得她是当下把平易、细腻、渊博、幽默结合得最好的红楼品读者之一,绝不无端揣测,不故作惊人之语,但又经常有新意。看得我时常想像一个贾府清客一样拍大腿:原来还可以这样!”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平易细腻的笔触,感受故事中的富贵风流与悲欢离合吧。

少女黛玉的成长史

在闫红看来,《红楼梦》是一本讲如何面对人生的不确定的书。

关于人生的不确定性,感受最深的,要属林黛玉。这得从她的成长史说起。

黛玉的还泪史,就是她的成长史。

林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又没有兄弟姐妹,之后被父亲送去外婆家。没多久,父亲也去世了。

得知林父去世的消息时,王熙凤对宝玉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从此,外婆贾母成为她唯一的依靠。

林妹妹一出场,就哭了好几回。先是洒泪拜别父亲,到了荣国府,见了外祖母,一个“心肝儿肉地大哭起来”,一个也“哭个不停。”到了晚上,想起白天刚来就惹出宝玉的狂病,又自个儿“淌眼抹泪”。

母亲病故、离别家乡、招惹宝玉犯病,这些只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其实是小小年纪,突然飘落到陌生江湖之中的不安。

为此,初来乍到的黛玉暗自心惊,言行谨慎,唯恐落人褒贬。原著中写道:“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贾母的宠爱,宝玉的呵护,让她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渐渐显露出伶牙俐齿的品性,宝钗笑称她这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为此,林黛玉也很快得罪了人。


先是得罪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一天,周瑞家的从薛姨妈处过来,带来薛姨妈的十二朵宫花,送给贾府的小姐和少奶奶们。周瑞家由近及远依次送到,最后到了林黛玉这里。

她的反应是冷笑一声,说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听了这话,周瑞家的虽然不言语,但是任谁心里都会不舒服。

第二个得罪的是李嬷嬷。

一天,宝玉、黛玉在薛姨妈家里吃饭,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怕担责任,就劝不要喝酒。黛玉却不管她的苦衷,一边“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边咕哝“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李嬷嬷又急又笑,说她“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闫红觉得,林黛玉这些没来由的任性使气,带着表演性质,是做给宝玉看的,是为了宣示主权,树立假想敌,从而表现出卓尔不群的自己。

她的尖锐、拧巴和张狂之中,有一种我们熟悉的少女气息。这种少女气息,端庄如宝钗,是不可能有的。


之所以处处留心,掐尖要强,是因为她对宝玉的心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之所以心中不踏实,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是因为她还没有从宝玉那里听到她想要的那句话。

为此,她一次次猜疑、试探、争吵、哭闹、吃醋、使性子,说话尖酸刻薄。


闫红老师的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她认为曹公笔下的女孩,并不是因为聪明懂事而可爱,反而是因为尖锐、计较、虚荣、笨拙而可爱。黛玉的魅力,源于她的的自苦。


这种自苦,会让懂得的人对她有所同情,因为从她身上看到曾经相似的自己。


我们和她一样,面对命运的不确定性,会感到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当有一天,遇到爱的人,会从爱里获取力量,以柔软之心面对残酷的现实。


有一天,当黛玉确定自己在宝玉心中的重要位置,确定自己可以视为知己,听到那番倾诉肺腑的话,尤其那句“你放心”时,她终于心安,终于笃定,也终于柔软下来,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她从一个对人人抱着防御心理的少女,变成一个愿意体恤人的姑娘。


之前,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对人总是牙尖嘴利。而如今,却能以温和体恤的态度对待婆子。


随着成长,她对爱情和命运的理解变得深刻,也明白了宝玉对自己的心,从此才变得松弛。在此基础上,才能和宝钗达成和解,发自内心地疼爱宝琴,才能温柔地对待残酷的世界。


对于这种改变的动力,书上写道:


“爱情给了她能量,像一个小小的护身符,帮她医好那些口不能言的暗疾。”


在无常中追求永恒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首耳熟能详的《枉凝眉》,道出黛玉、宝玉、宝钗三人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


阆苑仙葩,是指风流婀娜的黛玉;美玉无瑕,是指端庄娴雅的宝钗,她俩都称得上是金陵城中的冠首女子,且各有千秋。


有人说,宝钗适合做妻子,黛玉适合做情人。


对此表达,闫红觉得有些轻狂,但有一点她是同意的——宝姐姐的确不容易给人恋爱的感觉,黛玉却是能够的。理由是:


“恋爱,是需要有点儿幻觉的,一早就看透了无常的宝钗无法给自己这种幻觉。黛玉则不同,虽然伤感于无常会吞噬一切,她依然想要借助爱情,在无常里寻求永恒。”


曾经,她俩都是各自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都有请老师教她们读书。


黛玉早早失去双亲,无所依靠,同时也让她的灵魂因为免除顾虑而更加自由;而宝钗有母亲,还有一个靠不住的哥哥。


家世的衰落,母亲的辛劳,让薛宝钗产生忧患意识,懂得世事无常。她对物质表现得很寡淡,衣着素淡,不爱脂粉簪花,闺房像雪洞一般简洁,留心针黹家计,以此为母分忧。






闫红的理解是,悟到无常的宝钗时在时刻练习,时刻警醒,时刻以防守的姿态面对变故随时可能的发生。


黛玉和宝钗一样,也早就看透无常,因此能说出“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样的话。


但她比宝钗勇敢、动人之处在于,明知世事无常,又弱不禁风,却依然愿意用爱的方式活着。


香菱想学诗,宝钗打趣她,黛玉却愿意认真指导,还翻出自己认为好的诗作让香菱学习。


即便有时和宝玉闹着别扭,照样会留心的寒暖。风雪之夜,一边为小事吃醋使性子,转身又亲自为戴好斗笠。


宝钗虽然随分从时,但和贴身丫鬟莺儿存在主仆有序。而黛玉和自己贴身丫鬟紫鹃情同姐妹,正因如此,她和宝玉闹了别扭,紫鹃才会说她的不对。


春去春又来,她吩咐丫鬟放下帘子,拿石狮子倚住,好让归来的燕子顺利找到栖息之地。


对人也好,对物也罢,黛玉的种种温柔举动,既是出于纯善秉性,也是她对人生的救赎。


闫红老师总结得好:宝钗是看得透,黛玉是想得开。宝钗知道无常,因而步步为营,黛玉愿意在无常中创造永恒,不设防地活这一生。


要我说,看透无常,四大皆空,不能成为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只能在于一个爱字。就像书上一句话:


爱,是黛玉赋予这人世的意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红楼梦广播剧新红楼梦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是56期7班毕业的喜雅拉雅主播红楼梦是一部经典文学,经过我和小伙伴们长达一年的时间,通过选本,改编,录制,对规等一系列的操作,现在终于完成了这...

by:梅花庄园a

重构红楼丨破解红楼梦谜团丨红楼梦解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孟云剑重构《红楼梦》——解密谜团、滋养心灵、提升智慧为什么要解密《红楼梦》?它是一部人生手册,让你了解人生真相;它是一部跨界奇书...

by:娱悦佳音

简读红楼梦

我为大家播讲的《红楼梦》,虽然省去了一些细节描写,但主要的人物情节是完整的,对于惜时如金的你,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by:细语薇

浅读红楼梦

蒋勋老师说:他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许多人说:《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红楼,值得一读再读浅尝细品……

by:东方小确幸哩

《红楼梦》细节探秘|红楼梦解读

此专辑为主播出于爱好业余收集整理的文章,转换成的音频希望能与更多的红楼梦爱好者相互学习探讨欢迎订阅收听欢迎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看法和建议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此专辑为...

by:刘婉纯

红楼梦

让经典滋养生命

by: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