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斯大林预测中国未来局势,毛岸英对他说:中国不能被分割

2024-04-10 08:12:4717:51 1.2万
所属专辑:帝哥说伟人事迹
声音简介

1937年初,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带到了苏联,并将他们送进了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从此兄弟俩正式结束了几年的流浪生涯,开始了在苏联的学习生活。

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里生活着苏联、德国、匈牙利等各国共产党领袖的子女和一些烈士遗孤。毛岸英兄弟到这里后,各自取了一个俄语名字,毛岸英叫“谢廖沙”,毛岸青叫“戈勒”。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得知儿子们的情况后非常高兴,1938年3月,因为有同志要去苏联,毛泽东赶紧给儿子们写了一封家书托他带过去。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

一个月以后,毛泽东又托前往苏联学习的刘亚楼捎信给儿子们,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模样,他还专门附上了一张照片。不久以后,兄弟俩就给毛泽东回了信,就这样,分别了10年之久的父子之间终于有了书信往来。

毛岸英兄弟到苏联后,首先要花一年的时间学习俄语。苏联方面专门派著名的女经济学家吉昂诺娃教授毛岸英的俄语。由于毛岸英的身份严格保密,吉昂诺娃起初并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他知道中国人非常勤劳、肯于吃苦,因此便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甚至连黑格尔的哲学、美学也一股脑儿“灌”给毛岸英。

但不久以后,吉昂诺娃就惊奇地发现,毛岸英不但能够“咀嚼”,而且还能很快“消化”。她每天都安排了口头测验、笔头测验,每周还有“大测”,毛岸英考试都在90分以上,成绩非常好。这足以说明,为了学好俄语,毛岸英在背后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有一天,吉昂诺娃在毛岸英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这么一段话:

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于是她问毛岸英:“这是谁讲过的话?”

原来这段话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的,毛岸英把它当作座右铭抄在了本子上。他刚准备回答这是父亲毛泽东的话,但马上意识到不应该这样讲,于是说:“这是我的一段笔录,录的是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一段话。”

吉昂诺娃非常欣赏这段话,于是命令毛岸英说:“那你好好翻译一下这段话,一点错误也不要有!”

毛岸英笑着说:“老师是想考我吧?那我就试一试。”于是他拿起笔,熟练地用俄语把这段话翻译了下来。

吉昂诺娃读完毛岸英的这段翻译后,不禁兴奋地对他说:“了不起!了不起!不,应该说你很伟大,因为你一年多就精通了俄语,这实在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1939年,毛岸英转入苏联十年制学校的六年级插班学习。1940年秋,第二国际儿童院和第一国际儿童院合并,毛岸英兄弟和孩子们一起离开莫斯科,坐火车到了300公里外的伊万诺沃城,和第一国际儿童院的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烈士的子女住在一起。

毛岸英到这里后,进入彼得罗夫斯基中学继续读书。有了好的条件后,他更加发愤学习,每次期终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由于表现突出,毛岸英加入了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很快成为了儿童院的青少年群体的领袖。

1940年4月,毛岸英写了一篇名叫《中国儿童在苏联》的文章,全文共3000多字,文笔流畅优美,后来由在苏联治疗臂伤的周恩来带回国内,并刊登在1940年4月12日延安的《新中华报》上,报社还配发了“编者按”,在整个延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这么写的:

我现在在俄国的学校里学习。我要百倍努力来完成我的学习。我很注意于政治和军事,并且愿意成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成为一个很好的宣传家,以便将来为伟大的新中国的事业而斗争。我坚决相信,在抗战胜利后,中国一定会被建设成一个先进的、自由的、幸福的强国。在那个时候,中国的人民将享受自由与平等生活,中国的儿童将得到免费学习的权利,将不再过着那种贫困的生活。那时啊!中国是伟大的、强大的、民主的中国了!

毛泽东得知儿子们的进步后,非常高兴,他专门给毛岸英兄弟写信说: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

为了帮助兄弟俩更好地学习,毛泽东还亲自挑选了21种共60本书,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历史、古典文学和武侠小说等,寄给兄弟俩。

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武装侵略苏联的战争。19岁的毛岸英对战争的发展态势十分关注,他每次听完广播后,就把战争的最新进展用表示苏联红军的小红旗和表示法西斯军队的小白旗在世界大地图上标记出来。

随着战争的发展,法西斯军队几乎打到了莫斯科郊外,伊万诺沃城也危在旦夕,儿童院的物资供应也日益困难。为了支援前线,毛岸英和伙伴们开始在田野上种菜种粮、到森林里伐木劈柴,他还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参加了在莫斯科城郊挖战壕。

1941年冬天,鉴于卫国战争的严峻形势,苏联方面建议16周岁以上的外国公民加入苏联国籍。当老师动员毛岸英加入苏联国籍时,他却说:“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只要祖国一声令下,我就要回到祖国去。”

但毛岸英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尽管没有加入苏联国籍,但他决定参加苏联红军,上战场杀敌。当毛岸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娜佳后,娜佳对他说:“谢廖沙,参加红军你不够条件,因为你还没有加入苏联国籍。再说你的祖国也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你又没有接到你父亲让你回国的命令,你还是安下心来读书为好。”

毛岸英听后十分失望,他回去以后把事情告诉了毛岸青,毛岸青建议他说:“既然你要走这条路,为什么不直接去莫斯科请战?”

毛岸英听后恍然大悟,他高兴地抱着毛岸青说:“岸青,谢谢你,照办。”

于是毛岸英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在您领导下的苏联学习了五年,我爱苏联就像爱中国一样。我不能眼看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您的领土,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苏联人民报仇。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

毛岸英还专门在信的最后署上了自己的俄文名字“谢廖沙”,同时注明“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但信投出去十几天后,一点动静都没有。正好这时苏军的政治部副主任曼努意尔斯基来儿童院看望各国的孩子们,毛岸英于是主动上门求见,他一开始并不提自己想要参军的事,而是和曼努意尔斯基聊起了当前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他说:“将军同志,日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我想全世界战争形势将会有大的转机,德军攻进苏联就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曼努意尔斯基却说:“小伙子,德国飞机每天都飞临莫斯科上空空袭呀!”

毛岸英说:“飞机翅膀到了莫斯科,可是德国的陆军,不等爬到莫斯科就完蛋了。”

曼努意尔斯基满意地说:“看来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趋势很有预见性啊!”

此时毛岸英趁机分布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向曼努意尔斯基提出请求说:“将军同志,我很喜欢军事和政治,可我现在用一句中国的成语叫作‘纸上谈兵’,我想请求您帮个忙,我要参军上前线!”

曼努意尔斯基马上严肃了起来:“不可以,你是中国人,没有加入苏联国籍,上战场还轮不上你。”

毛岸英也严肃地说:“将军同志,您说共产国际这几个字怎样解释?共产表示世界走向一种大同,叫做共产主义,各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全部平等、共同富裕。国际,就是国际主义。我父亲在中国打击日本法西斯,斯大林同志在苏联打击德国法西斯,目标都是一个,反法西斯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不错,我是中国人,也没有加入苏联籍,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履行国际主义的义务啊!”

曼努意尔斯基终于被毛岸英的话打动了,于是答应帮忙。不久以后,毛岸英收到了去苏雅士官学校报到的通知。

苏雅士官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连队士官生的初级军校,毛岸英在这里参加了6个月的快速班学习,由于成绩突出,他又在1943年1月被保送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学习,结业后被授予中尉军衔,并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两年后,毛岸英顺利毕业,他被分配到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坦克部队担任连指导员。不久以后,苏军开始了大反攻,毛岸英跟着部队离开了白俄罗斯,进入了波兰。

当毛岸英的连队冲进一座响着屠杀枪声的集中营时,他亲眼目睹了德国法西斯正在屠杀犹太人,许多犹太妈妈和儿童倒在血泊中,毛岸英不禁大怒,于是指挥坦克堵住集中营的大铁门,然后向开枪的刽子手喊话:“放下你们手中的枪!不准再屠杀人民!我们是苏联红军!我命令你们立即放下手中的武器!”

但敌人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屠刀,毛岸英更加愤怒了,他命令自己乘坐的坦克:“给我冲开大铁门!”

战士们见毛岸英的坦克冲在最前面,一边开动其他坦克紧跟着他,一边向他大喊:“谢廖沙,指导员,你危险!”

大门很快被冲开了,毛岸英跳下坦克,拔出腰间的手枪,向敌人连射射击,并向战士们大喊:“红军战士们,救救妈妈,救救孩子!”在毛岸英的带领下,敌人很快被全部消灭了。

在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前夕,毛岸英奉命从前线回到了莫斯科,受到了斯大林的亲切接见。为了表彰毛岸英在卫国战争中的贡献,斯大林送给他一支手枪作为纪念,他还称赞毛岸英说:“谢廖沙,你这位毛泽东的儿子很勇敢。”

毛岸英回答说:“报告,斯大林同志,我和英雄的红军战士一起作战,只不过是普通一兵。”

斯大林又问:“你不找个苏联姑娘做媳妇吗?怎么,嫌鼻子高?条件高吗?”

毛岸英说:“我是中国人,还要回中国去。我要找中国媳妇,找像我母亲那样的女革命家。”

斯大林不禁笑着说:“你这倒是很有计划,我看你别回中国啦,将来中国是国民党、共产党两党的天下,也可能是以黄河为界,或者是以长江为界。”

毛岸英大惊:“那怎么可能呢?”

斯大林说:“我看你在这方面完全不懂,中国全给你们共产党,蒋介石不干,只有以长江或者是黄河为界。”

毛岸英严肃地说:“中国不是哪个人的,中国是全中国人民的,中国是不能被分割的!”

斯大林不悦地说:“你知道蒋介石的背后有美国吗?”

毛岸英顶了回去:“斯大林同志,美国有权管中国的事吗?”

此时斯大林终于笑了起来:“看来,你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你比你父亲还强硬!”

1945年底,组织终于批准了毛岸英回国参加中国革命斗争的要求。毛岸英乘坐一架苏制伊尔—18新型客机从莫斯科回到了延安,从此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青年斯大林

*英国科斯塔图书奖、法兰西学院奖、美国《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国际大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星期天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

by:罗伯特的世界

斯大林传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注: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

by:百家姓讲坛李晓东

刺杀斯大林

大规模的世界大战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日本军方为消除‘北’顾之忧,配合德国在欧洲的军事行动,在德国高官和谋略专家的支持和策划下,秘密制定了旨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刺杀斯...

by:华林6

斯大林模式

马尔科维奇等著《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李宗禹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by:半閒堂

斯大林传略

亚历山大洛夫等著《斯大林传略》,1949年出版。

by:半閒堂

回首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执政时官方称其生日为1879年12月21日,但史学界考证为1878年12月18日...

by:嘿我会发光

斯大林的战争

《斯大林的战争》重点研究和探讨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和冷战时期斯大林的军事和政治领袖作用。通过对有关会议和研讨会文件的研究特别是已公开的苏联档案,阐述了斯大林在二战...

by:十八子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