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举与窦皇后私通,并对汉章帝拔刀相向,为何堂堂皇帝竟然吓怂了

2024-04-10 11:47:5410:44 36
声音简介

皇后与奸夫私通,被皇帝堵了个正着。嚣张的奸夫竟然对皇帝拔刀相向,皇帝被吓了个半死,竟然不敢声张。后来,这位公然给皇帝头上抹绿的家伙居然还升官了。

即便窝囊如武大郎,人家还冒死捉奸,还对潘金莲发出了死亡警告,堂堂的皇帝怎么连武大郎都不如?您还别不信,咱从头说起。

本故事中的“武大郎”叫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潘金莲”即章德皇后窦氏,嚣张的“西门庆”名叫郭举。

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对这三个人都比较陌生,我们抬出他们的祖先更容易记忆。

汉章帝刘炟是东汉开国皇帝的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的儿子。

窦皇后是东汉开国“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窦融的曾孙女,其母泌阳公主是废太子刘强的女儿,刘强则是刘秀与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长子。也就是说,窦皇后其实是刘秀和郭圣通的外曾孙女。

郭举则是郭圣通的弟弟郭况的孙子,其母淯阳公主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女。也就是说,郭举既是郭圣通的侄孙,也是刘秀的外孙。

是不是有点绕?别急,还有更绕的。

窦皇后有个哥哥叫窦宪,就是那位“燕然勒石”,灭了匈奴的不朽名将。窦宪、窦皇后有个妹妹,嫁给了郭举,也就是说,郭举还是窦皇后的妹夫。

这关系,如果非要画图表示,估计绕成了鸡肠子,这还没将他们与梁氏、马氏、阴氏、邓氏等豪门家族的关系算进来。不过也没关系,咱就记住一点就行,刘、郭、窦是一家,身上都流着对方的血。

当年,光武帝刘秀废黜郭圣通后心存内疚,便对郭家给予了特别的物质待遇,郭况父子收钱收到手发软,郭家号称“金窟”。

郭况这个人很谨慎、低敛,因此深得光武帝、汉明帝的喜爱,郭家没有因为郭圣通母子的被打压而受到牵连。

郭况、郭璜、郭举祖孙三代人在朝中虽然地位不重要,但却是三代皇帝的亲信。尤其是郭举,当上了侍中,成为汉章帝的近侍、秘书、顾问。

有人一听“侍中”就产生一种误解,那不是太监吗?其实不是,“侍中”由汉武帝发明创造,最早就是个“加官”,由官宦子弟出任,作为皇帝的近侍,他们有资格自由出入后宫。

问题就出在“出入宫禁”的权力,郭举竟然利用这个特权,拿椒房殿当自己的寻欢场,跟表嫂兼大姨子窦皇后好上了。

难怪后来宫禁管理越来越严,凡是没被净身的男人都不许出入后宫,那玩意儿太危险了!

可怜的“大郎”刘炟同学浑然不知,还一个劲地夸郭举真尽职,恨不能直接在后宫给他留一个间宿舍。

直到某一天,小刘同学偶然闯进椒房殿,看见了让人耻辱的一幕。

由于镜头比《水浒传》更火辣,根本没法找借口,三个人的脑子里都打成一团结。估计小刘头上的血涌得太多,他像中风了似的,除了浑身哆嗦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是郭举反应快,快得让人瞠目结舌,只见这家伙迅速拔出刀剑架在了刘同学的胸前,那副恶狠狠的眼神仿佛在警告“大郎”:你要是敢吱声,让你跟武大郎做伴去。

就这样,刘炟眼睁睁地看着郭举大摇大摆地走了,连拍照取证的时间都没给他留。

小刘气啊,一口气没喘上来,两个月后就憋屈死了,享年32岁。

汉章帝的“自觉”给郭举和窦皇后扫清了障碍,从那以后,郭举出入宫禁更加无所顾忌。再后来,荣升太后的窦氏干脆任命郭举兼任射声校尉,掌管宫禁保安,今后做什么事就更安全了。

这事如果是真的,那就太颠覆三观了,很可惜,虽然它有史料佐证,但极不靠谱。

其一,史料出处存疑,正史没有记载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东汉末年蔡质的《汉官典仪》,后来又被唐朝的《通典》原文摘录:“章帝元和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惊上。”

蔡质不是史官,《汉官典仪》也不是官修著作,蔡质从哪里得到的原始资料根本无从考证,所以可靠性不高。

而在正史《汉书》中,关于二人的关系描述只有一句“举得幸太后”。“得幸”是指得到格外的宠幸、信任,并不专指男女关系,这段话的原文是:

“叠与其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又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举父长乐少府璜,皆相交结。元、举并出入禁中,举得幸太后……”

意思是,邓叠、邓磊,以及他们的母亲“元”,还有郭璜、郭举父子相互交接,二邓的母亲和郭举最得窦太后的宠幸,经常出入禁中。

如果将“得幸”理解为“私通”,“元”是个女人呐,那就解释不通了。

其二,后人解读有误,有编造的嫌疑

即便按《汉官典仪》的记载,“后宫”就等于是“皇后”吗?显然不是,它可以指后宫的任何一个女人,包括皇后,也包括所有的嫔妃,甚至女官、宫女。

通常情况下,如果郭举私通的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就一定会明确记录下此人的名字,而不是用“后宫”这么笼统的称谓。

所以,即便郭举有私通后宫的举动,他的那位小潘应该是个地位很低的女人,籍籍无名,后人根本记不住她的名字和等级。

明显是哪位好事者想制造噱头,故意将“后宫”说成“皇后”以夺人眼球。

其三,汉章帝是实权皇帝,不可能受辱

最不可思议的是郭举“拔佩刀惊上”的记载,侍中可以自由出入宫禁,但不代表他们可以随身携带武器,更不可能带着武器进入大殿内。

关于入宫携带武器的规定相当严格,有些官员是可以携带佩剑进入皇宫,但进入大殿前,佩剑必须摘除,由侍卫代为保管。

侍中是皇帝的近侍,郭举那时候还不是负责安保的射声校尉,肯定没资格带刀进入大殿。

对皇帝拔刀相向毫无疑问就是谋逆之举,皇帝怎么可能轻易就放过了郭举?何况前面还有“私通后宫”的行为?

即便嚣张如后来梁冀,面对傀儡汉冲帝、汉质帝,他也不敢这么做。

东汉傀儡皇帝多,但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都是实权皇帝,汉章帝更不是武大郎,他绝不可能受制于一个小小的郭举,无论是被带绿帽子,还是被拔剑受威胁,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其四,郭举、窦太后都被误贴反派标签

对这件事,我个人还是相信《汉书》的记载,即郭举是汉章帝和窦皇后的亲信、政治盟友,他们之间绝不可能发生桃色事件,即便有,那也是汉章帝去世之后的事。

这一点我们从汉章帝对窦皇后的宠爱就可以见一斑,没有哪个男人面对背叛自己的女人还能一往情深,何况皇帝?

在《通典》中,还将郭举的死与私通窦皇后挂钩在了一起:“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惊上,举伏诛……”

似乎郭举因为私通后宫而被杀,事实上郭举要比汉章帝晚去世四年,而且死于汉和帝的政变。

在郑众、蔡伦等宦官的支持下,汉和帝发兵包围了窦府,将窦宪等都是子弟一举铲除。同时,包括郭举、邓叠在内的党羽也悉数被杀,失去都是外戚和郭氏、邓氏支持的窦太后只好拱手交出了皇权。

“外戚乱政”是后世史学家给东汉帝国贴上的政治标签,窦太后、郭举其实都是“受害人”。

客观讲,外戚确实给东汉帝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包括窦氏在内,他们也为东汉帝国的稳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比如被后人骂得最厉害的邓绥,她就是一位伟大的女政治家。

所以,我们要抛开古人的政治立场看待历史,而不是选择简单粗暴的“相信”,从而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事实上,郭举维护窦太后无可厚非,他们只是伤害了以汉和帝为代表的另一个利益群体而已,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

看清了这个本质,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回答题干:郭举私通皇后就是后人的编造,目的就是污毁外戚政治。至于所谓刘炟吓怂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私通之耻丨伦理何堪寂寞

欲望的深壑填不满肉体的空虚沦丧在男女情爱中的性犯罪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面对涉情犯罪频频引发,事件中的男女都非无辜者亲情、友情、爱情性犯罪持续上演他们...

by:主播暮霭

窦婴

窦婴(?—公元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窦桂梅《玫瑰与教育》

都是有关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

by:靖老师的621星球

窦娥冤

中国大古典悲剧之首。内容简介:《窦娥冤》——作者:关汉卿,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

by:晓河湾湾

窦娥冤

《窦娥冤》的主要人物是楚州地方一个贫苦女子窦娥。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还不起债,又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费,把她卖给孤苦的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到蔡家没两年...

by:高端教育家

窦娥冤

已是许多年不睹爹爹面

by:素面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