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善意的期望也有问题=什么是期望落空?

2024-04-10 19:35:0916:25 40
所属专辑:《家庭的觉醒》
声音简介
善意的期望也有问题
我们对孩子抱有期望,是我们深信我们是为他们好。但婴是我们再全面观察一下,我们也许会质疑这些事情究竟是为了谁“好”。
嘉琪是我的一位来访者,她非常关心她7岁的女儿宝拉。她来找我咨询,抱怨吃早餐这件事对于她和女儿来说简直是重梦。她是这样向我描述她如何失控的: “我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我为宝拉准备了最好的食物,麦片、煎蛋、蔬菜汁、水果冰沙——我总是给她各种选择。但是她什么都不爱,常常一口都不吃。你看出来我为什么要抓狂了吗?我最讨厌女儿空着肚子上学了。”和许多家长一样,嘉琪也是怀着好意的一—真诚地想要让女儿吃得好。但情况却迅速升级为情绪大爆发,嘉琪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大发雷霆。这也是成千上万家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的情景。
我问嘉琪:“你的期望是什么?”
“我希望她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她说, “我希望她健康。我期望她能明白这一切并配合我。”
我听着嘉琪倾诉, 感觉到她还有更深的期望。 “你希望宝拉的口味和饮食习惯都跟你一样。”我解释说, “因为你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早餐,于是你觉得宝拉也应该这样认为。你有考虑过也许她的新陈代谢情况不允许她一大早就吃那么多东西吗?每个小孩的消化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而每个人对食品的味觉也不相同。你觉得自己在做一名好家长该做的事,宝拉应该盲目地配合你,但如果要你来适应女儿的饮食喜好呢?”
一开始,嘉琪反对我的提议。 “早餐是一定要吃的,”她坚持说。“谁说的?”我反驳, “你已经陷入了一个教条, 做个好家长,就得让子女吃早餐。你太死板地遵守这个教条,以至于变得专制。但即使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先不谈对你们母女关系的影响,女儿上学之前是吃早餐重要,还是带着一份平和的心态重要呢?”
嘉琪不得不重新评估了一番。“我想,应该是她感觉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更重要吧。”她最后得出结论,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放下给女儿提供“完美早智”的这份幻想。
放下我们的幻想, 听起来就像是要了我们的命。很自然,我们认为我们正在放弃一些东西。当我们要放弃一个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习惯,不仅会使我们觉得茫然若失,还等于公然反抗那些家长应该控制一切的迷思。我们担心一旦放开细绳, 家里就会乱了套,孩子们会疯狂大闹。
在现实中,我们放弃的其实是对于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种看法一种心态。然而结果表明,一旦我们真正放开手,那种 “要命的”体验反而会让我们放下心头大石。它给我们带来了自由。我们第一次体会到自己有权利选择要不要失控—其实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我告诉家长,他们完全可以放下对于管控子女饮食的执着,他们常常感到震惊,同时又觉得松了一口气。不用再小心翼翼地监管送进子女嘴里的每一口饮食,让他们的生活轻松多了。 “那我该如何确保孩子们吃得健康呢?”他们会问。我提醒家长, 不是要强迫孩子吃这吃那,他们可以为孩子创造吃得好的条件,毕竟你不能把餐桌变成权力斗争的战场。我们必须认清,一半围绕着饮食问题的争执, 都只是因为我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以及我们无法放弃自己对饮食习惯的执着。
“那睡觉的问题呢?”你也许会问。这又是另一个很闹心的问题,它带来不少压力。一半以上的问题都是由于我们把哄孩子睡觉变成了一场争吵。只要我们不再如此精细地控制孩子的睡觉时间和习惯,孩子会更容易睡着。他们累了自然会想睡,哪怕不是在我们期望的时间上。
同样的原则还可以应用于作业、孩子的朋友圈,以及体重这些问题上。事实上, 当我帮家长一个一个分析那些有可能导致他们失控的问题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放下几乎所有执迷其实并不难。他们一开始可能会大惊失色,但慢慢地他们都充满希望。
这看来像是疏忽教养?绝对不是。我向家长说明,只要他们放开对子女的种种约束,更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的焦虑,他们会为子女打开寻找自己道路的大门。一小步的改变,能为健康的亲子关系带来一大步的转变。


什么是期望落空?
莎拉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妈妈,她为两个孩子——7岁的麦克斯和和9岁的安吉莉——布置了一间精美的游戏室。她往里面塞满了玩具,绘画工具堆积如山,还有数不清的益智游戏。值得称道的是, 尽管她买了这么多的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有特定的地方放置。她在房间的四面墙上都安装了嵌入式储物架。
你可以想象得到, 经过孩子一天的玩耍,这个房间里头会是什么样子。自然是一片狼藉。孩子俩有那么多玩具和游戏触手可及, 当然是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会儿,直到整间房子的地板都摆不下为止。莎拉是个非常有条理的人,看到这般场景简直抓狂, 结果每天游戏室都成了妈妈和孩子间的战场。每天都有同样的诱因,莎拉也有同样的反应。
莎拉在咨询中把情况告诉了我, 我让她给我看看照片。她精心拍了两张玩要前后的对照图,她觉得这足以能说明她为什么崩溃,这样我就能教她些聪明的策略来调教她两个粗鲁的孩子。我看了一眼房间“破坏前”的照片,就让她把“破坏后”的照片自己留着。她问我: “为什么?难道你不想看看每天我的孩子都把它弄成什么样子吗?哪怕我天天在他们耳边叫他们收拾也没用。”我告诉她,我看过 “破坏前”的照片就够了。我向她解释说,她的失控完全是自己制造的,而且是自己让这种情况持续下来的。她的两个孩子还很小,不需要对凌乱的房间负责。
听到我对她反应的评估,莎拉很震惊,说不出话来。我对此不感到惊奇。我进一步告诉她:“拿走3/4的玩具、游戏和其他工具。然后,找两个大桶给孩子们收拾玩具,而不是要他们把玩具摆回架子上指定的位置。把所有有可能伤人的兵器类、橄榄球,还有尖锐的物品拿走。把精致的原木地板盖起来,铺
上便宜的泡沫垫子。放下你给孩子建筑梦幻游乐园的幻想。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在彩色美术纸上画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玩耍。两周的时间,他们的坏习惯就会改掉。”
尽管莎拉挺不情愿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益智玩具都扔掉,她还是强迫自己把它们全部装起来放进了地下室。几天来,她的两个孩子在宽敞的房间里高兴得尖叫, 而且还欣喜地发现“收拾玩具”仅仅意味着把它们检起来,随他们怎么高兴地扔进桶里去。
当我们揭开莎拉内心的期望时, 可以很明显看到,她的孩子之所以拒绝把所有玩具放回架子上,是因为他们的期望是享受这种乱糟槽的状态。莎拉的期望则完全相反,她把孩子拒绝按照她设定的方式收拾玩具,看成是对她作为家长的高贵用心的羞辱。正是双方期望的冲突,造成了她的情绪失控。
两个孩子无法好好玩耍,反而因为想自由自在而感到羞耻。事实上,他们变得害怕妈妈,每当她走进游戏室他们都躲起来。 到莎拉来找我咨询的时候,事情已经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孩子们再也不想在游戏室里玩耍了。
由于莎拉想要做成功家长的期望落空了,她无法意识到孩子这个年龄玩耍的时候就是混乱的。直到她看清了是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失去控制,她才能够停止她的反应。
莎拉的失控,源于她要让孩子过得“开心” 的期望,孩子需要领先于他人。为了实现这个期望, 莎拉用最新的玩具、游戏和益智活动把孩子武装起来。她与孩子的故事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鲜明地显示了我们对于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期望, 是如何偷偷溜进我们的脑袋,成为我们的信仰, 并如何因此阳碍我们与孩子真诚相待的能力的。
莎拉如今看清了是她一手制造了自己的心魔。 她沉浸在自己制作的内心电影中,看着里面告诉自己养育成功的孩子要怎样做。在她的例子中,这部电影叫作《玩具反斗城的每一件游戏都能帮助孩子成功》。她过分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加诸孩子身上。她以为只要给孩子海量的游戏去玩,他们就能抓住成功人生的每一个机会,其实这只不过是她所成长的文化给她造成的一种幻觉罢了。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我们已经看到,每种情绪的爆发,根源都是恐惧。因为害怕自己不够好,莎拉尝试控制孩子的一切,好让他们能补偿自己从童年时就一直挥之不去的匮乏感。说到底,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感觉总是会促使我们把期望加在子女身上。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感觉完整和投入,我们没有理由要去过度补偿。我们不会有负罪感、羞耻感,也不会有恐惧在心头徘徊。我们可以活得真实、自然、自由,时刻跟着子女的心灵需求邀游。这和我们感到匮乏的时候完全不同,后者让我们停止关注心灵,反而去关注“自我”——例如花哨的玩具、昂贵的饰品,或者巨大的惊喜。觉醒式教养给我们带来的馈赠,就在于它让人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起自我价值感,也无法帮我们修补内心的创伤。自觉地觉醒才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是心灵的工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危险的十四岁叛逆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是给你对着干,你可千万要忍住了,不要用武力,不要用暴力,更应该温柔的平等的跟孩子交流。一个过度听话的孩子,是一个生命力萎缩的灵魂,一个不听话的...

by:玲玲家庭教养

善意流传

情感交流,疏导心境,笑对人生

by:善意流传

十四

面对,面对每天的东升西落看着时钟走过的时刻日复一日何其多现实是自圆其说怎避免存在挫折自寻烦恼的人太多庸人自扰通病不过也许昨夜的你做了一个全新决策才找回的自我,一...

by:华语音乐

人类的善意

“荷兰新思想神童”颠覆性力作,带你重新理解人类的苦难史、奋斗史,重拾对人性的信心,将面向未来的思想观念奠基在坚实的善的伦理基础之上!重新“理解人类文明史”之窗...

by:问人性

十四式

每首诗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师的图解,让学诗一目了然。...

by:北国飘雪6

十四辟棺

一场惊天迷局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所有人的生命?一页生死书,写着的到底是逆转乾坤的长生?还是一纸故弄玄虚的荒唐?墓里面的偷生与必死...

by:打伞的鱼_lo

传统中医经穴歌诀十四章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by:淑华堂

善意第三人

不说教,不当爹,不讲人生哲学;同聊天,共散闲,只谈生活体验。暂时社会闲散,长期寻找出口,永远用力感受。来自ENTJ和INFP不具代表性的声音,希望与你周末见!会...

by:堂堂唐唐唐